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理论阅读文献撰写毕业论文相关表格.doc_第1页
翻译理论阅读文献撰写毕业论文相关表格.doc_第2页
翻译理论阅读文献撰写毕业论文相关表格.doc_第3页
翻译理论阅读文献撰写毕业论文相关表格.doc_第4页
翻译理论阅读文献撰写毕业论文相关表格.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 国外翻译理论理论名称代表人物 定义、基本观点应用领域评价功能对等理论尤金.奈达(Eug-ene Nida)功能对等的含义是:语言之间、文化之间能通过寻找翻译对等语,以恰当的方式重新组织信息的形式和语义结构进行交际。该理论把读者的地位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译文读者的语言文化习惯、理解欣赏能力和对译文的反应得到了很大程度的重视。强调“内容第一,形式第二”(译者应着眼于原文的意义和精神,而不拘泥于原文的语言结构,即不拘泥于形式对等);重视作为整体的接受语和文化、特定的语言环境及目的语受众这三个因素。医学、合同、影视、法律、汉语习语、网络流行语、品牌、唐诗、中国政治文献、戏剧、科技、中国特色词汇翻译;大学教学、外交口译优势:宏观上,功能对等理论为翻译研究提供了许多新方法,为现代学翻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文学翻译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微观上,它从语言和文化的角度缓和了翻译家们归化和异化争论,从多个学科的角度找“归化”和 “异化”的平衡点。局限性:历史文化的不同(文化差异的客观存在决定了功能对对等理论一再强调的读者反映相同时不可能达到的);文化负载词的空缺;文学翻译中功能对等是很难实现的。(功能)目的论赖斯(最先提出文本类型理论);弗米尔(提出目的论);曼塔里(阐发了行为理论);诺德(提出了功能加忠诚的理论)翻译目的论的定义是:在目的语背景下,为目的语的目的和目的语环境读者,产生一个文本。目的论翻译理论共有三个原则: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这三个原则的关系为:忠实原则服从于连贯原则,而这二者服从于目的原则,目的原则是三者中最为核心的原则。弗米尔将目的原则阐述为两条原则:(1)翻译目的决定翻译功能,原文和译文的互动由翻译目的决定;(2)翻译的目的根据受众不同,而会有所不同。简言之,目的决定方法。公示语翻译、商务谈判口译、说明书、新闻、科技、广告、品牌名称翻译、法律、菜名翻译、电影字幕翻译、儿童文学翻译等等优势:翻译目的论跳出传统至酷,将翻译作为跨文化交际活动,扩大了翻译的研究领域,是翻译理论界的重要理论突破。主要表现在一下三个方面:第一,目的论以“翻译目的”为出发点对翻译过程本身进行研究;第二,目的论提出原文只是一个信息的提供者,译者、译文对翻译过程都有影响,使翻译研究摆脱单纯进行文本本身研究的局限;第三,目的论的另一大突破是把译文放在宏大的文化语境中去审视。局限性:一是目的论强调了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但没有具体说明译者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改译的程度范围;而是目的论使得严格意义上的翻译与改写的界线变得不再清晰,并不适合于所有文体,例如文学;三是否定了源语文本的意义,忽视了源文本和目的文本的一致性,片面夸大了目的的作用。符号学翻译理论皮尔士、索绪尔(最先提出);卡尔纳普、莫里斯(发展)莫里斯认为,语言符号系统涉及三种关系:句法的、语义的和语用的关系。对应于这三种关系的是三类符号学意义:言内意义、指称意义和语用意义;这三类意义是一个整体,共同构成了词语和话语的总体意义,代表着所承载信息的形式、内容和功能。符号学翻译理论的基础就是把翻译视作跨文化意义上的语言交际活动,其操作对象是社会文化信息,而社会文化信息是由各种各样的符号体系所承载。文学、电影片名、日常口语、中国古诗翻译、广告等优势: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方法,符号学应用于翻译是分析翻译现象最全而的体系。它使翻译研究跨出了纯语言研究的范围而进入了一个更加广阔而绚丽多彩的天地,即文化的比较研究,能够全而系统地描写翻译中的非语言因素。同时,符号学有很强的逻辑性和解释翻译现象的能力,为翻译理论中一些有争议性的问题提供新的理论视角。局限性:由于语言文化的差异,各种语言符号所代表的意义会有所差异,导致译者翻译的不准确性。阐释学派翻译理论赫尔墨斯;乔治斯坦纳阐释学的基本定义是进行解释的基学科或理论,是一种关于理解和理解文本意义的理论和哲学。