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珠算博物馆导游词 珠算博物馆导游词篇一:珠算博物馆导游词 中国南通珠算博物馆 各位游客: 我们前面看到的这一组中西结合的就新古典主义建筑就是全国第一家珠算博物馆中国南通珠算博物馆。 中国南通珠算博物馆建于2004年12月,由中国珠算协会和南通市人民政府联合兴建。博物馆占地30亩,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由珠算展览厅、学术厅、少儿珠算培训基地三部分组成。 大家现在所在的这个展馆就是珠算展览馆,又分为三个展厅,中国珠算史厅、算盘精品厅和互动厅。现在请随我来参观中国珠算史厅。 【中国珠算史厅】 计数源流 珠算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我国古代人类一开始是用扳手指、摆树枝、垒石子、结绳等方法来计数的。我们这里展出的是锡伯族的“喜利妈妈”,是古代结绳记事的遗存:海安青墩文化遗址出土的糜鹿骨头上有三道刻痕,据专家考证是古人用来记数的。西周宫室遗址出土的陶丸,据专家考证是古人用来计算的圆珠。 数术记遗 在我国古书中最早出现“珠算”二字的是东汉徐岳所著数术记遗。这部书中记载了十四种算具及算法,其中对“珠算”方法的记载,留下了不可多得的宝贵的科学技术史料。这里是我们从十三种古算具中挑选出来的六种,大家可以根据算法说明动手操作。 算经十书 算经十书是唐朝国子监,也就是当时最高学府学习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所以现在流传下来的算经十书显示了汉唐万年千余年间中国数学高度发展的水平,书中所记的许多算法被筹算、珠算所沿用,直到现在。排在算经十书之首的是我国最早的数学著作,同时也是一部天文学著作周髀算经。书中应用“勾股定理”求从地面到太阳的距离,我们祖先商高提出这个定理的时间比毕达哥拉斯早550多年。九章算术则是一部数学专门著作。书中有计算不同形状物体体积的方法。九章算术还曾流传到朝鲜、日本和苏联。 孙子算经中收集了一些算术名题,有名的“鸡兔同笼”的问题便出自此书。题目是“笼中共有鸡兔100只,鸡兔的脚数共248只,问鸡兔各有多少只?”,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可以算一算。海岛算经是魏晋时期大数学家刘徽所著,因为第一题是测量海岛的高和远的问题,所以书名为海岛算经。夏候阳算经努力将筹算的三层算式改为两层或一层,这种改良倾向,在促成珠算的产生方面起到过重要作用。张丘建算经中记载了数学名题“百鸡问题”,在古代印度和中世纪伊斯兰国家的数学书中也可以看到类似的问题。五曹算经是为各类官员编写的算术课本。所谓五曹指的是五类官员,即田曹、兵曹、集曹、仓曹、金曹。 五经算术主要是对尚书、诗经、周易、周礼、以及论语、左传等古籍中有关数字计算之处,进行了解释。辑古算经的作者是唐初著名数学家王孝通。全书提出了关于建造堤防及求各种棱台的体积。 千年华章 珠算萌于商周,始于秦汉,成于唐宋,盛于元明。现在介绍的是中国珠算在唐宋以后的千年发展史。这是北宋大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在这幅画中有一家“赵太丞家”的药铺,在药铺的柜台上放着一把算盘,就是这把不寻常的算盘,告诉人们,至迟在北宋年代便有了我们今天所使用的这种算盘。大家现在看到的这枚算珠,是宋代巨鹿敢故城出土的算盘珠,与如今通用的算盘珠大小相仿,这颗算珠的原件现由北京历史博物馆收藏。宋末元初诗人刘因的静修先生文集中有一首算盘诗,内容是这样的:“算盘:不作瓮商舞,休停饼氏歌。执筹仍蔽鹿,辛苦欲如何?”这是我国第一首以“算盘”为题的诗。“翁商舞”说的是有个只有一只瓮的贫穷商人,晚上住在瓮中苦心算计:把这只瓮卖掉,赚到的钱可以买二只瓮,二只瓮卖掉又可买四只瓮,不禁在瓮中手舞足蹈起来,竟把自己惟一的一只瓮给踏破了。这首诗的用意是借算盘以教育和讥讽那些好盘算钱财的人,告诫人们发财致富还得靠辛勤劳作。