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望岳》群文阅读导学案.docx_第1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望岳》群文阅读导学案.docx_第2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望岳》群文阅读导学案.docx_第3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望岳》群文阅读导学案.docx_第4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望岳》群文阅读导学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望 岳 群文阅读泰山古诗选 导学案知识储备中华双圣:至圣人孔子:是中华文化的象征,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圣山泰山: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寄托之地,古代帝王多来泰山举行封禅大典,所谓封,是到岱顶筑台祭天,所谓禅,是在泰山脚下的小丘(梁父山或蒿里山)填山以祭地。五岳独尊东岳泰山(1532米),位于山东泰安市。西岳华hu山(1997米),位于陕西华阴县。南岳衡山(1512米),位于湖南长沙以南的衡山县。北岳恒山(2017米),位于山西浑源县。中岳嵩山(1440米),位于河南登封县。 古代封建帝王把五岳看成是神的象征。泰山五岳独尊承载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泰山成就了无数脍炙人口的壮丽诗篇! “诗言志”是我国古代文论家对诗的本质特征的认识.所谓的“志”,就是诗人内心的感情的抒发。诗歌是思想的反映,感情的产物。知人论世:要正确理解他们的诗和他们的书,就应当要了解写诗著书的人,要了解写诗著书的人,又离不开研究他们所处的社会时代。这就是所谓“知人论世”的问题。一 望岳 _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 知人论世 杜甫(),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樊),曾祖父时迁居巩县(今河南巩义)。杜甫年轻时正值开元盛世,有前后三次历时十年的漫游生活,足迹遍及吴越齐鲁等地。二十四岁时曾赴洛阳参加进士考试,结果落第。杜甫是唐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的忧国忧民的情怀,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作品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时代现实,被后人称为“诗史”,杜甫望岳诗共有三首分咏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这一首是望东岳泰山。写作背景 开元二十四年(736)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裘马轻狂”的漫游生活。此诗写于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时,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勃的朝气。 参看课文注释,疏通文意,思考:1全诗各联的含义分别是什么?2诗人描写了哪些景色?3“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抒发什么感情和志向,对我们有什么启示?二 登泰山 明杨继盛志欲小天下,特来登泰山。仰观绝顶上,犹有白云还。参考译文因为有“欲小天下”的志向,所以特地来登泰山。看到景色:登上泰山绝顶之后抬头看,只见泰山顶上仍有悠然自在的白云,来往于太空浩气之间。思想情志:山外有山,云外有云,世界那么大,我还是那么渺小。 思考交流:1、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景色?2、“仰观绝顶上,犹有白云还”抒发了什么思想感情?三 泰山喜雨元代 张志纯 岱宗天下秀,霖雨遍人间。 高卧今何在,东山似此山。景色:雨后泰山,万物滋润,山色青翠,更加秀丽。思想情志:心情畅快,对泰山由衷的赞美和欣赏,对隐士君子思念和敬仰。思考交流:1、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景色?2、“高卧今何在,东山似此山。”抒发了什么思想感情?四 泰山吟之四 唐 李白清斋三千日,裂素写道经。吟诵有所得,众神卫我形。 云行信长风,疯若羽翼生。攀崖上日观,伏槛窥东溟。 海色动远山,天鸡已先鸣。银台出倒景,白浪翻长鲸。 安得不死药,高飞向蓬瀛。 【注释】 (1)南岳魏夫人传:夫人入洛阳山中,清斋五百日,读大洞真经。 (2)颜师古急就篇注:“素,谓绢之精白者,即所用写书之素也。” (3)楚辞:“坐堂伏槛,临曲池些。”