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三年级三校联合考试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doc_第1页
2013届高三年级三校联合考试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doc_第2页
2013届高三年级三校联合考试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doc_第3页
2013届高三年级三校联合考试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绝密 启封并使用完毕前2013届高三年级三校联合考试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语言知识及运用(15分,每小题3分)1.【D】A zizi dngdng wiwi zhozhu B pngpn lili gnggng qingqing C pp qioqio lul chch D chngchng titi hnghng mm2. 【B】A项“事”应为“是”; “失”应为“食”;“青”应为“清”C项“”应为“饥肌”,“轻”应为“清”;D项“璧”应为“碧”, “题”应为“提”3. 【A】 A项“啧有烦言”,很多人说不满意的话,符合语境。B项“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笔势雄健活泼,用在此句不合语境。C项“求田问舍”,舍:房子。多方购买田地,到处问询屋介。指只知道置产业,谋求个人私利。比喻没有远大的志向。不符合语境。D项“特立独行”,志向高洁,行为特异,不随波逐流。不合语境。4. 【C】 A项语序不当,“广大农村消费者”要放在“一方面”后。B项“为获得”句式杂糅,可改为“使获得”;D项搭配不当,全句的主干为“孔子形象,打破思维习惯,受到关注,并多次获得国家奖项”,“孔子形象获得国家奖项”不当,应是“动画片孔子”“受到关注”获得“国家奖项”,可以将“塑造的”改为“塑造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每小题3分,共9分)5【C】(这一项所描述的内容,文中为另一种反转录病毒所具有,这是偷梁换柱的错误。)6【B】(解题的相关内容在第3段和第5段,B项只举出治疗融合,缺少疗效说明。属筛选要点不全。似是而非,不足为据。)7【B】(A项相关句在开头,原文只是“据说”,以此说“移植成功”推理不可信;C项解说属无中生有;D项说“已经迎刃而解”,是夸大失真,原文是“并非不可逾越”)三、文言文阅读(22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翻译题9分,简答题4分)8.【B】(B中“浩然”为“伟大正直”之意。)9.【A】(A中两个“之”均为助词,的。B中前“其”为第三人称代词,他的,指孟子的;后“其”为第一人称代词,我、自己。C中前“以”为连词,可译为来、用来;后“以”为介词,表凭借。D中前“且”与“夫”构成复音词“且夫”,表示下文有进一步的议论;后“且”表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10.【D】(D中“聪敏的苏辙屈心抑志、奉承阿谀”错,在材料中作者写出了自己对韩太尉的敬仰之情,表达了自己想要拜见韩太尉的迫切愿望,但并没有极力贬低自己,对韩太尉极尽阿谀奉承之词。因此从整体来看,这个选项不符合原文内容。)11. 第二段,就自身经历进一步对“养气”说展开论述。参考答案:作者有前后不同的两种学习经历。第一种是交游不广、见闻不博,只学古人陈旧过时的东西。(1分)第二种是“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1分)作者在谈到第二种学习经历时,列举了四个事实:一是经过秦汉故都,尽情观赏;二是眺望黄河,想像着古时的英雄人物;三是到了京城,饱览一切,知道了天地的广阔、美丽;四是谒见了欧阳公,知道天下的好文章都汇集在这里。