这幅画是元初画家王振鹏在元至大三年(公元1310年)所绘制乾坤一担图,图中的货郎担上有一把算盘,其横梁和档子的穿珠,极为清晰,同现代算盘一样,元初的货郎担上有这种算盘,可以证明宋代已有算盘了。 根据以上史料,从宋朝起,算盘便开始在民间流传使用。到了明代,珠算和筹算的地位便开始发生变化,应用珠算的人越来越多,筹算所占领域逐渐缩小,最后终于让位于珠算。 明代中后期,珠算已完全取代筹算了,而在这一演变过程中,许多杰出的数学家和珠算家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吴敬,是杭州仁和县人,他费了十多年的心血,于1450年完成杰作九章详注比类算法大全十卷,这部著作第一次著录起五诀、成十诀、破五诀、破十诀,经后人改进、成为流传到现在的加法口诀和减法口诀。 王文素,山西汾阳人,正德八年(公元1513)年他撰成通证古今算学宝鉴十册,三十卷。由于王文素当时缺乏财力,没有将此书刊刻发行,以致此书在民间埋没四百多年,几乎失传。万幸的是1935年左右,前北平图书馆在旧书店中发现此书的手抄本,才以善本珍藏,至今为海内孤本。 明代另一珠算家朱载堉在算学新说中,介绍了如何用八十一档大算盘进行归除开平方和开立方的计算,所求出的平方根和立方根多至二十四、五位。 程大位,字汝思,号宾渠,安徽休宁率口人,他在六十岁时,完成珠算杰作直指算法统宗十七卷,之后他又对算法统宗删繁就简,编成算法纂要四卷。 算法统宗是一部集各种算法算理之精髓的珠算著作,是一部兼有教科书、工具书及实用手册等诸多功能的雅俗共赏、趣味盎然的珠算科普著作。这部书流传到海内外一百多年,为推动中国珠算走向世界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算法统宗奠定了程大位在中国乃至世界珠算史上“珠算大师”的地位。 梅珏成,清代数学家,深得当时喜爱数学的康熙皇帝的赏识,经常被召进宫内与之研讨数学之事。公元1712年,梅珏成和陈厚耀等人修纂数理精蕴等书,对后期的数学发展有重大影响。 1902年2月,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创立了我国第一所独立设置的中等师范学校通州师范学校。在当年学校课程设置中的“算术”一科有“珠算”要求。民国时期,小学继承清末体制的课程安排,算术以笔算为主,珠算为辅,小学一、二年级只教笔算,到四年级才兼教珠算,一般珠算成绩差。当时教育工作者陈耿光先生在笔算珠算混合教学法一书中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笔算珠算混合教学法,也就是在小学里学习笔算的同时学习珠算。 新中国成立后,许多珠算研究者研究珠算史、研究珠算算理算法,珠算理论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这里展出的是部分当代珠算论著及工具书。 珠算取代筹算成为社会主要计算工具后,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这里模拟的是一个古代天文观象台。表现的是清代数学家梅珏成和他的爷爷梅文鼎一边进行天文观测,一边用算盘进行计算的场景。说明珠算与天文历算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这是运用幻影成像技术制作的市井的算盘,表现的民国初期南通一条商业街的繁华景象,依次为当铺、杂货店、布庄、药铺。 作为实业家,张謇开了近代民族工业之先河,这是当年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银钱总帐房一角。这是由澳门特区邮政局发行于2001年3月5日的传统工具,其中之一是算盘。这也是我国邮票史上第一次出现算盘双图的小型张邮票。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核爆炸成功。但你知道原子核的许多数据是算盘高手演算出来的吗?影片横空出世中便有这样的感人场面,请看影片中的片断(播放VCD)。 