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煤矿生产安全应急预案(全套).doc_第1页
某煤矿生产安全应急预案(全套).doc_第2页
某煤矿生产安全应急预案(全套).doc_第3页
某煤矿生产安全应急预案(全套).doc_第4页
某煤矿生产安全应急预案(全套).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 录第一部分 综合应急预案1第一章 总则11.1编制目的11.2编制依据11.3适用范围11.4应急预案体系11.5应急工作原则1第二章 危险性分析22.1矿井概况22.1.1邻近生产矿井及井田内废弃老窑及采空区的情况说明22.1.2矿井地质22.1.3水文地质42.1.4煤层及煤质52.1.5煤层开采技术条件62.2危险源及风险分析72.2.1危险源识别与检测72.2.2危险源风险分析8第三章 组织机构及职责103.1应急救援组织体系103.1.1应急救援指挥部,设立总指挥、副总指挥、成员103.1.2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名单103.1.3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设在调度室113.1.4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设10个组113.2应急救援组织职责113.2.1应急救援指挥部的职责113.2.2总指挥的职责123.2.3副总指挥的职责123.2.4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的职责123.2.5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设各小组的职责123.2.6各有关成员的职责13第四章 预防与预警144.1危险源监控144.2预警行动144.3信息报告与处置144.3.1信息报告与处置144.3.2信息上报和传递154.3.3现场人员向调度室报告内容15第五章 应急响应155.1响应分级155.2响应程序165.3应急结束16第六章 信息发布16第七章 后期处置17第八章 保障措施178.1通信与信息保障178.2应急装备与保障188.2.1已有救援装备保障188.2.2紧急征用救援装备198.3救援队伍保障198.4经费保障198.5其它保障198.5.1交通运输保障198.5.2救援医疗保障198.5.3治安保障198.5.4后勤保障19第九章 培训与演练209.1宣传教育和培训209.1.1宣传教育209.1.2培训209.2演练20第十章 奖惩20第十一章 附则2011.1术语和定义2111.2应急预案备案2111.3预案维护与更新2111.4预案制定与解释部门2111.5应急预案的实施21第二部分 专项应急预案22第一章 矿井火灾事故应急预案221.1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221.2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221.3组织机构及职责221.3.1 应急组织体系221.3.2 指挥机构及职责221.3.3预防与预警241.3.3.1危险源监控241.3.3.2预防措施241.4预警行动241.4.1矿井火灾事故预警的条件241.4.2事故预警的方式、方法241.5信息报告程序251.6应急处置251.6.1响应分级251.6.2应急响应程序251.6.3处置程序261.7后期处置281.7.1善后处理281.7.2火区管理281.8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29第二章 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应急预案292.1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292.2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292.3.1 应急组织体系302.3.2指挥机构及职责302.3预防与预警312.3.1危险源监测监控312.3.2预防措施312.3.3 预警行动322.3.1 事故预警的条件322.3.2 事故预警的方式、方法322.4 信息的发布程序322.5 信息报告程序322.6应急响应332.6.1响应分级332.6.2应急响应程序332.6.3处置程序:332.7后期处置352.8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35第三章 主要通风机停止运转应急预案363.1事故类型和危险程度分析363.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363.3 应急组织体系363.3.1指挥机构及职责363.4预防与预警373.4.1危险源监控373.4.2预警行动373.5应急响应383.5.1应急响应程序383.5.2事故处理程序383.6后期处置433.7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43第四章 瓦斯、一氧化碳及其它有毒有害气体超限应急预案434.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434.