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通用技术条件(009)_第1页
装配通用技术条件(009)_第2页
装配通用技术条件(009)_第3页
装配通用技术条件(009)_第4页
装配通用技术条件(009)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QY MZ13009 2014 装配通用技术条件装配通用技术条件 山西省防爆机车研究所山西省防爆机车研究所 有限公司有限公司 2014 09 2 QY MZ13009 2014 山西省防爆机车研究所 有限公司 装配通用技术条件 共 13 页第 1 页 1 1 范围 适用于机械产品的装配范围 适用于机械产品的装配 2 2 引用标准 引用标准 1 GB10095 1988 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 2 GB10096 1988 齿条精度 3 GB10089 1988 圆柱蜗杆 蜗轮精度 4 GB11365 1988 锥齿轮和准双曲面齿轮精度 5 JB T7929 1999 齿轮传动装置清洁度 6 GB3766 1983 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7 GB7935 1987 液压组件通用技术条件 8 GB7932 1987 气动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9 GB5226 1 1996 工业机械电气设备第一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10 GB9239 1998 刚性转子平衡质量许用不平衡的确定 11 GB6557 1999 挠性转子机械平衡的方法和准则 3 3 基本要求 基本要求 3 13 1 产品必须严格按照设计 工艺要求及本标准和与产品有关的规定进行装配 3 23 2 装配环境必须清洁 高精度产品的装配环境温度 湿度 防尘量 照明 防震等必须符 合有关规定 3 33 3 产品零部件 包括外购 外协件 必须具有检验合格证方能进行装配 3 43 4 零件在装配前必须清理和清冼干净 不得有毛刺 飞边 氧化皮 锈蚀 切屑 砂粒 灰尘和油污等 并应符合清洁度要求 3 53 5 除有特殊要求外 在装配前零件的尖角和锐边必须倒钝 3 63 6 配作表面必须按有关规定进行加工 加工后应清理干净 3 73 7 用修配法装配的零件 修整后的主要配合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或工艺规定 3 83 8 装配过程中零件不得磕碰 划伤和锈蚀 3 93 9 油漆未干的零件 部件不能进行装配 4 4 联接方法的要求 联接方法的要求 4 14 1 螺钉 螺栓联接 4 1 14 1 1 螺钉 螺栓和螺母紧固时 严禁打击或使用不合适的旋具与板手 紧固后螺钉槽 螺 母和螺钉 螺栓头部不得损伤 4 1 24 1 2 有规定拧紧力矩要求的紧固件 应采用力矩板手紧固 未规定拧紧力矩的螺栓 其拧 紧力矩可参考普通螺栓拧紧力矩的规定 见附表 1 4 1 34 1 3 同一零件用多个螺钉或螺栓紧固时 各螺钉 螺栓需顺时针 交错 对称逐步拧紧 如有定位销 应从靠近定们销的螺钉或螺栓开始 如图 1 所示 5 5 销联接 销联接 5 15 1 重要的圆锥销装配时应与孔进行涂色检查 其接触长度不应小于工作长度的 60 并应 分布在接合面的两侧 5 25 2 定位销的端面一般应略突出零件表面 带螺尾的锥销装入相关零件后 其大端应沉入孔 内 5 35 3 开口销装入相关零件后 其尾部应分开 60 90 资 料 来 源编 制 审 核 会 签 编 制 部 门标准化 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工艺部批 准 3 QY MZ13009 2014 山西省防爆机车研究所 有限公司 装配通用技术条件 共 13 页第 2 页 14769 832510 图 1 6 6 键联接 键联接 6 16 1 