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案1.doc_第1页
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案1.doc_第2页
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案1.doc_第3页
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案1.doc_第4页
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案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一、本学期具体教学目标:1能充分感受到经过一年级的习生活后,自己的进步和变化;并对二年级的学习和生活充满美好的向往和信心。2能感受和体验到生活的温暖,热爱自己生活的地方;在人际交往中诚实、不说谎、珍惜劳动成果,尊敬为社会服务的劳动者。3体验自主活动,探索、发现的愉快,能有意识地用各种方法获得知识和经验;发展动手能力和参与能力。二、本学期课程内容标准的重点:1健康、安全地生活:能在生活中运用学到身体保健知识和安全知识;自觉养成护眼、护耳、护牙的习惯,养成正确的坐、立、行、走的姿势。2愉快、积极地生活:在生活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感受团结合作的喜悦;在生活中体验友爱和温暖,诚实不说谎;在过去的一年中自己和班级的进步而感到高兴和自豪的同时,对二年级学习和生活有新的打算和期待。3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体验人与人之间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的温暖,初步了解与自己生活密切的人们的劳动;并对劳动者充满尊重和感激之情,向为人民服务的无名英雄学习;愿意为他人,为社区做力所能及的好事,爱护自己生活的地方,初步形成环保意识。4、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对人体、植物以及身边的各种科学现象有积极地探索兴趣,能用小试验、调查、作比较的方法学习知识;并能与老师、同学一起对探索的结果进行初步的总结。科目品德与生活教学班级二年级教科书名称及册数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上册开课日期8.27周节数2节总授课节数36任课教师黄连花开学至期中18课时期中至期末18课时周次时间内容安排备注18.278.31第一单元 我们的课余生活29.39.7快乐的双休日39.10-9.14巧安排 会节约49.17-9.21第二单元 走进我们生活的地方59.24-9.28爱护我们生活的地方610.1-10.5国庆放假710.8-10.12第三单元 我们的食物810.15-10.19食物从哪里来910.22-10.26复习1010.29-11.2期中考试1111.5-11.9良好的饮食习惯1211.12-11.16第四单元 水的秘密1311.19-11.23我们能离开水吗1411.26-11.30节约用水1512.3-12.7热爱地球1612.10-12.14 珍爱生命1712.17-12.21 整理复习1812.24-12.28 整理复习1912.31-1.4期末测试201.7-1.11总结教学内容我们的课余生活(1)教学目的1爱护自己的身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2了解我们的课余生活,意识到它们对自己生活的重要性。教学重点设计自己喜欢的游戏。教学难点描述自己的游戏。教学用具教 学 过 程 及 要 点一、导入(老师先进行自我介绍)同学们好!这学期我是同学们的品德与生活课老师。品德与生活这门课很有意思。这里,我们先来整体感知一下本学期所学内容。(老师先带学生把课本从头到尾认真看一遍;然后让学生自己把课本看一遍;最后同桌俩互相讨论讲讲自己最喜欢哪部分内容。)二、老师讲本学期具体要求老师:既然有这么多同学喜欢的内容,我们就要努力学好这门课。这里,老师提机电要求:(1)每节课要按时带书来。(必要时借书)(2)每节课要带水彩笔。(3)做好成长记录袋,学期末检查。(4)学期考评方法:数数谁的五角星最多得分。(5)每节课根据纪律情况奖励小故事。三、说说你们的课余生活以小组为单位,说说自己的课余生活有些什么,你还想有哪些课余生活。