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434.3应急组织体系434.3.1指挥机构及职责434.4预防与预警454.4.1预防措施454.4.2预警行动454.5应急响应454.5.1响应分级454.5.2事故应急响应程序454.5.3事故处理程序464.6后期处置474.7抢险救援物资的保障47第五章 采煤工作面顶板事故应急预案485.1事故的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485.2事故应急处置基本原则485.3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485.3.1应急组织体系485.3.2指挥机构及职责485.4事故的预防495.5事故预警与信息报告505.6应急处置515.7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53第六章 掘进及巷修顶板事故应急预案536.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536.2事故应急处置基本原则536.3组织机构及职责536.3.1应急组织体系536.3.2指挥机构及职责536.4事故的预防556.5事故预警与信息报告566.6应急处置576.7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58第七章 水害事故应急预案587.1事故类型和危险程度分析587.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587.3应急组织体系587.3.1指挥机构及职责587.4预防与预警607.4.1预防措施607.4.2预警行动607.5信息报告程序617.6应急处置617.7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62第八章 提升运输事故应急预案628.1事故的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628.2事故应急处置基本原则628.3.1应急组织体系638.3.2指挥机构及职责638.4事故的预防648.5事故预警与信息报告658.6应急处置658.6.1提升事故应急处置措施:658.6.2运输事故应急处置措施:668.7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66第九章 机电事故应急预案669.1事故的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669.2事故应急处置基本原则669.3应急救援组织体系679.3.1指挥机构及职责679.4机电事故的预防措施689.5机电事故处理措施699.5.1发生机电事故后的汇报程序:699.5.2各类机电事故的应急处理措施:70第十章 地质灾害事故应急预案7511.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7511.2事故应急处置基本原则7511.3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7511.3.1应急组织体系:7511.3.2指挥机构及职责7511.4事故的预防7611.5事故预警与信息报告7711.6应急处置7711.7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77第三部分 现场处置方案78第一章 井下火灾现场处置方案781.1事故特征781.2应急组织与职责781.3应急处置78第二章 地面火灾现场处置方案802.1事故特征802.2应急组织与职责802.3应急处置802.4注意事项80第三章 瓦斯、煤尘爆炸事故现场处置方案813.1事故特征813.2应急组织与职责813.3应急处置82第四章 民爆物品事故现场处置预案834.1事故特征834.2应急组织与职责834.3应急处置834.4注意事项84第五章 有毒有害气体超限现场处置方案855.1事故特征855.2应急组织与职责855.3应急处置85第六章 顶板事故现场处置方案866.1事故特征866.2应急组织与职责866.3应急处置87第七章 水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877.1事故特征877.2应急组织与职责887.3应急处置88第八章 灾害性天气停产撤人现场处置方案898.1事故特征898.2应急组织与职责898.3事故预警与信息报告898.4应急处置908.5注意事项90第九章 提升运输事故现场处置方案919.1事故特征919.2应急组织与职责919.3应急处置91第十章 机电事故现场处置方案9210.1事故特征9210.2应急组织与职责9210.3应急处置92第十一章 地质灾害事故现场处置预案9311.1事故特征9311.2应急组织与职责9311.3应急处置9311.4注意事项94附件:1、救援领导小组名单及联系电话98第一部分 综合应急预案第一章 总则1.1编制目的认真做好重、特大事故后的应急处理工作,做到应急行动协调一致,维护社会稳定,保证遇险人员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进一步增强应对和防范煤矿安全生产事故风险和事故灾难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灾难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上级有关规定,特制定綦江区大实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1.2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AQ/T9002-2006)规定要求,根据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生产法实施条例、煤矿安全规程等法律法规及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结合本矿实际制定本预案。