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年语文中考一模试卷.doc_第1页
人教版2020年语文中考一模试卷.doc_第2页
人教版2020年语文中考一模试卷.doc_第3页
人教版2020年语文中考一模试卷.doc_第4页
人教版2020年语文中考一模试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20年语文中考一模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 . 文彩藻饰 舍身求法 因小失大 一帆风顺B . 不求胜解 开卷有益 咬文嚼字 袖手旁观C . 自欺欺人 前仆后继 孜孜不倦 轻而易举D . 为民请命 怀古伤今 格物至知 持之以恒2. (2分)选出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A . 一本好书就如一座堡垒,抵御着来自花花世界的喧嚣 , 成为人们心灵宁静的港湾。B . 在北大,胡适与钱穆的讲座因精彩而风靡校园,他们在学生中也留下了“北胡南钱”的美誉。C . 台湾魔术师刘谦因其出神入化的魔术表演成为大陆家喻户晓的人物。D . 他们对这次活动的准备工作做得非常周全,是无可厚非的。3. (2分)(2017天津)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经过表决、推举、讨论等一系列程序,出席职工代表大会的人选顺利产生。B . 即将召开的第十三届全运会增设了围棋、攀岩、龙舟等深受群众喜爱的体育项目。C . 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D . 随着“天舟一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航天科技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4. (2分)填入下列语段空缺处的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人的一生,就像一次旅行,_一定会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那一天那么,他的人生轨迹不会美好而如果他能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即使身处逆境,四面楚歌如果一个人的心总是被灰暗的风尘所覆盖,干涸了心泉,黯淡了目光,失去了生机,丧失了斗志沿途中有数不尽的坎坷泥泞,但也有看不完的春花秋月A . B . C . D . 5. (2分)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臣本布衣”与“往来无白丁”中的“布衣”与“白丁”都是指平民,只不过前者指的是没有学问的人,后者指的是没有官职的人B . 古代通常男子20岁,女子15岁行成人礼,其中,男子成人礼叫做冠礼,女子成人礼叫做笄礼人们又管男女举行成人礼的年龄分别叫做弱冠之年和及笄之年C . 五柳先生传出师表岳阳楼记马说与朱元思书送东阳马生序中的“传”“表”“记”“说”“书”“序”都是古代的文体D . 古人的名与字往往有意义上的联系人,如韩愈,字退之别号往往是自取的,表明个人的情趣,如欧阳修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二、 综合性学习 (共2题;共27分)6. (7分)初中时光已悄然过去。回首逝去的日子,校园里留下了数不清的欢乐。初中的学习生活犹如人生的驿站,既意味着结束,更是一段新征程的开始。为此你班决定开展“岁月如歌”的主题活动。下面是活动中的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1)班级组织编委会编写班史,每人珍藏一本,作为对这段生活的永久纪念,请你设计班史的内容。内容一:班级毕业照内容二:_内容三:_(2)假如你是编委会的组长,去邀请校长为班史题词,你怎么说?7. (20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小题从苦读到乐读张明源读书有苦读和乐读。历史上苦读的事例很多,比如东周的纵横家苏秦,不分昼夜、苦读兵书。每当夜深人静,头昏眼花时,他就用锥子刺自己大腿,清醒后又苦读;汉代政治家孙敬,爱好读书,经常苦读到深夜,每当疲惫不堪时,就用绳子把头发系起来,拴在旁梁上,继续读书。乐读的事例也不少。比如,孔子提倡“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宋代诗人韩驹也把读书当作一种乐趣,说“唯书有真乐,意味久犹在”。这两种读书的形式本应是互补的。现在人们多认同后者,带着浓厚的兴趣去读书,事半功倍。因为有兴趣,读时心无杂念,感受深,记忆牢,且流连忘返。这样读书好处虽多,但也有弊端。胡适曾说:“幼对酷嗜小说,所得小说良莠不齐害余不浅。”可见读书全凭兴趣,不加选择是不行的。此外,如果一个人兴趣狭窄,读来读去就是那么几种书,容易使知识结构畸形。对此,鲁迅早有论述:“先前的丈学青年,往往厌恶数学、理化、史地、生物学,以为这些都无足重轻,后来变得连常识也没有,研究文学固然不明白,自己做起文章也糊涂,所以我希望你们不要放开科学,一味钻在文学里。”一个人要读自己“厌恶”或毫无兴趣的书;当然会觉得“苦”,但若不放弃地“苦”上一阵子,自然有所收获。尝到了“苦”的滋味也就会有了兴趣的萌芽,再“苦”下去,发展到欲罢不能的地步也未可知。当然,苦读和乐读的境界和目的不同。“十年寒窗无人问”,苦读的目的是“一举成名天下闻”,既是为了自身求取功名、出人头地,更是为了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不过,无论是苦读还是乐读,读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践和应用,要把学来的知识变成自身本领或者自身修养,否则就成了典型的“书呆子”。