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吊制作检验介绍.doc_第1页
浮吊制作检验介绍.doc_第2页
浮吊制作检验介绍.doc_第3页
浮吊制作检验介绍.doc_第4页
浮吊制作检验介绍.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浮 吊 制 作 质 量 控 制 介 绍在我们振华港机公司进军海洋工程正确大前提的背景下,浮吊项目越来越多。我有幸参加广州4000吨浮吊和中海油7500吨浮吊的质量管理工作,深深地感到肩上的责任重大。实际上,这样的大型项目靠个人的力量根本无法办到,要靠各方面人士通力协作,成功才有保障。这里我主要谈谈浮吊项目与传统产品的质量控制不同之处,顺便也介绍一下浮吊与传统产品相比其特点,与大家共同提高。一、说明: 本文按浮吊设计,制作和检验,试车交机等各个阶段来谈,方便大家理顺思路。二、总体介绍:浮吊为船舶类产品,有法定检验要求,其设计、制作和检验必须符合相应的船检规范,且必须得到相应船级社的认可,并取得船检产品证书。这是与传统产品的最大区别。不管国内还是国际航行的船舶,每条船,同人一样,必须有出生证(船级社证书),出生地(船藉港,注册港),姓名(IMO编号),国藉(悬挂哪国国旗)。我们质检要做的就是让浮吊取得一个出生证(船级社产品证书)。世界范围内有许多船级社,比较通用认可的主要有:LR(英国劳氏),GL(德国劳氏)ABS(美国),DNV(挪威),BV(法国),NK(日本),以及CCS(中国)。后面我们将要建造的韩国三星8000吨浮吊是入级韩国船级社KR。一般地,浮吊入级哪家船级社由船东确定。后面的介绍我们主要以ABS船级社的要求为主,穿插一些其它船级社的要求。三、设计阶段: 机械/电气设计主管根据合同要求进行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设计不但要满足起重机规范要求,也得满足船级社规范要求。图纸审核。总体布置图,主要结构图、主要机械图和电气图必须送到船级社审图中心审核认可。审图中心审核后,会发审核意见表示认可或要求修改。船东审图是可选项,按用户的要求处理。从程序上讲,图纸必须得到船级社审图中心审核通过后才能开始生产。对于船级社审核图纸意见,一部分由设计修改设计解决,还有一部要需要现场解决。现场解决的审图意见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四、质量保证体系文件准备及发放:有的船东要求开工前要准备质量保证文件。质量保证文件包括:1) QA 手册2) 质量保证计划(QAP)3) 质量保证计划体系文件4) 组织机构图5) 质量控制程序文件6) ITP7) 其它控制文件有关准备质量保证体系文件部分,此处从略。五、生产准备及质量控制准备阶段:此阶段非常重要,QA主管应设法理顺各方面关系和要求,对后面生产和检验顺利进行将起到关键性作用。如处理不当,可能会导致材料报废,进度拖延等尴尬境地。总体来说,我们要确定以下事宜:1) 适用规范。熟悉规范是工程进展顺利的必要条件。各家船级社的规范千差万别,不能想当然,必须按规范行事。一般地,最新版本的AWS D1.1是可以得到各船级社接受的。港机重型钢结构检查标准适合于结构件检查。机构排装也可使用公司标准,但电气规范不一定适合,特别是对绝缘的要求。一般地,主要电气设备及电缆要有船级社产品证书或型式认可证书,最好选用船用电缆。2) 监理。船东代表、第三方监理及船级社验船师在此处统称为监理。验船师按船检规范进行检验,属法定检验。设计和建造必须得到验船师的认可,因为验船师有权根据现场情况要求整改。