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持续性贬值对国际经济金融的影响.doc_第1页
美元持续性贬值对国际经济金融的影响.doc_第2页
美元持续性贬值对国际经济金融的影响.doc_第3页
美元持续性贬值对国际经济金融的影响.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美元持续性贬值对国际经济金融的影响1、 美元贬值的国内因素 1、强势美元的羁绊效应。2、次贷危机。3、美国的双赤字使其债务缠身。4、投资者看淡美元 。5、利率差距逆转 。6、美国政府听任美元汇率适度下跌 。2、美元贬值的国际因素 1、欧元崛起与其分庭抗礼。2、全球美元外汇储备过剩导致全球失衡。3、美元贬值的目的 1、利用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霸权特权地位转嫁危机。2、有利于美国扩大出口。就目前来说,美元贬值让美国产品更加富有竞争力,使得卡特彼勒拖拉机和波音飞机等美国“拳头产品”已成为全球市场中著名的优惠商品。2007年依赖由于美元的贬值,使美国的出口增长迅速,2007年前3个季度,美国出口同比增长了11%,进口增长了4.3%,对外贸易成为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有效缓解了美国次级贷对美国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对世界金融的影响v 进一步推动石油等大宗产品价格的上涨,给全球带来通货膨胀的压力。由于美元贬值美国出现了资本净流出的现象,仅2007年8月,美国资本净流出1630亿美元,造成了美国出现流动性缺口,另一方面新兴国家则是流动性过剩现象凸显。表现在新兴国家这些国家股市的红火和流入资本的增加。2006年以来中国、印度、巴西和俄罗斯“金砖四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股市表现最为抢眼。2007年中国上证指数上涨96.66%,居世界之首,巴西股市上涨42%,印度股市上涨39%,俄罗斯股市也有14%的涨幅。就流入资本的增加来讲,2003年以来,以中国、印度为代表的新兴国家凭借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和低廉的制造业成本逐步成为“世界加工厂”,两国的GDP增长一直保持在10%和8%以上,期间美国经济增长速度最高为2004年的3.9%,随着美国双赤字规模的不断扩大,大量的跨国资本流入新兴市场国家。据世界银行统计,2003年流向新兴市场国家的私人资本净额达4910亿美元,约为2000年的2.5倍,2006年进一步上升到6470以美元。尽管美国自2004年6月以来,美联储重启升息周期,联邦基准利率由1%提升到2006年6月-2007年9月的5.25%,其吸纳的外国资本仍现不足。2007年10月次贷危机爆发,为解决危机,美联储大幅降息至2008年5月2%,流动性缺口进一步增加,美国国会提出的7000亿美元救市方案就是明证。v 美元贬值加剧了外汇市场的动荡,不利于国际金融市场稳定。在美元指数创出新低的2007年11月6日,国际市场黄金价格上升至每盎司814.83美元,这一本世纪新纪录比 2001年创下的本世纪低点上涨了22.1%。同日,原油价格也高居95.10美元 /桶的高价。而在此前的 2007年11月1日,油价一度冲上 96.24美元/桶,后来又达到98美元/桶。这种状况给国际货币体系造成极大混乱,但使各国调整外汇储备结构,增加了国际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并给投机活动升温创造了机会,特别是美国的投机者发了大财。美元贬值还带来了世界经济增长的弱化预期,相比美国实体性企业在次级贷款风波中的中长期受损,尽管欧洲,日本和新兴市场经济的增长势头依旧良好,但受累于本币汇率相对于美元的快速升值,全球经济增长受汇率市场过度波动的不确定性影响将有所下调。v 美元贬值对发达的经济体国家出口贸易有不利影响。目前,外国投资者拥有约50%的美国政府债券、约35%的公司债券和10%的美国股票。美国目前每天需要吸引20亿美元的外资才能弥补国内资金缺口。过去几年每年有3000亿美元从国外向美国投资,但在美元持续走低的背景下,引发投资者对美元的信心危机,这笔钱不再进入甚至出现抽回的现象,导致美国的金融市场上出现了流动性缺口。加之利息的降低,利率机制吸纳资本的功能减退,使美国吸纳流动性的回流机制开始失效,这为美国经济运行埋下了金融危机的祸根。而今美元资产减持成为一种时尚。2007年 8月日本和中国就分别减持了其4.1%和2.2%的美国国债,减持速度创下五年新高,同期外部持有者还净卖出12.42亿美元的美国公司债和406.37亿美元的美国股票,减持比率高达 129.63%和 291.50%。这对国内储蓄和投资缺口本来就非常大的美国经济来讲,失去外国资金的支持,必然收窄S-I的转化通道。与此同时,由于美国是一个消费和进口大国,美元贬值加大了通货膨胀的压力进而推高了美国的整体价格水平。美元贬值是把双刃剑,伴随玩弄于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