“读书莫畏难”,对一个善于学习的人来说,总是能够从读书中受益,从苦读达到乐读的佳境。(有删改)(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第段中划线的“这样”具体指什么?这样读书有什么好处? (3)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 (4)请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你的读书感受。(不少于50字) 三、 名著导读 (共1题;共10分)8. (10分)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那老和尚,也是他一时卖弄,便叫道人开库房,头陀抬柜子,就抬出十二柜,放在天井中,开了锁,两边设下衣架,四围牵了绳子,将袈裟一件件抖开挂起,请三藏观看。果然是满堂绮绣,四壁绫罗!行者一一观之,都是些穿花纳锦,刺绣销金之物,笑道:“好,好,好!收起,收起!把我们的也取出来看看。”三藏把行者扯住,悄悄地道:“徒弟,莫要与人斗富。你我是单身在外,只恐有错。”行者道:“看看袈裟,有何差错?”三藏道:“你不曾理会得,古人有云,珍奇玩好之物,不可使见贪婪奸伪之人。倘若一经入目,必动其心;既动其心,必生其计。汝是个畏祸的,索之而必应其求,可也。不然,则殒身灭命,皆起于此,事不小矣。”行者道:“放心,放心!都在老孙身上!”(1)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该选文在西游记中的故事情节名称。(2)悟空和唐僧在展示袈裟上的态度不同,从中可看出他们各自怎样的性格特点?四、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5分)9. (15分)阅读隆中对,回答后面问题。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 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1)解释文中加线的词语:信:存恤:(2)把下面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3)诸葛亮替刘备设计的政治蓝图是什么?诸葛亮为达到这个目标在内政和外交上提出了什么战略方针?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5分)10. (5分)品读下面的唐诗,按要求回答问题。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 中军置酒饮宾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诗歌中画线句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请结合诗歌内容进行赏析。六、 默写 (共1题;共8分)11. (8分)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_,桑榆非晚。_,吾将上下而求索。须晴日,_,分外妖娆。远远的街灯明了, _。“_”,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出淤泥而不染,_。八则中论述学与思的辩证关系的句子_,_。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3分)12. (6分)(2012天津)阅读中国石拱桥的节选文字,回答下列问题。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赵州桥横跨在洨河上,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现在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了,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到解放的时候,桥身有些残损了,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彻底整修,这座古桥又恢复了青春。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是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作成了一个弧形的桥洞。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桥头的碑文里刻着他的名字。(1)下面对赵州桥说明内容及顺序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 依次介绍了赵州桥的修建时间、结构特征、建造规模和设计者。B . 依次介绍了赵州桥的地理位置、结构特征、修建时间和建筑规模。C . 依次介绍了赵州桥的地理位置、修建时间、建造规模和结构特征。D . 依次介绍了赵州桥的修建时间、地理位置、结构特征和设计者。(2)下面对选文所使用说明方法的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选文以赵州桥为例,说明了我国古代石拱桥在设计和建造上取得的光辉成就。,B . 选文通过科学的数据,准确地说明了赵州桥的悠久历史和雄伟规模。C . 选文引用唐朝张嘉贞的评价,赞美赵州桥设计和施工的巧妙绝伦。D . 选文中的“初月出云,长虹饮涧”,以生动的比喻说明了赵州桥四周景色优美。(3)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选文为说明“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援引水经注上的记载,令人信服。