否则,可拒发证书。3) 钢质材料所需证书。一般地,主要钢质材料,包括钢板,铸锻件及焊材等需船级社证书。经协商,焊材可用经船级社型认可的型号。以ABS船级社为例,造船用钢板、焊材建议为ABS船级社认可的并有ABS产品证书。主要铸锻件到厂应当有ABS产品证书,并有ABS钢印。钢板应当是有ABS证书和钢印的船用钢板。浮吊因用到特殊钢材和焊材,是否需要船级社产品证书,应当在采购前先与船级社、船东代表商妥确认。铸锻件应列出清单,与船级社和船东代表商妥哪些需提供ABS证书,哪些只要做个机械性能试验或/及化学成份分析,达到要求即可。4) 非船级社认可的钢板处理。由于各种原因,我司制作浮吊使用的钢板基本上不是船级社认可的钢板(俗称船板)。如何得到船级社认可,可与设计一道与船级社商谈,采取一定的试验措施,请验船师现场见证认可。这种情况下,要确保未经试验并得到认可的钢板下料或流入车间。只有试验合格认可的钢板才能被使用。但辅助构件如底座不在此列。5) 铸锻件生产厂家的选定。国际造船界有一条通用规则:造船厂应有该船级社认可的资质,船舶配套件厂也应经该船级社工厂认证的工厂。ZPMC要造挖泥船,入级CCS,则需请CCS先来工厂认证,认可后,才能开始建造船舶。同样地,7500吨浮吊入级ABS,一根重要的轴(如铰点轴),外协锻造厂应当为经ABS工厂认证过,且在认证有效期内的锻造企业承担制作。理论上,所有铸锻件均应在所入级的船级社认证工厂制作。当然,事先可与船级社谈妥,防止以后麻烦。尽量争取一些不重要的铸锻件不需要在船级社认证的工厂制作。这些信息必须在采购前通知设计和采购部门。6) 设计温度。合同规定的设计温度是个非常重要的参数。所有结构、铸锻件、机械设备和电气设备均应适合于设计温度范围内使用。就ABS起重机规范而言,如果设计温度高于-10,对材料、机械设备和电气设备都没有什么特殊要求。ABS规范并没有规定钢板、焊缝和铸锻件的冲击试验温度要求。一般可与ABS协商,冲击试验温度可定为设计温度或低于设计温度10。反之,设计温度低于-10,则钢材的冲击试验温度为设计温度降低10,强度在400Mpa以上的钢板,冲击试验温度为设计温度再降低20。相对应的焊缝冲击温度也按此处理。以7500吨浮吊为例,设计温度为-20,高强度钢板JFE780屈服强度为695Mpa,其冲击试验温度为-40,焊缝冲击试验温度也是-40,对焊接性能有极大影响。而铸锻件则基本上无法办到。如主副钩,铰点轴,直径700-900毫米,钩体更大,做-30V2冲击能达到ABS要求的就相当难。而LR规范则只要求做-10V2冲击即可。CCS规范则只要按国标要求或增加一点低温冲击即可。难度相差悬殊。7) 材料试验。浮吊的材料试验工作量很大,特别是非船用钢板和高强度钢板及铸锻件都要做材料试验。我们要明确钢板取样位置和试验方向,试验要求符合规范。注意:钢板拉伸试样应做成比例试样,非比例试样试验出来的拉伸值应按一定公式换算成比例试验的拉伸值。铸锻件按国标要求处理。后面将比较详细介绍.8) 焊工资质。各船级社要求焊工须持船级社焊工证。一般地,只要持某一船级社的焊工证书,其它船级社均认可。生产准备阶段应与船级社沟通确认。主要构件和管系应由持船级社焊工证书的焊工施焊。在生产准备阶段,要明确哪些生产单位或施工队参与重要构件的焊接,并查清他们焊工资质,提醒基地安排焊工考试。要注意,如图纸有小管径(直径小于560毫米,或其它规范有所不同),特别是有的臂架是圆管形式或方管,焊工须有5-6G甚至于6GR的焊工资格。基地持有此种证书的焊工很少。9) WPS确定。一般地,某一船级社认可的WPS,其它船级社也是认可的。但要注意WPS适用范围。主要是焊缝冲击试验温度确定。原WPS焊缝冲击试验温度不得高于新项目的焊缝冲击试验温度。