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教材(系列二).docx_第1页
分析化学教材(系列二).docx_第2页
分析化学教材(系列二).docx_第3页
分析化学教材(系列二).docx_第4页
分析化学教材(系列二).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分析化学教材(系列二)目录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 第二节 分析方法的分类 一、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结构分析和形态分析 二、无机分析和有机分析 三、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 四、常量、半微量、微量与超微量分析 五、例行分析与仲裁分析 第三节 试样分析的基本程序 一、取样 二、试样的制备 三、分析测定 四、分析结果的计算与评价 第四节 分析化学的发展及展望第二章 误差和分析数据的处理 第一节 误差及其产生原因 一、系统误差” 二、偶然误差 第二节 准确度与精密度 一、准确度与误差 二、精密度与偏差 三、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 四、误差的传递 五、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第三节 有效数字及其计算规则 一、有效数字 二、有效数字的修约规则 三、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 第四节 分析数据的处理 一、偶然误差的正态分布” 二、t分布 三、平均值的置信区间 四、显著性检验 五、可疑值的取舍 第五节 相关与回归 一、相关分析 二、回归分析第三章 重量分析法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挥发重量法 第三节 萃取重量法 第四节 沉淀重量法 一、试样的称取和溶解 二、沉淀的制各 三、沉淀的过滤、洗涤、干燥和灼烧 四、分析结果的计算第四章 滴定分析概论 第一节 概迷 一、滴定分析的特点和分类 二、滴定分析对滴定反应的要求 三、滴定方式 第二节 基准物质与标准溶液 一、基准物质 二、标准溶液的配制 三、标准溶液的标定 四、标准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第三节 滴定分析的计算 一、滴定分析的计算基础 二、计算公式及应用举例第五章 酸碱滴定法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溶液中的酸碱平衡 一、酸碱质子理论 二、酸碱溶液中各组分的分布 三、酸碱水溶液中H+浓度的计算 第三节 酸碱指示剂 一、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 二、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及其影响因素 三、混合酸碱指示剂 第四节 酸碱滴定曲线厦指示剂的选择 一、强酸、强碱滴定 二、一元弱酸(碱)的滴定 三、多元酸(碱)的滴定 四、滴定误差(终点误差) 第五节 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一、酸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二、碱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第六节 应用实例 一、直接滴定 二、间接滴定 第七节 非水溶液的酸碱滴定 一、溶剂的性质与作用 二、溶剂的分类和选择 三、非水滴定法的应用第六章 沉淀滴定法 第一节 概述 第:节 银量法 一、基本原理 二、银量法指示终点方法 第三节 标准溶液与基准物质 一、01m01L AgNO3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二、O1toolLNH4SCN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第四节 应用 一、无机卤化物和有机氢卤酸盐的测定 二、有机卤化物的测定第七章 配位滴定法 第一节 概述 一、配位滴定法 二、配位滴定中常用配位剂 第:节 EDTA的性质及其配合物 一、EDTA在水溶液中的离解平衡 二、金属一EDTA配合物的分析特性 第三节 配合物在溶液中的离解平衡 一、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的稳定性 二、影响EDTA配合物稳定性的因素 三、EDTA配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 第四节 配位滴定的基本原理 一、滴定曲线 二、EDTA准确滴定金属离子的条件, 三、配位滴定中酸度的控制 第五节 金属指示剂 一、金属指示剂的作用原理及应具备的条件一 二、变色点pMep的计算及金属指示剂的选择 三、指示剂的封闭、僵化及氧化现象 四、常用的金属指示剂 第六节 提高配位滴定的选择性 一、混合离子选择滴定的条件 二、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的措施 第七节 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一、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 