涉海渡洋 中国珠算,从明代传到日本、朝鲜、越南、泰国、等地,20世纪60年代起又先后传到美国、英国、墨西哥、巴西、加拿大、坦桑尼亚等国家,对世界文化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这是一把有着特殊意义的算盘APEC会议礼品算盘。是当年江泽民主席在会议上赠送给外国领导人的礼品算盘。 这是中国珠算走向了世界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展示图。 珠算新篇 珠算在新中国建设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周恩来、陈云、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对珠算事业十分重视。 1972年10月14日下午,周总理在人民大会堂西大厅,会见了美籍中国物理学家李政道博士和夫人。在交谈中,李博士提到:“我们中国的祖先,很早就创造了最好的计算机,就是到现在还在全国通用的算盘。”周总理对李博士的回答,感慨良久,向在座的中央有关同志说出了珠算界奉为经典的名言:“要告诉下边,不要把算盘丢掉,猴子吃桃子最危险。” 这幅照片反映的是1976年11月的一天上午十时左右,陈云同志来到杭州玉泉公园参观展览时兴致勃勃地拨动算珠的情景。1982年1月,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同志见到此照片,挥笔作诗一首:“唯实是求,珠起珠落,加减乘除,反复对比,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老谋深算,国之所倚。” 1992年1月,江泽民同志在江苏常州视察刘国钧职教中心时,也高兴地拨打算盘。这里展出的便是当年江泽民同志打过的那把算盘。 党和国家领导人对珠算事业的关注,有力地鼓舞着全国各界积极地开拓和发展祖国的珠算事业。 珠算协会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国珠算协会的成立,使珠算从民间转而登上了大雅之堂,中国珠算由此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1979年10月31日至11月6日,在河北省秦皇岛市召开了中国珠算协会成立大会。它标志着我国珠算事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对发展我国珠算科学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说到中国珠算协会的成立,不得不说一说华印椿。华印椿是我国近代唯一终身从事珠算研究的学者,是公认的当代中国”珠坛泰斗”。他自青年时代起就积极投身于珠算教育事业,先后出版了近十部珠算专著,尤其他撰写的近四十万字的中国珠算史稿,填补了中国珠算史上的一大空白。 在中国珠算协会成立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大多数地市,以及一些行业系统的珠算协会相继成立,这些都成为推动中国珠算事业蓬勃发展的主干力量。 为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广泛普及珠算科技知识,1990至1991年,中国珠算协会举办了全国首届珠算科技知识竞赛,历时一年零九个月,这次珠算普及规模之大,范围之广,参赛人数之多,前所未有,效果显著,竞赛扩大了珠算的影响,提高了广大民众的珠算水平。 珠算新天 珠算虽多经风雨,但教育传承,薪火相继。中国珠算协会在小学开展三算结合的同时,把大中专院校珠算教育作为珠算教育工作的另一重点。珠算教育在这些学校开展得扎扎实实,成效显著。作为珠算教育的补充,各省市区珠算协会举办了各种类型的珠算业余学校、培训班、讲习班、训练班、高级班、师资班、选手班、函授班等。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珠算的计算功能开始居于次要地位,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以传统珠算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以发挥珠算启智功能为主的珠心算,为珠算开辟了一个新天地。 