文化以阐释学的角度论述了翻译与理解的密切关系,从理论上探讨了翻译的原则和途径,指出翻译可以采取两种途径:依着不打扰原作者,带读者靠近作者,或者尽量不打扰读者,使作者靠近读者。以海德格尔的阐释思想为基础,提出“理解也是翻译”的观点,赋予翻译以更宽泛的含义,将翻译的过程看作阐释的运作,并把翻译分为四个步骤:即信赖、侵入、吸收和补偿。文学作品翻译、诗歌翻译、医学作品等优势:阐释学翻译理论作为一门关于理解、解释和应用的方法论学说,从独特的视角突出了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操作性,为翻译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后来学者在翻译理论方面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理论资源。局限性:阐释学理论派系的一些基本观点互相矛盾,不相统一;缺乏应有的创新精神;看重阐释学的语言范式,而忽视本体论的思考。文化翻译学派苏珊.巴斯内特;勒菲费尔;韦努蒂巴斯内特强调,翻译中不同功能的等值只是翻译的手段而已,而文化转换才是翻译的目的。对于勒菲费尔来说,“翻译研究就是文化互动研究。”在文化学派看来,翻译毫无疑问是一种改写,其积极作用是,引进新的概念、新的文学样式和新的方法,有助于文学和社会进步。韦努蒂阐释的归化和异化概念影响很大。他主张翻译应该尽量采用表达差异的异化法。新闻翻译、旅游翻译、文学作品翻译、民俗翻译等优势:文化学派的兴起和迅速发展使其作为独立学科而存在的地位稳固下来;“文化转向”超越了传统的翻译思想,从宏观的角度,即文化角度研究翻译;文化学派发现并反复强调翻译与文本外因素的关系;文化学派重视译语与目标语文化,提高了译者的地位。局限性:文化学派对传统的语言学派采取了完全否定的态度;“文化转向”从传统的“语言转化”转向“文化转化”,过分强调翻译的文化功能。解构学派翻译理论沃尔特本雅明;雅克德里达解构主义是在对索绪尔创立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和结构主义理论的反思和“破解”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译者是创造的主体,译文语言是新生的语言;二、原文取决于译文,文本本身的定义是由译文而不是原文决定的;三、一切文本都具有互文性,原文与译文是平等互补关系;四、翻译应尽量表现语言之间的差异;五、翻译是双重语言制约下的产物。文学作品、外语教学、新闻标题、电影片名翻译等优势:解构主义翻译观把我们从传统的惯性思维中解放出来,使我们以一种辩证和动态的思维方式来理解和阐释翻译理论中的种种关系;它使我们重现审查和反思传统翻译理论中的“忠实”、“通顺”标准;使传统翻译观走出了语言和意义的同一性、确定性道德误区,为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局限性:正说郭建中所说:“解构主义翻译理论不能说是一种翻译理论,因为解构主义者并没有提出具体的描述性或规范性的翻译原则、模式和方法,内部有一些自相矛盾的理念。”女性主义翻译理论雪莉西蒙、芭芭拉戈达德、萝莉张伯伦等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旨在探讨女性主义翻译在翻译策略上体现的女性独特的审美价值,从而实现其男女平权的政治诉求,它颠覆了传统译论中原文与译文的主仆关系,瓦解了传统译论关于译文要忠实于原文的观点。女性主义的翻译实践既不是要忠实于原作者也不是忠实于读者,而是要忠实于“一项写作计划”,即作者和译者共同参与的写作计划,强调“以笔发挥主观能动性”。文学作品、诗歌翻译等优势: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拓宽了翻译研究的视域,给当代翻译理论界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特别是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有关译者主体性的研究,不仅在理论上颇具新意,在实践中更是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局限性:由于女性主义流派众多,有些观点过于激进,因而在某种程度上偏离甚至歪曲了翻译活动的本质,也就不可避兔地为各种各样的批评留下了口实。后殖民翻译理论 斯皮瓦克、赛义德、巴巴后殖民主义理论审视的是不同历史条件下的翻译实践,关注隐藏在译作背后的权力运作,考察权力与话语的不平等关系,主要涉及的范围有:翻译与文化他者、翻译与身份认同、翻译与混杂性(hybridity)、翻译与民族叙事、翻译与后殖民写作等因素的关系。