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篇 路线交叉.doc_第1页
第六篇 路线交叉.doc_第2页
第六篇 路线交叉.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普定至安顺及安顺西绕城高速公路第1合同段 第3页 共3页第 六 篇 说 明 书1、对初步设计批复意见的执行情况施工图设计阶段由于高速公路规划调整,郑家屯枢纽互通由初步设计的半定向+3/4苜蓿叶型改为半定向+2/4苜蓿叶型,其余交叉均按照初步设计批复意见执行。2、路线交叉设计的说明2.1互通式立体交叉2.1.1普定互通式立体交叉普定互通位于普定县北面,中心桩号K0+305.802。为解决普定县城和S209线北面的车辆上、下本高速公路而设,联络线接普定县环北路。立交区主线平面位于直线上,纵坡为i1=0.3%、i2=3.0%,变坡点K0+350,竖曲线半径25500米。匝道设计速度为40km/h,匝道最小平曲线半径为50米,匝道最大纵坡为3.9%,匝B、匝C、匝D、匝E为单向单车道,路基宽度为8.5米,匝A为双向双车道,路基宽度为15.5米,断面型式详见匝道标准横断面图,匝道超高均绕其设计中线旋转,超高按照公路路线设计规范执行。该互通收费站设于LK0+050,车道数采用三入六出。普定至安顺及安顺西绕城高速公路的管理分中心,养护工区,控制分中心,路政管理分中心均设于普定互通内。2.1.2白岩互通式立体交叉白岩互通位于白岩镇,中心桩号K14+129.680。该互通是为解决白岩镇及附近乡村车辆上、下本高速公路而设,接烈白公路。设计中将烈白路改造成60km/h的二级公路作联络线,为普定至安顺提供一条快捷的运输通道。立交区主线平面位于直线上,纵坡为i1=-1.459%、i2=-0.4%,变坡点K14+200,竖曲线半径40000米。匝道设计速度为40km/h,匝道最小平曲线半径为50米,匝道最大纵坡为3.9%,匝B、匝C、匝D、匝E为单向单车道,路基宽度为8.5米,匝A为双向双车道,路基宽度为15.5米,断面型式详见匝道标准横断面图,匝道超高均绕其设计中线旋转,超高按照公路路线设计规范执行。该互通收费站设于车道数采用两入两出。2.1.3西秀互通式立体交叉西秀互通位于安顺市西秀区,中心桩号K24+542。该互通为解决西秀工业园区车辆上、下本高速公路而设,联络线接两六公路。现两六公路正在改造成六车道的城市主干道(工业园大道)。立交区主线平面位于R为1486.422米的圆曲线和直线上,纵坡为i1=1.6%、i2=-1.3%,变坡点K24+280,竖曲线半径16000米。匝道设计速度为40km/h,匝道最小平曲线半径为60米,匝道最大纵坡为4%,匝B、匝C、匝D、匝E为单向单车道,路基宽度为8.5米,匝A为双向双车道,路基宽度为15.5米,断面型式详见匝道标准横断面图,匝道超高均绕其设计中线旋转,超高按照公路路线设计规范执行。该互通收费站设于LK0+070,车道数采用两入三出。2.1.4郑家屯枢纽互通式立体交叉郑家屯枢纽互通式立体交叉位于七眼桥镇郑家屯。为清镇高速公路与普定至安顺及安顺西绕城高速公路第1合同段交叉处。路线在此接清镇高速公路(K54+367),设半定向+2/4苜蓿叶型枢纽互通式立体交叉,实现两条高速公路交通的快速转换,同时也为接惠水方向高速公路预留。郑家屯枢纽互通式立体交叉由于高速公路规划调整,互通形式由半定向+3/4苜蓿叶型改为半定向+2/4苜蓿叶型,主线及匝E、匝F上跨已建成的清镇高速。立交区主线平面位于直线上,纵坡为i1=-1.0%、i2=0.9%、i3=-1.6%,变坡点K31+170、K31+670,竖曲线半径15000、15000米。清镇高速平面位于R为9000米的圆曲线上,纵坡为i1=-1.6%、i2=0.8%、i3=-0.54%。匝道为单向双车道,设计速度4060km/h,路基宽10.5m。匝道平纵面指标均依据设计速度、按照公路路线设计规范有关要求设置。2.2分离式立体交叉沿线分离式立交位置的选择及跨线桥的孔径、净高等均注意了为今后地方交通的发展留有余地,并综合考虑了地方规划,同时对跨线桥桥型的选择充分考虑了景观的要求。本合同段设分离式立交11处,其中与公路交叉10处,与铁路交叉1处。与铁路交叉为与轿子山运煤铁路(K21+510)交叉,该处设大寨大桥上跨铁路。与公路相交叉处均设置分离式桥梁,其中干坝分离式(K0+806.2)、红龙山分离式(K1+220)、关大分离式(K7+207.5)、高家庄分离式(K11+202.218)、小猫猫洞分离式(K11+900)、尖山分离式(K17+138.5)、梅家庄分离式(K25+777)、石榴山分离式(K28+517)为主线上跨,沙子坝分离式(K20+463)、焦椅分离式(K24+860)采用主线下穿。2.3通道、人行天桥人行通道:净宽4.0m,净高2.2m 主要供行人通行兼排水机耕通道:净宽4.5m,净高3.2m 主要供农用车通行根据路线走向、构造物设置与地方机耕道相交叉的具体情况,通过实地勘测,广泛收集地方意见,结合当地路网规划对通道布置进行了合理增减、改移归并。本合同段设置通道48处,孔径分别为4米和5米,其中含通道兼排水24处。本合同段共设有2座人行天桥。 2.4服务设施主体工程 本合同段无服务区和停车区。 2.5收费设施主体工程本合同段普定互通收费站设置于LK0+050,车道数采用三入六出,收费站场坪设置于路线左侧,与路基设计标高相同; 白岩互通收费站设置于 AK0+050,车道数采用两入两出,收费站场坪设置于路线左侧,与路基设计标高相同; 西秀互通收费站设置于LK0+070,车道数采用两入三出,收费站场坪设置于路线右侧,与路基设计标高相同。3、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3.1由于互通式立交线形复杂,桥、涵、路基工程集中,施工前应复核各向匝道交叉桩号及标高,以及结合部各项资料、衔接情况等。熟悉各向匝道几何关系,理解设计意图,施工中应合理安排好施工顺序,做到有序填挖,排水顺畅。施工放样应采用极坐标法,以满足曲线线形需要。3.2人行通道设置选择应尽量照顾行人通行方便,在不增加工程量的前提下,可适当调整通道位置。机耕通道是根据乡村公路改移定线而确定位置,一般不应随意改变通道位置,以免改移后造成通道前后平、纵面线形不能满足规范要求。3.3沿线人行通道的进出口均需与附近的小路接通,施工中应尽可能将人行施工便道配合通道设置。3.4沿线与交叉道路发生干扰路段,应首先改移交叉道路,修筑临时便道保证车辆畅通,然后再修建构造物。同时应维持好交通秩序,保证交通安全。3.5管线交叉的施工,在拆迁时应和有关部门或个人达成协议,施工中,在交叉前后和附近应特别注意,避免接触或挖断管线,影响或中断管线传输,危及施工安全,甚至造成阻止施工,延误工期。3.6路线交叉工程涉及路基、路面、桥梁、涵洞等工程项目,有关施工工艺及质量要求除按照涉及项目进行外,还应严格按照施工图标准及路基、路面、桥涵施工规范办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