珠心算的全称是珠算式心算,它是在珠算达到一定熟练程度的基础上,在脑子里按照珠算的运算方法进行计算,或通俗地称是“在脑子里打算盘”。 也许有人要问:“现在是什么时代了?电脑计算得如此快速,使用也更便捷,有必要算得那么快吗?”。其实,这个问题正如“现在交通工具方便快捷为什么我们还要跑步?”。跑步是一种运动,可锻练身体;同样,珠心算不仅算得快,更有它潜在的功能,那就是能开发儿童的大脑潜能。 中国珠算协会先后在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吉林、黑龙江、四川和山东等地进行珠心算教育情况的调查。一系列实验数据表明:“珠心算有明显的开发儿童少年智力潜能的作用。”请看这里的实验对比统计图表。珠心算对发展小孩的记忆能力、思维能力和提高智商方面的作用的是显而易见的。 学习珠心算的学生,不仅数学好,其他学科成绩也好。这是珠心算实验班和非实验班学生成绩对照表。学过珠心算的学生到中学后学习有后劲,这是安徽省黄山市祁门阊江小学,学习珠心算的学生升入初中后的学习成绩,与其他学生成绩的对比情况。可以说,学好珠心算,能达到一科突出,多科受益的效果。 珠心算是珠算生命的延伸。全国珠算协会一直将珠心算作为重点工程,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广普及,2002年10月28日,世界珠算心算联合会的成立。积极开发珠算心算的教育启智功能,大力推广珠算心算事业,已成为世界珠算心算联合会的中心工作。我省作为全国第一家博物馆,也辟有少儿珠心算培训基地。欢迎家长送孩子来基地培训。 【算盘精品厅】 现在大家来到的,是我们南通珠算博物馆中珍宝最多、看点最佳的“算盘精品厅”。 珠算墙 在这面珠算墙上,大家看到的是形状不同、风格各异的大算盘。 这是一组由相同的算盘组成的多层算盘。过去店铺总账房先生办公桌上,常摆着一种九层算盘,每个下属部门报来的帐目各占一层,老板能很快从这九层算盘上一目了然地获悉当天的营业情况。 大家看到这把最长的算盘,是上海达仁堂中药铺的“店招”,这里是依据这把实用的店铺算盘复制的。长4米,160档。 这是一件最富我们江苏地方特色的工艺算盘宜兴瓷塑“弥勒算盘”。它寓意着“和气生财”。 这是麻将算盘。麻将上记录的都是与珠算有关的信息,如人名、珠算书名、历史事件等。 这是当年学校用来进行珠算教学的毛算盘。 通用算盘 上二下五的七珠算盘,是我国传统的通用算盘,这种算盘通用范围比较广,使用年代久远。 这把算盘的框、梁、底板均是老红木制成,牛筋档,珠是水牛角制成。这是一把清代算盘,距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 这种带挂钩的算盘,其作用大概有两个:一是便于出门携带,二是在家中放置时可以悬挂于墙壁上,不仅可以节约地方,而且可以起到装饰美观的作用。 这把贝饰算盘,构造看上去,与一般古代通用算盘相差无几,上二下五鼓形珠,牛筋档,有底板。稍有不同的是在四边框的正面和梁上都嵌有圆形贝壳工艺装饰点,在四边框的侧面是嵌贝壳纹样。 这把看上去并不起眼的算盘,其实是一把难得的好算盘牛筋档紫檀算盘,因为它的框、梁和珠均是非常名贵的木材紫檀,档则是牛筋质地的。这把象牙算盘珠质地为象牙,框和底板为红木。使用象牙来制造算珠,可以增加这只算盘的工艺价值和收藏价值。 子玉算盘 这是两把出自清代名人“子玉”之手、刻有“子玉”款式的算盘文物,“子玉”是清代钱塘人周懋琦的号。他既是一位“官至台湾道”的四品官,又是一位“藏书甚富”的藏书家。子玉算盘有两个奇特的地方,一是每把算盘上都刻有大小不同的各级计量单位,另一个是其中有一把是梁上四珠的算盘,子玉算盘极为罕见,它也是我馆的镇馆之宝。 生活算盘 算盘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下面这组算盘会让你看到,人们不仅用算盘在生活中精打细算,而且用算盘来装点自己美好的生活。 这把算盘有着浓厚的宫廷风格。据说清末内务府总管在给一些低微嫔妃及宫女、太监分发银两时,使用的就是这种带抽屉的台式算盘。 