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的施工招标阶段的毕业设计文献综述.doc_第1页
基于BIM的施工招标阶段的毕业设计文献综述.doc_第2页
基于BIM的施工招标阶段的毕业设计文献综述.doc_第3页
基于BIM的施工招标阶段的毕业设计文献综述.doc_第4页
基于BIM的施工招标阶段的毕业设计文献综述.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BIM的施工招标阶段的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作者: 日期:毕业设计文献综述课题名称: 基于BIM的某小区施工招标文件设计 目 录1引言32国内(外)的研究概况32.1总体发展情况32.2国内概况32.3国外概况43结论44参考文献51.引言传统工程招投标管理的关键问题重点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针对甲方而言,现在的工程招投标项目时间紧、任务重,甚至还出现边勘测、边设计、边施工的工程,甲方招标清单的编制质量难以得到保障。而施工过程中的过程支付以及施工结算是以合同清单为准,直接导致了施工过程中变更难以控制,结算费用一超再超的情况时有发生。要想有效地控制施工过程中的变更多、索赔多、结算超预算等问题,关键是要把控招标清单的完整性、清单工程量的准确性以及与合同清单价格的合理性。二是针对乙方而言,由于投标时间比较紧张,要求投标方高效、灵巧、精确地完成工程量计算,把更多时间运用在投标报价技巧上。这些单靠手工是很难按时、保质、保量完成的。而且随着现代建筑造型趋向于复杂化、艺术化,人工计算工程量的难度越来越大,快速、准确地形成工程量清单成为招投标阶段工作的难点和瓶颈。这些关键工作的完成也迫切需要信息化手段来支撑,进一步提高效率,提升准确度。在招投标过程中,招标方或代理机构根据 BIM 模型可以编制准确的工程量清单,达到清单完整、快速算量、精确算量,有效地避免漏项和错算等情况,最大程度地减少施工阶段因工程量问题而引起的纠纷。2.国内(外)的研究概况2.1总体发展情况美国大多建筑项目已经开始应用BIM,BIM的应用点也种类繁多,而且存在各种BIM协会,出台各类BIM标准。根据McGraw Hill的调研,2012年工程建设行业采用BIM的比例从2007年的28%增长至2009年的49%直至2012年的71%。其中74%的承包商已经在实施BIM,超过了建筑师(70%)及机电工程师(67%),BIM的价值在不断被认可。我国工程建设行业从 2003 年开始引进 BIM 技术,目前的应用以设计公司为主,各类BIM咨询公司、培训机构,政府及行业协会也开始越来越重视BIM 的应用价值和意义。中建国际设计顾问有限公司(CCDI)、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Kling Stubbins国际建筑设计中国分部以及美国 Aedis 建筑与规划设计中国公司等都在不同项目的不同程度上使用了 BIM 技术。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和“十二五”建筑信息化发展纲要中也将BIM技术纳入研究内容。 现阶段BIM的使用者以设计单位为主,就应用广度和深度而言,BIM在中国的应用还只是刚刚开始,但会逐步推广和深入到建筑行业各个领域。从全球化的视角来看BIM的应用已成主流。BIM技术目前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业界的广泛认可,被誉为工程建设行业实现可持续设计的标杆。BIM 的应用,可以帮助实现建筑信息的集成,从建筑的设计、施工、运营,直至建筑生命周期的终结,各种信息始终整合于一个三维模型信息数据库中,设计团队、施工单位、建筑运营部门和业主等各方人员可以基于BIM进行协同工作,有效提高效率、节省资源、降低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 2.2国内概况据中国建筑施工行业信息化发展报告(2015)透露,目前BIM 技术在我国的应用现状是,全国38%的建筑企业处于开始概念普及阶段,有 26.1%的企业处于项目试点阶段,有10.4%的企业处于大面积推广阶段,有 25.5%的企业处于尚未推进计划阶段。建筑工程领域,关于BIM的协同,有一点是行业内的共识,即在理想状态下,工程的各参与方能够基于同一个(套)项目 BIM成果,来进行高效和广泛的流程管理。这里“各参与方”一般地包括业主方、设计方、施工方甚至运维方,当然,也包括政府审批和监管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是开展 BIM技术招标投标工作的法规依据。以此为依据,中国正在努力建立健全科学、合理、优化、有序的机构保障,制订分门别类的实际操作细则,确保 BIM 技术招标投标工作正常有效地进行。 国内不少具有前瞻性与战略眼光的施工企业开始思考如何应用BIM技术来提升项目管理水平与企业核心竞争力。但是,由于目前BIM技术应用的案例和应用软件都以设计阶段为主导,这给人以比较片面的理解,认为BIM就是某个软件BIM应用只是设计院的事情。BIM技术目前对于钢筋布置还有一定的实现难度,还不能完全做到全行业集成,期待以后软件技术的发展与变革。我国整个招标投标的发展过程中,招标投投标制度初步建立时,招标方式基本以议标为主,在纳入招标管理项目当中约90%是采用议标方式发包的,工程交易活动比较分散,没有固定场所,这种招标方式很大程度上违背了招标投标的宗旨,不能充分体现竞争机制。