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晨检、课检、夜检实施方案》.doc_第1页
《学校晨检、课检、夜检实施方案》.doc_第2页
《学校晨检、课检、夜检实施方案》.doc_第3页
《学校晨检、课检、夜检实施方案》.doc_第4页
《学校晨检、课检、夜检实施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通 知各医疗卫生单位,学校、托幼机构:为更好地指导各医疗卫生单位,学校、托幼机构落实学生晨检、课检、夜检,搞好教(寝)室通风换气及学生预防性服药工作,现制定学校晨检、课检、夜检实施方案、冬春季学校教室通风换气要求、甲型H1N1流感中医药预防方案如下,仅供参考。 德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二00九年九月一、学校晨检、课检、夜检实施方案当前正值甲流防控严峻时期,学校是防控的重点环节。“三检”,即晨检、课检、夜检,其目的是为了尽早发现发热病人(腋窝温度高于37.2)或有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咽痛、流涕、鼻塞、头痛、肌痛、乏力、呕吐或腹泻等)者,以便尽早与其他健康学生隔离,及时治疗,避免传染他人导致疫情蔓延。可疑患者与健康学生接触越少,越早被发现、被隔离,传染他人的可能性越小。因此学校执行严格、有效的“三检”制度,意义十分重大。1、晨检:学校和幼儿园在每天早晨学生来上学时即开展晨检(包括问、看、测)。最佳方案是在校门口设置晨检站(如学校配备了红外快速测温仪的情况下),学生进校门时即进行晨检(下午上学时最好也能检查),凡发现发热病人或有流感样症状者,将孩子带去医疗机构就诊(与家长联系)。在没有快速测温设施的情况下,晨检也可在第一节课时进行,由各班班主任为晨检责任人进行晨检,发现发发热病人或有流感样症状者,及时送医疗机构就诊。晨检情况应书面记录在学生和幼儿“三检”登记表(表1)和学校和幼儿园“三检”工作记录表(表2)备查。对因病缺课学生要认真追查原因,并做好登记。 2、课检:每一节课的任课教师,在课间,要随时关注学生的健康状况,任课教师为课检责任人,发现可疑病人要及时向班主任报告,进行排查。课检情况应书面记录在表1和表2,备查。3、夜检:有寄宿学生的学校和幼儿园要做好夜检工作。在晚自习期间,当晚的值日领导要组织人员对在校学生进行健康状况检查,当晚的值日领导为夜检责任人。学生就寝后,如接到可疑病例报告,夜检责任人也要及时排查。夜检情况应书面记录在表1和表2,备查。4、发现可疑病例的方式:可以老师查、学生自己申报、同学报告等多种形式,凡可疑病人必须经测温核实。5、发现有发热或流感样病例,一经核实,须治愈后持医院证明方可回校上学。6、容易疏漏的环节:对学校教职员工,如出现发热或流感样症状或非正常缺勤等,也要随时进行排查,发现可疑病例,及时隔离治疗。表1:学生和幼儿“三检”登记表 学校: 班级: 姓名性别年龄昨日健康状况晨检情况课检情况夜检情况有无流行病学史备注发热咳嗽发热咳嗽发热咳嗽流行病学史:7日内来自或到过有确诊病例的国家或地区或与甲型H1N1流感病人有过近距离接触。 值日领导签名: 班主任签名: 时间: 表2:学校和幼儿园“三检”工作记录表班级应到学生数实到学生数因病缺课数发热数有症状者数有症状者:发热或有流感样症状,7日内来自或到过有确诊病例的国家或地区或与甲型H1N1流感病人有过密切接触的人 学校: 时间:二、冬春季学校教室通风换气要求 一、换气次数:小学教室每节课换气2次,初中教室3次,高中教室4次。