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八识记和理解基本的文学文化常识2018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科考试大纲中对此知识点的要求是:识记和理解基本的文学、文化常识。考查形式主要是选择题。2018年的考查形式是单项选择题。考生应熟练掌握基本的文学、文化常识。“文学常识”的命题有以下特点:考查识记中国重要作家一定和他们的生活时代和代表作相结合,甚至涉及风格流派、思想内容。考查识记外国重要作家一般会涉及他们的国别和代表作品或风格流派。考查识记文学体裁常识,涉及的只是我国古代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发展史上的一般常识。“文化常识”是古代称谓习惯、历法、节气、职官定位、地理、礼仪、古代音律、科举制度、宗法等文化内容的统称。【附】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一、文学常识(一)重要作家作品 1孔子,名丘,字仲尼,又称尼父、圣父、圣人、至圣先师、文宣王,鲁国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创始人。思想核心是“仁”,现存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成。2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今山东邹县)人,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师,世称“亚圣”。书由其弟子编辑。其中心思想为“仁义”,强调民贵君轻,提出“性善论”。3庄子,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世称南华真人,道家代表人物。4荀子,名况,尊号“卿”,讳汉宣帝刘询,称孙卿。战国时赵(今河北邯郸一带)人,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在体系上吸收诸子之长。5屈原,名平,字原,号灵均。战国末期楚国人,我国第一个爱国主义、浪漫主义诗人,开创楚辞新诗体,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6贾谊,世称贾生、贾长沙、贾太傅。洛阳(今河南洛阳)人,西汉政论家、文学家。主要成就是政论文。7司马迁,字子长,别称太史公,简称史迁,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与司马光并称“史界两司马”,与班固并称“班马”。8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我国第一位杰出的田园诗人。9王勃,唐代文学家,字子安,“初唐四杰”之一(另三位是骆宾王、卢照邻、杨炯)。10贺知章,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11孟浩然,襄阳人,唐代第一个大量写山水诗的人,与王维齐名,世称“王孟。12王昌龄,字少伯,江宁人。曾任龙标尉,世称王龙标,当时又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又称“七绝圣手”。13王维,字摩诘,官至尚书右丞,故称王右丞。诗人兼画家。与孟浩然同为盛唐田园山水派的代表。14李白,唐代浪漫主义诗人,字太白,别号青莲居士,人称“诗仙”。与杜甫齐名,人称“李杜”,唐代三大诗人之一。15杜甫,唐代现实主义诗人,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拾遗、杜工部。与李白齐名,人称“诗圣”。唐代三大诗人之一。16韩愈,唐代文学家。字退之,官至吏部侍郎,谥文,世称韩吏部、韩文公、郡望昌黎,又称韩昌黎。唐代古文运动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17李商隐,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又号樊南生。18范仲淹,北宋中叶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字希文,谥文正。19欧阳修,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文忠。北宋文坛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20苏洵,北宋散文家,字明允,号老泉。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子轼、辙合称“三苏”。21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字介甫,晚号半山,封荆国公,谥文,世称王荆公、王文公。“唐宋八大家”之一。22苏轼,北宋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唐宋八大家”之一,在书法上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23王实甫,元代杂剧作家,一名德信,大都(今北京)人。24马致远,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字千里,号东篱。“元曲四大家”之一。25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原名耳,后名子安,字耐庵。26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名本,号湖海散人,中国第一位全力创作通俗小说的作家。