这是一架有盖的盒式核桃算盘。与众不同的是,它的算珠是用天然核桃做成的。 这件手表算盘是由一架上二下五珠、五档小算盘与手表组合成的。 这是一款钱夹算盘,左右两边各有一个大字,分别是“福”与“寿”,祈福求寿之意不言而喻。 这件展品的主体是一杆烟斗,在烟嘴的下方挂着一件模具压制的吉祥物挂件,上有算盘、秤、尺、剪、书等吉祥物。 这是一把全铜水烟壶,较为奇特的是在专门装水烟丝的筒盖上嵌有一把小银算盘。 这把算盘看上去像个精致的鸟笼,笼子四壁是由一架上一下四十一档算盘围成,在算盘的下方悬挂着一个铜铃,这样便形成了一个独特的风铃算盘。 这是一只清代微型竹雕实用工艺品算盘,既可计算,又可挠痒痒,真是别出心裁。 人们常用“打如意算盘”来形容一个人做某件事,自己以为一定成功,“如意算盘”成为民间常用语。我们这里有一把实实在在的如意算盘。 戒指算盘是一只镶嵌在戒指上的微型算盘,纯银精制,为明代文物。 这是几款装饰性的项链算盘坠。这款是珍珠坠,框和档都是纯金制成,算珠为一四球形珍珠,共有两档。 这是在银丝缠花手镯下坠算盘。从银丝缠花工艺看,这属于明清时期江南民间工艺。 在耳环下用小银算盘做坠,可见这对耳环的女主人对算盘真是情有独钟。 这一把上二下五七档小银算盘的上框嵌有一只虎头模型,是用来戴在小孩帽子上的一件装饰品,它不仅预示着小孩长得虎虎有生气,而且希望小孩长大以后能“精打细算发大财”。 民俗算盘 中华民俗,丰富多彩。下面是一组反映民俗风情的算盘。 银锁算盘,是明清时江南一带佩挂在孩童胸前的镶有算盘等物品的银制吉祥物。 这是一架用整象牙雕刻而成的微型算盘。 大家现在看到的太极八卦算盘,是在一把八边形算盘的中间嵌有太极八卦图,它可以作艺术壁挂,悬挂于厅堂、书房墙壁上,同时保佑一家人平安幸福。 工艺算盘 中国传统工艺历史悠久,金属、陶瓷、玉石、竹木等工艺品种繁多。现在大家看到的是一组工艺算盘。 绿玉石算盘,全玉石制成,玉石雕花包角似翠蝶在绿潭边翩翩起舞,情趣盎然。 这把黑色玉石制成的算盘,能让你真正感受到一种“黑之美”:玉石垫脚将整个盘面高高托起,使它成为一个婷婷玉立的“黑美人”。 这是一架现代工艺算盘。二五扁形珠,四框和梁上有描金图案,框上有描金“寿”字。框、珠算博物馆导游词篇二:珠算博物馆导游词 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大家此行的导游。今天我们将要参观的是:一组中西结合的新古典主义建筑,南通珠算博物馆,它是全国第一家珠算博物馆,始建于2004年12月,占地30亩,建筑面积达6000平方米。 首先,大家请随我一起参观珠算史厅。我们的祖先拥有着无穷的智慧,很早很早以前就开始使用扳手指、摆树枝、垒石子、结绳等方法来计数。到了中国古代,计数最方便,最有效的工具就是我们所看到的珠算了。珠算的历史源远流长,萌于商周,始于秦汉,成于唐宋,盛于元明。在我们面前的这幅画呢,是北宋大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大家仔细看看,我们可以从画中看到一家名叫“赵太丞家”的药铺,柜台上摆有一把算盘,而正是这把不寻常的算盘告诉我们,最迟在北宋就有了我们今天所使用的算盘了。在古代,珠算不仅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生活,而且在算术天文学方面也应用广泛。同时在我国近现代的发展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令人惊叹的是,其中许多数据就是由算盘高手演算出来的。 算盘虽然起源于中国,但是它的影响力却扩展到了世界各地。从明代起,珠算就开始流传到日本、朝鲜、越南等地,20世纪60年代又传到了美国,加拿大,巴西,英国等国家,对世界文化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现在大家所看到的这把算盘就是当年江泽民主席在APEC会议上赠送给外国领导人的礼品算盘. 接下来我们进入的就是我们珠算博物馆中珍宝最多、看点最佳的算盘精品厅,这里汇集了140多件古今中外算盘的精品,金银铜铁,大小方圆,各种样式的都有。