文学作品、商标翻译、文化、商务英语翻译等优势:后殖民主义将文学批评的研究中心由文本形式转移到文化政治上,学者们通过揭露翻译在政治角度的本质体现,探究为翻译创造权利重构的线索和可能性。后殖民主义译论是不可或缺的文化批评话语。局限性:研究的只是特定年代的一些带有殖民主义色彩的作品,比较狭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阅读文献:1. Nida. E.A. (1993).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on.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Press.2. 郭著章.英汉互译实用教程(第四版)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0.3. 黄海军,马可云.解构主义翻译:影响与局限 J.外语教学, 2008, (1):88-93.4. 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 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9.5. 马福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视角下的译者主体性 J.重庆科学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6):136-137.6. 谭载喜. 翻译学M. 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5.7. 谭载喜.新编奈达翻译理论 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2.8. 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 M.北京:商务印刷馆, 2004.7. 廖七一等.当代英国翻译理论 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1.8. 孟建钢,文化翻译语用对等 兼谈符号学理论在翻译中的运用 J.中国科技翻译, 2000, (1):1-4.9. 叶朝成,陈春燕.功能目的论综述 J.科技信息(外语论坛), 2011, (1): 211.10. 叶家春,对目的论的再认识 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10, (2): 38-40.11. 赵博,翻译中的文化文化学派的翻译观 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1): 57-58.12. 赵丹丹.浅淡奈达的功能对能理论 J.文学教育, 2011, (3): 54-55.13. 王丽娟.中国符号学翻译研究综述 J.重庆与世界科学界, 2013, (7):84.14. 张永喜.解构主义观之再思 J.外语研究, 2006, (6):55-58.二、 中国翻译理论理论名称代表人物定义、基本观点评价“信达雅” 严复所谓“信达雅”,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要求译者在进行翻译时要做到:忠实于原文(信),意思表达准确、流畅(达),文笔优美、富有文采(雅)。严复说:“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凡此经营,皆以为达;为达,即所以为信也。”“信达雅”原则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1.对原文的忠实。2.译文表达的流畅与可接受性。严复认为,“信达雅”并非并列关系,“信”是核心,“达”和“雅”都是手段。优势:“信达雅”三字,字字珠玑,言简意赅,微言大义,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语言文化特有的简单中的精微,朴素中的丰富。自提出以来,曾被无数个学者所接受和推崇,以至于后来成为我国翻译界影响最深、最具生命力的翻译标准,是中国翻译理论界的重要理论突破。局限性:首先,严复提出的“信”不够全面,他的信仅指意思不悖于原文,对原文语体等没有加以考虑;其次,严复对“达”、“雅”的理解存在着不足;最后,对“信”和“雅”的理解存在一些争议:“信”和“雅”完全脱离了关系,“雅”即不受“信”的制约,也不为“信”服务,而是完全为“达”服务的。“化境”论钱钟书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有的风味,那就算得入于“化境”。