归纳起来,实际上是游览天下名山大川 ,广交天下的文人学士。而这两样,实际上说的都是外在的阅历,可见,苏辙是更重视外在的阅历的。(2分)12.(1)译为:(我)认为,文章是人气质的体现,然而文章不是通过练习就能写得好的,而人的气质却可以通过修养来获得。句的关键词为 “气”(气质)、“养”(修养)、“致”(获得)。3分(2)译为:诸子百家的书,虽然无所不读,然而都是古人留下的陈旧经验,不能激发我的志气。我担心会沉没下去,所以毅然离开家乡,去寻求天下的奇闻壮观,以体会天地的广博。关键词为 “陈迹”(陈旧经验)、“汩没”(沉沦、沉没)、“知”(体会)。3分(3)译为:然而有幸得到恩赐还乡,等待吏部的选用,使(我)能够有几年空闲的时间,将用来更好地研习文章,并且学习从政之道。太尉假如认为我还可以教诲而屈尊教导我的话,那我就更感到幸运了。3分关键词为:“优游”(空闲的时间)、“治”(学习)、“辱教”(屈尊教导)【参考译文】: 太尉执事:辙生性喜好写文章,对此想得很深。我认为文章是气的外在体现,然而文章不是单靠学习就能写好的,气却可以通过培养而得到。孟子说:“我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现在看他的文章,宽厚宏博,充塞于天地之间,同他气的大小相称。司马迁走遍天下,广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之间的英豪俊杰交游,所以他的文章疏放不羁,颇有奇伟之气。这两个人,难道单靠执笔学写这种文章就能到此地步的吗?这是因为他们的气充满在内心而溢露到外貌,发于言语而表现为文章,自己却并没有觉察到。 辙出生已经十九年了。我住在家里时,所交往的,不过是邻居同乡这一类人。所看到的,不过是几百里之内的景物,没有高山旷野可以登临观览以开阔自己的心胸。诸子百家的书,虽然无所不读,然而都是古人过去的东西,不能激发自己的志气。我担心就此而被埋没,所以断然离开家乡,去寻求天下的奇闻壮观,以便了解天地的广大。我经过秦朝、汉朝的故都,尽情观览终南山、嵩山、华山的高峻,向北眺望黄河奔腾的急流,深有感慨地想起了古代的英雄豪杰。到了京城,抬头看到天子宫殿的壮丽,以及粮仓、府库、城池、苑囿的富庶而且巨大,这才知道天下的广阔富丽。见到翰林学土欧阳公,聆听了他宏大雄辩的议论,看到了他秀美奇伟的容貌,同他的学生贤士大夫交游,这才知道天下的文章都汇聚在这里。太尉以雄才大略称冠天下,全国人依靠您而无忧无虑,四方各少数民族惧怕您而不敢侵犯,在朝廷之内像周公、召公一样辅君有方,领兵出征像方叔、召虎一样御侮立功。可是我至今还未见到您呢。 况且一个人的学习,不是有志于大的方面,即使学了很多又有什么用呢?辙这次来,对于山,看到了终南山、嵩山、华山的高峻;对于水,看到了黄河的深广;对于人,看到了欧阳公;可是仍以没有谒见您而为一件憾事。所以希望能够一睹贤人的丰采,就是听到您的一句话也足以使自己心雄志壮,这样就算看遍了天下的壮观而不会再有什么遗憾了。 辙年纪很轻,还没能够通晓做官的事情。先前来京应试,并不是为了谋取微薄的俸禄,偶然得到了它,也不是自己所喜欢的。然而有幸得到恩赐还乡,等待吏部的选用,使我能够有几年空闲的时间,将用来更好地研习文章,并且学习从政之道。太尉假如认为我还可以教诲而屈尊教导我的话,那我就更感到幸运了。四、古诗词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2分)13. (1) (3分)表现手法:以情取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或:移情手法,拟人手法,1分)颔联中“芳草”“碍马”,“好云”“遮楼”,诗人将人的感情赋予碧草和好云,说它们像友人一样,为了殷勤地挽留自己而有意绊马蹄遮楼台,表现了朋友对客人(自己)的热情和殷勤。(1分)颈联说山牵着“别恨”、水带着“离声”,表现了诗人自己对朋友的依恋难舍。