1.3适用范围本预案适应于綦江区大实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煤矿内部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工作。范围包括本公司所涉及到的范围,适合于顶板、水、火、瓦斯、煤尘爆炸等事故以及等级非人身事故。1.4应急预案体系本预案包括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三大部分。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负责本预案的制定和修改工作,办公室设在煤矿调度室。1.5应急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要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最大限度地减少煤矿事故灾难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2)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煤矿在上级安全生产机构的统一领导下,负责指导、协调煤矿事故灾难应急救援工作。应急救援指挥部各分管小组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负责事故灾难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工作。(3)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实行事故单位行政领导负责制,事故现场应急救援指挥由矿长统一领导,相关部门依法履行职责,科队及班组充分发挥自救作用。(4)依靠科学,依法规范。遵循科学原理,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实现科学民主决策。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改进和完善应急救援的装备、设施和手段。依法规范应急救援工作,确保预案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5)预防为主,平战结合。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事故应急与预防相结合。按照长期准备、重点建设的要求,做好应对公司事故的思想准备、预案准备、物资和经费准备、工作准备,加强培训和演练,做到常备不懈。将日常管理工作和应急救援工作相结合,充分利用现有专业力量,努力实现一队多能;培养兼职应急救援力量并发挥其作用。第二章 危险性分析2.1矿井概况*煤矿位于綦江县主城区南东168方向,直距城区48km,行政区划属綦江县石壕镇羊叉村所辖。扩建前主井井口北京直角坐标:X=3165785,Y=36376617,Z=+487m,地理坐标:东经1064419,北纬283604。*煤矿有矿区公路1.5km与打通至松藻的公路相连,公路向南距白岩火车站3km,向北距岔滩火车站15km,距渝黔高速公路安稳站4.0km,交通方便,煤矿现有职工126人。*煤矿为平硐开拓,开采龙潭组M7-1、M7-2、M8、M11煤层,开采标高+487m+700m。现有三个井口,即+653m回风平硐,+605m中平硐和+487m主平硐;已形成的沿M7-1煤层布置的+487m水平运输巷,沿M11煤层布置的+605m运输巷、沿M11煤层布置的+653m总回风巷及回风上山。矿井现占用煤炭资源储量739kt,可采储量464.8kt。采煤方法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法。支护形式采用工字钢支护、锚网支护等方式。通风方式为边界式。2.1.1邻近生产矿井及井田内废弃老窑及采空区的情况说明*煤矿井田北侧与安洋煤矿相距50m、西侧及南侧与逢春煤矿相邻,东侧为煤层露头线,。平面范围为一不规则多边形,走向长1420m,倾斜宽151m,相邻煤矿之间按照相关规定留有充足的隔离煤柱。2.1.2矿井地质井田位于箭头垭背斜北西翼及两河口向斜南东翼,出露地层由新至老为第四系全新统坡残积层(Q4dl+el)和冲洪积层(Q4al+pl)、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T1f)、玉龙山组(T1y)、二叠系上统长兴组(P2c)、龙潭组(P2l)、下统茅口组(P1m),现将地层由新至老分述如下:1、第四系全新统坡残积层及冲洪积层(Q4dl+el+ Q4al+pl)第四系全新统坡残积层(Q4dl+el)主要分布在缓坡及低洼带,少量的冲洪积层(Q4al+pl)主要分布在三岔河流两侧,冲洪层成分为泥沙、砂砾及砾石。第四系全新统(Q4)厚02.00m。与下伏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2、三叠系下统飞关组(T1f)主要为灰绿色、紫红色钙质泥岩火灰色石灰岩,薄层绿灰色泥质石灰岩、钙质粉砂岩,厚161.92234.32m,平均191.79m,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3、三叠系下统玉龙山组(T1y1)主要为浅灰至紫灰色泥质石灰岩、浅灰至青灰色中厚层状石灰岩、绿灰色薄层状钙质泥岩,顶部为灰色鲕状石灰岩。厚115.41m169.92m,平均133.23m。