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群众路线是成就中国梦的生命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既是对几千年中华文明的洞悉、传承和激扬,又彰显了新的中央领导集体的执政理念和政治智慧,还勾画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期待和宏伟愿景,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催人奋进,引以自豪。中国梦不是一个人、几个人或者一代人的梦想,它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复兴之路,是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国之音。在诸多的促成元素中,坚守群众路线是前提,是基础,是生命线。倘若离开群众路线谈中国梦,无疑于纸上谈兵,画饼充饥。成就中国梦,必须始终坚持“民本”思想,正确把握“政得其民”的历史兴亡规律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主张以民众为社稷之本,以民众为施政之基,并总结出了“政得其民”的历史兴亡规律。纵观中国几千年来的历史长河,佐证“民本”思想之论断实在太多,不胜枚举。比如我国古代朴素的民本思想“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古人曰“得民心者得天下”;孟子语“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并反复强调要“保民而王”,要推行“仁政”;尚书五子之歌概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李世民感言“君者,舟也;民者,水也。水可覆舟,亦可载舟。”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强调“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这一论断深度诠释了“民本”之要和“政得其民”的强大内涵和无尽深意。正确的思想决定成就伟大的事业。坚持群众路线是贯彻民本思想的具体实践。我们党经历曲折的历史实践证明,“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断取得革命胜利的重要法宝,是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我们党正是运用了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始终坚持群众路线的光辉思想,才夺取了历史征途中的一个又一个胜利,演绎了无数壮举,推翻了“三座大山”,成就了建立新中国的伟大事业。历史如此,当下亦然。要成就中国梦这一伟大事业,必须贯彻群众路线,以群众为主体,为源泉,为动力。只有坚定不移地把群众路线,贯穿成就“中国梦”的始终,常怀爱民之心、恪尽为民之责、多谋利民之事,把服务群众作为根本宗旨,始终坚持发展为了群众、发展依靠群众、发展成果由群众共享,实心实意帮助群众办好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好事,倾心竭力帮助群众解决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进一步融洽党群干群的“鱼水关系”,拥有最广泛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真心信赖、拥护和支持,把握住“政得其民”的历史兴亡规律,才能汇集成就“中国梦”的群众源泉,筑牢成就“中国梦”的群众根基。成就中国梦,必须始终高度关注“民生”,责无旁贷地实践造福于民左传宣公十二年最早提及“民生”二字,箴之曰:“民生在勤,勤则不匮。”不可谓骄。古人在久远的两千多年前便深谙“民”义,即百姓、群众的意思。现代汉语大词典对于“民生”的解释是“人民大众的生活”,其义透露和体现了民本思想和人文情怀。民生问题关乎社会治乱与政权兴亡,历来便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深刻而永恒的历史唯物主义命题。纵观古今中外风起云涌的历史画卷,不论地域、国度和文化,不论经济结构、政治背景和社会形态,历朝换代,君王更替,其诱因无外乎民不聊生、食不果腹、衣不遮体等,激化了阶级矛盾,无路可走、忍无可忍的人民为了更好的生计,公平地享有幸福,只好走上“革命”之路,催生了刘邦、朱元璋等农民君王,成就了列宁等闻名天下的政治领袖,令人深思,其义悠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党的十八大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重点放到了更高层面。人民幸福是中国梦的核心价值取向之一,就是要高度关注民生,紧咬“民生”二字,作好“民生”文章,责无旁贷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以实际行动造福于民,提升全社会的幸福指数。当前,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步入了深水区,解决民生问题,迫切需要解决好就业、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文化体育、收入分配等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问题。在协调抓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上,必须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完善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强化公共服务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人民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为成就中国梦汇聚正能量。成就中国梦,必须始终激发群众的首创精神,汇集群众智慧和彰显民族魂魄发挥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把群众看作是历史的动力、实践的主体和智慧的源泉,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理论基石。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逐步确立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这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理论创新,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中国的实践运用和发展。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历经沧桑,非凡奋斗,众志成城,构筑了美好家园,培育了民族精神,创造了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988年75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召开联合会议,发表的联合宣言里说到:二十一世纪的人类要生存的话,必须回到2000多年前汲取孔老夫子的智慧。一斑窥豹,足见中华民族文化对世界文明进步的影响和作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形成和辉煌,得益于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符合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基本原理。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许多重大理论成果的取得,如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的兴起、农民潮的出现、村民自治等,都不是偶然形成的,而是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群众的实践和智慧相结合,充分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充分汲取群众实践经验的必然结果,是群众的智慧,集体的智慧,民族的智慧。民族振兴是中国梦的又一核心价值取向。对于一个民族而言,旨在创新发展,文明进步,自强不息,有自己的传统思想和文化积淀,实现民族解放和独立,跻身于先进民族行业,尽最大份额为人类文明作出贡献。一个民族,陷入一时的经济贫穷也好,短暂的社会阵痛也罢,都不足惧怕,可怕的是失去民族魂魄和文化支撑,没有赖以生存的民族血肉。拥有过无比辉煌的中华民族,证明了中华民族是聪慧、勤劳、大气、先进的伟大民族。广大人民群众长期扎根基层,虽然饱读诗书、八斗之才、博古通今的不多,但他们接地气最久、观社会最实、感冷暖最深、知好恶最准、集经验最多,其中不乏“小诸葛”、“土专家”等。实践证明,基层和群众中,蕴藏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宝藏。我们的党员干部,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一时难以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往往到群众中去就能找到“钥匙”,寻得“良方”;一些困惑和疑虑到群众中去就会豁然开朗、海阔天空。在高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既必须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更需要秉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始终坚持激发群众的首创精神,不断丰富中华民族精神内涵,彰显中华民族魂魄。通过宣传倡导、政策引导等多种形式,激发人民群众共圆中国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河南地区中石化2025秋招笔试模拟题含答案法律与合规岗
- 阿里市中储粮2025秋招面试专业追问题库财务资产岗
- 仪器分析自考试题及答案
- 木工机械模拟试题及答案
- 商丘市中石油2025秋招面试半结构化模拟题及答案炼化装置操作岗
- 中国联通兰州市2025秋招笔试模拟题及答案
- 衢州市中石油2025秋招笔试模拟题含答案电气仪控技术岗
- 中国广电哈密市2025秋招企业文化50题速记
- 2025年美容常识考试题及答案
- 湛江市中石油2025秋招笔试模拟题含答案油田工程技术岗
- 急性STEMI PCI术冠状动脉内溶栓共识解读
- 陪诊师备考指南试题及答案
- 热点内容挖掘-洞察及研究
- 安全生产反违章工作管理规范
- 高校期刊管理办法
- 2025年华东区域物流地产分析报告
- 残疾人企业招聘活动方案
- 2025年中国铁塔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带答案详解)
- 儿童康复家庭培训课件
- 宜兴市杨巷牛羊屠宰有限公司牛羊屠宰线生产线扩建项目环评资料环境影响
- 年九年级中考备考方案语文中考备考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