27吴承恩,明代小说家,字汝忠,号射阳山人。28汤显祖,明代戏曲家,字义仍,号若士,又号海若,临川人。29冯梦龙,明代文学家,字犹龙,号墨憨斋主人、顾曲散人。30蒲松龄,清代文学家,字留仙,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31方苞,清代散文家,字灵皋,号望溪,安徽桐城人。32袁枚,清代诗人、散文家,字子才,号简斋、随园主人。33曹雪芹,清代小说家,名霑,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34梁启超,戊戌维新的领袖,政治家、文学家,字卓如,号任公,别称饮冰室主人。维新派代表人物之一。与康有为合称“康梁”。35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1918年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随后连续发表孔乙己药故乡等著名小说。他是现代文坛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出版了鲁迅全集20卷。作品集简况:(1)小说集两部:呐喊彷徨。(2)历史小说集一部:故事新编。(3)散文集一部: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4)散文诗集一部:野草。(5)杂文集16部:热风;坟;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集外集拾遗。(6)翻译了俄国作家果戈理的死魂灵、苏联作家法捷耶夫的毁灭等作品。36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笔名沫若,一署郭鼎堂。四川乐山人。我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1918年开始新诗创作。他是我国新诗的奠基人,是继鲁迅之后文化界公认的领袖。37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中国小说家、文学家、社会活动家。1921年与郑振铎、王统照等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主编小说月报。19271928年第一次用“茅盾”作笔名发表了中篇小说幻灭(幻灭动摇追求是茅盾的蚀三部曲)。1932年完成了他的代表作长篇小说子夜;此外发表了林家铺子春蚕(春蚕秋收残冬是茅盾的“农村三部曲”)等名著。茅盾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之一,是我国革命文艺奠基人之一。38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扬州人,原籍浙江绍兴。现代散文家、诗人,“文学研究会”成员。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他的优秀散文有春背影荷塘月色绿等。39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现代小说家、戏剧家。代表作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创作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创作的话剧龙须沟春华秋实茶馆等。因话剧龙须沟的创作,1950年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40巴金,(19042005)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笔名巴金,四川成都人。现代著名作家。1928年写成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灭亡。后来又写了“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等小说,又发表长篇小说寒夜憩园等。1982年曾获意大利国际但丁奖。41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现代诗人。1932年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同年被捕。1936年出版了第一部诗集大堰河,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是他的成名之作。抗日战争期间,写了长诗向太阳火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写了在浪尖上光的赞歌等。42孙犁,(19132002)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人。现代作家。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短篇小说荷花淀,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他的小说熔写景和抒情于一炉,充满诗情画意,有“诗体小说”之称。43余秋雨,1946年生,当代作家、文化史学家、艺术理论家。代表作有散文集文化苦旅霜冷长河山居笔记。文化苦旅属文化性散文,凭借山水风物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真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44史铁生,(19512010)中国著名编剧、小说家。