与下伏岩层为整合接触。4、二叠系上统长兴组(P2c)主要为浅灰色块状及厚层状石灰岩、深灰色中厚层状石灰岩,厚40.97m60.23m,平均49.87m,与下覆地层整合接触。5、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2l)主要由粘土岩、粉砂岩、砂质泥岩、薄层石灰岩、煤层交替组成,底部有一层0.46.0m厚的铝土泥岩。厚66.13m89.48m,平均76.64m。含煤914层,一般10层,煤系数达10%。本井田主采M6-3煤层、M7-1煤层、M8煤层和M11煤层。位于龙潭组上部的M6-3煤层厚0.501.70m,一般厚0.80m,属局部可采煤层。M7-2煤层厚0.170.49m,一般厚0.40m,属局部可采煤层。位于中部M8煤层厚1.584.59m,一般厚2.30m,属全区可采煤层。位于下部M11煤层厚度为0.560.69m,平均厚度为0.60m,属全区可采煤层。与下覆地层假整合接触。6、二叠系下统茅口组(P1m)灰色、深灰色厚层状及块状石灰岩,平均厚104m。详见*煤矿地层综合柱状图。三、煤系地层矿井含煤地层为二叠系上统龙潭组,分别含矿井可采M6-3煤层、M7-1煤层、M8煤层和M11煤层,其岩性同上叙述。*煤矿位于两河口向斜南东翼,为单斜构造,两河口向斜南起于张狮坝,北端倾伏于安稳附近,在张狮坝井田北段轴迹方向N25E,延入羊叉滩井田后,在岩上、陈光岩带受断裂构造影响,折向N5E,倾伏于原观音桥井田北段,倾伏角25,在羊叉河井田南段陈光岩附近略有突起。向斜两翼不对称,南东翼较陡,岩层产状倾向290295,倾角4560,*煤矿煤层倾角56;北西翼缓,岩层产状倾向112115,倾角1525,轴面倾向南东倾向,倾角80左右。轴面南段向南东方向呈弧形突出,轴迹在平面上略中“S”型展布。矿井范围内无断裂构造,岩层倾向290295,一般56。2.1.3水文地质*煤矿位于綦江县石壕镇羊叉村,构造属两河口向斜南东翼,岩层倾向290295,倾角4560,一般56。出露地层为二叠系下统茅口组至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T1f)。矿区最低点位于三岔河出口,高程+475.00m,最高点位于5号拐点西侧山顶,高程+911.10m,切割深度436.10m。属低山丘陵地形,中度切割区。1、岩层的含(隔)水性*煤矿出露的含水层以碳酸盐岩层为主,隔水层为泥岩、钙质泥岩等;现对各层的含(隔)水性分述如下: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T1f),厚191.79m。岩性主要为紫色,暗紫色薄中厚层状钙质泥岩,中部夹石灰,为隔水层。玉龙山组(T1y)底部隔水层,平均厚28.79m,岩性为灰、灰绿色铝质泥岩,为隔水层。二叠系上统长兴组(P2c),厚49.87m。上部岩性为棕灰色、灰色厚层状、块状石灰岩,下部为黑灰色中厚层状泥晶粉晶灰岩,局部含燧石结核,强含水层。但地下水补给条件差。本次调查未发现泉水出露。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2l),厚76.64m。岩性由深灰色泥岩、砂质泥岩夹细砂岩、粉砂岩、石灰岩及煤层组成。富水性极其微弱。为隔水层。二叠系下统茅口组(P1m),厚104.00m,岩性为灰、棕灰、浅灰色厚层状块状粉晶细晶石灰岩,含零星燧石团块,富水性强;为强含水层。2、地表水系区内水文归属綦江水系,三岔河在綦江县赶水镇附近的麻柳河、松坎河、藻渡河汇合流入綦江河。三岔河位于矿井北东缘,发源于毛子孔以东,由龙门峡处的火眼龙流入井田,斜切二叠系、三叠系地层,流速0.3至2.0m/s,流量0.004至7.585m3/s,河床标高470m,河床坡度25%,切割深度25m。河流一般具山区壮年期河流发育特征,多呈“V”安型谷,滩多水急,谷底较窄、岸坡较陡直,下游河谷稍宽,有小面积河漫滩及不对称侵蚀阶地,流量变化不大而不稳定,受大气降雨量控制。矿区最低浸蚀基准标高为470m。3、相邻矿井及采空区积水矿区相邻矿井北侧有綦江县安洋煤矿。南侧和西侧有逢春煤矿,均属合法矿井。诸矿井都有独立的排水系统。矿井之间有隔水煤柱。矿井采空区水向下直接排入巷道水沟,汇集入水仓,故该矿不存在相邻矿井穿水及采空区水威胁。*煤矿开采煤多年,采空区面积较大,采空区积水汇入排水沟,自排出矿井。4、矿井充水分析*煤矿为平硐开拓,主井口高程+487.00m。于1996年建成投产,开采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2l)中部的,M6-3、M7-1、M8、M11煤层,原煤产量60kt/a。*煤矿已开采12年,在巷道掘进及工作面开采未遇出水点。根据矿井多年开采资料表明,矿井水主要以大气降水为主。裂隙补给为辅。雨季大气降雨部分雨水沿地表汇集向北排入三岔河,在綦江县赶水镇附近流入綦江河。部分雨水沿裂隙侵入井下。矿井正常涌水量25m3/h,最大涌水量 50m3/h,水文地质类型为中等。2.1.4煤层及煤质1、煤层1)M6-3煤层:原为K6煤层。M6-3煤层位于煤系地层上部,根据钻探资料和矿井开采揭露,M6-3煤层在井田北侧2/3面积为沉积薄化带,在可采范围内煤层厚0.501.70m,一般厚0.80m,为局部可采煤层,煤层结构较简单,为矿井原开采煤层。2)M7-1煤层:M7-1煤层位于煤系地层中上部,上距M6-3煤层67m,根据钻探资料和矿井开采揭露,M7-1煤层在井田范围西侧0.0207km2可采,不可采区为沉积薄化带,可采范围内煤层厚0.300.49m,一般厚0.40m,为局部可采煤层,煤层结构简单,为矿井申请占用煤层。3)M8煤层:原为K3煤层。M8煤层位于煤系地层中部,上距M7-1煤层89m,根据钻探资料和矿井开采揭露,M8煤层厚1.604.59m,一般厚2.30m,煤层结构较简单,局部含矸石,煤层稳定,全区可采,为矿井原开采煤层。