如果材料不同或焊材不同,须重新做焊接评定试验,并请船级社验船师现场见证确认。开工前,WPS必须准备好。如有管状接头,需要有T、K、Y接头的焊接工艺评定。我们可提醒一下焊接工程师。10) 外协结构件制作。主要有卷筒外协(无锡锅炉厂)和臂架钢管制作(上海月月潮)。因是主要结构件,其材料(钢板)一般由ZPMC提供。要注意,钢板到外协厂之前必须经过验船师认可(船用板或经试验合格)。外协厂应提供验船师认可的WPS,使用认可的焊材,按认可的WPS进行焊接。无锡锅炉厂配合得不是很好,我们可用以下方案解决:WPS由ZPMC提供,焊接由ZPMC派合格焊工完成。11) 公司配套件厂设备认可方案确定。宁波伟隆制作的联轴节,南通齿轮厂制作的减速箱及江西丰城制作的制动器如何认可,须事先与船级社确定。一般地,建议联轴节制作时,锻件做机械性能试验,请船级社确认。南齿减速箱内的齿轮如何得到认可,让南齿厂质检经理与船级社商妥。如实在不行,只有让验船师见证齿轮的机械性能试验或他们要求的其它试验。有的船级社要求丰城制动器提供船级社产品证书,如CCS。也就是说,制动器出厂前按船级社要求申请产品型式认可,过程检验,合格发船级社产品证书。这样就很麻烦。实际上,如果制动器要申请船级社产品证书,首先要申请船级社进行工厂认证,合格后才有资格生产产品请船级社检验发证。我们争取丰城制动器不需要船级社证书。12) 机电设备证书要求。主要机械电气设备如钩头(包括卸扣、转环、起重链条、横轴)、铰点轴、重要大型锻件、电机、制动器、钢丝绳(包括压制接头、索节)、变压器、高压柜、整流柜,逆变柜、变频器,配电板(盘),主要电缆要求有船级社产品证书。如船检要求比较严格,则水密门、水密窗也要船级社产品证书。具体哪些需要船级社产品证书,请设计和电气主管列出清单后,一同与验船师商谈确定。采购合同上就要将要求写清楚。13) 可卸零部件试验。可卸零部件包括单(多)饼滑车(滑轮)、链条、吊钩、链环、卸扣、转环及吊梁、吊框及吊架等类似设备。各船级社规范要求有所不同。一般地,这些零部件完工后,要做超负荷的拉力试验,合格后才能被船级社认可并发证,产品上打上船级社钢印。但这些要求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某些零部件如吊钩、吊梁、吊框等,没有这么大的负荷做拉力试验。滑轮数量太多,也无法一一做拉力试验。ABS就允许这样处理:图纸及计算书送审,得到认可后,可不做拉力试验。待最终负荷试验成功后,再得到认可。总之,可与设计主管一起同船级社协商处理。14) 探伤工艺。按合同和船级社规范确定探伤标准,探伤工艺。开工前将探伤员资格确定好。一般地,国内权威机构颁发的探伤员证书能得到认可。值得注意的是,浮吊上使用的厚板很多,射线X光不能穿透,用伽玛射线探伤又不可能,所以,如何处理,须与验船师和船东代表商量好。高强度钢板焊缝易产生延迟裂纹,二次MT只作为内部控制。15) 规范不是唯一。先有系列同类产品,才有规范,而不是先有规范后有产品。全世界海上重型浮式起重机数量本就不多,各船级社经手的数量更是有限,严格来讲,还没有哪家船级社有比较完善的浮吊规范。CCS船舶及海上设施起重设备规范严格来讲只涉及到近海起重机,ABS浮式起重机入级指南也很活络,都有很大的协商余地。既要尽量满足规范要求,也要有胆量拒绝一些工作量太大,难度太大的要求,内部协商后,把握好尺度。16) 公司质量控制常规要求。如尺寸控制图、标书摘要、ITP、制作注意事项(应增加铸锻件制作注意事项目),材质跟踪、开工会等。钢结构制作注意事项和铸锻件制作注意事项是很重要的文件,必须让相关部门、施工队、检验员,包括外协单位签收执行。此文件应包涵所有制作和检验要求。