1969年到陕西延川插队,1972年回北京。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其作品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分获1983、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作品风格清新、温馨,富有哲理性。老屋小记获首届茅盾文学奖。另有长篇小说务虚笔记、短篇小说命若琴弦、散文我与地坛等作品。45舒婷,1952年生,福建泉州人。1979年起相继发表诗作百余首,因诗意朦胧引起较大争论。影响较大的诗作有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致橡树会唱歌的鸢尾花船流水线等。46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古希腊著名哲学家、科学家和文艺理论家。诗学是他的美学思想的代表作。47莎士比亚,(15641616)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马克思赞誉他是“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他的主要成绩就是戏剧。其主要著作有历史剧亨利四世,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爱情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等。48普希金,(17991837)杰出的俄国民族诗人,19世纪俄国近代文学的代表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的作品富有人民性,被称为“俄罗斯生活的百科全书”。他一生写了800多首抒情诗,包括著名的自由颂致恰达耶夫致大海致诗人等,叙事诗茨冈青铜骑士,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短篇小说集别尔金小说集和代表作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普希金是“俄国文学的始祖”。他的作品被译成全世界所有的主要文字。以普希金诗篇作脚本的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鲍里斯戈都诺夫黑桃皇后鲁斯兰与柳德米拉茨冈等等,是伟大的音乐作品;普希金的抒情诗被谱上曲,成了脍炙人口的艺术歌曲;有的作品还被改编成芭蕾舞,成为舞台上不朽的经典。49契诃夫,(18601904)19世纪末期俄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举世闻名的短篇小说巨匠和剧作家。他一生致力于短篇小说创作,共创作了470多部中短篇小说和10多个剧本,是世界上最优秀的短篇小说作家之一。他的代表作有短篇小说套中人变色龙万卡小公务员之死等,剧本万尼亚舅舅伊凡诺夫海鸥樱桃园等都是艺术杰作。他是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以短篇小说为主要创作体裁而登上世界文学高峰的人。契诃夫短篇小说的特点是戏剧化的结构与场面,简洁质朴的描写与叙事,意蕴深刻的幽默与讽刺。50海明威,(18991961)美国20世纪影响最大的作家之一。获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作品有永别了,武器老人与海等。51塞万提斯,(15471616)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最杰出的现实主义小说家。他的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堂吉诃德,塑造了堂吉诃德这样一个脱离实际的主观主义者的文学典型。它是西班牙古典艺术的高峰,也是欧洲文学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二)作家作品“并称”A作家“并称”1屈宋指战国时楚辞诗人屈原和宋玉。屈原是骚体(也称“楚辞体”)的开创者,宋玉是继屈原之后的又一位有名的楚辞诗人,所以文学史上常以“屈宋”并称。2文章西汉两司马西汉文坛的文学形式主要是散文和赋,当时散文以司马迁成就为最高,赋以司马相如成就为最高,故名。3汉赋四大家汉大赋的著名作家以西汉的司马相如、扬雄,东汉的班固、张衡为代表。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是汉赋中上乘的作品;扬雄原先作赋就处处仿效司马相如,而其甘泉赋羽猎赋等在风格精神上比之司马相如也不逊色,故后人并称他俩为“扬马”。班固的两都赋专写西都长安、东都洛阳的富丽繁盛,于大赋中开出京都大赋一体;张衡则有意同班固竞赛,其二京赋铺叙夸张得更加厉害,成为京都大赋“长篇之极轨”,故二人并称为“班张”。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的赋作代表了汉大赋的最高成就,故四人又合称“汉赋四大家”。4三曹汉末建安时期,魏国统治者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的合称。他们凭借政治上的领导地位,广泛搜罗文士,造成了“彬彬之盛”的建安文学局面;同时用自己富有创造性的作品开创了文学上的新风气。5建安七子建安时期比较有成就的七位作家:孔融、陈琳、王粲、徐幹、阮瑀、应玚、刘桢。除孔融外,其余六人都是曹氏父子的僚属和邺下文人集团的重要作家,他们的作品反映了动乱的现实,表现了建功立业的精神,具有建安文学的共同特征。“七子”之称出于曹丕的典论论文。