平键与固定键的键槽两侧应均匀接触 其配合面间不得有间隙 导向键联接除外 6 26 2 钩头键 楔形键装配后 其接触面积应不小于工作面积的 70 而且与接触部分不得集中 于一段 外露部分应为斜面长度的 10 15 6 36 3 间隙配合的键 或花键 装配后 相对运动的件沿着轴向移动时 不得有松紧不匀现象 7 7 铆接 铆接 7 17 1 铆接的材料与规格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铆钉孔的加工应符合有关标准规定 7 27 2 铆接时不得损坏被铆接零件的表面 也不得使被铆接的零件变形 7 37 3 除有特殊要求外 一般铆接后不得出现松动现象 铆接的头部必须与被铆接零件紧密接 触 并应光滑圆整 8 8 粘接 粘接 8 18 1 粘接剂必须符合设计或工艺要求 8 2 被粘接的表面必须做好预处理 符合粘接工艺要求 8 3 通过预处理的零件应立即进行粘接 8 48 4 粘接时的粘结剂应涂均匀 相粘接的零件应注意定位 8 58 5 固化时湿度 压力 时间等必须严格按工艺规定 1357462 13 24 定位销 1 4 53 2 6 定位销 1 2 35 46 7 9 11 138 10 12 14 4 8 68 6 粘接后应清除多余的粘结剂 QY MZ13009 2014 山西省防爆机车研究所 有限公司 装配通用技术条件 共 13 页第 3 页 9 9 过盈联接 过盈联接 过盈联接一般有压装 热装 冷装 液压套合 爆炸压合等 各种方法的工艺特点及适用范 围见附表 2 装配时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 9 19 1 压装 9 1 19 1 1 压装时不得损伤零件 9 1 29 1 2 压入应平稳 被压入件应准确到位 9 1 39 1 3 压装的轴或套引入端应有适当导锥 但导锥长度不得大于配合长度的 15 导向斜角 一般不应大于 10 9 1 49 1 4 将实心轴压入盲孔时 应在适当部位有排气孔或槽 9 1 59 1 5 压装零件的配合表面除有特殊要求外 在压装时应涂以清洁的润滑剂 9 1 69 1 6 用压力机压入时 压入前应根据零件的材料和配合尺寸计算所需的压入力 压力机的 压力一般应为所需压入力的 3 3 5 倍 压入力的计算方法见附表 3 9 29 2 热装 9 2 19 2 1 热装时的最小间隙应按表 1 规定 热装时的最小间隙 表 1 结合 直径 d 3 3 6 6 10 10 18 18 30 30 50 50 80 最小 间隙 0 0030 0060 0100 0180 0300 0500 059 结合 直径 d 80 120 120 180 180 250 250 315 315 400 400 500 最小 间隙 0 0690 0790 0900 1010 1110 123 9 2 29 2 2 零件加热温度应根据零件的材料 结合直径 过盈量和热装的最小间隙等确定 确定 方法见附表 4 9 2 39 2 3 加热方法参照附表 2 热装一项 9 2 49 2 4 用油温加热时 被加热零件必须全部浸没在油中 加热温度应低于 20 30 9 2 59 2 5 零件加热到预定温度后 应取出立即装配 并应一次装到预定位置 中间不得停顿 9 2 69 2 6 热装后一般应让其自然冷却 不应骤冷 9 39 3 冷装冷装 9 3 19 3 1 冷装时的冷却温度应控制合适 可用式 1 进行计算 tc eit adf 1 式中 tc 冷却温度 eit 被包容件外径的冷缩量 等于过盈量与冷装时的最小间隙之和 mm 5 a 材料的线膨胀系数 df 结合直径 mm 9 3 29 3 2 冷装时的最小间隙与热装时的最小间隙相同 可按表 1 选取 QY MZ13009 2014 山西省防爆机车研究所 有限公司 装配通用技术条件 共 13 页第 4 页 6 9 3 39 3 3 冷装时常用的冷却方式参照附表 2 冷装一项 9 3 49 3 4 零件的冷却时间应按式计 t a 6 2 式中 t 零件的冷却所需要的时间 min 被冷却零件的最大半径或壁厚 mm a 与零件材料和冷却介质有关的综合系数 见表 2 min mm 表 2 零件材料钢铸铁黄铜青铜 液态氮 