二、EDTA标准溶液的标定 第八节 配位滴定方式及其应用 一、配位滴定方式 二、配位滴定应用实例第八章 氯化还原滴定法 第一节 氧化还原平衡 一、条件电极电位与影响因素 二、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 三、氧化还原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 第二节 氧化还原滴定法原理 一、氧化还原滴定曲线 二、滴定终点的确定 第三节 碘量法 一、基本原理 二、滴定条件 三、碘量法误差来源及采取的措施 四、指示剂 五、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六、应用实例 第四节 其他氧化还原滴定法 一、高锰酸钾法 二、重铬酸钾法 三、溴酸钾法及澳量法 四、铈量法 第五节 氧化还原滴定结果的计算第九章 电位法及双指示电极电流滴定法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电位法的基本原理 一、电化学电池 二、液接电位 三、电位法电池中的电极 第三节 直接电位法 一、氢离子活度的测定 二、其他阴、阳离子活(浓)度的测定 三、直接电位法的测量误差 四、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技术及微电极技术简介 第四节 电位滴定法 一、原理及装置 二、终点确定方法 三、应用实例 第五节 双指示电极电流滴定法 一、原理及装置 二、终点确定方法 三、应用实例附录一 常用酸、碱在水中的离解常数125)附录二 难溶化合物的溶度积(1825)附录三 配位滴定的有关常数 附表3-1 金属配合物的稳定常数(1825) 附表3-2 氨羧配合剂类配合物的稳定常数(1825) 附表3-3 一些金属离子与部分指示剂配合物的1gkMIn值 附表3-4 一些金属离子的LgaM(OH)值附录四 标准缓冲溶液的pH值(09s)附录五 常用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附录六 标准电极电位表(1825)附录七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 附表7-l 国际单位制(sI)的基本单位 附表7-2 国际单位制的辅助单位 附表7-3 国际单位制中具有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 附表7-4 国家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 附表7-5 用于构成十进倍数和分数单位的词头附录八 国际单位制(SI)与cgs单位换算及常用物理化学 常数 附表8-l 国际单位制(SI)与cgs单位换算表 附表8-2 常用物理化学常数附录九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参考文献目录上篇 分析化学理论第一章 绪论第二章 定量分析的一般步骤第三章 误差和分析数据的处理第四章 分析质量保证第五章 滴定分析概论第六章 酸碱滴定法第七章 配位滴定法第八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第九章 沉淀滴定法第十章 重量分析法第十一章 电位法及双指示电极电流滴定法下篇 分析化学实验第十二章 分析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第十三章 实验内容第十四章 设计实验附录主要参考书目目录符号及缩略语第1章 绪论 1-1 分析化学中的仪器分析方法 1-2 仪器分析方法的分类 1-2-1 光学分析法 1-2-2 电分析化学法 1-2-3 分离分析法 1-2-4 其他仪器分析方法 1-3 仪器分析的特点 1-4 仪器分析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第2章 光学分析法导论第3章 原子发射光谱法第4章 原子吸收光谱法第5章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第6章 红外光谱法第7章 分子发光分析法第8章 核礴共振波谱法第9章 电分析化学法导论第10章 电位分析法第11章 电解与库仑分析法第12章 伏安法与极谱法第13章 电分析化学的新进展第14章 色谱分析法导论第15章 气相色谱法第16章 高效液相色谱法第17章 质谱法第18章 其他仪器分析法附录1 SI单位制表1 SI基本单位和物理量表2 SI词头表3 SI导出单位的名称和符号表4 SI以外的常用单位附录2 数据表表5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1999年)表6 基本物理常数表7 原子发射光谱法中各种元素的重要分析线表8 原子吸收光谱法中元素的主要吸收线表9 标准电极电位甲(25)表10 一些氧化还原电对的条件电位(25)附录3 部分习题参考答案主题索引目录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第二节 分析化学的内容第三节 分析化学发展简史第四节 分析化学的发展趋势第二章 分析试样的采取和预处理第一节 分析试样的采取与制备第二节 分析试样的预处理本章小结思考题与习题第三章 定性分析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阳离子分析第三节 阴离子分析第四节 