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论文 浅谈古诗词教学中的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圣泉九年制学校 王晓东摘 要:我国历史悠久,上下五千年,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创造了璀璨的文化。特别是在诗歌方面,以古老的诗经为发端,优秀的诗歌作品多如繁星,且题材广泛,技巧高超,在世界文学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进行诗歌教学时我们不能仅仅着眼于知识素养的提高,更要把握人的发展的深刻内涵,注重人文素养的提升。从人格精神拓展、传统文化发展的高度去把握,让学生既学习大量精华古诗词,又学做人,使其真正成为“塑造国民灵魂的教育”。关键词:古诗词教学中 人文素养 提升正文:课标明确指出人文素养包涵以下内容:“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显然,这段话指出了注重利用传统文化培育学生人文素质是当今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我国的古诗以意境清新,含义深刻,语言生动,韵律优美而著称,是中华文化传统教育的一座宝库。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有机地渗透人文素养教育是每个语文教师责无旁贷的责任和义务,也是语文教学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作为蕴涵着丰富文化传统的古诗词在教学中如何才能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呢?遵循课程改革和课标精神,依据在课题研究中获取的实践经验,下面浅谈四点:一、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的教育。爱国主义情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为浓郁,最为强烈的部分,也是学校德育的主旋律。在古诗词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应做好以下几点:1.热爱社会。我国的古代诗歌中,留下了大量的表现爱国主义主题的优秀诗篇:有民族英雄和爱国志士抒发爱国情操,表现民族气节的诗篇,如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于谦的石灰吟、龚自珍己亥杂诗等;有歌颂边防将士誓死杀敌保疆精神,表达诗人为国建功立业壮志的诗篇,如王昌龄的出塞、王翰的凉州词等;有渴望结束战乱,欢呼祖国和平统一的诗篇,如杜甫的登岳阳楼、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陆游的秋夜将晓出门迎凉有感等;有表达年迈力衰仍心想为国戍边,至死心系国家统一的诗篇,如杜甫的春望、陆游的示儿等。教学时,要让学生在充分理解诗句意思和时代背景的基础上,深入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感,并教育学生学习古人热爱祖国,努力学好本领,长大后能为我们祖国的繁荣富强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2.热爱人民。孔子曾经说过:“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可见人民群众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他们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他们身上闪烁着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光芒,热爱劳动人民是学生应具备的道德品质。因此在古诗中就出现了大量描写劳动人民辛勤劳作和同情劳动人民的诗篇。如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再如李绅的悯农(一)一诗中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和有悯农(二)中“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这些诗句无不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敬重,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生活艰难的深切同情。在教学时,应引导学生体会诗中的深刻含义,感受诗人的爱民深情。同时教育他们热爱劳动人民,特别是不能看不起体力劳动者,尊重所有劳动人民的劳动成果,做一个爱人民、爱劳动的好学生。从一切小事做起,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习惯。3.热爱家乡。俗话说:“月是故乡明,水是故乡甜”,这些语句无不说明了故乡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正如唐代“诗仙”李白在静夜思中的名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和唐代“诗佛”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中的千古名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些诗句的字里行间无不流露着对久别故乡的深切怀念。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在泊般瓜洲一诗中也写道:“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表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恋恋不舍以及即将到他乡任职的无奈。还有“诗仙”李白在早发白帝城写到“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在流放途中遇赦,即将回到家乡的那种久违了的轻松愉快的心情。教学时,可以抓住这些千古吟唱的佳句,教育学生从小热爱自己的家乡,长大后能为家乡的建设添砖加瓦。4.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祖国的万水千山如此多娇,历来的文人墨客给我们留下了欣赏不完的诗词绝句。如毛泽东的沁园春 雪,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描绘了庐山瀑布雄伟壮丽的景色,杨万里在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赞美了西湖美丽的景色。刘禹锡的浪淘沙中的“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几簸自天崖”更是淋漓尽致地刻画了黄河雄伟壮观、气势磅礴的景象。北朝民歌敕勒歌则出色地描绘了我国北方山川的壮丽景色。诗人把祖国大好河山通过诗的形式,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这些优秀的诗篇,正是教师向学生介绍祖国壮丽山河的最好题材,它们同样也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二、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情感教育1.亲情教育。唐代诗人张籍在秋思中写到“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全诗真切细腻地表达了客居他乡之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被人称作“诗圣”的杜甫在春望中所写的诗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则表现了诗人在战火连天的时刻对家人的深切挂念。唐代诗人韦庄的章台夜思“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也表现了诗人远在他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三国时代曹植的七步诗则从反面教育我们亲人之间不可互相迫害,应和睦相处。教学时,要相机引导学生用心去感受亲人对自己的关爱,努力培养学生尊老爱幻的高尚品质,帮助他们编织一个和谐的亲情网。2.友情教育 。孔子曰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可见在我们的生活中,友谊是多么的珍贵。友情是学生学习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古代就流传下来许多表现友谊天长地久的名篇。