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随着车友及自行车工厂对车胎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轮胎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型号,更可怕的是在同一型号又出现了很多个单品,这有些象ROCKSHOX的前叉,同一个REBA会分为,REBA SL ,REBA RACE,REBA TIME等等,但都是REBA。所以很多车友就会看到同样胎花的一款轮胎,为什么有人卖180,有人卖120,有人卖80,还有人卖50块,呵呵。众多的型号让广大车友无法选择,今天美骑易购商城为大家讲解一下:其实轮胎的质量及做工已经出现了很大的差异,只是普通的车友或消费者不知道怎么区分罢了!那到底要怎么样区分轮胎的好与不好呢?下面我以KENDA(建大)为例给大家讲讲轮胎的一些讲究,俗话说的好:“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大家学到一些技巧以后,你就到门里了,不用看热闹了,省得在专业车店里露怯,呵呵。而且有些心术不正的车店或经营者再也不能在这上面糊弄你包包里的银子了! 自行车轮胎的主要成分大家都知道,是橡胶嘛,但这样理解是不完全对了,轮胎的最主要的成分实际是尼龙线,尼龙线的包裹层是轮胎最主要的部分,橡胶只是运动时对地面产生摩擦力的介质。就上述的概念来看,轮胎的胎压,强度,耐刺破等主要参数并不是来源于轮胎上的橡胶,而是轮胎上的尼龙线层,而轮胎的最重要的指标重量,还有抓地能力,耐腐蚀的能力等等大多来源于表面上的那层橡胶。正常来说尼龙线的线越细,编织越密,编织层数越多,那轮胎的可承受的胎压,耐刺破的能力就越好,因为很多公路的防刺胎就来源于这种技术防刺技术。而橡胶呢,橡胶越多胎肯定越差,因为重量会越重,并不能有效的起到防刺的作用,橡胶如果加抗氧化剂多,那轮胎会变硬,会变的耐磨,但容易出现龟裂,路感也会变的很差。如果抗氧货剂加的不够,轮胎会出现短时间氧化,使用的时间也不会太久,而且容易受到化学腐蚀,包括现在的油,雨,雪,冬天的融雪剂等等的影响变得质量不稳定。 所以说判断轮胎的好坏就要从下面几个方面去看,一、轮胎的重量;二、尼龙线的织线密度;三、橡胶的软硬及手感厚度;四、轮胎外侧厂家标明的指标; 我个人认为,轮胎以双层以上的细尼龙线编织为好,尼龙线越细越好,轮胎的橡胶层包括滚动摩擦层和侧面包裹层,滚动摩擦层橡胶手感光滑,较软的为好,侧面包裹层橡胶层越薄越好,好的轮胎不光内侧可以看到尼龙线,就包括轮胎的外侧也可以看到尼龙织线的。在以上条件满足后,肯定是轮胎的重量越轻就越好,呵呵。骑车要省重量,省在轮子上的重量是最有效的。当然大家还要能看自行车轮胎上的指标,一般会包括轮胎的型号,轮胎的胎径和粗细,可接受的气压最大值,轮胎的TPI值等以大家常用的建大XC轮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业资源流转与土地经营合同
- 用户操作手册及快速指南生成模板
- 2025年大学统计学期末考试题库-统计与决策案例分析习题解析试卷
- 商务师考试2025年题库:商务环境与市场分析
- 2025年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教育案例模拟试题库及答案
- 初中科学实验操作及安全注意事项
- 大学英语词汇练习详细讲解
- 2025年医保信息化平台操作实务考试题库及答案
- 小学科学教学岩石知识导学案设计
- 教师资格《综合素质》2025年考试案例试题(含答案)
- 眉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项目工作推进中心公开选调事业人员的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与生育相关的慢性子宫内膜炎诊治专家共识(2025年版)解读
- 港口码头安全培训知识课件
- 2024义务教育科学新课标课程标准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25年标准)化妆学员协议书
- DG-TJ08-2461-2024 旧住房更新改造查勘标准
- 闲置资产盘活管理办法
- 中职历史说课课件
- 遥感科学与技术课件
- 2025年4月自考00840第二外语(日语)试题
- 社交媒体焦虑成因-洞察及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