4)M11煤层:M11煤层位于煤系地层近底部,上距M8煤层1822m,根据钻探资料和矿井开采揭露,M11煤层厚0.600.69m,一般厚0.60m,煤层结构简单,煤层稳定,全区可采,为矿井申请占用煤层。可采煤层特征详见下表:可采煤层特征表煤层煤层厚度(m)层间距(m)煤层结构顶底板岩性倾角()煤层可采性最小最大平均最小最大平均夹矸层数夹矸总厚度(m)顶板底板M6-30.51.70.8泥岩砂质泥岩56局部可采676M7-10.30.490.4泥岩砂质泥岩56局部可采898M81.64.592.3泥岩砂质泥岩56可采182220M110.60.690.6泥岩粘土岩56可采2、煤层顶底板条件M6-3煤层直接顶板为泥岩,砂质泥岩,厚2.083.93m,平均2.50m。底板为泥岩、砂质泥岩。据调查伪顶随采随落,直接顶属类冒落顶板。M7-1煤层直接顶板为泥岩、砂质泥岩,厚1.503.85m,平均2.08m。底板为泥岩或粘土岩。直接顶板属类冒落中等冒落顶板。M8煤层直接顶板为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局部为粉砂岩。厚2.006.70m,平均4.98m。伪顶为粘土岩、炭质泥岩。随采随落,直接顶板属类冒落中等冒落,一般回采放顶垮落。底板为粘土岩、泥岩。据调查有底鼓现象。M11煤层直接顶板为泥岩、泥质粉砂岩。厚1.384.13m,平均3.09m。属类冒落中等冒落顶板,底板为泥岩或粘土岩。3、煤类、煤质煤类M6-3煤层属中灰、高硫、高热值无烟煤, M7-1煤层属中灰、中高硫、高热值无烟煤, M8煤层属中低灰、高硫、特高热值无烟煤,M11煤层属中灰、高硫、高热值无烟煤。煤质M6-3煤层,黑色,条痕为灰黑色,似金属光泽、坚硬,条带状结构,层状构造,参差状断口,外生裂隙较发育。以暗煤为主,少量亮煤,半暗型煤。M7-1煤层,黑色,条痕为灰黑色,似金属光泽,叶片状结构,层状构造,外生裂隙较发育。以暗煤为主,少量亮煤,半暗型煤。M8煤层,黑色,条痕为灰黑色,似金属光泽,粒状,少量块状,鳞片状结构,层状构造,外生裂隙发育,以亮煤为主,少量暗煤,半亮型煤。M11煤层,黑色,条痕为灰黑色,性坚硬,条带状结构,层状构造,参差状断口,含黄铁矿结核,以亮煤为主,暗煤次之,半暗半亮煤型煤 煤层主要煤质指标表煤层水 份Wad(%)灰 份Aad(%)挥发份Vf(%)全 硫SQ1(%)发热量Qnet,ad(MJ / kg)牌 号M6-31.7726.693.665.7325.49WYM7-11.7525.083.712.9026.37WYM81.9317.903.764.1628.97WYM111.6228.693.735.2324.80WY2.1.5煤层开采技术条件1、瓦斯:根据渝煤监安201254号文件綦江区*煤矿2012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的批复,*煤矿鉴定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2、煤的自燃发火倾向性:根据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的鉴定报告,该矿开采的M8煤层(原K3煤层)和 M6-3煤层(原K6煤层)的自燃发火倾向为类(不易自燃),M7-1、M11煤层的自燃发火倾向性等级为类,本次矿井自燃发火等级按类设计,即按自燃设计。3、煤尘:根据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的鉴定报告,该矿开采的M6-3煤层、M7-1煤层、M8煤层、M11煤层均无煤尘爆炸危险。本次按煤尘有爆炸危险性设计。4、地温:*煤矿开采深度一般为240m,根据重庆市一三六地质队编制的綦江县大实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煤矿划定矿区范围申请报告,该矿开采深度属于地温带正常区,在正常通风条件下,井下温度1822之间,地温对煤炭开采无影响,井田地温正常。2.2危险源及风险分析2.2.1危险源识别与检测1、主要危险源矿井存在的危险及有害因素的种类主要有水、火、瓦斯、煤尘爆炸、冒顶、提升运输、中毒窒息、机械伤人等其它因素。2、存在形式及场所 序号 号主要危险有害因素主要存在场所主要表现形式1水各采掘工作面、各种巷道及采空区、主排水系统、地质钻孔、主副井口、地面变电所、风机房。工作面突水、钻孔导水、洪水倒灌及主要生产场所进水等。2火工作面采空区、变电硐室、炸药库房等主要生产场所、煤场。煤层自燃发火、电器失火、地面生产生活设备火灾煤场煤堆自燃。3爆炸采空区、采掘面、盲巷、主要运输大巷、回风巷、炸药库、炸药使用、运输,压力容器。瓦斯煤尘爆炸、爆破器材管理使用不当发生的爆炸、压力容器引发的爆炸等。4提升运输主要运输巷、主副井、采掘工作面的各提升小绞车、斜巷运输处。绞车制动失灵,斜巷跑车断绳、车辆冲撞挤压。 5瓦斯采掘工作面、老巷、盲巷、采空区等。超限、爆炸。6机械伤害矿井生产各个环节。特别注意回采工作面刮板运输机及各皮带运输环节。7高空坠落作业环境垂直落差大于国家规定的场所。高空作业坠人坠物。8地压矿井井下。巷道底鼓、支护失稳大面积垮落、冒顶、片帮,支架压死。9有害气体主要采掘工作面、采空区、回风巷、盲巷等。表现为超标或积聚而发的爆炸或缺氧窒息死亡等。10电高压输配电场所使用、维修地点。触电。3、检测、监控的手段矿井具备瓦斯监控系统、预防突出监控系统。对上述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进行监控,能够满足对矿井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进行监控。2.2.2危险源风险分析1、煤尘爆炸根据煤炭科学院总院重庆分院的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煤矿井田内可采的四层煤层均无爆炸性。