B . 选文第三段的结构是先分说、后总说,这种结构使文章条分缕析,井然有序。C . 选文高度肯定了赵州桥的技术水平和艺术价值,同时也赞美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D . 选文中“当时”“可算”等限定的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谨的特点。13. (17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世界上最快乐的事情黄蓓佳很多年前的一天,夕阳西下的黄昏,一个长胳膊长腿瘦高女孩蜷坐在老屋的门槛上她穿着毛蓝布长裤,紫花小褂,额前的刘海儿整齐而又浓密。她拱起的膝盖上摊一本厚厚的小说,是那个年代风靡全国的长篇小说野火春风斗古城。因为夕阳夕阳斜照的关系,她的眼睛微微地眯缝着,皮肤也是微黄的,隐隐地现着一种菜色。那正是在“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毫无疑问,女孩也是营养不良的人群中的一个。那个黄昏,她的姨娘风仆仆从长途汽车站出来,一路打听到了她的家门。姨娘的身影遮住女孩眼前的光线眼前的光线的刹那,女孩迷蒙地抬起头来,竟没有丝毫的惊讶和惊喜,把膝盖上的书页合上,让姨娘看清封面,然后问出一句话:“你看过这本书吗?”这个蜷坐在门槛上的女孩就是我。那年我7岁,读小学二年级。在我长大以后,姨娘不止一次地提到这件趣事。姨娘笑着说:“蓓佳这个孩子真是书痴啊!我还是一回百里迢迢坐着汽车去姐家做客,她见了我竟不知道叫我一声,问半句好,反把她看的一本书举着考我。”姨娘由此断定我不是个聪明伶俐的孩子。的确如此。30多年过去了,如今我依然是一个不善交往、每到公开场合便觉拘谨和蠢笨的人。书本让我的精神世界变得极其丰富,相对而言,物质的世界便不再重要,它可以远远退居其后,它的喧闹和嘈杂跟我没有太多的关系。我11岁那年“文革”开始。“文革”剥夺了我们那一代人读书的权利,然而对于文字的渴望却像野火春风中又生的草地一样,蓬蓬勃勃不可遏止。我的父母都是中学老师,我家书架上仅有的几百本书,短时间内被我如饥似渴却又是囫囵吞枣地读了个遍。记得书架上最齐全的一套书是初一到高三的语文课本。借助于课文后面的详细注释,我似懂非懂地读完了整个中学时代必须阅读的古文选,至今还能够记得起其中的某些篇章。有几册世界历史和世界地理,是我最感兴趣的读本。因为它们,我清楚地意识到世界不仅仅是我生活的那个小城,它要广阔得多神奇得多也丰富得多,值得我们穷尽一生努力去追寻和探索,有很长一段时间,我着魔一样地渴望当一个地质师或是间谍,便是因为这两种职业务背后的广阔背景和不可知的神秘。童年的阅读对人的一生影响至深。我父母工作的学校是一所很不错的县中。县中图书馆在我童年的心目中曾经是一处圣殿一样的地方。“文革”开始的那一年,“圣殿”被打碎了,成千上万册的图书馆被揪出来示众,然后拖到操场上一把火烧毁。图书馆主任“火中抢栗”,偷偷运回家一纸箱书籍。主任的儿子跟我小学同班,因此我沾了他的光,我们像老鼠偷鸡蛋一样,把箱子里的小说一本一本地搬运出来,在一双双黝黑的小手中辗转一圈之后,再神不知鬼不觉地放回箱子中去。那个图书馆主任可能比较“崇洋媚外”,弄回家的小说大都是世界名著,我对于外国文学的兴趣,便是从那时候开始的。有很多的书,传到我手中的时候已经是缺头少尾,看了半天都不知道书名和作者名。及至10年之后我上了大学,外国文学开禁,我在北大图书馆发疯一样地狂读名著时,时不时会在心里惊叫一声:这本书不是我小时候读过吗?然后我深深地埋下头去,额头紧贴着书页,嗅着那股陈年纸散发出来的潮湿的气味,心里涌出一阵老朋友失而复得的狂喜。也有一些书,童年时候莫名其妙地读过了,模模糊糊留下一点印象,成年之后想找到它们复读,却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它们就这样永远地从我的生活中消失了,像无数消失在我生命旅程中的朋友和家人。消失和永存,人的一辈子便是这样一点点在积累起来,积成一条蜿蜒在身后的长长的印痕。19岁,我在农场插队。一个飘雪的冬夜,农场宣传队集中在场部排练节目时,电忽然停了,礼堂里一片漆黑。一个只读了三年小学的农场工人对我们说:“我来讲个故事吧。”他讲出来的茶花女。时至今日我仍然觉得这是一个奇迹:在那个年代,那样的乡村,小学三年级的文化程度的农场工人能够绘声绘色地讲述法国家的一本小说。那个凄美的冬夜从此常常刻在我的记忆之中。我记得我落泪了,一生中我第一次懂得了什么叫悲剧作品的魅力。几年之后,我买到了茶花女的小说,听过了茶花女的歌剧,看过了茶花女的电影,不止一次地聆听各种男高音领唱的华丽异常的饮酒歌。我从一切形式的茶花女中寻找那个雪夜的感觉,试图重温为玛格丽特命运流泪的幸福。然而再不可能了,人的一生不会两次趟过同一条河,所有最好的都是唯一的。还是在那个年代,有一段时间我从插队的农场被借调到南京工作,一名好心的老师知道我喜欢书,借给我一本基度山恩仇记。不是小说的全部,只是四卷本中的第一卷。老师千叮万嘱,此书切不可让第二人个看到,否则他会被加上“传播封资修毒草”的大罪名。我再三再四地向他作了保证。回到宿舍通宵看完了书,天亮之后我的人就傻掉了。我神魂颠倒,走路如同踩着棉花,恍恍惚惚,不知道知道今夕何夕,此处何处。此后的好几年中,我生活目标里增添了很重要的一条:疯狂寻找基度山恩仇记的后面三卷。我询问过很多的人,得到过无数次否定的回答。惟其如此,得到这套书的念头越加炽烈,无形中竟成了我走上文学之路的动机之。一直到1979年,我在北大读书时,外国文学解禁,我和班上同学轮换着在海淀新华书店通宵排除,买到了好几套心仪已久的文学名著,我才得以和我的“梦中情人”相遇。那天我是一路小跑奔回宿舍的,我旷了一整天的课,躲在宿舍里读这套四卷本的书,从开头读起,读完最后一个字,合上发散着油墨香味的书页,不知道怎么我的一种隐隐的忧伤和失望:我再找不回从前迷狂和喜悦了!我已经是一个大学中文系的学生,我读过了太多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