四、课堂总结备 注教学内容我们的课余生活(2)教学目的1爱护自己的身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2了解我们的课余生活,意识到它们对自己生活的重要性。教学重点设计自己喜欢的游戏.教学难点描述自己的游戏。教学用具教 学 过 程 及 要 点一、复习引入上节课大家在小组内说了自己的课余生活,你觉得你们的课余生活丰富吗?二、学习新课1.全班交流自己丰富的课余生活。2.看看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学习课本内容,看看他们有哪些有意义的课余生活。3.小组设计自己的课余生活。你还想有哪些课余生活?小组设计自己的游戏:尽量让自己的课余丰富多彩。把自己设计的游戏描画出来。三、课堂总结备 注教学内容 快乐的双休日 (1)教学目的 学会记录自己的成长进步,从而懂得做事情应该持之以恒。 能够在成人的指导下合理安排自己的双休日生活。教学重点 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假期生活,并懂得做事情应该持之以恒。教学难点 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假期生活,并懂得做事情应该持之以恒。教学用具教 学 过 程 及 要 点一、导入:你还记得以前的假期生活是怎样过得吗?你打算怎样安排自己的生活呢?二、活动一:我的假期愿望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说一说各自以前的假期生活,再说一说现在自己的假期愿望。目的: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合理安排假期。2、全班范围内交流:3、全班同学讨论。4、教师小结:有意义的假期生活,应该是学玩结合、动静结合、劳逸结合。三、活动二:学习制定计划表引导学生想一想:(1)教材中的举例包括哪些内容?(2)还可以添加哪些内容?(3)修改哪些内容?(4哪些内容是每天都要做的?(5)哪些内容可能不能实现?四、课堂总结备 注教学内容快乐的双休日 (2)教学目的记录自己的成长进步,从而懂得做事情应该持之以恒。合理安排自己的暑假生活。教学重点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假期生活,并懂得做事情应该持之以恒。教学难点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假期生活,并懂得做事情应该持之以恒。教学用具教 学 过 程 及 要 点一、导入:我们都有自己的假期愿望,你打算怎样安排自己的生活呢?2、 进行活动1.有意义的假期生活,应该是学玩结合、动静结合、劳逸结合。2.引导学生想一想:(1)教材中的举例包括哪些内容?(2)还可以添加哪些内容?(3)修改哪些内容?(4哪些内容是每天都要做的?(5)哪些内容可能不能实现?3.学生自己制定计划,并与小组同学交流,作些补充、调整。4.教师小结:(1)制定一份适合自己的计划,并持之以恒地实施,就会让我们的生活过得有意义。(2)如果自己任务完成得好,就为自己画个笑脸,以资鼓励。三、课堂总结备 注教学内容巧安排,会节约 (1)教学目的学会记录自己的成长进步,从而懂得做事情应该持之以恒。能够在成人的指导下合理安排自己的暑假生活。教学重点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假期生活,并懂得做事情应该持之以恒。教学难点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假期生活,并懂得做事情应该持之以恒。教学用具教 学 过 程 及 要 点一、学习制定计划表1、引导学生想一想:(1)教材中的举例包括哪些内容?(2)还可以添加哪些内容?(3)修改哪些内容?(4)哪些内容是每天都要做的?(5)哪些内容可能不能实现?2、学生自己制定计划,并与小组同学交流,作些补充、调整。二、布置作业:1.制定一份适合自己的计划,并持之以恒地实施,就会让我们的生活过得有意义。2.如果自己任务完成得好,就为自己画个笑脸,以资鼓励。备 注教学内容巧安排,会节约(2)教学目的学会记录自己的成长进步,从而懂得做事情应该持之以恒。能够在成人的指导下合理安排自己的暑假生活。教学重点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假期生活,并懂得做事情应该持之以恒。教学难点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假期生活,并懂得做事情应该持之以恒。