6初唐四杰指初唐高宗至武后初年出现的“以文章齐名天下”的优秀诗人: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他们地位都比较低下,但在唐诗开创时期,都肩负起时代的使命,努力摆脱齐梁诗风的影响,积极开拓诗歌的思想题材的新领域,对诗的格律形式也有所探索。7王孟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主要作家王维和孟浩然的并称。两人都工于五言,都善于描写自然景物,风格相近。在艺术成就方面,二人既并驾齐驱,又各具风韵,对后世都有深远影响。8高岑盛唐诗人高适和岑参的并称。两人都是边塞诗派的代表作家。9李杜唐代大诗人李白和杜甫的并称。李白为浪漫主义大师,被誉为“诗仙”;杜甫为现实主义的圣手,被誉为“诗圣”。韩愈调张籍:“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晚唐著名诗人李商隐和杜牧的并称,也称“小李杜”。10三李唐代诗人李白、李贺和李商隐,三人的作品皆为浪漫主义特色。11韩柳唐代著名散文家韩愈和柳宗元的并称。二人皆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在散文创作方面也都取得了卓越成就。韩愈散文风格雄奇奔放,富于变化,语言简练、准确、生动、鲜明,被人称为“文章巨公”。柳宗元的散文比韩愈更具现实主义精神,他从创作实践上发展了古文运动。总之,韩、柳都是司马迁之后杰出的散文家,其散文创作也成为后世的典范。12刘柳指中唐时期优秀诗人刘禹锡和柳宗元。两人政治观点、哲学观点都比较接近,又都属于主张革新时政的王叔文进步集团;改革失败后,二人同遭贬谪,又都能在坎坷困境中坚持进步的政治主张。同时,两人在诗歌创作方面,也都取得了较高成就,因此并称“刘柳”。13元白唐代诗人元稹、白居易的并称。二人是好友,文学主张及诗风也相接近,并共同倡导了“新乐府”运动。新唐书白居易传:“居易于文章精切,然最工诗。初与元稹酬咏,故号元白。”14温李指晚唐诗人温庭筠和李商隐。二人的诗在当时齐名,诗风也有近似之处,故并称。金人元好问黄金行:“笔头仙语复鬼语,只有温李无他人。”但就诗歌创作的艺术成就而言,温不如李。15唐宋八大家指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散文作家。他们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实行者,主张文学革新,建立了有理论、有创作成就的散文系统,成为后人效仿的典范。16南宋四大家指南宋诗人杨万里、尤袤、范成大、陆游。又称“中兴四大诗人”,是宋诗发展的第二个高峰时期的诗人代表,逐渐摆脱了江西诗派的影响而另具特色。17元曲四大家指元代杂剧和散曲作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简称关、白、马、郑。18桐城三祖桐城派创始人方苞、姚鼐、刘大都是安徽省桐城人,故称“桐城派”。“桐城派”是清中叶最大的散文流派,三位创始人被人尊为“桐城三祖”。19南洪北孔指清代杰出的戏剧家洪昇和孔尚任。因洪昇是南方人,孔尚任是北方人,故名。洪昇的剧作长生殿与孔尚任的剧作桃花扇为清代两大戏剧作品。20中国作家第一屈原:第一位伟大的诗人。司马迁:第一位史学家、文学家。陶渊明:第一位田园诗人。班昭:第一位女史学家。李清照:第一位著名女词人。冰心:第一位儿童文学作家。叶圣陶:第一位童话作家。老舍: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21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指法国的莫泊桑(18501893)、俄国的契诃夫(18601904)、美国的欧亨利(18621910)。他们的短篇小说创作不仅数量惊人,而且艺术精湛,成就极高。22美国短篇小说三剑客欧亨利、杰克伦敦、马克吐温。23世界十大文豪荷马:古希腊诗人。但丁:意大利诗人。歌德:德国诗人、剧作家、思想家。拜伦:英国积极浪漫主义诗人。莎士比亚: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戏剧家、诗人。雨果:法国作家。泰戈尔:印度诗人和社会活动家。列夫托尔斯泰:俄国文学巨匠。高尔基:苏联无产阶级文学奠基人。鲁迅: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B作品“并称”1“四书五经”“四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四部书的合称。大学和中庸原来是礼记中的两篇。大学相传是曾子所写。中庸相传是战国时期子思所作。论语是孔子弟子和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孟子是战国时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人所写,也有人说是孟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所写。南宋时,朱熹对论语进行了注释,还从礼记中摘出大学和中庸,再配上孟子,写成一本四书章句集注,简称四书集注。“四书”的名称就这样流传下来。“五经”的称呼形成得较早。西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后,儒家地位陡然上升。“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五部儒家经典。易就是周易,也叫易经,它通过八卦形式推测自然和社会的变化。尚书也叫书或书经,是中国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诗就是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礼包括仪礼礼记周礼三个部分,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和文物制度的书。