2、瓦斯爆炸根据重庆市经委渝煤监安201254号文件鉴定结果批复,本矿井相对瓦斯量47.15m3/t,绝对瓦斯量2.67m3/min,CO2相对瓦斯量10.24m3/t,绝对瓦斯量0.58m3/min。*煤矿属于“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本井田内M3煤层属于突出煤层,M7-1煤层属于弱突出煤层,M11和M6煤层属于不突出煤层,作为保护层开采。在开采、运输、储存过程中会释放出瓦斯,只要条件具备都会引起灾难性爆炸。瓦斯爆炸是煤矿生产中重大危险、有害因素。3、压力容器爆炸矿井的压力容器主要有:压风机、压风包、压风管道、蒸汽锅炉、蒸汽管道、氧气、乙炔气体瓶等。受压容器发生爆炸事故,不但使整个设备遭到破坏,而且会破坏周围的设备和建筑物,并造成人员伤亡事故。4、水灾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主要水害危险有老空水、地表水危险等。发生地点主要为采掘工作面及各种巷道,主排水系统等。发生大的水灾可能造成财产损失、人员伤亡或淹井。5、火灾井下火灾不仅会造成设备损坏、人员伤亡、中毒等,更主要的是可能引起瓦斯、煤尘的爆炸,引发灾难性事故。分为地面火灾和井下火灾。(1)地面火灾主井井口房、通风机房、压风机房、变电所、矿井维修车间、煤场、办公楼、食堂及宿舍、仓库、木场等。(2)井下火灾井下内因火灾(煤层自燃):煤层属类自燃煤层,有自然发火倾向性。井下外因火灾:井下电气事故引发的火灾,雷电引入井下引起火灾,人为造成的火灾,机械碰撞、摩擦引发的火灾。6、冒顶灾害(1)顶板地压灾害*煤矿现开采煤层为M11、M6二层煤。煤层顶底板多为页岩,发生顶板事故的可能性是存在的,重点是采煤工作面、以及遇地质构造带、后退回采支架回撤时以及掘进工作面与断层等地质构造带时易发生顶板事故。因此巷道掘进中可能因空顶作业、支护不合理等问题出现冒顶伤人,以及受采动影响等因素巷道变形破坏而片帮冒顶造成事故。7、提升运输事故(1)提升事故灾害本矿井材料上山设有提升设备,在提升中可能出现的危险、有害因素。矿井提升事故主要包括:提升过速、断绳而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设施设备损坏。(2)运输事故灾害本矿开拓运输环节较多,矿车制动、防溜措施采取不当都有可能造成运输设备对人员的挤、轧、碰撞造成人身伤害。矿车在运行过程中,因矿车掉道脱轨、人员躲避不及时因造成对人员的挤、轧、碰撞,造成人身伤害。8、电气安全事故当供电线路发生断线、倒杆、线路共振、雷击等事故,用电设备对人体可能产生电击和电伤、电火花事故,井下供电线网发生漏电,不仅会引起人身触电,而且产生的电火花可能导致发生煤尘瓦斯爆炸的重大事故,井上下电气设备起火也会引发重大事故。9、机械伤害 机械性伤害主要指机械设备运行(静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割、刺等形式的伤害。各类机电、水泵、风机、皮带运输机、支架、轨道式机械、机加工设备等转动机械的外露传动部分(如齿轮、轴、胶带等)和往复运动部分都可能对人体造成机械伤害。10、爆破材料爆炸井下爆炸材料库,爆破材料的运输、储存、管理、使用过程中一旦发生爆炸,将引发灾难性灾害,应引起高度重视,应严格按爆炸品管理规定和煤矿安全规程执行。11、高空坠落矿井地面坠落危害为高空作业坠落造成的伤亡事故。如线杆等建筑物均可能发生高空作业坠落。第三章 组织机构及职责3.1应急救援组织体系安全生产事故救援组织体系由綦江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部、煤矿辅助救护队、矿应急救援指挥部等组成。由綦江区大实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煤矿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承办具体工作。3.1.1应急救援指挥部,设立总指挥、副总指挥、成员 应急指挥系统图图31总指挥副总指挥现场指挥组警戒保卫组通信信息组物资供应组技术处理组抢险救灾组后勤保障组医疗救护组事故调查组善后处理组根据险情等级决定是否向上级单位救援3.1.2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名单总 指 挥:张其田(矿长) 副总指挥:张振宇(总工程师)、黄代伦(煤矿辅助救护队长)、李荣金(安全副矿长)、赵加良(生产副矿长)、赵加松(机电副矿长) 成 员:李永明(业主代表)、胡宗全(工会主席)、黄昭满(通防科科长)、黄现贵(机电科副科长)、张元新(调度室主任)、黄代忠(供销科科长)、罗德坤(技术科科长)、李丹(医保科科长)、李克勇(劳资科科长)、罗德全(保卫科科长)。3.1.3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设在调度室主 任:张其田 调度室电话或内线8001 本矿辅助救护队电话藻煤电公司救护队值班电话:487311163.1.4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设10个组 1、现场指挥组:由矿领导、救护队及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2、抢险救灾组:由煤矿辅助救护队、松藻煤电公司救护大队、矿调度室负责人及矿抢险救灾队三个分队每队15人组成;3、技术处理组:由矿技术负责人、救护队技术员、机电科、通防科和技术科组成;4、物资供应组:由供销科部门负责人组成;5、通信信息组:由医保科、工会和通防科部门负责人组成; 