教学用具教 学 过 程 及 要 点 一、复习引入 上节课我们制定了自己的学习计划表,这节课我们来共同研究谁的计划制定的最好,最有可能实现。 二、回顾如何制定计划表1.教材中的举例包括哪些内容?2.还可以添加哪些内容?3.修改哪些内容?4.哪些内容是每天都要做的?5.哪些内容可能不能实现?三、拿出自己制定计划,并与小组同学交流,作些补充、调整。四、教师小结:让我们按照自己的计划,并持之以恒地实施,让我们的生活过得有意义。 备 注教学内容 走进我们生活的地方(1)教学目的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能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教学重点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教学难点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教学用具我的家乡录象及相关的自然景观图片。教 学 过 程 及 要 点 一、看一看,说一说。1.出示课件,指导学生欣赏我的家乡的录象。2.说说从画面上,你看到了什么?3.思考:课本中的小朋友喜欢家乡的什么?4.交流:自己生活的家乡在哪里?自己喜欢家乡的什么景色?二、演一演,猜一猜。1. 启发谈话:你喜欢自己的家乡吗?想不想让更多的小朋友了解你的家乡?那就当当小导游,把家乡最美的地方介绍给他们好吗?2.学生扮导游介绍并赞美自己的家乡。3.请扮演的孩子谈自己的感想,请观看的小朋友发表自己的意见。4.猜一猜,请同学描述他最喜欢的家乡的某个地方,其他同学猜猜是哪里。三、画一画,评一评。1.出示具有代表性的反映家乡景观的如:街道、公园、树林等图片,让学生欣赏,并说出画面上的景物,谈谈自己的感受。2.想一想自己居住地周围,哪里景色最美而且最熟悉,用彩笔把它画下来。3. 小组内展示交流,并推荐出比较好的作品,粘贴在黑板上。4.请被选的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四、说一说,唱一唱。1.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事?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关于家乡的小故事。2.请学生听一段家乡的戏曲,并介绍戏曲的由来3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歌曲或戏曲,表演给同学们看好吗?4展示自己收集的关于家乡照片、文字等资料,并与同学交流是通过哪些渠道获得的资料。五、总结:听了家乡的故事、看了家乡的歌舞剧,你有什么感想?看,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多么热爱自己的家乡,希望你们努力学习,长大后,能为自己的家乡贡献自己的力量。备 注教学内容走进我们生活的地方(2)教学目的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能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教学重点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教学难点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教学用具我的家乡录象及相关的自然景观图片。教 学 过 程 及 要 点 一、看一看,说一说。1.思考:课本中的小朋友喜欢家乡的什么?2交流:自己生活的家乡在哪里?自己喜欢家乡的什么景色?二、演一演,猜一猜。1. 启发谈话:你喜欢自己的家乡吗?想不想让更多的小朋友了解你的家乡?那就当当小导游,把家乡最美的地方介绍给他们好吗?2.学生扮导游介绍并赞美自己的家乡。3.请扮演的孩子谈自己的感想,请观看的小朋友发表自己的意见。4.猜一猜,请同学描述他最喜欢的家乡的某个地方,其他同学猜猜是哪里。三、画一画,评一评。1.出示具有代表性的反映家乡景观的如:街道、公园、树林等图片,让学生欣赏,并说出画面上的景物,谈谈自己的感受。2.想一想自己居住地周围,哪里景色最美而且最熟悉,用彩笔把它画下来。3. 小组内展示交流,并推荐出比较好的作品,粘贴在黑板上。4.请被选的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四、说一说,唱一唱。1.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事?