1 21 30 80 9 冷却介质 液态氮 1 41 51 01 1 9 3 59 3 5 冷透零件取出后应立即装入包容件 对于零件表面有厚霜者 不得装配 应重新冷却 1010 滚动轴承的装配滚动轴承的装配 10 110 1 轴承在装配前必须是清洁的 10 210 2 对于油脂润滑的轴承 装配后一般应注入约二分之一空腔符合规定的润滑脂 10 310 3 用压入法装配时 应用专门压具或在过盈配合环上以棒或套 如图 2 所示 不得通过滚 动体和保持架传递压力或打击力 F F 棒 套 F F 套 棒 过盈配合环 图 2 10 410 4 轴承内圈端面一般应靠紧轴肩 其最大间隙 对圆锥滚子轴承和向心推力轴承应不大于 0 05mm 其它轴承应不大于 0 1mm 10 510 5 轴承外圈装配后 其定位端轴承与垫圈或外圈的接触应均匀 10 610 6 轴承外圈与开式轴承座及轴承盖的半圆孔均应接触良好 用涂色法检验时 与轴承座在 对称于中心线的 120 范围内应均匀接触 与轴承盖的在对称于中心线 90 范围内应均匀接触 在上述范围内 用 0 03mm 的塞尺检查时 不得塞入外环宽度的三分之一 10 710 7 热装轴承时 加热温度一般应不高于 120 冷装时 冷却温度不低于 80 10 810 8 装配可拆卸的轴承时 必须按内外圈和对位标记安装 不得装反或与别的轴承内外圈混 装 10 910 9 可调头装配的轴承 在装配时应将有编号的一端向外 以便识别 10 1010 10 在轴的两边装配径向间隙不可调的向心轴承 并且轴向位移是以两端端盖限定时 只 能一端轴承紧靠端盖 另一端必须留有轴向间隙 C 如图 3 所示 C 值的大小按式 3 计算 C a tL 0 15 3 式中 C 轴承外圈端面与端盖间的轴向间隙 mm 山西省防爆机车研究所 有限公司 装配通用技术条件 QY MZ13009 2014 7 共 13 页第 5 页 L 两轴承中心距 mm a 轴的材料线胀系数 见附表 3 2 加热 t 轴最高工作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 0 15 轴热胀后应剩余的间隙 mm c L 图 3 10 1110 11 单列圆锥滚子轴承 推力角接触球轴承 双向推力轴承在装配时轴向游隙值见下表 轴向游隙 角接触球轴承单列圆锥滚子轴承双联角接触球轴承轴承 内径 轻系列 中及 重系列 轻系列 轻宽中及 中宽系列 轻系列 中及 重系列 30 0 02 0 060 03 0 090 03 0 100 04 0 110 03 0 080 05 0 11 30 500 03 0 090 04 0 100 04 0 110 05 0 130 04 0 100 06 0 12 50 800 04 0 100 05 0 120 05 0 130 06 0 150 05 0 120 07 0 14 80 1200 05 0 120 06 0 150 06 0 150 07 0 180 06 0 150 10 0 18 120 1500 06 0 150 07 0 180 07 0 180 08 0 20 150 1800 07 0 180 08 0 200 09 0 200 10 0 22 180 2000 09 0 200 10 0 220 12 0 220 14 0 24 200 250 0 18 0 300 18 0 30 10 1210 12 双列圆锥滚子轴承装配时轴向游隙值见下表 轴向游隙 轴承内径 一般情况 内圈比外圈温度高 25 30 80 0 01 0 200 30 0 40 80 1800 15 0 250 40 0 50 180 2250 20 0 300 50 0 60 225 3150 30 0 400 70 0 80 315 5600 40 0 500 90 1 00 8 QY MZ13009 2014 山西省防爆机车研究所 有限公司 装配通用技术条件 共 13 页第 6 页 10 1310 13 四列圆锥滚子轴承装配时轴向游隙值见下表 轴承内径轴向游隙轴承内径轴向游隙 120 1800 15 0 25 500 6300 30 0 40 180 3150 20 0 30 630 8000 35 0 45 315 4000 