“化”概括有三层意思:(1)转化(transforming),即上述所说的“将一国文字转化成一国文字”;(2)归化(reforming),将外文用自然流畅的本国文字表达出来;(3)“化境”就是“原作的投胎转世,躯壳换了一个,而精神姿致依然故我”。优势:与传统的“信、达、雅”说相比,“化境”说更为严谨,含义更为深远。“化境”说为译者指明了努力的方向:一种尽量“欧化”,另一种尽量“汉化”,解决了翻译中的“异化“和”归化“问题,为英汉翻译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途径,在中国的译论建设中起着继往开来、承上启下的作用。局限性:严格来说,钱先生的这一“化境”说是欠科学的。所谓“欠科学”。是指“难于操作”,实际意义或实用价值不大。“神似”论傅雷“神似”,亦即“传神”,就是传达原文的精神,通过文字把字里行间的意蕴表达出来。至于“神似”译论的内涵,大致可以用“精气神”三个字简要概括,细言之:“精”即“精神”,“气”即“气息”, “神”即“神韵”。翻译时不能“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如果译文显得生硬牵强,那就得“化”它一化了。同时, 化的时候不能任意地化,也就是说,虽然“躯壳换了一个”,还得“完全保存原有的风味” “精神姿致依然”故我。优势:“神似”说是把中国的传统美学观念移植到文学翻译领域的产物,可以说是我国翻译界的独创,也是我国自成体系的翻译理论独具的特点,是层次更深、要求更高的翻译标准,对译者的实践工作有较大的指导意义。局限性:“化”是翻译“所向往的最高境界”,是文学翻译的“最高理想”, “彻底和全部地化”是“不可实现的理想”。(许筠、肖红. 试译傅雷翻译观,外国文学研究,2003,1.)阅读文献:1. 郭著章.英汉互译实用教程(第四版)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0.2. 林璋.解读严复 “信达雅” J.中国科技, 2000, (13): 1-4.3. 刘英蘋,郭九林,“化境”探微 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 2013, (15):402-404.4. 田金平.论傅雷“神似”翻译理论的价值 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 (21): 92-93.5. 杨全红.傅雷“神似”译论新探 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0, (3): 53.6. 谢天振.中西翻译简史 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7. 许筠,肖红.试译傅雷翻译观 J.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2, (3): 67-68.三、 文体与翻译文体类别范畴特点翻译要点新闻报刊文体新闻报导、新闻电讯、社论(述评、评论),特写、学术性或科技性文章、文艺性作品、广告类文字材料、报刊上也经常刊载政府机构、国际国内组织或团体的公报、公约等法律文书。纯硬性新闻(pure hard news) 特写(feature articles) 纯软性新闻(pure soft news) 娱乐性(entertainment)纪实性(factualness)1.用词: 新奇招眼,夸张词、典故词、比喻词、借喻词、生僻词、俚语词、连缀词 。2.句法: 扩展的简单句,主动语态为主,被动语态为辅;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追求最大限度客观性;导语+事实(倒金字塔结构);用平易英语,保持客观性。准确翻译新闻词语;坚持严谨的翻译态度和作风;Standard English,汉语词语不宜太俗或太雅;提供事实为目的,避免使用激情词语,做个冷静的叙述者。公文文体广义的公文文体是指政府或机构发布的各种公告、宣言、规章、法令、通告、启事、通报、指令以及各类法律文书;狭义的仅指法律文书。明晰准确,避免晦涩;严谨紧凑,避免松散;(作用:吸引公众注意力,并保持公众在思维和视觉上的连贯性)程式规范化,避免标新立异。透彻理解全文;注意汉语语体,可使用文言连词及文言虚词;研究材料所涉及的专业内容;注意形式文体,包括公文程式、格式、体例等;所用词语应严格遵守一贯性(consistency) 的原则。描述及叙述文体戏剧性叙述(dramatized narration),生动产生视觉性联想;总结性叙述(summarized narration,重Rapid Movement,多用于传记、历史纪事、游记;概括性叙述(generalized narration),平铺直叙flatness。