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关于家乡的小故事。2.请学生听一段家乡的戏曲,并介绍戏曲的由来3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歌曲或戏曲,表演给同学们看好吗?4展示自己收集的关于家乡照片、文字等资料,并与同学交流是通过哪些渠道获得的资料。备 注教学内容 爱护我们生活的地方(1)教学目的通过调查等活动了解自己生活的家园的环境状况及其变化形成初步的生态环境意识,能调整自己的行为,为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教学重点形成初步的生态环境意识,能调整自己的行为,为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教学难点形成初步的生态环境意识,能调整自己的行为,为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教学用具搜集人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图片、音像、文字资料。教 学 过 程 及 要 点一、导入。1同学们,在空闲时间你会不会和家人一起到湖边走走,到公园去逛逛呢?呼吸湖边新鲜的空气,欣赏公园的美丽景色,这是件多么令人神往,多么惬意的事情啊!2生活当中除了咱们这有这么优美的地方,其它的城市也有。世界各地都一样,因为我们拥有同一个地球。3小结:阳光、空气、水是我们生命中重要的三元素,我们的生活一刻也离不开它们。动物、植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有了它们的存在,我们的生活才丰富多彩、富有趣味。二、焦点访谈:我们的环境怎么了?1现实的生活与理想永远都会隔很远。人类生活周围的环境(空气、水、环境卫生、光、声音等)都存在着被污染、被破坏的情况。2同学们好好想想造成污染与破坏的原因是什么呢?3学生讨论学习。4小结:环境被污染、被破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们的急功近利或愚昧无知造成的,有的污染与破坏的后果一时一刻看不出来,但最终还是会给人类带来不利。美好的环境人人喜爱,但美好的环境需要我们共同来创造与维系。三 、留住美好的家园。1在同学们的眼中,世界是美妙的,家园是美好的。那咱们就用画笔把大自然的美景画下来;用相机把大自然的美景拍下来;用录音机把大自然美妙的声音录下来;用美好的语言把大自然的美描述出来。2让大家把他们画的画,录的音,拍的照片,等等展示给大家看看。活动一:小调查。1大家一起看看书上的小调查,我们和小兔贝贝一起参详一下吧。2四人小组讨论,书上小朋友提出的问题,你能解决吗?说说你的理由。(通过插图去想想当时周围是怎样的环境。)3刚才大家谈论了书上的环境,那现在我们就商讨一下,我们周围的环境吧。活动二:缺水王国历险记。备 注教学内容 爱护我们生活的地方(2)教学目的通过调查等活动了解自己生活的家园的环境状况及其变化形成初步的生态环境意识,能调整自己的行为,为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教学重点形成初步的生态环境意识,能调整自己的行为,为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教学难点形成初步的生态环境意识,能调整自己的行为,为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教学用具搜集人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图片、音像、文字资料。教 学 过 程 及 要 点1、 导入 1同学们,在空闲时间你会不会和家人一起到湖边走走,到公园去逛逛呢?呼吸湖边新鲜的空气,欣赏公园的美丽景色,这是件多么令人神往,多么惬意的事情啊!2生活当中除了咱们这有这么优美的地方,其它的城市也有。世界各地都一样,因为我们拥有同一个地球。3小结:阳光、空气、水是我们生命中重要的三元素,我们的生活一刻也离不开它们。动物、植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有了它们的存在,我们的生活才丰富多彩、富有趣味。二、焦点访谈:我们的环境怎么了1现实的生活与理想永远都会隔很远。人类生活周围的环境(空气、水、环境卫生、光、声音等)都存在着被污染、被破坏的情况。2同学们好好想想造成污染与破坏的原因是什么呢?3学生讨论学习。