25 0 35 800 10000 35 0 45 400 5000 30 0 40 1000 12500 40 0 50 10 1410 14 滚动轴承装好后 用手转动灵活 平稳 1111 滑动轴承的装配滑动轴承的装配 11 111 1 部分式滑动轴承的装配 11 1 111 1 1 上下轴瓦应与轴颈 或工艺轴 配加工 以达到设计规定的配合间隙 接触面积孔与 端面的垂直度和前后轴承的同轴度要求 11 1 211 1 2 刮削滑动轴承轴瓦孔的刮研接触点数 若设计未规定 不应低于下表的要求 刮削滑动轴承轴瓦孔的刮研接触点数 机床或精密机械主轴轴承 锻压设备 通用机 械动力机械的轴承 冶金设备和建筑工 程机械的轴承 高精度精密普通重要一般重要一般 轴承直径 mm 每 25mm 25mm 内的刮研接触点数 12020161212885 120 16121086 5 62 3 11 1 311 1 3 上下轴瓦的接合面要紧密接触 用 0 05mm 塞尺从外侧检查时 任何部位塞入深度均 不得大于接合面宽度的三分之一 11 1 411 1 4 上下轴瓦应按加工的配对标记装配 不得装错 11 1 511 1 5 瓦口垫片应平整 其宽度应小于瓦口面宽度 1 2 mm 长度方向应小于瓦口长度 垫片不得与轴颈接触 一般应于轴颈保持 1 2 mm 的间隙 11 1 611 1 6 当用定位销固定轴瓦时 应保证瓦口面 端面与相关轴承孔的开合面 端面保持平齐 固定销打入后不得有松动现象 且销的端面应低于轴瓦内孔表面 1 2 mm 11 1 711 1 7 球面自位轴承的轴承体与球面座装配时 应涂色检查它们的配合表面接触情况 一般 接触面积应大于 70 并应均匀接触 11 211 2 整体圆柱滑动轴承装配 11 2 111 2 1 固定式圆柱滑动轴承装配时可根据过盈量的大小 采用压装或冷装 装入后内径必须 符合设计要求 11 2 211 2 2 轴套装入后 固定轴承用的锥端紧定螺钉或固定销端头应埋入轴承内 11 2 311 2 3 轴装入轴套后应转动自如 11 311 3 整体圆锥滑动轴承装配 装配圆锥滑动轴承时 应涂色检查锥孔与主轴颈的接触情况 一般接触长度应大于 70 并应靠近大端 9 QY MZ13009 2014 山西省防爆机车研究所 有限公司 装配通用技术条件 共 13 页第 7 页 10 1212 齿轮与齿轮箱装配齿轮与齿轮箱装配 12 112 1 装配齿轮时 齿轮孔与轴的配合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齿轮基准端面与轴肩 或定位套端 面 应贴合 并应保证齿轮基准端面与轴线的垂直度要求 12 212 2 相啮合的圆柱齿轮副的轴向错位应符合如下规定 12 2 112 2 1 当齿宽 B 100mm 时 错位 B 0 05B 12 2 212 2 2 当齿宽 B 100mm 时 错位 B 5mm 12 312 3 齿轮装配后 齿面的接触斑点和侧隙 应符合 GB10095 和 GB11365 的规定 齿轮齿条副 和蜗轮蜗杆副装配后的接触斑点与侧隙应分别符合 GB10096 和 GB10089 的规定 12 412 4 装配圆锥齿轮时 应按加工配对编号装配 12 512 5 齿轮箱的变速机构换檔应灵活自如 且不应有脱檔或松动现象 12 612 6 齿轮箱体与盖的结合面应接触良好 在自由状态下 用 0 15mm 塞尺检查不应塞入 在 紧固后 用 0 05mm 的塞尺检查 一般不应塞入 局部塞入不应超过结合面宽的三分之一 12 712 7 齿轮箱装配后 用手转动时应灵活平稳 12 812 8 齿轮箱装配后的清洁度应符合 JB T7929 的规定 12 912 9 齿轮箱装配后应按设计和工艺规定进行空载试验 试验时不应有冲击 噪声 温升和渗 漏不得超过有关标准规定 1313 链轮链条的装配链轮链条的装配 13 113 1 链轮与轴的配合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空套链轮应在轴上转动灵活 13 213 2 主动链轮与从动链轮的轮齿几何中心平面应重合 其偏移量不得超过设计要求 若设计 未规定 一般应不小于或等于两轮中心距的千分之二 13 313 