单元测试卷及组卷说明(金为慧).doc_第1页
单元测试卷及组卷说明(金为慧).doc_第2页
单元测试卷及组卷说明(金为慧).doc_第3页
单元测试卷及组卷说明(金为慧).doc_第4页
单元测试卷及组卷说明(金为慧).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测试卷及组卷说明参考表单基本信息学 科思想品德年 级七年级教 师金为慧单 位南通开发区农场中学课 题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单元测试卷一、单项选择:(1分20=20分)1、人与人的平等集中表现在A.他们都希望维护自己良好的信誉 B.人格和法律上的平等C.做人的尊严 D.智力、出生、地位等客观物质条件上2、有人认为,水浒中的英雄人物都有绰号,当今绝大部分体育明星也都有绰号,但这些绰号并没有损害他们的形象,所以在我们同学中也盛行随意给他人起绰号。对绰号正确的认识是故意给别人起绰号都是取笑别人的行为绰号并非都具有侮辱性起绰号是不尊重人的表现,侵犯了别人的尊严起绰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个人的生活情趣、文化修养、心理素质和伦理道德A B C D3、北京奥运会上,我国一批“90后”的年轻运动员崭露头角,引起了世界的关注:跳水冠军陈若琳只有15岁,夺得女子体操团体冠军的6名队员中有5人是“90后”这些“90后”取得骄人成绩的主要原因是A他们都具有强烈的自尊心B他们都有高尚的人格和良好的机遇C他们认识并发掘了自己的潜能D他们认识到青少年的主要任务是发展运动潜能4、创建一个令人羡慕、引以为豪的班集体,需要具有A.“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同学关系 B.独自奋斗不懈学习的氛围C.你争我夺互相攀比的竞争意识 D.各尽所能发挥所长的奉献意识5、“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句古训告诉我们,要了解自己可以通过 A.他人的评价,他人的评价有助于我们正确的认识自己B.他人的评价,他人的评价是对自己全面、客观的认识C.自我观察,自我观察才是认识自己的唯一途径 D.他人的评价,他人的评价是正确认识自己的主要途径6、寸有所长,尺有所短,讲的是A. 每个人都有相同的优缺点 B克服自卑就能走向成功C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D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7、对于羞耻感,下列观点正确的是耻之一字,乃人生第一要事羞耻感总能催人奋进知耻可以转化为一种精神动力 对待羞耻感的正确方法是由“知耻”而“记耻”,由“记耻”而奋发A B C D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说明了A.武力不能战胜正义 B.不要因为贫困而自卑C.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人格 D.不要过于迂腐而不识时务9、某中学女生小王,为了引起同学的注意,有一天,她穿了一件漂亮的连衣裙,并向同学炫耀,说是她爸爸从国外买来的,很贵的。一时间,她自以为成了同学们眼中的“中心人物”,感到很快乐。小王的这种行为是A.自尊自信的表现 B.追求虚荣的表现C.嫉妒心理的表现 D.自傲自负的表现10、最能体现人的自尊心的语句是A.士可杀不可辱 B天生我才必有用C.我自信我能行 D寸有所长,尺有所短11、某海鲜店老板为了保证食品卫生,防止员工头发掉入菜中,要求男员工将头发剃光,否则要扣发一部分工资。对此,员工的正确做法是配合老板剃光头发,保证食品卫生 上法院打官司太麻烦了,算了吧 应该理直气壮地加以拒绝 若老板要强迫剃或不剃就扣工资,应该运用法律手段解决A B C D12、中学生陈某在网上聊天时,假冒本班同学赵某的姓名,捏造本班同学孙某有小偷小摸行为。陈某的行为侵犯了赵某的 和孙某的 A姓名权 隐私权 B姓名权 名誉权C隐私权 名誉权 D荣誉权 肖像权13、白血病患者陈红在生命的危及关头,得到了别人和社会的救助;病愈后的陈红建立了慈善爱心网站,许多需要帮助的人得到了她真诚和善良的关怀。材料体现出的观点是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授人玫瑰,手留余香C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D敬人者,人恒敬之14、“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搬开别人脚下的绊脚石,有时恰恰是为自己铺路。”这句话说明了A为人与为己是统一的 B帮助自己也就是帮助了别人C真诚的帮助都是为了补偿 D帮助别人不能获得任何补偿15、四川地震的发生,很多家长带着孩子去募捐,就是为了感染、教育孩子,让他们做个有爱心的人。这主要说明A爱心是惊天动地的 B爱心是需要启迪、熏陶和培养的 C爱不能斤斤计较 D爱心是不求回报的16、关于宽容与严格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我们应该宽容地对待他人,不应该要求太严格B宽容与严格是矛盾的C宽容和严格不矛盾,特别是老师和家长的严格要求有利于我们成长,应乐于接受D生活中对人严格往往会使人心生反感,所以尽量宽容,少一点严格17、生活好比是一个大舞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位置,面对新的环境,我们初中生应该认清自己的角色的变化。这说明一名中学生做好自我调适,应该做好A角色的转换 B心理上的调节 C主动调整生活节奏 D合理安排作息18、人们在内心建立起辨别善恶、是非、美丑的标准,就是A.自尊 B.知耻 C.自信 D.