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I )卷.doc_第1页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I )卷.doc_第2页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I )卷.doc_第3页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I )卷.doc_第4页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I )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I )卷一、 积累与运用 (共7题;共14分)1. (2分)选出下列划线的字读音正确的一项( )A . 抖擞(shu) 玲珑剔透(t) 颤抖(chn) 贪婪(ln)B . 伶仃(dng) 金窖(jio) 葱茏(lng ) 窸窣(s)C . 清洌(li) 蹂躏( ln) 喑哑(yng) 背篓(lu)D . 迸溅(bng) 堕落(du) 雏形(ch) 禀告(bn)2. (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字的一项是( )A . 翻来覆去 冥思遐想 莫衷一是 静影沉璧B . 诚惶诚恐 盛气凌人 一视同仁 忧馋畏讥C . 黯然失色 不可名状 相形见拙 囊萤映雪D . 粗制烂造 油光可鉴 沧海桑田 任劳任怨3. (2分)下列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二帝也。 痛恨:憎恨。B . 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可以:可以。C . 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十六七:十六或十七。D . 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错:通“措”,置。4. (2分)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每个人都在成长,这种成长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换句话说,这一辈子你可以不成功,但是不能不成长。成长是无止境的,生活中很多事难以把握,但是成长是可以把握的,这是对自己的承诺。可能会有人妨碍你的成功,却没人能阻止你的成长。虽然我们再怎么努力也成不了刘翔,但我们仍然能享受奔跑。A . B . C . D . 5. (2分)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猴年春节,铺天盖地的各类网络红包,让人们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B . 学校宣布将开展食品安全常识教育活动,用以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C . 在81级的强震中,尼泊尔许多以砖木结构为主的古建筑出现了受损和坍塌。D . 熟练规范地书写汉字,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汉字书写的基本要求。6. (2分)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空缺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青蒿素对鼠疟、猴疟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100%,屠呦呦这一重大发现,每年在全世界 了数以百万计疟疾患者的生命。“十三五”规划五大理念之一是创新,即不断推进理论、制度、科技、文化的创新,让创新 党和国家一切工作。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进而涵养和凝聚共图民族振兴的伟大精神力量,这是 优秀传统文化的本意所在。A . 挽救、贯串、传扬B . 拯救、贯串、传扬C . 拯救、贯穿、弘扬D . 挽救、贯穿、弘扬7. (2分)名著填空。 法国有一个人耗尽了一生的精力来研究昆虫,并专为昆虫写出了十卷本科普巨著,这个人是_;这本书是昆虫记,这部书被法国著名作家雨果誉为“昆虫的史诗”。昆虫记中写黑蚂蚁和红蚂蚁交战,结果胜利的一方是_。二、 古诗词赏析 (共1题;共10分)8. (10分)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小题。送陆鸿渐栖霞寺采茶皇甫冉采茶非采菉,远远上层崖。布叶春风暖 , 盈筐白日斜。旧知山寺路,时宿野人家。借问王孙草 , 何时泛碗花。【注释】陆鸿渐:唐代被尊为“茶圣”的陆羽,字鸿渐。他和这首诗的作者皇甫冉是好友。菉:草名。王孙草:代指茶叶。(1)诗中哪些词语突出了采茶生活的危险和辛苦? (2)“借问王孙草,何时泛碗花”这两句诗妙趣横生,请作赏析。 三、 默写填空 (共1题;共11分)9. (11分)古诗文名句默写。_ , 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海内存知己,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念天地之悠悠,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行到水穷处,_。(王维终南别业)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_ , 晏如也。