如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李白的赠汪伦、黄鹤楼送盂浩然之广陵、王维送元二使安西、高适的别董大等都是为朋友而作,抒发了朋友间的真挚友情。教学时,可引导学生深入感悟,领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育他们也要珍惜朋友之间的感情,与同学们和谐相处,因为同学也有可能成为自己一生的朋友。三、对学生进行有益的环保教育生态遭到破坏,环境受到污染是当前人类所面临的最为严峻的问题 。在语文教学中可结合古诗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做一个保护环境,爱护环境,珍惜环境的现代人。.热爱水资源的教育。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人均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因此,节约水资源对于我们来说显得十分必要。古代诗人也写下许多关于水的优秀诗篇。如杨万里在小池写道:“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写出了小池优美的风光,亦写出了涓涓的泉水,正是这些不起眼的涓涓的流水,汇成了汪洋大海。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写道:“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一幅壮丽的长江之水奔流到海的图画,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赞叹之余,教育学生反思:如果没有了水,还会看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样的景象吗?地球上的万物还会存在吗?让学生明白水有多么的重要,从而养成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好习惯。2.热爱动物的教育。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人与动物的和平共处,体现了大自然的和谐。古诗中,涉及动物的诗句比比皆是。罗隐在蜂中写道:“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这些诗句则赞美了为人类酿蜜而辛苦忙碌的蜜蜂。苏轼在题惠崇春江晚景中写道:“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首诗则描绘出了春天的活力。告诫学生如果恣意破坏、捕杀动物,还会有“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的动人美景吗?我们还会看到“蜻蜓”“小荷”(小池)相依相偎的和谐画面吗?3.热爱植物的教育。杜甫在春夜喜雨中写道:“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描写了经过雨的百花饱含雨水,沉甸甸,亮晶晶,千姿百态,分外艳丽动人。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则写出了冬天的时候,千树万树挂满冰雪的奇特景象等。教学这些古诗时,要教育学生热爱花草树木等植物,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如爱护校园和公园的花草树木,并且以自己的行动影响身边的人。四、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的教育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除了教给学生知识外,更重要的是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做一个怎样的人。还有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或挫折又该如何面对。在古诗教学中,应该充分渗透这些知识。首先,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学生成才的基础。因此,在古诗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如王冕的墨梅中写的“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则抒发了诗人高洁的志趣和情怀,也正是他人生的态度。王之涣在登鹳雀楼中写道:“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体现了诗人积极进取,不断开拓的精神。在教学这些优美的诗句过程中,融入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其效果自然枯燥无味的说教要好得多。其次,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的教育。在漫长的人生途中,总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总会碰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各种各样的困难。因此,在古诗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教育学生在遇到困难或折时,该如何面对,这也是我们教师的神圣责任。王安石梅花一诗中的“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则歌颂了梅花不屈不挠、傲雪凌霜的精神,这其实就是诗人自身的写照。高适的别董大一诗中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既抒发了离别之情,又表达了对友人的劝慰之情。鼓励友人坚信天下有知己,前路一片光明。再如苏轼的题西林璧中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告诉我们一个哲理:所处的位置不同,观察到的事物也不相同。所以在教学这些优美的诗句过程中,鼓励学生即使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或挫折,都应该努力去克服。即使克服不了,也要换个角度去思考,这也许是生活对我们的考验,只要不抛弃,不放弃,就会实现美好的理想。总之,诗歌是是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学习诗歌能够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完善学生的健康心态,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和审美境界。在古诗词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深刻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使之受到最真切的美的享受、情的熏陶,让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让古诗这一颗璀璨的明珠放射出更加耀眼的光芒,让学生的人文素养在学习古诗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一年级信息技术下册 作品展示 2说课稿 河大版
- 初二数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度四川省道路运输企业职业资格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考试含答案
- 2025年国家消防安全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高中英语 Unit 2 Period 4 Developing ideas说课稿 外研版必修第一册
- 中国古典小说在世界文学中的地位与作用-洞察及研究
- 艺术传播媒介研究-洞察及研究
- 文化身份认同的教育实践-洞察及研究
- 艺术市场分析与营销-洞察及研究
- 细胞膜通透性研究-洞察及研究
- 矿山安全培训课件-地下矿山开采安全技术
- 汪小兰版有机化学答案全
- DB32∕T 3751-2020 公共建筑能源审计标准
- DB51T 2975-2022气凝胶复合保温隔热材料及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 高中音乐《学会聆听音乐》第三课时《联想与想象》 课件
- 实验,双子叶植物根类药材的鉴定课件
- 高中音乐鉴赏 第一单元 学会聆听 第一节《音乐要素及音乐语言》
- GB/T 40302-2021塑料立式软薄试样与小火焰源接触的燃烧性能测定
- 20以内加减法口算题3500道直接打印
-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套课件208P)
- 急诊科岗位职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