有机物元素定性分析及官能团鉴定第五节 糖类的定性分析第六节 定性分析的一般步骤(简述)本章小结思考题与习题第四章 误差与实验数据的处理第一节 误差的基本概念第二节 随机误差的正态分布第三节 有限测定数据的统计处理第四节 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第五节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第六节 Excel在实验数据处理中的应用本章小结思考题与习题第五章 化学平衡与滴定分析法概论第一节 定量分析的步骤和要求第二节 分析化学中的溶液平衡第三节 滴定分析法概论第四节 标准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第五节 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浓度的标定第六节 滴定分析中的计算本章小结思考题与习题第六章 酸碱滴定法第一节 酸碱质子理论第二节 水溶液中弱酸(碱)各型体的分布第三节 酸碱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计算第四节 酸碱缓冲溶液第五节 酸碱指示剂第六节 强酸(碱)和一元弱酸(碱)的滴定第七节 多元酸碱的滴定第八节 酸碱滴定法的应用本章小结思考题与习题第七章 络合滴定法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溶液中各级络合物型体的分布第三节 络合滴定中的副反应和条件形成常数第四节 EDTA滴定曲线及其影响因素第五节 络合滴定指示剂第六节 终点误差和准确滴定的条件第七节 提高络合滴定选择性的方法第八节 络合滴定的方式和应用本章小结思考题与习题第八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第一节 氧化还原平衡第二节 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第三节 氧化还原滴定曲线第四节 氧化还原滴定中的指示剂第五节 氧化还原滴定前的预处理第六节 常用的氧化还原滴定方法第七节 氧化还原滴定结果的计算本章小结思考题与习题第九章 沉淀滴定法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确定终点的方法第三节 沉淀滴定法应用示例本章小结思考题与习题第十章 沉淀重量分析法第一节 重量分析法概述第二节 沉淀的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第三节 沉淀的类型与沉淀的形成机理第四节 影响沉淀纯度的因素第五节 沉淀条件的选择第六节 沉淀重量分析法的应用本章小结思考题与习题第十一章 吸光光度法第一节 吸光光度法基本原理第二节 吸光光度法的仪器第三节 显色反应及其影响因素第四节 吸光度的测量及误差控制第五节 吸光光度分析方法第六节 吸光光度法的应用本章小结思考题与习题第十二章 常用的分离和富集方法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沉淀分离法第三节 溶剂萃取分离法第四节 离子交换分离法第五节 液相色谱分离法第六节 其他生物试样分离技术本章小结思考题与习题附录一 物理、物理化学常数和计算用表附录二 部分习题参考答案附录三 化学分析关键词汉英对照附录四 试样分析实例-硅酸盐的分析主要参考书目目录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分析化学及分类 第二节 分析化学的发展概况 第三节 分析化学的作用及与生命科学的关系 第四节 分析测定的一般过程第二章 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 第一节 误差的分类及特点 第二节 测量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第三节 有效数字及运算规则 第四节 随机误差的分布规律 第五节 有限次测量数据的统计处理 第六节 校正曲线与回归分析 第七节 分析测试质量的评价与控制 思考题和练习题第三章 滴定分析概述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试剂和标准溶液 第三节 滴定分析中的有关计算 思考题和练习题第四章 酸碱滴定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水溶液中的酸碱平衡 第三节 酸碱指示剂 第四节 滴定曲线和指示剂的选择 第五节 酸碱标准溶液及酸碱滴定方式 第六节 酸碱滴定在医学检验和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思考题和练习题第五章 非水滴定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溶剂的分类、性质和溶剂的选择 第三节 碱的滴定 第四节 酸的滴定 第五节 水的滴定卡尔费歇尔滴定法 第六节 非水滴定在医学检验和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思考题和练习题第六章 配位滴定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EDTA的性质 第三节 配位滴定中的副反应和条件稳定常数 第四节 金属指示剂 第五节 配位滴定的基本原理 第六节 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的方法 第七节 