6、警戒保卫组:由保卫科和石壕镇派出所负责人组成;7、医疗救护组:由医保科、救护队负责人组成;8、后勤保障组:由工会、供应科等部门负责人组成;9、善后处理组:由工会主席、劳资科等部门负责人组成;10、事故调查组:由通防科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3.2应急救援组织职责3.2.1应急救援指挥部的职责1、贯彻执行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法规; 2、制定和实施应急救援方面的规章制度;3、负责应急救援的指挥决策工作,在接到事故报警后,迅速研究、拟定救援方案,并予以组织、协调各方面的救援力量实施紧急救助,防止事故扩大,尽量避免或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4、负责指挥现场救援工作,并及时向指挥部汇报救援的工作进展情况;5、根据救援工作的难易程度,协调现场救援力量,并决定是否向上级有关救援部门发出请求援助支持;6、负责应急救援、协调指挥现场救援力量的调配;7、负责应急救援工作的后勤保障和保卫工作。8、负责应急救援情况的总结、上报及相关处理事宜。3.2.2总指挥的职责1、负责应急救援预案的审核批准工作;2、领导应急救援指挥部的工作,当矿井发生重、特大事故后,矿长必须立即赶到现场,组织抢救工作,并按有关规定及时上报。在矿长未到前,由值班领导负责指挥。3、负责对外有关方面的协调工作。3.2.3副总指挥的职责1、组织有关人员拟定应急救援方案;2、在总指挥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协助总指挥作好应急救援工作。负责组织为处理事故所必需的工人待命,及时调集救灾所必需的设备材料,并由指定的专门人员严格控制入井人数,签发抢救事故用“入井特别许可证”和“进入事故现场许可证”;3、根据总指挥授权,代行总指挥权力。3.2.4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的职责1、制定应急救援程序,负责日常管理工作;2、负责督促检查有关单位的应急救援设备的维护保养,使其处于良好的状态;3、在接到报警后,应迅速标定报警的方位,险情的等级等要素,及时拟定救援计划并向指挥部汇报。根据事态的发展,随时修正救援方案,供指挥部决策;4、根据总指挥的授权,与相关救援单位进行协调并下达有关命令;5、应急救援工作结束后,应及时统计人员、财物的损失情况,并写出书面报告上级有关部门,同时将有关材料建档、归档。3.2.5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设各小组的职责1、现场指挥组:主要负责指挥事故现场抢救工作,及时处理突发灾变;2、抢险救灾组:具体负责实施救援指挥部制定的抢险救灾方案;3、技术处理组:主要负责研究制定抢险救灾方案和措施,解决事故抢救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4、物资供应组:主要保证抢险救灾物资和设备的及时调度和供应;5、通讯信息组:主要负责地面和井上下通讯信息畅通;6、警戒保卫组:主要负责事故发生后矿井的警戒、维持秩序等工作;7、医疗救护组:主要负责对受伤人员的医疗救护工作;8、后勤保障组:主要负责食宿接待、车辆调度等工作;9、善后处理组:主要负责伤亡员工家属安抚、抚恤、理赔等善后处理工作;10、事故调查组:主要负责事故后事故分析报告,查明事故原因,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3.2.6各有关成员的职责1、矿长:是处理灾害事故的全权指挥者,在矿总工程师的协助下,制定营救遇难人员和处理事故的作战计划。2、矿总工程师:是矿长处理灾害事故的第一助手,在矿长领导下组织制订营救遇难人员和处理事故作战计划。3、各有关副矿长:根据营救遇难人员和处理事故作战计划,负责组织为处理事故所必需的工作待命,及时调集救灾所必需的设备材料,并由指定的副矿长严格控制入井人员,签发抢救事故用的入井特别许可证。4、通防科科长:根据批准的营救遇难人员和处理作战计划,以及按照规程规定对抢险救灾工作的安全和入井人员的控制,实行有效的监督。5、煤矿辅助救护队队长:对煤矿辅助救护队的行动具体负责,在第一时间内全面指挥领导煤矿救护工作,专业救护队到达后全力协助专业救护队营救遇难人员和处理事故作战计划所规定的任务,完成对灾区遇难人员的援救和事故处理。 6、通防科科长:按照矿长命令负责改变矿井通风系统,调整主扇风机的工作状态和组织完成必须的通风工程,并执行与通风有关的其它措施。 7、生产技术科科长:按照矿长命令负责协助矿长进行抢救和灾害处理。并负责准备好必要的图纸和资料,并根据矿长命令完成测量打钻工作。 8、调度室主任:及时向矿长、矿总工程师、公司调度室以及有关领导和单位汇报事故发生时间、地点、性质及事故处理情况;向下传达矿长命令,召集有关人员或单位到调度室待命,协调各单位处理事故的工作。 9、有关的队长、班长:负责查对留在本区域内工作的人数,并采取措施将他们有组织地带领到安全地点至地面;将在现场所见到的事故性质、范围和发生原因等情况,如实详细报告给矿调度室,并随时接受矿长命令,完成有关抢救和灾害处理任务。10、矿值班调度员:负责记录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事故情况,并立即将事故情况报告救护队、矿长、矿总工程师、公司调度室以及其他领导和有关单位,及时向下传达矿长的命令;按照预案中所规定的发生事故后必须立即召集的单位和人员名单及时按顺序通知有关人员到调度室待命,随时调度井下抢险救灾的工作,统计掌握出入井人员和留在井下各地点的人数。11、监控中心负责人:应根据入井人员矿灯自救器领取情况,查清在井下的员工人数及其姓名,并迅速报告调度室,对没持有经指定的副矿长签发的入井特别许可证的所有人员,不得发给矿灯、自救器,并在灯房严格检查,制止入井;必须切断与救灾无关的其它通讯,保证井上下通讯信息畅通。