(1分)(2)(4分)先写游览锦江之喜悦,次写离别友人之怅恨,再写与朋友之深情和对锦江之留恋。(2分)诗歌开始叙写一年两次游览锦江,字里行间流露喜悦之情。接着取景寄情,写告别锦江山水的离愁别恨,极言别去之难,以表达对蔡氏兄弟的友情,寄托对他们的怀念。末联回首远望,又因寄书蔡氏兄弟之便,再抒发对锦江的留恋之情。(2分)(写出感情2分,具体分析2分。)14. 歌窈窕之章 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艰难苦恨繁霜鬓五、现代文(文学类文章)阅读(22分)15.(5分) 开头一段主要写大兴安岭春节奇寒却依然处处充满生机。这样写的用意是为下文写有生命的霜花作衬托或铺垫。(概括段意2分,分析作用3分。意思对即可。) 16. (6分)它姿态万千、变幻无常;(2分)短暂易逝、生生不息、有生命力(2分)。通人心(解人意);脱俗(清纯)(2分) 17.(6分)1)作者通过奇特的想象,用拟人化的手法,(1分)用“潜入”“蘸着”“点染”等动词,写出了寒流“生成”晶莹剔透的霜花的过程,将晚上霜花形成的自然过程写得“浪漫”温馨,纯美自然。饱含诗意。(2分)2)运用比喻,把“霜花”比作洁白圣洁、代表着祝福的“哈达”,(1分)形象地表达了“虚构世界”(“梦幻世界”)对冷酷的“现实世界”给予的温柔回馈和慰藉。(2分) 18.(5分)(1)霜花在奇寒中盛开,具有旺盛的生命活力,启示着作者在冷酷的现实中拥有积极的生命态度。 (2)霜花寄托着作者对已逝亲人的思念。 (3)“霜花”的“脱俗”“清新”荡涤了作者的心胸,启示着作者在凡尘俗世中保有自己独立的精神世界、脱俗的精神气质。(答对1点给2分,答对3点给5分。)六、选做题(19-20题中任选两题,共12分)19 .(1)结合文段,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朱熹在理欲之辨上的观点。(4分)示例:人的生理正常需要范围内的“人欲”是值得肯定的,(1分)除此之外的人欲都是违背了“天理”;(1分)人应该注重“天理”,抵制“人欲”,彻底消灭“人欲”,才能恢复“天理”在人的精神世界的主导作用。(2分)在朱熹看来,一个人的心中,只要保存着“天理”,“人欲”就会消亡;相反,“人欲”如果旺盛,那么“天理”就会消亡。“天理”和“人欲”是不可能混杂在一处的。为此,他大声疾呼“革尽人欲,复尽天理”,认为只有彻底消灭“人欲”,才能恢复“天理”在人的精神世界的主导作用。2分(2)在现代社会,人应该具有一定的欲望,追求卓越;在追求满足个人的欲望的同时,又要遵守社会道德规范。两者不可偏废。2分例如在体育竞赛中,每个运动员都志在摘金夺银,这可以说也是人的一种欲望的表现,理应得到肯定与尊重。但是如果为了这一目的而服用兴奋剂,就违反了体育精神与比赛规则,是不允许的。举例2分又如人类为了谋生存、求发展,必须利用自然,但如过度地向自然索取,以致进行破坏性、掠夺性地开发,造成严重的环境危机,放纵欲望必然会受到自然的惩罚。 举例2分在现代社会,同样存在理与欲之间的矛盾。当今学者更愿意客观辩证地来看待这个问题。无论对个人,还是对社会来说,都应当正确处理欲望与规范的关系。只有这样,人的正常需求才能最终得到合理的满足。 总结2分20 .(1)参考标题: 陈光标欲送莫言别墅:若不接受将用其他方式表心意2分理由:陈述新闻主体“陈光标行善”及所揭示的事实与新闻内容完全一致2分(2)短评切入参考角度:8分 (任选一个角度言之有理即可,也可有其它角度)陈光标送莫言别墅 是慈善还是作秀 陈光标是在借莫言获诺贝尔奖的“莫言热”,对自己的知名度进行炒作。不然为什么不早点送?戓悄悄送?不送给其他作家?陈光标向莫言送房 名为帮助实乃无知一套注定送不出去的房子,赤裸裸地表达了陈光标对一个作家的态度,与财主施粥时的“嗟,来食”没什么区别。陈光标炫的是一股油然而生的傲慢。陈光标“锦上添花”式慈善未尝不可陈光标继承了中国传统的富人设粥棚式慈善的传统,体现了慈善的急需性、广施性、帮急不帮穷的有限性,也体现了“仁爱”、“福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