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西格玛改善报告.doc_第1页
六西格玛改善报告.doc_第2页
六西格玛改善报告.doc_第3页
六西格玛改善报告.doc_第4页
六西格玛改善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0/30页 卷 线 不 良 改 善Contents(1)Define-定义阶段(2)Measurement-测量阶段(3)Analysis-分析阶段(4)Improvement-改善阶段(5)Control-控制阶段D1 Project Selection 图1 图2CAS16D14是TS制品客户品质要求严格,订单增长迅速从1月150Kpcs增加到8月357Kpcs(图2),但工程不良一直居高不下长期在4.2%以上(图1),造成能率下降、大量制品废弃,浪费严重;为了提升品质、降低成本特选定此型名进行改善。 D2 Problem Statement 图3 图4 1)Pareto图统计分析1-8月不良项目其中卷线不良占总不良的70%(图3)是影响工程不良偏高的最主要因素,需要重点改善。2)统计1-8月卷线不良率一直偏高,严重影响生产,改善迫在眉睫(图4).D3 Identify Customer Voice and CTQ 1)外部顾客:1.不接受L值/Q值不良, 外观不良;2.更高品位的产品. 2)管理者关注:1.高能率2.低成本 3)内部顾客:1.L值/Q值在规格范围内;2.无外观不良D4 Identify SIPOC S:供应商(原材料供应商) I:输入/需求(原材料:BASE、CORE、Wire、HOOP) P:过程(卷线半田CORE与HOOP组立焊接封止成型外观检查特性检查捆包) O:输出/需求(制品) C:顾客SIEMENS/ALPS SIPOC图中的核心流程卷线能力需要提高 D5 Y Defining 卷线不良定义:图6图7图5线松不良线打结排线不良:卷线外层超出BASE边缘 Y定义:卷线不良率D6 Goal StatementBASE LINE挑战目标目标 图8D7 Project Estimated $ impact 1)CAS16D14 不良率为4.21% ,月产量平均为250K 2)CAS16D14不良率改善目标2.1% 降幅为50%标准单价为2.20568HKD 3)月效益:250,000/月*2.20568HKD/pcs *(4.21%-2.1%)=11,635HKD/月制品试作投资:1,800*2.20568HKD=3,970 HKD 4)无形效果:为顾客提供更高品位的制品,提高客户满意度,提升公司形象D8 Key player D9 Project plan 表1M1 MSA FOR Y测量内容:CAS16D14卷线状态样本数量:20个(8pcs为外观不良) 测量设备:20倍显微镜测量者: 外观检查人员3名 记录者: QE/卢浩静测量方法:现采用不同时间段比较,分别对20个产品各测量3次,以验证测量系统是不是可以信赖。 表2 M1 MSA FOR Y Attribute Gage R&R StudyDate of study: 2009/11/3Reported by: WILLIAM WANGName of product: CAS16D14 MSA ANALYSIS Within AppraiserAssessment AgreementAppraiser # Inspected # Matched Percent (%) 95.0% CI何玉霞 20 20 100.0 ( 86.1, 100.0)黄红丽 20 20 100.0 ( 86.1, 100.0)梁素芳 20 18 90.0 ( 68.3, 98.8)# Matched: Appraiser agrees with him/herself across trials. Between AppraisersAssessment Agreemen# Inspected # Matched Percent (%) 95.0% CI 20 18 90.0 ( 68.3, 98.8)# Matched: All appraisers assessments agree with each other.