4小结:环境被污染、被破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们的急功近利或愚昧无知造成的,有的污染与破坏的后果一时一刻看不出来,但最终还是会给人类带来不利。美好的环境人人喜爱,但美好的环境需要我们共同来创造与维系。三、留住美好的家园1在同学们的眼中,世界是美妙的,家园是美好的。那咱们就用画笔把大自然的美景画下来;用相机把大自然的美景拍下来;用录音机把大自然美妙的声音录下来;用美好的语言把大自然的美描述出来。2让大家把他们画的画,录的音,拍的照片,等等展示给大家看看。活动一:小调查。1大家一起看看书上的小调查,我们和小兔贝贝一起参详一下吧。2四人小组讨论,书上小朋友提出的问题,你能解决吗?说说你的理由。(通过插图去想想当时周围是怎样的环境。)3刚才大家谈论了书上的环境,那现在我们就商讨一下,我们周围的环境吧。活动二:缺水王国历险记。备 注教学内容我们的食物(1)教学目的1.了解人类需要的主要营养及其来源。2.学习用分类的方法认识食物,培养分类能力。教学重点了解人类需要的主要营养及其来源。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分类能力以及整理资料和评价统计结果的初步能力。教学用具实物投影仪、全班一天食物情况统计表格。教 学 过 程 及 要 点一、激情导入二、学习新课1. 认识食物、了解食物 (1)拿出你制作的食物卡片,在小组内交流。(2)给你所吃的食物进行分类,看谁分的方法多?(用学生自制的卡片分类、摆在桌子上) (3)汇报你的分类情况,并说说你的根据是什么?(对学生的分类结果,只要合理应给与肯定) (4)大家一天中吃了这么多种食物,吸收了很多人体所需的营养,你知道人体主要需要哪些营养物质吗?这些营养对人体有什么作用?你能说出几种主要含有这种营养的食物吗? 2.小组讨论,将自己搜集来的资料相互交流。 (1) 汇报讨论的结果,并简要板书。 (2)请你按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为标准给你吃的食物重新分类,并想一想哪些食物支持我们生长发育?哪些食物支持我们活动?哪些食物支持我们活动又不能吃得太多?哪些食物让我们保持健康?(3)汇报你分类的结果,并说说这些食物对我们人体的作用。(学生边汇报老师边将卡片贴在黑板上,重复的食物卡片只贴一个)(4) 你能找到一种含有人体需要的全部营养的食物吗?(5) 讨论并汇报:只吃一种或少数几种食物好吗?为什么?三、总结备 注教学内容我们的食物(2)教学目的1.了解人类需要的主要营养及其来源。2.学习用分类的方法认识食物,培养分类能力。教学重点了解人类需要的主要营养及其来源。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分类能力以及整理资料和评价统计结果的初步能力。教学用具实物投影仪、全班一天食物情况统计表格。教 学 过 程 及 要 点一、复习引入二、继续学习1. 统计、评价全班一天所吃的食物情况(1)教师按照黑板上食物的分类情况统计全班所吃的每种食物的人数。(老师将人数标在食物卡片下面)(2) 请同学们将黑板上的数据整理。2.分组讨论(1)从统计的结果中,你发现了什么?(2) 汇报你的发现。3.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三、巩固延伸(1)同样一日三餐,可是有的人吃出了健康,有的人吃出了疾病,为什么?(2)还有什么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吗?四、总结备 注教学内容食物从哪里来(1)教学目的1.初步认识粮食的生产过程,体会粮食的来之不易有尊重劳动人民的情感。2.能对日常的饮食习惯进行思考,有爱惜粮食的行为习惯。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尊重劳动人民的情感及爱惜粮食的行为习惯。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尊重劳动人民的情感及爱惜粮食的行为习惯。教学用具图片资料。教 学 过 程 及 要 点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1.猜谜语。黄袍加身,金屋藏娇,粒粒皆辛苦,颗颗宝中宝。(稻谷)2.引导学生讨论粮食的生产过程。翻地、打垄、播种、浇水、除草、施肥、除害虫、收割、脱粒、晾晒3.朗读故事悯农。4.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和思考浪费粮食的现象。2、 交流和汇报调查结果1.交流在日常生活中浪费粮食的现象调查结果,并谈谈自己的感受。2.