东溟,东海也。 (4)海色:晓色也。(5) 天鸡:传说中的神鸡。居东南桃都山大桃树上,又传居东海岱舆山扶桑树上,率天下之鸡报晓。 (6)谢灵运诗:“张组眺倒景,列筵瞩归潮。”李善注:游天台山赋曰“或倒景于重溟”,王彪之游仙侍曰“远游绝尘雾,轻举观沧溟。蓬莱荫倒景,昆仑罩层城”,并以山临水而景倒,谓之倒景。 (7)蓬莱、瀛洲:在渤海中,有不死药,金银为宫阙。知人论世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盛唐时期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誉。他热爱祖国山河,游踪遍及大江南北。他的诗浪漫豪放,以豪迈奔放的热情,宏阔磅礴的气势,丰富的想象,夸张的手法,描绘了祖国的壮丽山河。创作背景唐代大诗人李白对泰山怀着异常深厚的感情。公元742年(唐玄宗天宝元年)四月,李白来到泰山,写下了这六首赞美泰山的组诗。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自幼广涉杂学,且深浸着当时士人普遍的建功济世的进取精神和人格价值追求。他力图循时风以干谒而晋身,但屡屡无成。“而立”之年初入长安求荐,却以“弹剑谢公子,无鱼良可哀”(赠卫尉张卿二首)的结果而归,又开始南北漫游。“洒隐安陆”十年后“寄家东鲁”,与他的五个好朋友韩准等隐居在泰山之麓的徂徕山。虽自慰为“竹溪六逸”,以酒当歌,但他建功立业的理想追求仍然不能释怀,处于一种希望渺茫又不甘放弃的彷徨无奈的心态。李白写泰山吟时已42岁,此时的心态,既不同于十几年前初入长安,虽然无成,尚有期盼,又不同于遭谗去京后,“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的仕途幻灭感。 【参考翻译】斋忌三千日,裁白丝布书写道经。天天吟颂,心有所得,感觉众神拱卫在我身边。可以信风乘云,宛如身有双翼。攀上日观峰,凭栏望东海。海涛撼动着远山,云中天鸡在鸣叫。银光闪耀的楼台跃出大海,鲸鱼翻滚起巨浪。怎样才可以得到仙丹?真正生出羽翼,高飞蓬莱。【赏析参考】作者结合泰山神话传说,描绘了一段美妙的幻境:诗人心诚神往,恍若神仙,众神拱卫,驾风乘云,攀上日观峰,看到东海巨鲸背负着蓬瀛仙山,金银宫阙在海水中浮出倒影,巨鲸翻起冲天海浪,而且听到天鸡鸣叫。李白借助泰山神话传说,在诗中幻化出一个情节生动,亦真亦幻的泰山仙境,大大丰富了诗的内容,拓展了诗的意境,增强了诗的艺术感染力。泰山历来有神仙出没的传说。列仙传曾载仙人稷邱君为“泰山下道士”。神仙传传说汉孝武皇帝巡狩泰山曾遇“泰山老父”,头上白光数丈,寿三百岁。秦始皇羡慕的仙人安期生,更是怀揣“不死药”往来于泰山和东海仙山之间。传说中的神仙人物惝恍渺冥,泰山的山水雄奇神异,诗人将二者融为一体,就越发增益了诗意的一种朦胧虚幻色彩,并由此诱使人们去憧憬神话中的细节,去品味其中的绵绵幽情。诗人羽化成仙不能,建功立业无门,但面对壮丽泰山,热爱之情不减。虚实真幻之间,多层面地展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李白借助神话传说,想像丰富雄奇,手法夸张,抒情强烈,表现出浪漫主义特点。参看注释,疏通文意,思考交流:1、 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景色?2、本诗哪些是实景,哪些是想像的虚境,”斋忌三千日”是什么修辞?3、抒发了什么思想感情?五 背诵这四首诗。思考这四首诗思想内容感情和写法有何异同?六 诵读杜甫另两首望岳和李白泰山吟另五首,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望岳 之二西岳崚嶒竦处尊,诸峰罗立似儿孙。安得仙人九节杖,拄到玉女洗头盆。车箱入谷无归路,箭栝通天有一门。稍待秋风凉冷后,高寻白帝问真源。 望岳 之三南岳配朱鸟,秩礼自百王。歘吸领地灵,鸿洞半炎方。邦家用祀典,在德非馨香。、巡守何寂寥,有虞今则亡。洎吾隘世网,行迈越潇湘。渴日绝壁出,漾舟清光旁。祝融五峯尊,峯峯次低昴。紫盖独不朝,争长嶫相望。恭闻魏夫人,羣仙夹翱翔。有时五峯气,散风如飞霜。牵迫限修途,未暇杖崇冈。归来觊命驾,沐浴休玉堂。三叹问府主,曷以赞我皇。牲璧忍衰俗,神其思降祥。泰山吟(六首) 唐李 白 四月上泰山,石平御道开。六龙过万壑,涧谷随萦回。 马迹绕碧峰,于今满青苔。飞流洒绝巘,水急松声哀。 北眺崿嶂奇,倾崖向东摧。洞门闭石扇,地底兴去雷。 登高望蓬瀛,想象金银台。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 玉女四五人,飘摇下九核。含笑引素手,遗我流霞杯。 稽首再拜之,自愧非仙才。旷然小宇宙,弃世何悠哉。 清晓骑白鹿,直上天门山。山际逢羽人,方瞳好容颜。 扪萝欲就语,却掩青去关。遗我鸟迹书,飘然落岩间。 其字乃上古,读之了不闲。感此三叹息,从师方未还。 平明登日观,举首开去关,精神四飞扬,如出天地间。 黄河从西来,窈窕入远山。凭崖望八极,目尽长空闲。 偶然值青童,绿发双去鬟。叹我晚学仙,蹉跎凋朱颜。 踌躇忽不见,浩荡难追攀。 日观东北倾,两崖夹双石。海水落眼前,天光摇空碧。 千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