(陶渊明五柳先生传)赤壁一诗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隐含着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慨叹之情,又是想像的诗句(小中见大论东吴命运)是:_ , _。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中有一联是千古名句,现在常用它来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两句是:_ , _。从历史的角度看,台湾和祖国的分离只是暂时的,这正如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所说的“_ , _ , 此事古难全。”我们坚信两岸终将统一,台湾定能回归祖国。四、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4分)10. (14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 ,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乙】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节选自宋史苏轼传)【注】涂潦,泥沼雨水。畚锸,箕畚铁锹。堵,古墙体单位,长与高各一丈为一堵。(1)解释划线词的意思。相与步于中庭_盖竹柏影也_轼诣武卫营_卒全其城_(2)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3)【甲】文表现了苏轼安闲自适的心境,还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乙】文记述了苏轼率领官兵抗洪筑堤、保城安民的事迹,表现了他怎样的精神品质? 五、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65分)11. (20分)阅读下面散文,完成下列小题别时冰心哪有心肠?然而竟被友人约去话别。回来已是暮色沉沉。今夜没有电光,中堂燃着两支蜡烛,闪闪的光影,从竹帘里透出,觉得凄清。走到院子里,已听见母亲同涵和杰断断续续地说话。等我进去时,帘子响处,声音都寂。母亲只低着头做针线,涵和杰惘然地站了起来,却没有话说,只扶着椅背,对着闪闪的烛光呆望。我怀疑着,一面向母亲说着今天饯别的光景,他们两个竟不来搭话,我也不问。母亲进去了,我才问他们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涵不言语,杰叹了一口气,半晌说:“母亲说她舍不得你走,你走了她如同但她又不愿意让你知道”几个月来,我们原是彼此心下雪亮,只是手软心酸,不敢揭破这一层纸。然而今夜我听到了这意中的言语,我竟呆了。忽然涵望着杰沉重地说:“母亲吩咐不对莹哥说,你又来多事做什么?”暂时沉默这时电灯灿然地亮了,明光里照见他们两个的脸都红着。杰嗫嚅着说:“我想我想不要紧的”涵截住他:“不,我不许你说!”声音更严厉了。这时杰真急了,觉得过分地受哥哥的呵斥。他也大声地说:“瞒别人,难道要瞒自己的姊姊?”他顽固地抵抗着。我已丧失了裁判的能力,茫然的,无心地吹灭了蜡烛,正要勉强地说一两句话涵的声音凄然了:“正是不瞒别人,只瞒自己的姊姊呢!”两对辛酸的眼光相触,如同刚卸下的琴弦一般,两个人同时无力地低下头去。我神魂失据地站在他们中间。电灯又灭了,感谢这一霎时消失的光明!我们只觉得湿热颤动的手,紧紧地互握着,却看不见彼此盈盈的泪眼!一九二三年七月二十三日夜,北京【注】冰心,原名谢婉莹,文中的“莹哥”。于一九二三年七月二十五日乘船赴美国留学。(1)通读全文,你认为“哪有心肠?”是在责问谁?为什么? (2)“母亲吩咐不对莹哥说”,母亲瞒着我是因为_;哥哥瞒着我是因为_;弟弟不瞒着我是因为_。 (3)电灯在文中很神奇,仿佛通人性,事情发展需要时它会适时“亮”“灭”。请具体说说它在文中的作用。“亮”:_“灭”:_(4)本文叙述了一件事,在这件事中写出了家中成员对我不同的表现,却又表现了怎样共同的情感心理 (5)面对亲人的种种,“我已丧失了裁判的能力,茫然的”,亲人们常常就这样让你无奈又让你感动。请具体叙述一次你这样的“遭遇”。(例如一次随班春游前,去新学校上学前要求通过描写表现出人物特点,100字左右) 12. (25分)阅读说明文实至名归话“襄阳”,完成下列各题。实至名归话“襄阳”高伟凡2010年11月26日,国务院同意湖北省襄樊市更名为“襄阳市”,襄樊市襄阳区更名为“襄阳市襄州区”。在鄂西北,古老的汉江流贯襄阳盆地。及至1951年,以襄阳县的中心地带南岸的襄阳镇(县城)、北岸的樊城镇合设“襄(阳)樊(城)市”,面积300多平方千米。时隔32年,国家开始进行地方行政制度改革,1983年撤销襄阳地区,所辖各县划属已升格的裹樊市,使其规模骤然增至近2万平方千米。襄樊,乃两个小地方的统称,设市后也多为“襄阳”(地区)管“裹樊”(县级市),与周边县市从无称谓上的纠葛。然而,当襄樊市取代襄阳地区后,周边县市变成下属,形成“襄樊”(市)管“襄阳”(县、区)的格局,难免平添“辈分”颠倒、“位子”坐错之感。悠久历史非“襄阳”不能延续。“襄阳”之称,始于西汉所设襄阳县,得名于县治地处襄水(今南渠)之北,至今2200年。由此,故治今称“襄阳城”,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与这里相关联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无不注明发生地为“襄阳”。东晋朱序守城抗击前秦,其母韩夫人率众女修城助战,令存“夫人城”。因三国故事,襄阳更负盛名:襄阳人庞统号称“凤雏”,与“卧龙”诸葛亮齐名;“襄阳城”外,有“古隆中”“刘备马跃檀溪遗址”等。厚重文化非“襄阳”不能承载。唐代诗人孟浩然生长于此,世称“孟襄阳”;宋代书画家米芾移居此地,自号“襄阳居士”,今有“米公祠”“米公路襄阳之名盛名远播,天津有“襄阳道”,上海有“襄阳路”,港、台乃至美国、日本也有街道冠名“襄阳”。