一般制作单位按一般项目施工,就不能满足此项目要求,此文件就是要提醒他们按本项目要求做。六、钢结构制作和检验钢结构是保证起重机质量的前提条件,钢结构质量这一关没有控制好,一切质量都没有基础。1) 主要钢结构: 旋转下支承,回转底盘,桁框架、人字架、臂架、吊架、动/定滑轮架。固定式起重机还有人字架底座和臂架底座。以上结构在船检规范中作为主要结构,是为重点控制对象。其中,臂架、吊架、动/定滑轮架、人字架头部和下面铰座、桁框架与人字架和臂架联接的铰座处是重点控制过程中的重点。必须有焊接记录和探伤记录。中强度(屈服强度在345Mpa左右)厚板和高强度钢板的焊缝必须做MT探伤。人字架头部因板比较厚,结构复杂,焊接应力大,应当再次做MT抽检。臂架、吊架及动/定滑轮架如使用高强度钢板,则再次做MT抽检非常必要。图纸和规范无此要求,但为保证质量、内部控制一下是成功的必要条件。2) 材质跟踪。不管规范和用户是否有此要求,第1)条中的主要钢结构材质跟踪是必要的。如使用船级社认可的钢板(有船级社证书,钢板上有钢印),特别要注意的是钢材的级别和型号。船级社认可的钢板按强度和冲击温度不同,分成不同的型号。介绍:船级社对使用的钢板的冲击温度各有不同,冲击温度在钢板的型号上有所表现。如CCS的A、D、C、E、F级钢板表示冲击温度分别为20、0、-20、-40及-60摄氏度。还有强度也有所表示,如A32,A36,A40等。所以钢板型号是不能弄错的。如果所使用的钢板不是船级社认可的钢板,必须做机械性能试验。具体试验要求由机械设计与船级社商量确定后,由机械设计主管直接下单。质检不用发钢材机械性能试验要求。机械设计主管发的机械性能试验要求过于简单,QA主管要根据设计要求和船检规范进行细化,使试验室不至于混淆。一定要强调:所有炉号的钢板必须经机械性能试验合格确认之后才能下料切割,才能发到各生产单位。否则,必须会产生混乱和浪费。各车间必须对来料进行核查,符合要求的钢材才能使用。次要钢结构一般不需要进行材料试验,如底座,非受力构件等。事先应与船级社和船东确定为妥。3) 高强度钢板的结构件制作质量控制。高强度钢板组成的结构件无疑是关键部件,受力大,制作要求严格,检验也不能有一丝疏漏。一般地,高强度钢板结构件制作之前,我们应当制作一个专门的质量控制文件指导生产和检验,发给相关部门。开工前,应给生产和质检人员开会,详细讲解制作和检验要求。刚开始时候,必须经常查看,及时更正不符合项目要求的习惯性做法。特别是对现场检验员工作的检查,看他们是否合乎质检要求。A) 钢材检查。查材质跟踪,钢板上标记明否正确,明显、是否经试验合格、与图纸材质是否相同。特别是有些结构是普通强度和高强度钢板混用的结构,不能混淆。工艺视情况可能会要求钢板进行UT检查其是否有夹层等。B) 焊工资质检查。不但是持船级社认可的焊工证,而且要看焊工可允许的焊位。C) 焊材检查。现场检验员每天至少全面检查两次焊材。如果用低强度焊材配高强度钢板,一切功夫白费不说,还会酿成重大事故。D) 焊接参数控制。电流、电压、焊接速度控制,至少在允许范围内。E) 预热及后热控制。现场检验员每人一把测温枪,随时随地检查预热温度和后热温度和时间。并作好记录。F) WPS使用。要求每道焊缝或同类焊缝贴上WPS,以免弄错。QA和工艺必须检查电焊带班和现场检验员是否懂什么焊缝使用哪个焊接评定,如不行,需停工学习。实际上,确实有不少人不懂使用哪个WPS。此条也适用于其它主要结构的WPS检查。G) 探伤。除图纸要求的探伤外,应增加MT探伤要求。高强度钢板可焊性差,焊缝应力很大,容易产生纵向或横向裂纹,还有不少延时裂纹。一次探伤完成,过一个星期左右应MT抽检一次,视情况决定是否重新再全检。船级社规范要求是焊后48小时之后才能探伤。WDB620钢板可焊性好,出现裂纹的机率小。