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C反应蛋白的临床意义_第1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C反应蛋白的临床意义C反应蛋白(CRP)是一种经典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常人C反应蛋白的浓度很低,但在组织损伤、急性感染发生后6-8h开始升高,24-48h达峰值,可达正常值的几百倍甚至上千倍,升高幅度与感染程度成正比,炎症治愈后浓度迅速下降,7-12d可恢复正常水平。C反应蛋白持续增高提示机体存在慢性炎症或自身免疫疾病,C反应蛋白在病毒感染时不会升高,其变化不受病人的个体差异、机体状态和治疗药物的影响。1鉴别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当细菌感染引发炎症,在炎症进程开始4-7小时就可开始升高,病毒感染时C反应蛋白不增高,以此鉴别感染的性质,指导临床治疗,有效防止抗生素的滥用。在鉴别细菌或病毒感染方面,比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更准确,特别是老年人,免疫系统反应顺应性下降,可能有感染发生但临床上并无发热、白细胞升高等情况,此时检测CRP有助于检出细菌感染。2监控病情变化,并用于抗生素疗效观察:C反应蛋白在血中升高的幅度与感染的程度正相关。对细菌感染作抗生素治疗时,动态检测CRP是必要的,它比临床体征更早作出并发症警报和治疗效果的判定,在粒细胞缺乏症或机体免疫状态抑制时更有临床意义。3.术后感染及败血症的监测术后6小时左右,C反应蛋白开始升高,如无并发症应在术后三天下降直至正常,如术后出现感染,则CRP长时间不下降;术前C反应蛋白升高者,术后感染率也远高于术前C反应蛋白不高者。对于烧伤病人,可检测CRP以警示是否发生败血症,以便及时应对治疗。对疑有败血症的新生儿,在24-48小时内作CRP的动态监测,可作为是否停止抗生素治疗的可靠依据,而血培养的时间则需更长,培养结果出来之前无法排除败血症。4预测心血管病危险:持续的轻度C反应蛋白升高,说明有持续的炎症存在,可用于预测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时C反应蛋白升高,在无溶栓治疗时与梗死范围呈正相关,在与梗死有关的冠状动脉完全堵塞时C反应蛋白更高。C反应蛋白可作为缺血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