春秋是编年体史书,记载春秋时期的历史。2“十三经”十三部儒家经典。汉代开始,把诗书礼易春秋称为“五经”。唐代把“三礼”(周礼仪礼礼记)、“春秋三传”(公羊传穀梁传左传),连同易书诗称为“九经”。至唐文宗刻石经,将孝经论语尔雅列入经部,则为“十二经”。宋代又将孟子提升为经,故有“十三经”之称。3春秋三传指左传公羊传穀梁传。4“四史”“二十四史”的前四史,即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的总称。5风骚诗经和楚辞的并称。诗经中的国风、楚辞中的离骚,文学成就最高,对后世文学也影响极大,故常以“风骚”并举,分别指代诗经和楚辞。后来也用“风骚”来泛指文学。6乐府双璧即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的喻称。木兰诗又名木兰辞,是北朝民歌;孔雀东南飞又名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焦仲卿妻,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保存下来的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7“三吏”与“三别”指唐代杜甫的六首诗。“三吏”为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三别”为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8永州八记指唐代散文家柳宗元在永州漫游山水、搜奇探胜的八篇记游体散文,依次是始得西山宴游记钴潭记钴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9元杂剧的四大悲剧指关汉卿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白朴的梧桐雨、纪君祥的赵氏孤儿。10元杂剧的四大爱情剧指关汉卿的拜月亭记、王实甫的西厢记、白朴的墙头马上、郑光祖的倩女离魂。11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指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施耐庵的水浒传、吴承恩的西游记和曹雪芹的红楼梦。12临川四梦指明代汤显祖的四部剧作,即牡丹亭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也称“玉茗堂四梦”。因作者系临川人,四剧中都写到梦境,故名。其中以牡丹亭最为优秀。13三言二拍“三言”是指明代冯梦龙在广泛收集宋元话本和明代拟话本的基础上,经过加工编写成的喻世明言(原名古今小说)、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三部拟话本小说集。“二拍”是指明代凌濛初在“三言”的直接影响下编写的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两个拟话本集子。“三言”和“二拍”代表了明代拟话本的最高成就,不仅在当时文坛上,而且对后来文学都有不小的影响。14中国古典十大悲剧和十大喜剧悲剧:窦娥冤(元)关汉卿汉宫秋(元)马致远赵氏孤儿(元)纪君祥精忠旗(明)冯梦龙琵琶记(元)高则诚娇红记(明)孟称舜清忠谱(清)李玉桃花扇(清)孔尚任长生殿(清)洪昇雷峰塔(清)方成培喜剧:救风尘(元)关汉卿西厢记(元)王实甫看钱奴(元)郑廷玉墙头马上(元)白朴李逵负荆(元)康进之幽闺记(元)施君美中山狼(明)康海绿牡丹(明)吴炳玉簪记(明)高濂风筝误(清)李渔15中国十大才子书三国演义水浒传好逑传平山冷燕玉娇梨西厢记琵琶记花笺记斩鬼记三合剑16四大谴责小说指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的老残游记、曾朴的孽海花。17但丁“神曲三部曲”地狱炼狱天堂18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19古希腊两大史诗指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相传为盲诗人荷马所著。20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21世界名著中的四大吝啬鬼指莎士比亚剧作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巴尔扎克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莫里哀剧作悭吝人(又译作吝啬鬼)中的阿巴贡,果戈理小说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二、古代文化知识.称谓和姓名A谦称、敬称1谦称(1)王侯自称。朕。本为古人自称之词,意谓“我”“我的”,后为自称专用。从秦始皇时专为皇帝自称,他人不得擅用。寡人。皇帝的谦称,译为“我”。孤。皇帝、王侯的谦称,汉以后盛行,译为“我”。寡君。对别国人谦称本国君主。不谷。不善,古代诸侯的谦称,译为“我”。(2)臣子自称。臣。谦称自己不如对方的身份地位高。男性谦称,可译为“我”。老臣。官吏对君主的自称,多指年长者。(3)一般人自称。仆。谦称,译为“我”。愚。愚蠢的人,谦称,译为“我”。某。代替自己的名字,谦称,译为“我”。小人。谦称,译为“我”。鄙人。古人表谦卑的自称。本指居住于郊野之人,又引申为见识短浅的“鄙俗”之人、“鄙陋”之人,后常用以表示自己地位不高,见识浅薄。不才。本意为没有才能的人,古人表谦卑的自称。不肖。即“不似”“不贤”,旧时表谦卑的自称,自谦自己没有本事,不能继承祖辈德行,多用于长辈死后。