在这面珠算墙上,我们看到的这把最长的算盘就是上海达仁堂中药铺的店宝,它长达4米,共160档。不仅如此,算盘经过不断推陈出新,在当今生活中依旧能发挥巨大的作用,兼具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比如这台盲人算盘,它把活动的算珠固定住,采用旋转的方式,使盲人能够准确地把握。现在大家看到的这把子玉算盘,可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呢,它在梁框上刻有各级计量单位、进位关系、计算方法,极为罕见。大家可以在这里拍拍照,参观参观,我们20分钟后在这里集合去下一个厅-互动厅。请大家在参观的时候保管好自己的贵重物品,并且注意安全。珠算博物馆导游词篇三:南通珠算博物馆导游词 珠算博物馆 今天我们将要参观的是:一组中西结合的新古典主义建筑,南通珠算博物馆,它啊,也是全国第一家珠算博物馆。中国珠算博物馆始建于2004年12月,由中国珠算协会和南通市人民政府联合兴建。博物馆占地30亩,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由珠算展览厅、学术报告厅、算盘精品厅和互动厅组成。这里有关于珠算的历史介绍,还收藏着各式大小的算盘,有的如同指甲盖大小,有的却有一人高矮,有的则长达2.3米,而且它们形状各异,金字塔形、竹节形等,这里还可以看到由不同做成的算盘。那里是一个珠算的天堂,百闻不如一见,待会大家就可以尽情的欣赏了。迫不及待了吧。好了,我们的旅游车已经到达珠算博物馆门口了,请大家带好随身行李,随我一起下车吧,千万不要忘了我们的蓝色旅游车,车牌号苏F12345,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开始珠算博物馆之旅吧。 首先我们来到的是中国珠算史厅,在这里呢,我们可以看到中国计数的源泉,珠算的历史。我们的祖先拥有着无穷的智慧,很早很早以前就开始使用扳手指、摆树枝、垒石子、结绳等方法来计数。在这里我们展出的就是锡伯族的“喜利妈妈”,这个可以算是古代结绳记事的依据了。而在中国古代,计数最方便,最有效的工具就是我们看到的珠算。珠算萌芽于商周,始于秦汉,成于唐宋,盛于元明。在我们面前的这幅画呢,就是北宋大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大家仔细看看,我们可以从画中看到一家名叫“赵太丞家”的药铺,在药铺的柜台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一把算盘,而正是这把不寻常的算盘告诉我们,最迟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入职安全教育培训理解课件
- 2024年山西警察学院军训动员大会校长发言稿9000字
- 龙胜县裕朗滑石制品有限公司项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2025年福建省“超级全能生”物理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
- 防疫管理办法解说稿
- 企业现场安全知识培训
- 企业春季安全教育培训课件
- 环境监察培训管理办法
- 智能语音导览系统-洞察及研究
- 至阴穴脑功能重塑-洞察及研究
- 建筑安全员c2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广东惠州惠城区招聘社区工作站工作人员66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烧结基础知识课件
- 高中生物第一课-(共24张)课件
- 皮肤科质量控制指标
- 新教师跟岗学习实施方案
- 2022年高考全国甲卷:写作指导及范文课件16张
- 郭锡良《古代汉语》讲稿(不仔细看别后悔哦)
- 新媒体文案创作与传播精品课件(完整版)
- 齿轮制造工艺手册
- 8D培训教材(共37页).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