配位滴定方式 第八节 配位滴定在医学检验和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思考题和练习题第七章 氧化还原滴定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氧化还原滴定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 氧化还原滴定的基本原理 第四节 氧化还原滴定中的指示剂 第五节 碘量法 第六节 高锰酸钾法 第七节 其他氧化还原滴定 第八节 氧化还原滴定在医学检验和药物 分析中的应用 思考题和练习题第八章 沉淀滴定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银量法 第三节 银量法在医学检验和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思考题和练习题第九章 重量分析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沉淀法 第三节 其他重量分析 第四节 重量分析在医学检验和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思考题和练习题第十章 电位滴定与电流滴定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电化学基础 第三节 电位滴定 第四节 电流滴定 思考题和练习题第十一章 分光光度法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 第三节 光的吸收定律 第四节 分光光度计及吸光度的测量 第五节 显色反应及反应条件的选择 第六节 分光光度法的定量方法 第七节 提高分光光度法灵敏度和选择性的途径 第八节 分光光度法在医学检验和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思考题和练习题第十二章 定性分析简介 第一节 有机定性分析和无机定性分析 第二节 定性分析概论 第三节 阳离子分析 第四节 阴离子分析 思考题和练习题第十三章 试样的采集和预处理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试样的采集与制备 第三节 试样的分解 第四节 掩蔽 第五节 沉淀分离法 第六节 挥发分离法 第七节 萃取分离法 第八节 离子交换分离法 第九节 纸色谱法和薄层色谱分离法 思考题和练习题附录 附录1 部分练习题参考答案 附录2 主要参考书目 附录3 化学平衡常数等各类数据 附录4 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表 附录5 相对原子质量表 附录6 关键词索引目录前言绪论第一章定量分析的误差及有效数字第一节误差及其产生的原因第二节测定值的准确度与精密度第三节随机误差的分布规律及实验数据的处理第四节提高测定结果准确度的方法第五节有效数字及运算规则学科前沿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本章小结思考题与习题第二章滴定分析概述第一节滴定分析法对反应的要求及滴定方式第二节滴定分析标准溶液第三节滴定分析中的计算第四节滴定分析误差学科前沿计算滴定分析法本章小结思考题与习题第三章酸碱滴定法第一节水溶液中弱酸弱碱的型体分布第二节酸碱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计算第三节酸碱指示剂第四节酸碱滴定法的基本原理第五节酸碱滴定法的应用学科前沿沙尘暴有助于减少酸雨?本章小结思考题与习题第四章配位滴定法第一节概述第二节金属指示剂第四节配位滴定方式及其应用学科前沿配位化学新领域本章小结思考题与习题第五章氧化还原滴定法第一节条件电极电势第二节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第三节氧化还原滴定的指示剂第五节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分类及应用第六节氧化还原滴定前的预处理学科前沿分散液一液微萃取技术本章小结思考题与习题第六章沉淀滴定法第一节沉淀滴定曲线第二节莫尔法第三节福尔哈德法第四节法扬斯法学科前沿共沉淀法与纳米技术进展本章小结思考题与习题第七章电势分析法第一节电势分析法概述第二节直接电势分析法第三节电势滴定法第四节应用实例学科前沿单晶硅和多晶硅的区别本章小结思考题与习题第八章分光光度法第一节分光光度法原理第二节分光光度计第三节显色反应及显色反应条件的选择第四节分光光度法测量条件的选择和测量误差第五节分光光度法的应用学科前沿光电倍增管简要工作过程本章小结思考题与习题第九章红外吸收光谱法第十章原子吸收光谱法第十一章气相色谱法第十二章高效液相色谱法参考文献附录目录前言符号及缩写第1章 绪论1.1 分析化学的定义、任务和作用1.2 分析方法分类1.3 分析过程第2章 分析化学中的误差、数据处理及质量保证2.1 误差、数据处理2.2 质量保证思考题与习题第3章 分析测量中的样品制备及常用的分离方法3.1 分析试样的采取与制备3.2 常用分离方法思考题与习题第4章 化学分析概论4.1 化学分析概述4.2 定量分析结果的表示4.3 滴定分析概述4.4 标准物质、标准溶液及其浓度表示4.5 滴定分析中的计算思考题与习题第5章 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5.1 引言5.2 分布系数的计算5.3 质子条件与pH计算5.4 酸碱缓冲溶液5.5 酸碱指示剂5.6 酸碱滴定原理5.7 