以“襄阳”为主体,仅唐代便有诸多诗篇,名句如王维的“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更有诗名直称“襄阳”者:苏轼襄阳乐、李白襄阳歌和襄阳曲等。偌大地域非“襄阳”不能涵盖。作为一方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上级行政区冠名“襄阳”者断续绵延: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设襄阳郡;三国、晋、隋亦设襄阳郡;北宋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改设襄阳府;元设襄阳路;明、清设襄阳府;民国初设襄阳道:新中国设襄阳专(地)区。显而易见,在饱经2200年风霜的“襄阳”膝下,问世不足60年的“襄樊”难以望其项背,勉为其难则带来无尽的窘迫:顶替襄阳充当“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自感文不对题,以“襄樊”领率周边县市又不具涵盖能力,阐述当地历史、文化总要赘加注解,国内乃至海外“襄阳人”认祖归宗困惑不已不过,“襄阳”若用于市名,下属襄阳区便要同时更名:其前身襄阳县早于1992年由襄樊市区移治县境张湾镇,2001年改县为区。由于襄阳区并非市政府驻地,如今不与市同时更名将形成大、小“襄阳”同名异地的误区。查襄阳县在古代曾兼为“襄州”治所,此时改称“襄州区”顺理成章。将颠倒的“辈分”正过来,坐错的“位子”换过来,通过正本清源、各归其位“理顺地域称谓关系”,是襄樊市及襄阳区更名的实质所在。作为历史长河中的一次转折,“襄樊”不再小材大用、力不从心,“襄阳”不再大材小用、无处施展,以“名正言顺”疏通历史脉络、传承悠久文化。当越来越多的人们意识到:没有谁比“襄阳”更适宜承载千百年的一方文化,更适宜涵盖上万平方千米的疆土,更适宜充任引领当地顾后瞻前的旗帜,魂牵梦萦的大“襄阳”终于回来了选自百科知识2011年第3期有删改(1)为什么说“襄樊”更名为“襄阳”是“实至名归”? (2)第段划线的句子属于哪种说明顺序?采用这种说明顺序的好处是什么? (3)文中第段划线的句子主要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本文说明语言在准确严密的同时不乏生动,试分析下面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将颠倒的“辈分”正过来,坐错的“位子”换过来 , 通过正本清源、各归其位“理顺地域称谓关系”,是襄樊市及襄阳区更名的实质所在。(5)选文第段能否删掉,为什么? 13. (20分)阅读下面一篇议论文,回答问题因为阅读而平视世界李斌有句电影台词说:“你连世界都没观过,哪来的世界观?”世界那么大,出去走走看看确实是见世面、长阅历的好方法。然而,世界观不只依赖于观世界,阅读同样可以洞察芸芸众生、大千世界。“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穷极一生,我们通过感官感知的生活经验是有限的,行万里路替代不了读万卷书。书乃人生成长的精神食粮,片页之间足以驰骋古今、经天纬地,常读之可以新知、可以医愚、可以立德,甚至可以平治天下。阅读的意义就在于,不管富甲一方还是一贫如洗,不管位居高位还是一介布衣,不管志得意满还是穷困潦倒,都能在书籍的世界里摆脱世俗庸常、凝望永恒哲理,找到人生的意义。有怎样的眼界,就能看到怎样的远方;有多大的胸襟,就能包纳多大的世界。古人总结,“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书籍,正是脚下的高山,耳边的疾风,帮助我们看到更遥远的风景。阅读与意义紧密相连,它让我们知晓,生活不只是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也不只有面包,还有玫瑰和咖啡。阅读又是与现实密不可分的,它教会我们审视自身、迎接挑战、辨别善恶,继而读懂生活的真谛、探得生命的意趣。阅读的过程是一个自我实现的过程。不读书,接触到的世界就和纸一样单薄;多读书,学识、阅历乃至生命体验会随着页码的递增而不断累积。“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时间的改变可能是静悄悄的, 但阅读对气质的塑造终究会显露出来。正是在日复一日的博览群书中,我们感受到“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体悟出“不迁怒,不贰过”的修身奥秘,即便处身失落失望甚至失掉所有方向之时,也能看见“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阅读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也是为了更好地认识这个世界。读资治通鉴,可以获得王朝更替的历史教益;读 红楼梦,可以洞晓世家望族的兴衰荣辱;读平凡的世界,可以从苦难的生活中发现人性的温暖、奋斗的价值。书籍传递给我们的不仅是知识,更有认识这个世界的逻辑、 方法和哲理,帮助我们于升平气象中看到隐患风险,于问题荆棘中看到出路希望,从历史幽暗之中看到璀璨未来,从人性冷漠之中看到道德之光。阅读是一种超越世俗的力量,让我们在自我省视中学会谦卑和从容,在平视静观中同这个世界和解。有人推理出人生的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阅读的最高境界,正是练就“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今天我们提倡多读书、读好书,不是为了满足“书中自有黄金屋”的功利心和虚荣感,而是为了实现内在的淡定从容,赢得开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