不佞(nn)。同“不才”。后学。学者或读书人的自称。贱子。谦称自己。 (4)女子自称。妾。古代妇女对自己的谦称,译为“我”。贱妾。女子自称。婢子。受奴役的女子,谦称,译为“我”。(5)自称家人。家严。亦称“家君”“家尊”,在别人面前对自己父亲的谦称。家慈。旧时对别人称自己母亲的谦辞。旧俗有“严父慈母”之说,故有此称。舍弟。对自己弟弟的谦称。(称比自己辈分小或年龄小的家里人,称呼前常加“舍”。)拙荆。旧时一般人家丈夫对妻子的一种称谓。“荆”本为一种灌木,荆钗布裙为古代贫寒人家妇女的穿着,故以此代称。又作“山荆”“荆室”。贱息。古人对自己子女的谦称。犬子。对人称自己的儿子。又指对别人儿子的鄙称。弱息。原指年幼弱小的子女,后多指幼弱的女儿。息女。古人对外人称自己的女儿为“息女”。2敬称(1)称君王。陛下。对帝王的尊称,译为“您”。庙号。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并追尊某祖某宗的名号。称庙号,是对已死皇帝的敬称。殿下。古代对仅次于天子的侯王或皇太子的尊称。“殿”即“宫殿”,“殿下”本为宫殿的陛阶之下。古代天子宫中可称宫、称殿,丞相府中只可称殿,不能称宫。汉代在称天子为“陛下”的同时,称侯王为“殿下”。唐以后只称皇太子为殿下,侯王不称。(2)称臣子。麾下。古代对将帅的一种尊称。麾是古时军中将帅指挥用的旌旗,为将帅指挥权力的象征,故以此称之。足下。手下人。不直接称对方,而称对方的手下人,表示尊敬对方,译为“您”。执事。侍从。不直接称对方,而称执事,表示尊敬对方,译为“您”。阁下。尊称,译为“您”。左右。在左右的侍臣。不直接称对方,而称对方左右的侍臣,即称“左右”,表示尊敬对方,译为“您”。君。尊称,译为“您”。(3)称师长。夫子。尊称,译为“老师”或“您”。丈人。对老年男子的尊称,与今之“岳父”不同,译为“您”。老。对老年人的尊称。如张老、谢老等。父(f)。古代对男子的美称或对老年人的尊称。周代贵族取字时,在字前加伯仲叔季以示排行,而在字后加“父”或“甫”以示性别,后多沿用为男子的美称。另泛指对老年人之尊称,如渔父、田父等。另,读f,父亲或男性长辈之称。如祖父、伯父、舅父等。亚父。亚,仅次一等的。古代侯王往往称自己尊敬的贤臣为“亚父”。意为仅次于父亲的人。甫。通“父(f)”,古代男子的美称。参见“父(f)”条。母。古代对贵族女子的一种美称或泛指女性长辈。周代贵族女子取字时,字前要加姓,姓前加孟(伯)仲叔季排行,字后加“母”或“女”以示性别。如姬原母、孟姜女等。另泛指女性长辈。如祖母、伯母、姑母、舅母等。膝下。古代儿女对父母的敬称。往往用于书面语。爷。旧称父亲或尊贵者。高堂。古称父母为高堂。泰山。旧时呼妻父为泰山。先考。对已故父亲的敬称,又称“先君子”。先妣(b)。对已故母亲的敬称。(4)称朋友、同辈的人。先生。尊称。译为“您”或者“先生”。卿。尊称,译为“您”。子。尊称,译为“您”。公。尊称,译为“您”。吾子。尊称,比称“子”更亲热,译为“您”。3上称下或平辈之间的称呼这种称呼,无尊卑之说,一般直接使用第二人称代词。4表示特定关系的称呼(1)加“从”表示叔伯关系。(2)加“太”表示长一辈。(3)加“先”表示已逝世的尊长。B年龄称谓1襁褓:本义是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2孩提:指二三岁的儿童。3齿龀、龆龀(tio chn):换牙时,五六岁。4总角、垂髫、总髫:指幼年儿童。5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6笄(j)年:指女子十五岁。7总发、束发、成童:指男子十五岁。8冠、加冠、弱冠:指男子二十岁。9而立之年:三十岁。10不惑之年:四十岁。11知命、知天命、半百、知非之年:五十岁。12花甲、花甲子、耳顺之年:六十岁。天干地支按顺次组合为六十个纪序名号,自甲子到癸亥,错综参互相配,故称花甲或花甲子。又论语中有“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故称六十岁为耳顺之年。13耆(q)艾:古指六十岁为耆,五十岁为艾。14古稀:七十岁。15耆耋(q di):指高寿,老年。耆指六十岁,耋指七十岁(一说八十岁)。16耄(mo)耋:指高寿,老年。耄指八十岁(一说九十岁)。17期(j)颐:一百岁。C谥号、庙号、年号、改元、尊号、徽号1谥号古代帝王、诸侯、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或谥号。谥号是对死者生前事迹和品德的概括。2庙号指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供奉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等。从汉代起,每个朝代一般是第一个皇帝的谥号太长,不便称呼,所以唐宋以后的皇帝都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到了明、清两代才用年号来称呼。3年号纪年的名称,也是帝王用的,如“贞观”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4改元新皇帝即位后,一般都要改变纪年的年号,称为“改元”。同一皇帝在位时也可以改元,如汉武帝改了十一次年号,唐高宗用过十四个年号。到了明代以后,才规定一帝一元,才有可能用年号来称呼皇帝。如清高宗的年号是“乾隆”,清高宗就被称为“乾隆皇帝”。5尊号、徽号“尊”为尊敬,“徽”为美好。“尊号”和“徽号”都是为尊者加上的号,以表示尊崇褒美的意思。尊号起于唐代。皇帝和皇后往往在生前就有尊号。如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受尊号为开元圣文神武皇帝,清代同治帝曾尊生母那拉氏为圣母皇太后,再加上徽号为“慈禧”。封建时代帝后的尊号可以加几次,实际上都是臣子对他们的阿谀奉承。现代也有赠送徽号这种情况,但性质和内容已不一样,如孙炳文曾赠给郭沫若一个徽号“戎马书生”。