12、供应科科长:及时准备好必需的抢救器材,并根据矿长的命令,迅速运送到指定地点。13、机电科科长:根据矿长命令,负责调整主要扇风机的工作状态,并保证其正常运转,掌握矿井内的停送电情况,及时抢修或安装机电设备,完成其它有关任务。14、抢险救灾队队长:配合渝南救护中队綦江小队,负责将遇难人员及时运送井上,保证救灾人员和器材及时运到事故地点,满足救灾需要,并严格控制入井人员。15、医保科负责人:负责组织对受伤人员的急救治疗,组织护理和药物供应。16、保卫科科长:负责事故抢救和处理过程中的治安保卫工作;维持矿区的正常秩序,不准闲杂人员入矿,并在井口附近设专人警戒,严禁闲杂人员逗留、围观。第四章 预防与预警4.1危险源监控对重大危险源实行24h连续监控,发现可能导致重特大安全事故的隐患或险情,应立即停产整顿,并及时分析研究,制定整改方案,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及时消除隐患,预防事故发生。4.2预警行动1、事故预警条件。发现可能导致重特大安全事故的隐患或险情,如不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可能导致严重后果时。2、事故预警方式。井下事故通过电话或由专人通知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地面事故通过电话或由专人通知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3、各专项应急预案中必须明确具体的预警方式。4.3信息报告与处置4.3.1信息报告与处置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或知情人员必须在第一时间向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汇报。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在接到事故报告后,按本矿事故汇报程序向应急救援指挥部值班领导进行汇报,根据应急救援指挥部意见,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安排、协调相关单位组织抢救。4.3.2信息上报和传递事故发生后,事故汇报程序具体见下图图41:*煤矿事故汇报程序图松藻煤电救护大队和本矿辅助救护队值班司机矿医务室第一时间155515111151515第一时间渝南分局綦江区煤管局綦江区安监局矿长矿总工程师值班矿领导分管副矿长调度室主任任各职能科室抢险救灾队5分钟1小时内应急援指挥部(调度室) 事故地点 4.3.3现场人员向调度室报告内容(1)灾害、事故发生地点、具体位置。(2)灾害、事故发生的性质、类别、危害程度和人员伤亡情况等反映灾害、事故主要特征。第五章 应急响应5.1响应分级根据事故灾难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将我矿事故分为较大事故(级)和一般事故(级)。事故发生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根据事故等级及时上报。根据事故灾难或险情的严重程度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超出本级应急救援处置能力时,及时报请上一级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启动上一级应急预案实施救援。响应分级标准:按照事故灾难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将我矿事故应急响应级别分为级(较大事故)响应、级(一般事故)响应。出现下列情况时启动级响应:可能造成39 人死亡,或造成3050 人中毒、重伤,或直接经济损失较大、或较大社会影响等。出现下列情况时启动级响应:可能造成12 人死亡,或造成30 人(不含30人)以下中毒、重伤,有一定社会影响等。5.2响应程序应急救援指挥部在接到事故报告后,根据事故性质,启动相应的事故救援预案。应急救援指挥部在进一步核实事故灾害性质、发生地点、涉及范围、受害人员分布,根据不同事故类型、救灾的人力和物力以及之前开展救援的情况,确定施救方案,做好施救准备实施救援。现场应急救援人员根据需要配带专业防护装备,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严格执行应急救援人员进入和离开现场规定。应急救援指挥部根据需要具体协调,调集相应的安全防护装备。现场抢险救援组负责组织专业队伍按施救方案和有关施救规定,本着“先伤、后亡”的原则抢救遇害人员。同时,做好施救和现场保护工作。因抢救伤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必须做出标志、拍照、详细记录和绘制事故现场图,并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等。5.3应急结束事故现场得以控制,环境符合有关标准,导致次生、衍生事故隐患消除后,经事故现场应急指挥机构批准后,现场应急结束。应急结束后,应明确:a)事故情况上报事项;b)需向事故调查处理小组移交的相关事项;c)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总结报告。1、当险情得以有效控制,事故危害消除和遇险人员获救后,由总指挥下达终止行动命令。2、当由于救援中出现其他客观情况需要中止或终止救援行动时,由现场指挥小组提出中止救援建议,报总指挥核准后,中止救援行动。3、应急救援行动结束后,由应急救援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