终点误差5.8 酸碱滴定的应用思考题与习题第6章 络合平衡与络合滴定6.1 分析化学中常用的络合物6.2 络合物在溶液中的解离平衡6.3 副反应系数和条件稳定常数6.4 络合滴定法的基本原理6.5 络合滴定中酸度的控制6.6 提高络合滴定选择性的途径6.7 络合滴定方式及滴定结果的计算思考题与习题第7章 氧化还原平衡与氧化还原滴定7.1 氧化还原平衡7.2 氧化还原滴定原理7.3 氧化还原滴定中的预处理7.4 常用的氧化还原滴定法7.5 氧化还原滴定结果的计算思考题与习题第8章 沉淀平衡与沉淀分析法8.1 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及其影响因素8.2 沉淀滴定8.3 重量分析法思考题与习题第9章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9.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基本原理9.2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9.3 紫外可见光谱的应用思考题与习题第10章 红外吸收光谱法10.1 引言10.2 红外吸收的基本原理10.3 红外光谱仪10.4 红外吸收光谱法的应用思考题与习题第11章 分子发光分析法11.1 引言11.2 荧光和磷光分析法11.3 化学发光分析法思考题与习题第12章 原子光谱分析法12.1 引言12.2 原子光谱分析法的理论基础12.3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12.4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12.5 原子荧光光谱法思考题与习题第13章 核磁共振波谱法13.1 核磁共振基本原理13.2 化学位移和核磁共振谱13.3 自旋偶合与自旋系统13.4 核磁共振波谱仪思考题与习题第14章 电分析化学法14.1 引言14.2 电位分析法14.3 电解分析法和库仑分析法14.4 极谱法和伏安法14.5 电分析化学新方法思考题与习题第15章 色谱分析法15.1 引言15.2 色谱理论基础15.3 气相色谱法15.4 高效液相色谱法思考题与习题第16章 其他仪器分析方法简介16.1 热分析法16.2 电子能谱法16.3 质谱分析法16.4 拉曼光谱法思考题与习题参考文献附录目录1 绪论1.1 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1.2 分析化学分类、进展及定量分析概述1.3 定量分析中的误差1.4 分析结果的数据处理1.5 误差的传递1.6 有效数字及运算规则1.7 标准曲线的回归分析1.8 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科苑导读:人类基因组计划中的分析化学思考题与习题2 滴定分析法概论2.1 滴定分析概述2.2 滴定分析中的标准溶液2.3 滴定分析中的计算科苑导读:科学家玻义耳思考题与习题3 酸碱滴定法3.1 酸碱质子理论3.2 酸碱溶液的pH值及各组分的分布分数的计算3.3 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标定3.4 酸碱指示剂3.5 酸碱滴定法基本原理3.6 酸碱滴定法应用示例科苑导读:科学家盖.吕萨克思考题与习题4 络合滴定法4.1 络合滴定法概述4.2 EDTA及其金属离子络合物4.3 络合反应中的副反应系数和条件稳定常数4.4 络合滴定的基本原理4.5 络合滴定指示剂4.6 提高络合滴定选择性的途径4.7 其他络合滴定剂4.8 络合滴定法应用示例科苑导读:科学家贝采里乌斯思考题与习题5 氧化还原滴定法5.1 氧化还原平衡概述5.2 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5.3 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及影响因素5.4 氧化还原滴定曲线5.5 氧化还原滴定中的预处理5.6 常见氧化还原滴定方法5.7 其他氧化还原滴定法5.8 氧化还原滴定结果的计算科苑导读:科学家能斯特思考题与习题6 沉淀滴定法和重量分析法6.1 沉淀滴定法原理及应用6.2 重量分析法概述6.3 沉淀的形成和沾污6.4 沉淀条件的选择6.5 重量分析中的计算6.6 重量分析应用示例科苑导读:分析化学家莫尔思考题与习题7 吸光光度法7.1 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7.2 光吸收基本定律7.3 吸光光度法的仪器7.4 吸光光度法分析条件的选择7.5 光度分析的应用示例科苑导读:科学家梁树权思考题与习题8 原子吸收光谱法8.1 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基本原理8.2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及工作条件的选择8.3 原子吸收光谱法中的干扰8.4 定量分析方法8.5 原子吸收光谱法应用示例科苑导读:科学家本生思考题与习题9 电位分析法9.1 概述9.2 参比电极9.3 指示电极及电池电动势的测量9.4 直接电位法9.5 电位滴定法9.6 电位分析法中的计算科苑导读:科学家海洛夫斯基思考题与习题10 色谱分析法10.1 概述10.2 色谱分析理论基础10.3 色谱定性与定量分析10.4 气相色谱分析10.5 高效液相色谱法10.6 色谱-质谱联用技术10.7 色谱分析应用示例科苑导读:兴奋剂检测思考题与习题11 