礼节19、在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就是说人与人之间,虽然家境有好坏,天分有差异,地位有不同,但在做人资格上是平等的任何人的人格尊严都不容侵犯,谁都不能侵犯别人的人格尊严任何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都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违反法律,就要负法律责任A B C D20、小敏很想结交一些知心朋友,她应该A学会迁就,懂得顺从 B凡事都去请教朋友,依赖别人解决问题C宽容他人,尊重差异加强沟通 D亲近朋友,疏远他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二、判断题:(1分10=10分)21. 班风是一个班级中全体学生在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共同倾向。( )22. 在生活中对别人不能一味地宽容忍让,因为宽容就是软弱无能的表现。( )23. 一个知耻的人在生活中也一定是一个严于律己、文明优雅的人。( )24. 正确认识评价自己的关键是有较高的文化水平。( )25. 爱心有时体现在点点滴滴的真情实意中,但更多的是惊天动地的。( )26、人生的意义不仅表现在帮助他人解决所遇到的问题上,而且也表现在解决自己所遇到的问题上。( )27. 诚信不仅是经商的道德基础,也是做人的最基本道理。( )28. 一个人要学会正确的认识和评价自己,即我们常说的“人贵有自知之明”,这就是受人尊重的奥秘。( )29. 做个阳光少年,实质上就是指在学习中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 )30.对国家和民族的民族耻辱感,从某种角度上说,是在道德责任感的基础上萌动、产生和发展的。( )三、简答题:(10分)31、小苏是某中学的七年级新生,她在小学各方面的表现优秀,深得老师、同学的喜爱。到了初中后,她发觉班上能力强的人比比皆是,觉得自己不行了,为此非常苦恼。请你所学的知识对她进行思想疏导,帮助其摆脱苦恼。(5分)32、材料一:“人有廉耻,百事可立;人无廉耻,百事可为;人之有所不为,皆赖有耻之心,若无耻心,则无事不可为也。”材料三:在生活中,谁都不愿意干自己不爱干的事情,更不喜欢让他人来强迫自己做不爱做的事情。所以我们在与人相处时要学会怎样对待自己,就应该怎样对待别人。(1)结合教材知识回答,从以上二则材料中你可以分别得出什么观点?(请用二句简短的话语表达出来)(4分)(2)能否做到第二则材料中所提到的观点关键在于什么?(1分)四、分析说明题:(10分)33、材料一:美国一位权威心理学家曾做过一项实验:在某中学新生开学的第一天,他在其中一个班宣布:你们是经过精选出来的最有发展前途的学生。之后他没有露过面,也没有忘记自己说过的话,十几年追踪研究得出惊人的结果,这一个班的人确实如他所说的那样,许多人出类拔萃。有的成为科学家,有的成为名律师,有的成为教授等等。材料二:面对期中考试,许多同学都有心虚的感受,特别是遇到关乎升学的重大考试,有的同学就会“头晕眼花,胆战心惊”。有一位校长这样开导他的学生:当你走上考场的时候,你一定要默默地念三遍“没有我不会的题”。结合材料,联系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以上材料共同说明了一个人要获得成功,首先要培养什么样的心理品质?(2分)()李平同学按照校长的教导,在考试中取得了从未有过的好成绩。试想,这种心理品质对一个人的学习和成长会有什么影响?(4分)()如果你是一位班主任,面对刚刚踏进中学校门的初一新生,该如何引导同学们在心理上做好“自我调适”,做个阳光少年。(4分)组卷说明(试卷考查的主要范围、重点内容,考查的主要目标,题型特点,评价要求等)本次考试为期中考试,考查的范围是思品七上第一单元和七上第五课。重点内容是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学会尊重他人。考查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测试学生进入初中学习的适应情况及能否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能否学会与人相处。本单元测试与中考形式一致,分为选择题和材料题两大类型。试题的主要特点是紧密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考查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评价要点:审题能力、语言的组织和表达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1分20=20分)12345678910BCCDADDCBA11121314151617181920CBCABCABDC二、判断题:(1分10=10分)21222324252627282930三、简答题:(10分)31、新环境中,同学之间较为陌生,从各小学升入初中的各方面具有优势的同学比小学要多,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正确认识自已,摆正自己在班级中的位置。(1分)要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做到实事求是,既看到自己的长处,也看到自己的短处,接受自己,拿出勇气去突破自己,扬长避短,真正认识和确立自己的价值。(2分)树立自信心,克服自卑感,挖掘自身的潜力,在现有的基础上进步,从而不断走向成功。(2分)32、(1)材料一:做人从知耻开始(或:人要有羞耻之心) (2分) 材料二: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或自己不愿做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2分) (2)关键在于我们在对待他人时能否做到“将心比心,推已及人”;(1分)四、分析说明题:(10分)33、(1)自信(2分)(2)自信是一个人成长与成才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的心理品质,是生活中获得成功和快乐的重要因素。一个获得成功的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