用词最丰富;语言现象最丰富:语法现象多,句型变化多,修辞手段多;情态最丰富;风格最多样;深透理解原文;作品的写作背景及作家的创作意图;叙述的发展层次(narrative movement); 注意时态、语态、语气以及句子结构、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注意词的文体色彩及词的语域问题; 讲求语言美;应用文体应用英语不是统一的文体类别,其体式最为复杂,包括公函、书信、通知、请柬、启事、通告、广告、海报、单据、契约、合同、法律文件、迎送辞、协议书、备忘录以及商品使用说明书等。1. 广告特点:注重语言的感召力,大众化,口语化,功能化;充满浮夸词语,大量使用形容词和副词(尤其是最高级),其次是各式动词; 招聘招标广告采用正式书面英语,纪实性强,很少使用描绘性形容词及最高级形容词及副词;句子简短,利落有力,大量使用省略句、祈使句及破折句; 常用修辞手法,围绕着商标、公司和价格,玩弄辞藻,使用警句名言;2. 公函特点:有固定的格式:函头heading 受函人地址inside address 称呼 salutation函件正文 body结束语closing sentence 函尾套语complimentary closing 致函人签名signature3. 契约特点:条例性(纲目,条款,细则),要求明晰达意,纲目和条款结构始终一贯,纲目多用名词短语,并一用到底,契约文体句子扩展的基本模式是并列式; 纪实性,制定契约的目的是提出、限定、筹划、应策某种事务,必须言而有实。契约文体一般很简洁,有很多程式化的语句,表述某事务的工作程序及约定常规; 规范性,用词规范,符合约定俗成的涵义,契约英语属于正式英语或庄严体英语;4. 教范特点: 描述性:具有科学的思维逻辑;具有生动的形象效果; 具有明白晓畅的说服力,即语言简练通俗;技术性:涉及专业或专门知识,类似科技英语,但比科技英语要简略;简略性:语言结构简略,采用扩展的简单句,祈使句,名词连用,尽量省略冠词、介词及无关重要的形容词、副词和连词;1. 广告翻译要点:充满浮夸词语,大量使用形容词和副词(尤其是最高级),其次是各式动词;招聘招标广告采用正式书面英语,纪实性强,很少使用描绘性形容词及最高级形容词及副词; 句子简短,利落有力,大量使用省略句、祈使句及破折句;常用修辞手法,围绕着商标、公司和价格,玩弄辞藻,使用警句名言;2. 公函翻译要点:不求虚饰,但求简明、严谨、准确,做到事实细节不疏漏; 情态常用变化,但表述很婉转,翻译时把握分寸; 保留英语正式书信程式,不必套用中国传统旧式;不求函件全译,但需摘译;3. 契约翻译要点:虚心学习,勤于求教;高度的责任感和工作热忱,培养严谨的翻译作风;在业务上、翻译水平上、工作作风上严格要求自己;4. 教范翻译要点:加强责任感及对翻译工作的认识; 力争做到见文见物; 平时注意钻研本行业务,提高技术专业水平;仪器、医药等说明书译好后请专家过目定稿,再交付使用;论述文体社会科学论著、研究报告、文献资料,报刊社论和评论,正式演讲和发言。 旨在解析思、开发论点、辨明事理、展开论争,力求周密深入,避免疏漏。用词端庄、典雅、规范、严谨,多用比较抽象、具有概括性词语;句子结构比较复杂,举行变化及扩展样式较多,环扣包孕式,使用后置修饰语和插入成分;准确理解词义,透彻理解全文; 抓住中心思想,分析文章总体结构和谋篇布局的脉络,理清逻辑思维层次;注重汉语论述文的一般用词倾向和风格体式。科技文体科技文体可以泛指一切论及或谈及科学和技术的书面语和口语,其中包括: 1. 科技著述、科技论文和报告、实验报告和方案; 2. 各类科技情报和文字资料;3. 科技实用手册(Operative Means,包括仪器、 仪表、机械、工具等)的结构描述和操作规程;4. 有关科技问题的会谈、会议、交谈的用语;5. 有关科技的影片、录像等有声资料的解说词,等等。1. 词汇: 常用词汇的专业化;同一词语词义的多专业化;通过现代英语构词法,构成丰富多样的科技词汇; 2. 词法:名词化,广泛使用能表示动作或状态的抽象名词,以简化语言结构,达到言简意明;自动性强的表示行动的动词(动态感,生动)取代表示存在的动词Be(静态感,凝滞); 重视使用连接成分(the connector);3. 谓语形态:多用动词现在时,表述无时间性(timeless)的一般叙述(general statement); 多用被动语态,使注意力集中在叙述中的事物、现实或过程;准确翻译科技词义;熟练掌握常用结构;透彻分析深层结构,词汇意义语法关系主题关系;学习科技知识;提高语文水平; 培养、发扬严谨作风。阅读文献:1. 曹明伦.广告语言的基本特点及其翻译 J. 中国翻译, 2006, (5):87-89.2. 段慧琼,江山.法律文体的汉英句法特点及翻译策略 J. 文化研究网络财富, 2009, (5):131-133.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