D名、字、号古代人的名字和现代有很大的差别。古人有取字、号的习惯。名,一般指人的姓名或单指名。幼年时由父母命名,供长辈呼唤。男子20岁(成人)举行加冠礼时取字,女子15岁许嫁举行笄(j)礼时取字,以表示对本人的尊重或供朋友称呼。名和字一般在意义上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有以下两种情况:(1)“名”和“字”词义相近或“字”是对“名”的进一步阐述。例如,屈原名平,字原,“原”是宽阔平坦的意思。(2)“名”和“字”意思相反。例如:曾点,字皙。后人取字,通常是以两个字为“字”。例如:诸葛亮,字孔明。古人通常在表示对对方的尊敬时称自己的名,表示自己谦卑时也称自己的名。如“不然,籍何以至此”中的“籍”就是项羽自呼己名,表示对对方的尊敬。除了名和字之外,古人还有号(又称别字)。号是名和字以外的称号。古时,人们为了尊重别人,一般不直呼其名,也不称其字,而称其号。号和名不一定有意义上的联系,号可以有两个字的,也可以有三个以上字的。例如:陆游,号放翁;陶潜,号五柳先生;苏轼,号东坡居士。字数多的别号有时可以压缩为两个字,如苏东坡。此外,有人认为称别人的字、号还不够尊敬,于是就以其官职、籍贯来称呼,如称杜甫为杜工部。.官职和科举A官职古代官职的情况,涉及官署名、官名、官员的职掌等方面,各朝代的情况也不尽相同。大体可分为中央官职和地方官职两大类。1中央官职秦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组成中枢机构。丞相管行政,太尉管军事,御史大夫管监察和秘书工作。汉朝大体上沿袭秦制称为三公,下有九卿,分管各方面政务,后世又演变为三省六部制。三省为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宋代中书省职权扩大,同枢密院分掌文武大权,门下省、尚书省遂废。明代内阁为最高政务机构,内阁大臣称为辅臣,首席称首辅(即宰相)。清代有军机处,王、公、尚书等为军机大臣,掌握政府大权。六部,是指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吏部,管官吏任免、考核、升降等事;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事;礼部,管典礼、科举、学校等事;兵部,管军事;刑部,管司法刑狱;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事。各部长官为尚书,副职为侍郎,下设郎中,副职称员外郎,下属官员有主事等。此外,中央还设有专门机构和官员,负责管理图书、编修历史、制定历法等工作。如司马迁、张衡曾任太史令,高启为翰林院国史编修等。2地方官职秦、汉主要行政区是郡。郡的长官,秦称郡守,汉称太守。隋、唐主要行政区是州,州官称刺史,属官有长史、司马等。唐代在一些军事重镇设节度使,属官有行军司马、参谋、掌书记等。宋代州官称知州,县官称知县。明、清改州为府,称知府。此外,汉代也设州,天下分十几个州,基本上是监察区,中央派官员去刺探情况,称刺史。隋、唐全国分十几个道,也称监察区,中央派官员前往巡视,称黜陟使。宋代全国分二十左右路,路中设若干司,分管各方面的事务。元代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叫行中书省,明代改称承宣布政使司,习惯上仍称为“省”。B古代官职任免升降知识1任职授官(1)任:担当,担任。(2)授:授官,任命。(3)除:任命,授职。(4)拜:授给官职。(5)征:征召,特指君召臣,即由君王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员。(6)辟:征召,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7)荐:推荐,由地方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8)举:推荐,推举,也指由地方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9)提:提拔。(10)拔:提升没有官职的人。(11)封:帝王授予臣子土地、封号或爵位。(12)赠:用于追封已故者以爵位。(13)赐:赏赐有功之臣以爵位。(14)赏:由皇帝特旨颁布,赐予官职或爵位。2提升职务(1)擢、升、拔擢:用于由低级到高级的升迁。(2)陟:升迁,指官吏的提升和进用。(3)超擢、超迁:越级破格提升。3调动职务(1)转、移、调、徙:一般的调动,调迁。(2)迁:调动官职,一般指升官。(3)出:指出京受任。(4)补:补充缺职或由候补而正式任命。4降级免职(1)罢、免、解、黜、夺:官员因过失而解除职务。(2)放:驱逐,流放。(3)贬、谪:因过失而降级。(4)革、褫:皆为“革除”的意思,指撤职查办。(5)左迁:降级使用,贬官。(6)开缺:官员因故去职或者死亡,职位一时空缺,另选他人充任。C与科举相关的内容(1)童生试:明、清两代时取得生员(秀才)资格的入学考试,简称“童试”,亦称“小考”“小试”。应考者称童生,未被录取者虽至白首,不改童生之称,童生试包括县试、府(或直隶州、厅)试与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录取者为生员,送入府、县学官,称“入学”。岁考、科考则为考核已入学的生员的考试。促织中“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操童子业”是说正在准备参加童生试。(2)进士及第: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科举殿试时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通俗地讲,考中一、二、三甲都可以叫进士及第。及第后称考官为座主、恩门,对座主自称门生。