1992年建设部第23号令的发布到1998年正式施行建筑法,从部分省的建筑市场管理条例和工程建设招标投标管理条例到各市制定的有关招标投标的政府令,都对全面规范建设工程招标投标行为和制度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特别是有关招标投标程序的管理细则也陆续出台,为招标投标在公开、公平、公正下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而BIM的应用使得工程量的计算更为准确,便捷,双方均易进行检验,客观程度上提高了公正性。 中国第一高楼上海中心、北京第一高楼中国尊、华中第一高楼武汉中心等应用BIM的中国工程项目层出不穷。其中,中国博览会会展综合体工程证明:通过BIM可以排除90%图纸错误,减少60%返工,缩短施工工期,提高项目效益。2.3国外概况 BIM 应用始于美国,美国总务管理局(General Services Administration,GSA)于 2003 年推出了国家 3D-4D-BIM 计划,并陆续发布了系列 BIM 指南。美国联邦机构美国陆军工程兵团(United States Army Corps of Engineers,USACE)在 2006 年制定并发布了一份 15 年(20062020 年)的 BIM 路线图。2009 年,美国威斯康辛州成为第一个要求州内新建大型公共建筑项目使用 BIM 的州政府,德克萨斯州设施委员会也宣布对州政府投资的设计和施工项目提出应用 BIM 技术的要求。2010 年,俄亥俄州政府颁布 BIM 协议,日本的国土交通省宣布推行 BIM 技术。目前日本 BIM 应用已扩展到全国范围,并上升到政府推进的层面。欧洲、韩国也已有多家政府机关致力于 BIM 应用标准的制定。在建筑这项集体“运动”的事业中BIM正引发一次史无前例的彻底变革。在英国,政府明确要求2016年前企业实现3D-BIM的全面协同。在美国,政府自2003年起,实行国家级3D-4D-BIM计划; 自2007年起,规定所有重要项目通过BIM进行空间规划。国外注重长期发展,行业市场化、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程度高,项目规划有成熟环境和机制,一旦启动,很少变动,本身体现一以贯之的BIM作风。业主成立专业的咨询团队,一对一对接设计团队;并对项目启动全过程的软件类型、数据接口、信息规范等细节严格规定。3.总结 利用BIM技术在促进建筑业施工管理全面升级换代的同时,可以提高招标投标的质量和效率,有力地保障工程量清单的全面和精确,促进投标报价的科学、合理,加强招投标管理的精细化水平,减少风险,进一步促进招标投标市场的规范化、市场化、标准化发展。4.参考文献1 安连发.BIM技术在招投标领域的应用前景N.中国建设报,2015-9-15(9).2 张明远.BIM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探讨-BIM技术与招标工作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5,5(24):39-42.3 汪萍,刘刚,张临胜.BIM技术在工程招投标管理中的应用J,实践交流,2014,7(7):46-48.4 朱晋华.BIM技术在招标采购中的应用J,招标实务,2016,7(4):11-12.5 刘众,徐涛,唐贤菲.BI在改造工程中的应用探讨J,建设监理,2014,7(6):8-10.6 仇瑞雪.浅析BIM技术在工程项目电子招投标系统建设中的应用J,现代工业经济和现代化,2015,6(6):58-61.7 陈茜,张英.招标控制价BIM标准研究J,招标与投标,2014,6(25):91-92.8 仇瑞雪.浅析BIM技术在工程项目电子招投标系统建设中的应用J,招标与投标,2016,6(5):52-55.9 潘多忠.BIM技术在工程全过程精细化项目管理中的应用J,建筑与预算,2014,6(4):49-53.10 艾新,张德海,韩进宇.基于BIM的全过程造价管理应用探索J,建筑与预算,2014,6(5):14-18.11 Robert Eadie,Mike Browne,Henry Odeyinka a.BIM implementation throughout the UK construction project lifecycle:An analysisJ,Automation in Construction, 2013,14(1):145-151. 12 Reijo Miettinen,Sami Paavola.Beyond the BIM utopia:Approaches to the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J,Automation in Construction,2014,18(43):84-91. 13 Ales Tomek,Petr Matejka.The impact of BIM on risk management as an argument for its implementation in a constrction companyJ,Procedia Engineering 2014,14(1):501-509. 14 Rebekka Volk,Julian Stengel,Frank Schultmann.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BIM) for existing bu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