其它高强度钢板如WNQ690,JFE-HITEN780钢板焊缝裂纹很多。4) 其它主要钢结构制作基本上也是按本部分的第3)节检查。需要注意的是使用的钢板比较厚,超过45毫米就无法用X光拍片。焊接易产生变形,特别是旋转下支承环形平台,应力大,平面度难以控制。人字架头部也因结构复杂,内应力大。如装焊工艺不当,会整条焊缝绷开,反复修补也难以合格。七、铸锻件制作和检验铸锻件都是主要受力构件,所以,不管是船级社还是船东,对铸锻件检验要求都比较高。按船检规范要求,铸锻件认可必须进行UT/MT探伤,机械性能试验,提供化学成份分析报告。就经验来讲,铸锻件的强度、延伸率、断面收缩率都能达到要求。铸锻件机械性能试验主要集中在冲击性能要求上。CCS要求铸锻件的冲击温度为常温,V2冲击。特别重要的锻件做-10冲击,冲击功按国标GB/T 17107标准。ABS要求(如设计温度为-20)-30(屈服强度小于400Mpa)到-40(屈服强度大于400Mpa),V2缺口。而LR只要做到-10,V2冲击即可。按国内铸锻件生产水平,要做到-30,-40 V2冲击符合要求,特别是大型铸锻件是相当困难的。浮吊上大型铸锻件直径在500mm以上,大到1200mm。浮吊铸锻件来源复杂、供货状态不一,不同规范要求又不一样。铸锻件的检验及认可是一件相当复杂的事情,应作为一项主要任务来抓。下在讲述铸锻件制作、检验和认可的程序和步骤。首先,列出铸锻件清单,协商确定哪些须出厂提供船检产品证书,哪些可以做机械性能试验确定。将不重要的铸锻件从清单上去掉。接下来进行生产厂家选定。同配套部主管一起与验船师协商,是否必须由该船级社认可的工厂生产,或某些铸锻件必须由船级社认可的工厂生产。同时,确定宁波伟隆联轴节和南齿厂的减速箱如何处理,并按商定的方法办。配套主管订货选协作厂家应满足船级社的要求。对于需要提供船检产品证书的铸锻件,问题就很简单:图纸经船级社审核认可,将图纸送到协作厂制作,并由协作厂负责请验船师检验发证即可。不需要提供船检产品证书的铸锻件毛坯件或半成品,协作厂应提供探伤报告、化学成份报告、机械性能报告,连体试样,铸锻件证书。到基地做机械性能试验,合格后方能进入下道加工程序。以上要求应在铸锻件制作注意事项中表述清楚。八、总装检验1) 回转机构控制要点:与回转机构相关的构件有旋转下支承、中心筒体、旋转支承架、回转底盘、上下回转轨道、针销、回转电机减速箱针轮组件,反滚轮上下轨道、反滚轮。 A) 旋转下支承:分为圆柱筒体、中心筒体和转台结构。圆柱筒体是一个双形环形筒,主要控制其圆度和直径,下面保证能与甲板下圆形筋对齐,上口保证与转台结构的里面环形筋对平。上口修平,与转台结构配合。下口与甲板弧线配。一般下口在吊装上船后再修配。圆柱筒体合拢前应到船厂检查甲板上与圆柱筒体对接结构的情况。圆柱筒体下口应留约1米不焊,甲板上与圆柱筒体对接圆弧板也不要焊死,便于调整对接。 旋转下支承结构,包括其它与船体焊接结构,安装前要查对筋情况,安装时必须对筋。按公司标准,对筋错位不超过1/3板厚。 B)转台结构。是薄薄的一层空心圆饼,最容易变形。而回转下轨道和反滚轮上轨道就布置在转台结构上,所以,要尽最大限度控制转台结构的平面度。一般地,平面度控制在20-30毫米以内也是可以的。问题主要由工艺解决。针销上、下夹板的平面度要求更高,最好不能超过20毫米。上、下夹板的开档严格控制,也不要超过20毫米。(不同大小结构要求不一样)。这些问题质检要提前提醒,过程中及事后检查,检查报告交设计和工艺处理,按他们处理意见执行。原因:回转机构有多台,如4000吨浮吊8台,7500吨浮吊有12台,每台安装时针轮有高低差。回转底盘以上的整个系统在海上或回转时会有摇摆,而中心支承架处有间隙,导致针轮与上、下夹板间的间隙会有变化。