3 链条与链轮啮合时 工作边必须拉紧 并应保证啮合平稳 13 413 4 链条非工作边的下垂应符合设计要求 若设计未规定 应按两链轮中心距的 1 5 调 整 1414 制动器的装配制动器的装配 14 114 1 制动带与制动板铆合后 铆钉头应埋入制动带厚度的三分之一左右 不得产生铆裂现象 制动带和制动板必须贴紧 局部间隙应符合以下要求 14 1 114 1 1 当制动轮直径小于 500mm 时 局部间隙不得大于 0 3mm 14 1 214 1 2 当制动轮直径等于或大于 500mm 时 局部间隙不得大于 0 5mm 14 214 2 带式制动器在自由状态时 制动带与制动轮之间的间隙装配时应调到 1 2 mm 范围 内 蹄式制动器在自由状态时 制动衬面与制动鼓的间隙应调整到 0 25 0 5 mm 范围内 1515 联轴器的装配联轴器的装配 15 115 1 装配联轴器时 轴端面应埋入半联轴器内 1 2 mm 联轴器相对两端面间隙应符合设 计要求 15 215 2 联轴器相对两轴的径向偏移量和角向偏量必须小于相应联轴器标准中规定的许用补偿量 其径向许用补偿量 y 和角向许用补偿量 a 见附表 5 山西省防爆机车研究所 有限公司 装配通用技术条件 QY MZ13009 2014 11 共 13 页第 8 页 1616 液压系统的装配液压系统的装配 16 116 1 液压系统的管路在装配前必须除锈 清洗 在装配和存放时应注意防尘 防锈 16 216 2 各种管子不得有凸痕 皱折 压扁 破裂等现象 管路弯曲处应圆滑 软管不得有扭转 现象 16 316 3 管路的排列要整齐 并要便于液压系统的调整和维修 16 416 4 注入液压系统的液压油应符合设计和工艺要求 16 516 5 装配液压系统时必须注意密封 为防止渗漏 装配时允许使用密封填料或密封胶 但应 防止进入系统中 16 616 6 液压系统装好后 应按有关标准和要求进行运转试验 16 716 7 有关液压系统和液压组件的其它要求应分别符合 GB3766 和 GB7935 规定 1717 气动系统的装配 装配气动系统时应符合 GB7932 的规定 1818 密封件的装配 18 118 1 装配密封件时 对石棉绳和毡垫应先浸油 对油封和密封圈 装配前应先将油封唇部和 密封圈表面涂上润滑油脂 需干装配的除外 18 218 2 油封的装配方向应使介质工作压力把密封唇部压紧在轴上 不得装反 如油封用于防尘 时 则应使唇部背向轴承 18 318 3 若轴端有键槽 螺钉孔 台阶等时 为防止油封或密封圈损坏 装配时可采用装配导向 套 18 418 4 装配密封件时必须使其与轴或孔壁贴紧 以防渗漏 18 518 5 装配端面密封件时 必须使动静环具有一定的浮动性 但动 静环与相配零件间不得发 生连续的相对传动 以防渗漏 1919 电气系统装配 19 119 1 电气组件在装配前应进行测试 检查 不合格者不能进行装配 19 219 2 应严格按照电气装配图纸要求进行布线和联接 19 319 3 所有导线的绝缘层必须完好无损 导线剥头处的细铜丝必须拧紧 需要时应搪锡 19 419 4 焊点必须牢固 不得有脱焊或虚焊现象 焊点应光滑 均匀 19 519 5 电气系统装配的其它要求可参照 GB5226 1 的规定 2020 平衡平衡 20 120 1 有平衡力矩要求的零部件 装配时应进行静平衡或动平衡试验 20 220 2 对回转零部件的不平衡质量可用下述方法进行校正 20 2 120 2 1 用补焊 喷镀 粘接 铆接 螺纹联接等加配品质 配重 20 2 220 2 2 用钻削 磨削 铣削 锉削等去除品质 去重 20 2 320 2 3 在平衡槽中改变平衡块的数量或位置 20 320 3 用加配质量的方法校正时 必须固定牢靠 以防在工作过程中松动或飞出 12 QY MZ13009 2014 山西省防爆机车研究所 有限公司 装配通用技术条件 共 13 页第 9 页 20 420 4 用去除质量的方法校正时 注意不得影响零件的刚度 强度和外观 20 520 5 对于组合式回转体 经总体平衡后 不得再任意移动或调换零件 20 620 6 刚性转子和挠性转子的平衡要求应符合 GB9239 GB6557 的规定 2121 总装总装 21 121 1 