X射线荧光光谱法11.1 X射线基础知识11.2 X射线荧光光谱仪11.3 X射线荧光定性定量分析方法11.4 X射线荧光分析中的误差来源科苑导读:科学家伦琴思考题与习题12 定量分析中的分离方法12.1 沉淀分离法12.2 液-液萃取分离法12.3 色谱分离法12.4 离子交换分离法科苑导读:膜分离与海水淡化思考题与习题13 实际样品的定量分析13.1 分析样品的采取和制备13.2 试样的分解及测定方法选择原则13.3 水泥、玻璃主要成分测定方法概述13.4 水质分析13.5 生活中的分析化学科苑导读:科学家普雷格尔思考题与习题14 Matlab与分析化学计算14.1 Matlab概述14.2 Matlab的基本运算和多项式14.3 图形绘制14.4 一元校正和多元校正分析科苑导读:化学计量学思考题与乏题附录附录一 弱酸、弱碱在水中的解离常数(25)附录二 常用的酸溶液和碱溶液的相对密度和浓度附录三 伟用的缓冲溶液附录四 金属络合物的稳定常数附录五 金属离子与氨羧络合剂形成的络合物的稳定常数附录六 一些金属离子的lgaM(OH)值附录七 标准电极电位(18-25)附录八 条件电极电位附录九 难溶化合物的溶度积常数(18)附录十 部分金属氢氧化物沉淀的pH值附录十一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部分元素的灵敏度和检出限附录十二 国际原子量表附录十三 一些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附录十四 指数加减法表附录十五 与分析化学有关的重要杂志和网站参考文献目录上篇理论部分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分析化学的定义、任务和作用第二节分析方法的分类第三节分析化学的发展第四节分析化学的学习目的与任务复习与思考题【阅读资料】分析化学部分杂志和网站著名分析化学家和教育家梁树权第二章定量分析误差和数据处理第一节定量分析的误差及减免方法第二节有效数字及分析数据的处理复习与思考题【阅读资料】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第三章滴定分析法概述第一节滴定分析概述第二节滴定分析的标准溶液第三节滴定分析法的计算复习与思考题【阅读资料】滴定分析法的发展历程第四章酸碱滴定法第一节酸碱质子理论第二节酸碱指示剂第三节酸碱滴定的基本原理第四节酸碱滴定法的应用复习与思考题【阅读资料】非水溶液中的酸碱滴定第五章配位滴定法第一节概述第二节金属指示剂第三节配位滴定法的基本原理第四节配位滴定法的应用复习与思考题【阅读资料】螯合剂与螯合剂的联用第六章氧化还原滴定法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氧化还原滴定的原理第三节氧化还原滴定中的预处理第四节常用氧化还原滴定法第五节氧化还原滴定结果的计算复习与思考题【阅读资料】有机物污染综合指标第七章沉淀滴定法第一节概述第二节银量法的基本原理第三节银量法终点指示方法第四节银量法的应用复习与思考题【阅读资料】莫尔小传第八章重量分析法第九章吸光光度法第十章定量分析中的分离方法及定量分析的一般步骤下篇实验部分样题参考文献附录目录第一章分析化学概论第一节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第二节分析化学方法的分类第三节分析测定的一般过程第四节分析化学与化学计量学、过程分析化学第五节分析化学前沿与分析化学人才的培养第二章法定计量单位与分析化学计算第一节法定计量单位与国际单位制一、法定计量单位二、国际单位制三、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第二节定量化学分析计算一、滴定分析法计算二、称量分析法计算三、微量分析法计算习题第三章定量分析测定误差与分析化学质量保证第一节定量分析测定误差一、定量分析误差的定义二、误差的分类三、分析结果的表征准确度、精密度第二节有效数字第三节实验数据的统计处理及分析结果的正确表达一、随机误差的正态分布与分布二、数据的统计处理方法及分析结果的正确表达第四节分析质量与分析实验室质量控制、质量保证一、分析质量二、分析实验室质量控制三、分析实验室质量保证习题第四章化学分析中的反应及平衡处理方法副反应系数法第一节酸碱反应及其平衡处理一、酸碱质子理论二、酸碱反应平衡常数与酸碱强度三、酸碱水溶液平衡组分浓度的计算四、溶液中离子平衡图解法的应用五、酸碱溶液的H浓度计算六、酸碱缓冲溶液第二节配位化合物反应及其平衡处理一、配位化合物的稳定常数二、各级配位化合物的分布三、副反应系数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及其平衡处理一、水溶液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和电极电位二、条件电极电位三、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与反应条件的控制第四节沉淀反应及其平衡处理一、条件溶度积二、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第五节非平衡状态反应在分析测定的应用FIA技术习题第五章滴定分析法第一节滴定分析法的条件与误差一、滴定分析法的基本概念二、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三、容量分析仪器四、滴定终点的确定方法五、滴定方式第二节酸碱滴定法一、酸碱滴定反应的类型二、滴定曲线和指示剂的选择三、滴定可行性的判断四、酸碱滴定反应的强化措施五、酸碱滴定法误差