全班进行交流。3.学生边说边展示自己的画,或老师出示图片。三、小结食物来之不易,我们一定要珍惜啊!备 注教学内容食物从哪里来(2)教学目的1.初步认识粮食的生产过程,体会粮食的来之不易有尊重劳动人民的情感。2.能对日常的饮食习惯进行思考,有爱惜粮食的行为习惯。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尊重劳动人民的情感及爱惜粮食的行为习惯。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尊重劳动人民的情感及爱惜粮食的行为习惯。教学用具图片资料。教 学 过 程 及 要 点一、复习引入二、讨论如何爱惜粮食1.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用实际行动来爱惜粮食。2.全班交流。3.读儿歌爱惜粮食喷香的米饭哪里来?白白的大米煮出来。白白的大米哪里来?金黄的谷子碾出来。金黄的谷子哪里来?农民伯伯种出来。一粒大米一滴汗,爱惜粮食理应该。三、设计警示语、制作宣传画全班讨论如何制作以“爱惜粮食,杜绝浪费”为主题的警示语和宣传画。四、唱一唱,歌曲我是一粒米五、活动延伸1.鼓励学生画一画并张贴宣传画,在学校宣传栏里或村里进行宣传。2.制定一份爱惜粮食的计划书。3.与家长合作,关注学生在家庭中的实际表现,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真正做到爱惜粮食。备 注教学内容良好的饮食习惯教学目的1.让学生懂得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2.养成良好的卫生饮食的好处,保证健康,减少疾病。教学重点不偏食、不挑食,做一个有良好饮食习惯的健康人。教学难点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教学用具图片资料。教 学 过 程 及 要 点一、导入1.你在生活中最喜欢吃些什么呢?2.最不喜欢吃的又是什么?3.你有偏食的习惯吗?4.你的身体健康吗?二、了解常见食品的来源与作用1.朗读课文,并在老师引导下划出来食物的作用。 (1)有利于 (2)保证 三、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有那些?1.一日三餐2.饮食前后3.饮食多样化4.不吃马路边小食四、小结学习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不偏食、不挑食。备 注教学内容水的秘密(1)教学目的感知水的特性,知道水是无色、无味的。了解水的三态变化,感知大自然中水的循环规律。教学重点了解水的三态变化,感知大自然中水的循环规律。教学难点了解水的三态变化,感知大自然中水的循环规律。教学用具用图记录:放在太阳底下晒了几天的一杯水或用火煮锅里的水的变化。教 学 过 程 及 要 点一、谜语引入:猜猜我是谁1.在生活当中,你什么时候用到水呢?(指名说) 2.学生说在日常生活中用水的情况。3.让学生了解生活,体验生活。过渡:水的用途可真大啊!那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水有什么特点吗?结合你们的日常生活,说说水的特点吧!二、说一说1.指名说水的特点。2.师小结水的特点:水姑娘说它本来是无色、无味的液体。(1)学生自由说说水有什么特点。(2)让学生结合实际说说水可以为人类作出什么贡献。结合实际让学生了解水的特点;水对人类的作用。学生知道水的污染是人的所为,轻轻渗透环保意识。3.原来水的用途这么大的,我们的日常生活根本就离不开它。可是在地球上,可以供我们人类饮用的水已经不多了,所以,我们平时就要注意节约用水,不要浪费。3、 展一展1.谁能把你们对水的观察和了解展示给大家看?(指名几位学生)2.那到底水跑到哪里去了?3.原来水在加热后就会变成水蒸气跑掉的。延伸:那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有哪些事情存在这种现象的?(指名说)1.让学生把在家的观察记录展现给大家看。2.讨论“水为什么会少了,它跑到哪儿去了”小朋友们真了不起,可你们知道吗?当水蒸气遇到冷的东西时又会变成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小实验,看谁最快发现水的另一个秘密,好吗?四、总结备 注教学内容水的秘密(2)教学目的进一步感知水的特性,知道水是无色、无味的。了解水的三态变化,感知大自然中水的循环规律。教学重点了解水的三态变化,感知大自然中水的循环规律。教学难点了解水的三态变化,感知大自然中水的循环规律。