产品入库前必须进行总装 在总装时 对随机附件也应进行试装 并要保证设计要求 21 221 2 对于需到使用现场才能进行总装的大型或成套设备 在出厂前也应进行试装 试装时必 须保证所有联接或配合部位均符合设计要求 21 321 3 产品总装后均应按产品标准和有关技术文件的规定进行试验 21 421 4 试验 检验合格后 应排除试验用油 水 气等 并清除所有脏污 保证产品的清洁度 要求 并应采取相应防锈措施 普通螺栓拧紧力矩 附表 1 4 65 66 68 810 912 9 螺纹强度 螺栓公 等级 称直径 mm拧紧力矩 N m 64 55 76 89 1213 1415 20 810 1212 1514 1822 2929 3537 50 1020 2525 3129 3944 5864 7674 88 1235 4444 5649 6476 102108 127128 171 1454 6969 8883 98121 162176 206204 273 1688 108108 137127 157189 252274 323319 425 18118 147147 186176 216260 347372 441489 565 20167 206206 265245 314369 492529 637622 830 22225 284284 343343 431502 669725 862847 1129 24294 370370 441441 539638 850921 10981096 1435 27441 519539 686637 784933 12441372 16171574 2099 30529 666666 823784 9801267 16891666 19602138 2850 36882 1078 1098 1372 1323 16772214 29522744 32833736 4981 421372 1666 1705 2736 1960 25483540 47214263 50965974 7966 482058 2450 2334 2548 3087 38225311 70816468 77428962 11949 13 QY MZ13009 2014 山西省防爆机车研究所 有限公司 装配通用技术条件 共 13 页第 10 页 14 附表 2 过盈联接装配方法的工艺特点及适用范围 装配方法 主要设备和工 具 工艺特点适用范围 冲击压 入 手锤或用 重物冲击 简便 但导向性不易控制易 出现歪斜 适用于配合面要求较低或其长 度较短 过渡配合的联接件 如销 键 短轴等 多用于单件生产 工具压 入 螺旋式 杠杆式 气动 式压入工具 导向性比冲击压入好 生产 率较高 适用于不宜用压力机压入的小 尺寸联接件 如小型轮圈 轮毂 齿轮 套筒 连杆 衬套和一般要 求的滚动轴承等 多用于小批生产 压力机 压入 齿条式 螺旋式 杠杆 式 气动式压 力机和液压机 压力范围由 10 10000KN 配 合夹具可提高导向性 适用于中型和大型联接件 如 车轮 飞轮 齿圈 轮毂 连杆衬 套 滚动轴承等 易于实现压合过 程自动化 成批生产中广泛采用 液压垫 压入 液压垫 一般用厚 2 3 mm 的钢 板制成空心 注入压力液体 压力常在 10000KN 以上 用于压入行程短的大型 重型 联接件 多用于单件或小批生产以 代替大型压力机 压 装 火焰加 热 喷灯 氧 乙炔 丙烷加 热器炭炉 加热温度低于 350 丙烷 加其它气体燃料 加热器热 量集中 加热温度易于控制 操 作简便 适用于局部受热和热胀尺寸要 求严格控制的中型和大型联接件 如汽轮机 鼓风机 透平压缩机的 叶轮 组合式曲轴的曲柄等 介质加 热 沸水槽 蒸汽加热槽 热油槽 沸水槽加热温度 80 100 蒸汽加热槽可 达 120 加热槽加热可达 90 320 均可使联接件 除油干净 热胀均匀 适用于过盈量较小的联接件 如滚动轴承 液压静压轴承 连杆 衬套 齿轮 对忌油联接件 如氧 压缩机上的联接件 需用沸水槽或 蒸汽加热槽加热 电阻加 热和辐 射加热 电阻炉 红外线辐射加 热箱 加热温度可达 400 以上 热胀均匀 表面洁净 加热温度 易于自动控制 适用于小型和中型联接件 大 型联接件需专用设备 成批生产中 广泛应用 热 装 