除去课间休息开窗换气1次外,则每节课在上课过程中小学教室应换气1次,初中教室2次,高中教室3次。二、换气时间:每次换气的持续时间视室外温度而定,室外温度为5-10时,每次5分钟;室外温度0-5,每次4分钟;室外温度零下5-0,每次3分钟;室外温度低于零下5,每次2分钟。三、换气方式:楼内设有走廊的,应以开走廊侧内窗通风为主,开窗面积应达到2m2以上(约一扇窗)。四、注意事项:要同时保证教室内温度始终不低于16。为确保达到上述要求,学校应做到如下几点:1、领导重视。要建立健全教室通风换气管理责任制,健全主管校长、总务处、卫生室、班主任、任课教师、卫生委员、靠窗学生(责任到人)的管理体系。2、措施得力。结合实际采取可操作性强的通风措施和制度对室内微小气候加以科学调控。教室内应配备温度计并由校方专人测定室外温度,做好记录,适时通报并规定每次开窗换气持续时间(温度可以以当地当日报纸为准,并注意当日风速)。必要时考虑开走廊侧的外窗(单侧教室)。3、为减少教室间噪声干扰(有的教室比邻交通干道,受噪声影响,不愿意开窗户),可采取下列措施。治理环境,可采取搬迁、设隔音墙、修绿化带等措施。可采取相邻教室交替换气(由专人负责,可由清洁工在走廊轮流开窗,1班开,2班关,反之)。4、应鼓励学生课间休息到户外活动,并充分利用教室空闲时间加强通风(开外窗)。 5、学校应建立教室通风状况检查评比制度三、甲型H1N1流感中医药预防方案饮食预防 饮食宜清淡,少食膏粱厚味之品(易化生积热)。 1.二白汤:葱白15g、白萝卜30g、香菜3g。加水适量,煮沸热饮。 2.姜枣薄荷饮:薄荷3g、生姜3g、大枣3个。生姜切丝,大枣切开去核,与薄荷共装入茶杯内,冲入沸水200至300ml,加盖浸泡5至10分钟趁热饮用。 3.桑叶菊花水:桑叶3g、菊花3g、芦根10g。沸水浸泡代茶频频饮服。 4.薄荷梨粥:薄荷3g、带皮鸭梨1个(削皮)、大枣6枚(切开去核),加水适量,煎汤过滤。用小米或大米50g煮粥,粥熟后加入薄荷梨汤,再煮沸即可食用,平时容易“上火”的人可吃。 5.鲜鱼腥草30至60g,蒜汁加醋凉拌。 6.鲜败酱草30至60g,开水焯后,蒜汁加醋凉拌或蘸酱吃。 7.鲜马齿苋30至60g,开水焯后,蒜汁加醋凉拌或蘸酱吃。 8.赤小豆、绿豆适量熬汤服用。 9.绿豆60g、生甘草6g(布包)、生薏米20g熬汤后去甘草包,服用。药物预防针对成人 1太子参10g、苏叶6g、黄芩10g、牛蒡子10g 适用人群:素体虚弱,易于外感的人群。 煎服方法:每日1服,清水煎。早晚各一次,3至5服为宜。 2大青叶5g、紫草5g、生甘草5g 功能:解毒清热 适用人群:面色偏红,口咽、鼻时有干燥,喜凉,大便略干,小便黄。 煎服方法:每日1服,清水煎。早晚各一次,3至5服为宜。 3桑叶10g、白茅根15g、金银花12g 功能:清热宣肺 适应人群:面色偏红,口咽、鼻时有干燥,喜凉,大便略干,小便黄。 煎服方法:每日1服,清水煎。早晚各一次,3至5服为宜。 4苏叶10g、佩兰10g、陈皮10g 功能:健脾化湿 适应人群:面晦无光,常有腹胀,大便偏溏。 煎服方法:每日1服,清水煎。早晚各一次,3至5服为宜。针对儿童 藿香6g、苏叶6g、银花10g、生山楂10g 功能:清热消滞适应人群:儿童易夹食夹滞者。此类儿童容易“上火”,口气酸腐,大便臭秽或干燥。 煎服方法:每日1服,清水煎。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