同科及第的人互称同年。(3)连中三元:科举制度称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分别为解元、会元、状元,合称“三元”。接连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考中了第一名,称“连中三元”。(4)鼎甲:指殿试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如一鼎之三足,故称鼎甲。状元居鼎甲之首,因而别称鼎元。(5)诸生:明清时期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有时也指进入国子监学习的监生。(6)八股文:也称“时文”“制艺”“制义”“八比文”,是明朝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特殊文体。文体有固定格式,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每个部分都有一定的字数限制,人们只是按照题目的字义敷衍成文。文章内容空洞,形式死板。D学校与教师(1)古代学校有“庠(xin)”“序”“太学”。“庠”和“序”是地方学校。(2)“太学”是全国最高学府。(3)明清时最高学府称国子监。入监读书的人称监(jin)生。国子监掌管人员为祭酒、司业;教学人员为教授、博士、直进、助教等。.地理知识古代地理知识,包括地区名、政区名、山川关隘名、城市村镇名等。A地区名1江表:指长江以南的地区。2江东:指长江下游南岸地区。3江左:指长江下游南岸地区。4关中:指函谷关以西的地区。5三秦:指陕西一带地区,古代为秦地。项羽灭秦之后,把秦地分为雍、塞、翟三部分,故称三秦。6山东:指崤(xio)山以东的地区。有时“山东”也指太行山以东的地区。7河北、河南:分别指黄河以北和黄河以南的地区。8中国:指中原地区。9三江:泛指长江中下游地区。10岭南:“大庾”“骑田”“都庞”“萌渚”“越城”五岭以南地区,约今广东、广西及海南全境。相对中原地区来说,该地在五岭以外,故又称“岭表”。B政区名1九州:古代天下分九州,即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一般地说,“九州”泛指中国。八州、八荒:泛指中国。2六合:上、下、东、西、南、北,泛指天下或宇宙。3四海:古代认为中国四周有海环绕。四海,等于说“天下”,泛指全国各地。4中州:古地区名。即中土、中原。狭义的中州指今河南省一带,因其地在古九州之中得名。5郡:行政区域。秦分天下为三十六郡。6国:汉代诸侯王的封域,也是行政区。国的区域略大于郡,所以“郡国”连称。7道:唐代的道是监察区,相当于汉代的州。唐代先分天下为十道,后又分为十五道。8路:宋代的路最初是征收赋税、转运漕粮的,后来带有行政区和军区的性质。9省:本是官署名称。元代以中书省为中央政府,又在路之上分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后来行省成为正式的行政名称,简称省。10县:地方基层行政区域。C山川关隘名1江:指长江。2河:指黄河。3崤:指崤山。4函:指函谷关。5岱:指泰山。6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7四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8四渎:指长江、黄河、淮河、济水。9大泽:指云梦(在今湖北省长江南北,本为两泽,江北为云,江南为梦。后来淤为陆地,今洪湖等是其遗迹)、洞庭、彭蠡(今鄱阳湖)、具区(又名震泽,今太湖)。10五湖:一般指具区、洮滆(即太湖附近的洮湖和滆湖)、彭蠡、青草(在洞庭湖东南)、洞庭湖。11玉门关:又称玉门,在甘肃省敦煌市西北。汉代置关,是古代出塞的必经之路。12阳关:在今甘肃敦煌市西南,因在玉门关的南边,故称阳关。汉代置关,也是出塞的必由之路。D城市村镇名1有古称、别称的地名(1)南京:又称建康、建业、金陵、江宁、白下、石头城等。(2)杭州:又称临安、钱塘、武林等。(3)福州:又称三山。(4)镇江:又称京口。(5)开封:又称东京。(6)扬州:又称广陵、淮上、江都、维扬。(7)苏州:又称姑苏、吴郡。(8)武汉:又称夏口、江夏。2三都、两都、三辅(1)三都:东汉的三都指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创伤大出血的课件
- 4彩虹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1 古诗三首(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备课素材)
- 膜分离技术在农产品浓缩中的应用-洞察及研究
- 多组学数据整合分析遗传疾病表型与基因型的相关性-洞察及研究
- 拆房顶琉璃瓦合同6篇
- 元素课件田世明
- 勘察安全培训课件
- 规训与惩罚解读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 纪委谈话记录模板
-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7《兼爱》同步练习
- 《儿科病历书写规范》课件
- 机械加工厂安全生产标准
- IDC机房机架装机管理作业指导书
- 2024年内蒙古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事业单位笔试真题
- 食堂员工服务培训
- 提升心理抗压能力的技巧
- 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多年实践人员)医师资格考核申请表
- 低空飞行器设计
- 《穴位埋线疗法》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