感应加 热 感应加热器 加热温度可达 400 以上 加热时间短 调节温度方便 热 效率高 适用采用特重型和重型过盈配 合的中型和大型连接件 如汽轮机 叶轮 大型压榨机部件等 干冰 冷缩 干冰冷缩 装置 或以酒 精 丙酮 汽 油为介质 可冷至 78 操作简便 适用于过盈量小的小型联接件 和薄壁衬套等 低温箱 冷缩 各种类型 低温箱 可冷至 40 140 冷缩 均匀 表面洁净 冷缩温度易于 自动控制 生产率高 适用于配合面精度较高的联接 件 在热态下工作的薄壁套筒件 如发动机气门座圈等 液氮冷 缩 移动式或 固定式液氮槽 可冷至 195 冷缩时间短 生产率高 冷 装 液氧冷 缩 移动式或 固定式液氧槽 可冷至 78 适用于过盈量较大的连接件 如发动机主 副连杆衬套等 在过 盈连接装配自动化中常采用 液压套合 高压油泵 扩压器或高压 油枪 高压密 封件 接头等 油压常达 150000 200000 KN 操作工 艺要求严格 套合后拆卸方便 适用于过盈量较大的大 中型 联接件 如大型联轴器 化工机械 和轧钢设备部件 特别适用于套合 定位要求严格的部件 如大型凸轮 轴的凸轮与轴的套合 爆炸套合 炸药 安 全设施 在空旷地进行 注意安全 用于中型和大型联接件 如高 压容器的薄衬套等 山西省防爆机车研究所 有限公司 装配通用技术条件 QY MZ13009 2014 15 共 13 页第 11 页 附表 3 压装时压入力的计算公式 压入力计算 压入力 P 的计算公式 P Pfmax dflfu 1 式中 P 压入力 N Pfmax 结合表面承受的最大单位压力 N mm2 df 结合直径 mm Lf 结合长度 mm u 结合表面摩擦系数 见附表 3 1 附表 3 1 摩擦系数 u 材料 无润滑有润滑 钢 钢0 07 0 160 05 0 13 钢 铸钢0 110 07 钢 结构钢0 100 08 钢 优质结构钢0 110 07 钢 青铜0 15 0 200 03 0 06 钢 铸铁0 12 0 150 05 0 10 铸铁 铸铁0 15 0 250 05 0 10 最大单位压力的计算 1 最大单位压力 Pfmax的计算公式 Pfmax fmax d1 Ca Ea Ci Ei 2 式中 fmax 最大过盈量 mm Ca Ci 系数 见式 3 式 4 Ea Ei 分别为包容件和被包容件的材料弹性模量 N mm2 见附表 3 2 2 系数 Ca Ci 的计算 Ca da2 df2 da2 df2 u 3 Ci df2 di2 df2 di2 u 4 式中 da di 分别为包容件外径和被包容件内径 实心轴 di 0 mm u 泊松系数 见附表 3 2 16 QY MZ13009 2014 山西省防爆机车研究所 有限公司 装配通用技术条件 共 13 页第 12 页 附表 3 2 线膨胀系数 a 10 6 1 材料弹性模量 E MPa 泊松系数 u加热冷却 碳钢 低合金钢 合金结构钢 200000 2350000 30 0 3111 8 5 灰铸铁 HT150 HT200 70000 800000 24 0 2511 9 灰铸铁 HT250 HT300 105000 1300000 24 0 26 可锻铸铁90000 1000000 25 非合金球墨铸铁160000 1800000 28 0 29 10 8 青铜850000 3517 15 黄铜800000 36 0 3718 16 铝合金690000 32 0 362120 镁铝合金0 300 2525 525 附表 4 热装时加热温度计算图 加 热 温 度 计 算 图 1 热装时包容件的加热温度可根据其材料 结合直径 所需的内径热胀量由下图求得 2 包容件内径的热胀量等于最大过盈量加热时的最小间隙量 2 5 3 15 4 5 6 3 8 10 12 5 16 20 0 01 0 0125 0 016 0 02 0 025 0 032 0 04 0 05 0 063 0 08 镁合金 铝合金 青铜 黄铜 钢 铸铁 线 膨 胀 系 数 a 400 f 10 1 450 160 200 250 160 200 250 280 315 360 400 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