大于80%该测量系统可信赖故我们应着手于工程能力的研究!All Appraisers vs StandardAssessment Agreement# Inspected # Matched Percent (%) 95.0% CI 20 18 90.0 ( 68.3, 98.8)# Matched: All appraisers assessments agree with standard.M2 Capability Analysis 该过程不良PPM42530,Sigma仅为1.7221,过程能力不足需要改善!下一步我们必须先通过Process mapping 找出关键“X”M3. Macro Process Mapping-Standard process标准流程共12道工序其中卷线工序是重点改善项目M4. Macro Process Mapping-Dynamic Flowchart检讨现存工序,找出隐蔽工厂优化无附加值工序,减少浪费.M5 Macro Process Mapping-WindingINPUT PROCESS OUTPUT卷 线1.卷线制品2.特性L值/Q值3.外观1.BASE&CORE2.线材3.卷线作业员 4.卷线机 5.卷线程序M6 Process Mapping-Winding M7 Cause and Effects Matrix 表3对Y有影响的工序和输入因子进行Cause and Effects Matrix(表3)分析,从中筛选出影响Y的输入因子,下一步将对输入因子再进行降序排列找出最关键的输入因子M7 Cause and Effects Matrix 表4将22个输入因子中进行降序排列,从(表4)中筛选出了12个对Y影响较大的输入因子,下一步将对“72”分及以上输入因子再进行FMEA,找出重要的输入因子M8 PFMEA 表5 通过FMEA(表5)查找出了工程中4个重要输入因子(RPN140), 将进一步对其进行分析A1 Analysis Action Plan 卷线张力卷线程序X轴位置(卷线针前、后移动距离)卷线程序A轴位置(卷线针左、右移动距离) 卷线程序Z轴(卷线圈数)从M阶段得出有上述4个重要的X因子将在后续A阶段进一步分析这4个X因子是否真的对Y有影响A2 CNC卷线分析CNC卷线机工作原理(图10):图10A轴:以CORE为原点,机针左右移动的距离;X轴:以CORE为原点,机针前后移动的距离;Y轴:以CORE为原点,机针上下移动的距离;Z轴:转轴决定卷线圈数;卷线原理(图11):嗦咀夹住Core,机针绕好定位脚,Z轴(转轴)按照设定程序自转,同时X轴作对应的轴向移动将线绕在CORE上完成卷线动作。如果X、Y、A轴位置设定不当将产生排线、配线、线松等不良。坐标XAY图11卷线张力A3 卷线张力影响分析卷线程序张力设定值与实测值关系解析:在卷线程序中分别设定不同参数值并卷线测试张力,数据见表6. 表6A3 卷线张力影响分析Correlations: 设定值, 实测值 Pearson correlation of 设定值 and 实测值 = -0.985P-Value = 0.0001、相关系数r=-0.985 P=0.0000.05因此设定值和实测值之间存在很强的负相关关系.2、设定值越大实测值越小 设定值越小实测值越大3、当设定值偏大时实际张力偏小绕在CORE上的线材没有紧密排列出现线松和堆积现象造成排线不良 A3 卷线张力影响分析(Hypothesis Test)Y:排线状况X1:两个不同水准的张力设定值(35+/-5)Ho假设:张力大小对排线状况无影响 Ha假设:张力大小对排线状况有影响 目 的:张力大小对排线状况有无影响 P 0.012 0.05Ho不成立,Ha成立A4 X轴位置影响分析 图12X轴位置是卷线针在卷线时前后移动位置,正常开始卷线位置是在CORE与BASE结合部,CORE卷线距离长排线规则均匀分布无排线不良产生(图12)A4 X轴位置影响分析 图13卷线位置离CORE与BASE结合部较远时, CORE卷线距离被缩短,排线不规则线材堆积出现排线不良现象(图13)A4 X轴位置影响分析(Hypothesis Test)Y:排线状况X2:两个不同水准的X轴位置(15.35+/-0.05mm)Ho假设: X轴位置对排线状况无影响 Ha假设: X轴位置对排线状况有影响 目 的: X轴位置对排线状况有无影响 P 0.020 0.05Ho不成立,Ha成立A5 Z轴位置影响分析(Hypothesis Test)Y:排线状况X3:两组不同的卷线圈数(Z轴)Ho假设:卷线圈数对排线状况无影响 Ha假设:卷线圈数对排线状况有影响 目 的:卷线圈数对排线状况有无影响 P 0.035 0.05Ho不成立,Ha成立A5 Z轴位置影响分析表7因该制品L值规格2.360.06mH公差范围非常小, 仅2.54%,而不同LOT CORE L值存在差异, 需调整卷线圈数才能满足制品L值规格(表7)。