(阅读材料)六、酸碱滴定法的应用第三节配位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及沉淀滴定法一、配位滴定法二、氧化还原滴定法三、沉淀滴定法习题第六章称量分析法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挥发法在分析中的应用(阅读材料)一、水分测定二、灼烧失量测定三、灰分、挥发分测定四、不溶物、悬浮物测定五、萃取称量法第三节沉淀分析法的原理和应用一、沉淀的类型二、沉淀的形成原理三、减少沉淀沾污,获得纯净沉淀的方法四、沉淀分析法的应用第四节均匀沉淀法与沉淀法在材料制备中的应用第七章光谱分析法第一节可见光吸收光谱法分光光度法一、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与吸收光谱法二、可见分光光度法的特点三、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四、分光光度测定方法五、分光光度计六、分光光度法的误差与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第二节紫外吸收光谱法一、基本原理二、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三、影响紫外吸收光谱的主要因素四、紫外分光光度计简介五、紫外吸收光谱法的应用第三节红外吸收光谱法一、基本原理二、有机化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三、红外分光光度计简介四、红外吸收光谱法在有机分析中的应用第四节原子发射光谱法一、基本原理二、原子发射光谱仪三、定性分析四、定量分析第五节原子吸收光谱法一、基本原理二、原子吸收光谱仪三、原子吸收光谱的测量技术四、原子吸收光谱的分析方法思考题和习题第八章电化学分析法第一节各种测量用电极一、参比电极二、指示电极三、离子选择性电极第二节电位分析法及其应用一、电位分析法测定溶液的pH二、电位分析法测定离子活度三、电位滴定法第三节库仑分析法一、控制电位库仑分析二、恒电流库仑滴定(库仑滴定)三、微库仑分析法(动态库仑分析)简介第四节溶出伏安法第五节双指示电极安培滴定(永停终点法)思考题和习题第九章色谱分析法第一节色谱分析法的原理及分类一、茨维特的经典实验二、色谱分析法的分离原理及特点三、色谱分析法的分类第二节气相色谱分析法一、方法简介二、气相色谱仪三、气相色谱固定相四、气相色谱检测器五、气相色谱的定性及定量方法六、气相色谱法基本原理七、程序升温操作技术八、气相色谱分析法测定实例(阅读材料)第三节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一、方法简介二、高效液相色谱仪三、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器四、高效液相色谱的固定相和流动相五、高效液相色谱的基本理论六、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测定实例(阅读材料)思考题和习题第十章定量分析中的分离方法及一般分析步骤第一节定量分析中的分离方法一、沉淀分离法二、萃取分离法三、离子交换分离法四、液相色谱分离法五、膜分离法六、固相萃取和固相微萃取七、微波溶样或微波萃取八、超临界流体萃取第二节定量分析的一般步骤一、试样的采集和制备二、试样的溶解或分解三、干扰组分的分离四、欲测组分定量分析方法的选择思考题和习题第十一章现代分析方法与分析仪器的发展趋向(阅读材料)第一节分析工作者的分析技能培养第二节分析方法的发展趋向第三节分析仪器的发展趋向一、分析仪器分类简介二、分析仪器的发展趋向附录表一弱酸、弱碱在水溶液中的离解常数(25)表二金属配合物的稳定常数表三金属离子与氨羧配合剂配合物稳定常数的对数值表四一些配合物滴定剂、掩蔽剂、缓冲剂阴离子的lgL(H)值表五一些金属离子的lgM(OH)值表六金属指示剂的lgIn(H)值及金属指示剂变色点的pM值(即pMt值)表七标准电极电位()及一些氧化还原电对的条件电极电位()表八难溶化合物的活度积(Ksp)和溶度积(Ksp)(25)表九相对原子质量表表十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表十一国际单位制的辅助单位表十二国际单位制中具有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表十三国家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表十四SI词头参考文献目录第1章 绪论 1-1 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 1-2 分析方法的分类 1-3 定量分析的一般步骤 1-4 分析化学的进展简况第2章 误差及分析数据的统计处理 2-1 定量分析中的误差 2-2 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其减免方法 2-3 有限次测定中随机误差服从t分布 2-4 分析结果的数据处理 2-5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 思考题 习题第3章 滴定分析法 3-1 滴定分析法概述 3-2 酸碱滴定法 3-3 配位滴定法 3-4 氧化还原滴定法 3-5 沉淀滴定法 思考题 习题第4章 电位分析法 4-1 概述 4-2 参比电极 4-3 金属基电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