教学用具教 学 过 程 及 要 点一、复习引入二、小实验1.下面让同学们分组进行实验。2.指名汇报:板书:水蒸气 水3.小结板书:水遇到热就会变成水蒸气,水蒸气遇到冷的东西就会变成水。过渡:水的秘密真是太神奇了,同学们你们都见过下雨了吧?那你们想知道天为什么会下雨吗?下面我们到水乐园的下一站,跟着水姑娘去旅行,看看它有什么变化好吗?(1)观看有什么现象(2)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三、猜一猜1.水除了能变出我们上面所说的东西外,你知道它还会变成什么吗?2.师(板书:水冰、霜、雪)3.师:那你们知道水在什么情况下会变成这些东西呢?学生回答在什么情况下会变成这些东西。表扬学生的课外知识丰富,和观察生活的好习惯。利用社会资源,通过欣赏画面,使学生对生活中水的神奇的变化更感兴趣,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四、小结板书:水遇热就会变成水蒸气,遇冷会变成冰、雪、霜。从这节课里,我们知道了水有三种变化,是哪三种呢?(指名说)备 注教学内容我们能离开水吗(1)教学目的进一步感知水的特性,知道水是无色、无味的。对学生进行节约用水的思想教育。教学重点了解水的三态变化,感知大自然中水的循环规律教学难点了解水的三态变化,感知大自然中水的循环规律教学用具教 学 过 程 及 要 点一、复习,导入新课1.水是一种什么样的物体?2.水和我们有什么关系?二、学习新课1.指导学生认识哪些地方有水。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地方有水吗?(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提问: 天空中有水吗? 地下有水吗? 土壤里有水吗?出示挂图或投影片。结合挂图或投影片让学生说一说哪些地方有水?2.指导学生认识水的用途。谈话:现在我们知道了,江河湖海里有水,天上、地下都有水,谁知道哪些地方要用水?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分别出示牲畜饮水、灌溉农田、水上运输、水力发电等挂图或投影片,并一一给予讲解。小结:人类的生活离不开水,我们每天都要喝水,洗脸、刷牙、洗澡要用水,洗菜、做饭、洗衣要用水,离开了水,人类就无法生活下去。动物也要喝水、用水,离开了水就不能生存。植物离开了水,就不能生长,最后干死。海上运输离不开水,水力发电离不开水。工厂生产离不开水,总之,人类的生活、生产都离不开水,离开水,人类就不能生存下去。备 注教学内容我们能离开水吗(2)教学目的进一步感知水的特性,知道水是无色、无味的。对学生进行节约用水的思想教育。教学重点了解水的三态变化,感知大自然中水的循环规律教学难点了解水的三态变化,感知大自然中水的循环规律教学用具教 学 过 程 及 要 点一、复习,导入新课水和我们有什么关系?二、学习新课3.教育学生要节约用水。讲述:虽然天空中、江河里、海洋里、地下都有水,但供给我们喝、洗衣、做饭、灌溉农田、发电、工业生产用的水却并不很多。我们平时用的自来水,是工人叔叔花费了很多劳动,把江河、湖、水库里的水加工净化得来的,所以我们要节约用水。(1)出示挂图或投影片。(一人端着洗完的菜离去,自来水管未关严)提问:同学们看看画中的阿姨做到节约用水了吗?如果我们看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做?(2)出示挂图或幻灯片。(一个小朋友用手堵住水龙头,让水喷到另一个小朋友身上。)提问:同学看看能做这样的游戏吗?为什么?如果你看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3)提问:你们平时有哪些浪费水的行为?今后应该怎样做才对?三、巩固讲述:今天我们学习了水的用途一课。(板书:课题)我们知道了在天空、江河、海洋、地下都有水。同时还知道了水有很多的用途,无论是我们生活、工业生产、水上运输、水力发电、还是灌溉农田等都要用到水,离开了水人类就无法生存。水这么重要,而自来水又来之不易,我们每一个同学都要做到节约用水。四、作业想一想:你怎样做到节约用水?备 注教学内容水生气了(1)教学目的了解水带给人类的灾害。了解缺水时我们的生活的困难。教学重点了解水带给人类的灾害。教学难点知道水生气的原因,爱护自然环境。教学用具图片。教 学 过 程 及 要 点一、导入同学们,人类的生活离不开水,动物、植物的生活也离不开水,离开水,人类就不能生存下去。但是,水是永远为人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