故为了满足特性要求,当投入不同 LOT CORE时,需试Q以确定卷线圈数。A6 A轴位置影响分析(Hypothesis Test)Y:排线状况X4:两个不同水准的A轴位置(4.5+/-0.1mm)Ho假设: A轴位置对排线状况无影响 Ha假设: A轴位置对排线状况有影响 目 的: A轴位置对排线状况有无影响 P 0.029 0.05Ho不成立,Ha成立19/30页Analysis Phase Conclusion 经过A阶段分析,我们判断对Y有重要影响的X因子有: 我们将要在下一阶段对以上3个重要因子作进一步的分析及改善。I X1:张力不稳定改善张力轮直径增大至35mm,转速降低,改善张力不稳定。张力轮直径增大至35mm,转速降低,改善张力不稳定。 20mm35mm 图14 图15 改善前张力轮转速: 1、1PCS制品卷线长度:=CORE横切面周长*卷数=1.71+0.62*2*560=26096mm 2 、张力轮周长=20(直径)*3.14=62.8mm(图14) 3、1PCS制品线材经过张力轮圈数=26096/62.8=415T 4、张力轮转速=415T(线材经过张力轮圈数)/30S(卷线ST)=13.8T/S 改善后张力轮转速: 1、张力轮周长=35(直径)*3.14=109.9mm(图15) 2、1PCS制品线材经过张力轮圈数=26096/109.9=237T 3、张力轮转速=237T(线材经过张力轮圈数)/30S(卷线ST)=7.9T/S结论:张力轮直径由20mm变更为35mm,张力轮转速由13.8T/S下降到7.9T/S,转速下降43%I X1:张力不稳定改善 张力轮改善前后张力测试值(表7)对比:同一嗦咀改善前后各测试15天每天5次改善后 R=0.03改善前 R=0.08 表7 1、改善前张力不稳定,变化大,变化范围0.070.1N,R=0.08 2、改善后张力稳定,变化小,变化范围0.020.04N,R=0.03I X1:张力不稳定改善 张力轮改善前后张力测试值Normality test 1 # 改善前P=0.0210.05数据不服从正态分布2 # 改善后P80%I DOE Result Analysis 1. Main Effects P0.05所以此模型有效2. 2-Way Interactions P0.05弯曲不显著,所以全因子实验即可满足要求,不需进一步实验.I Key factors analysis结论:Tension 、A、X、 A*X 是关键影响因素I Main Effects Analysis说明:在不考虑交互作用时卷线不良随张力设定值增大而增大。卷线不良随A位置增大而降低卷线不良随X位置增大而降低 I Interaction AnalysisA通过上面的图形,可以得到如下结论:1.X*A, 之间存在交互作用, 2. X*Tesion、A*Tesion不存在交互作用I Residuals Analysis结论:由残差分析,可以判断实验模型是合适的I Response Optimizer结论:由Response Optimizer分析可知:当Tension=30 A=4.6 x=15.3时Y最优= 0.0011184I Response Optimizer结论:为了达到实验目标,由Response Optimizer分析可将Tension设置在30、A设置在4.60、X设置在15.30, Y为最优值。I 阶段改善内容 表8C 改善前后不良率统计性分析为了验证改善是否显著,收集了一个月的数据,将数据与改善前数据进行对比,判断改善是否显著.One-Sample Test of mu = 0.0421 vs mu 0.0421P=0.0000.05改善达到既定目标Variable N Mean StDev SE Mean56 18 0.02362 0.00674 0.00159Variable 95.0% CI T P56 ( 0.02027, 0.02697) 1.62 0.124C Control Plan 表9C SPC of Y 从对Y 的SPC图来看,Y的不良率稳定,Cumulative 不良率呈现下降趋势。C Project Cost saving 目標達成After Project 图16 After Project 后工程不良率从4.21%降至2.18%持续下降,降幅为48.2% 不良数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