如果上下夹板平面度相差太大,或开档有大有小,会使针轮与上、下夹板磨擦,严重者会卡死而损坏。C) 回转底盘下平面。主要控制摆放滚轮轨道的表面的平面度。道理很简单:平面度好,轨道的平整度也好,滚轮受力均匀。 D)同轴度和平面度。一切以回转中心为轴心,以水平面为基准。这是回转机构核心所在。由于结构庞大复杂,同轴度主要是靠执行工艺保证。 制作一划线工装,中心安装在旋转中心。工装与旋转支承架间隙尽量控制在1毫米以内。划线工装须有一定的刚性,不会随意变形,以控制划线准确。以旋转中心为轴 心,用工装划线,减少误差。划线:在地面顶水平,用工装划线。每个圆圈均要划两次,如两次划线重合,则划线有效。旋转下支承上要划出轨道四圈轨道线,一圈针销安装中心线。同时,在回转底盘上要划出4圈轨道线,一圈针轮中心线(安装回转电机用)。这些线划完之后无法测量,所以,在划线时就要检查是否正确,而且在后续安装轨道时,检验员要现场检查轨道安装位置是否根据划线安装的。轨道排装。旋转下支承吊装上船之前轨道排装主要是借平轨道下垫片。上图所示为图纸,实际上旋转下支承上四排轨道底座下面先要垫上垫板将四排轨道底座垫平。回转底盘也一样。旋转下支承四排轨道垫平后,安装好轨道。吊装上船,等旋转下支撑与船体接头全部焊好(或只留有小部分修补),再正式排装轨道。利用调整下垫片的厚度将下四排轨道排好。7500吨浮吊要求是单根轨道长度方向上每1米高低差允许1毫米,2毫米高低差允许2毫米,整长范围是4毫米。同一截面四根轨道高低差不超过1.5毫米,整个平面高低差不超过4毫米。基地采用轨道平面注水,以水平面初步确定轨道底座上表面齐平。最后调整轨道下垫片,将轨道上平面调平。回转底盘要求同上,不同的是回转底盘在地面上就将轨道排装到上述要求,直接吊装就成。回转底盘本身具有一定弹性,只要在地面排装好,吊装时变形可利用重力借平。针销划线。针销划线也是用工装划出。划线时旋转下支承要保证水平。划两次,线必须重合。用这个方法划出针销安装中心线圆。再分度。7500吨浮吊安装有210个针销,所以这个圆平均分成209份,要非常准确。一般地,先用激光将圆周分成8份或16等分,再在每个等分内用分规分。划好线,只能检验每个相邻圆心的间距是否正确。如果镗孔结束,基本上是无法检查孔的位置是否正确。所以,强调的是过程控制。反滚轮轨道。反滚轮上轨道安装平面基准应先划出。当旋转下支承还在地面放置成水平状态时,应划出同心圆(在轨道安装平面上)作为后面轨道安装直径方向基准。整个结构全部安装完成后,回转起重机在轨道安装上面板上划出等高线。按技术部门要求,轨道安装上平面要铣平面,便于轨道安装。等高线就是铣平面的基准。有了等高线和同心圆线,则上轨道可定位安装。下轨道安装根据上轨道位置定,同时注意上下轨道不要错位。在整个回转过程中,上下轨道在任何位置任何时候错位不得超过车轮踏面宽度与轨道面宽度之差。回转车轮安装完毕,设计要求车轮与上轨道之间的间隙应为5毫米,实际上定在5-8毫米,防止车轮脱出。车轮轮缘高15毫米。高度调整靠轨道下面安装垫片实现。实际在旋转作业时,需要观察车轮和轨道相对位置:车轮轮缘是否滑出轨道;车轮上表面与上轨道之间的间隙是多少,相邻车轮的间隙是否均匀过渡,避免单个车轮受力。2) 回转轨道检查。回转轨道都是高强度钢,而且要弯曲成弧形,故易产生裂纹。目前经验来看,轨道出厂时就存在不少裂纹。所以在轨道弯制前就要进行裂纹检查。如有严重裂纹,需向公司汇报处理。在三芯辊弯机上弯制过程中,要注意翘头端用吊车拉起,防止轨道太长,受自身重力折断。同时有措施防止轨道旁弯。初步弯制。准备好弧形样板,检查轨道弯制是否到位。弧形样板越长,轨道弧度检查越接近理论要求。但样板太长,会导致样板太重不好使用。弯制完毕,目测有无裂纹产生并消除。精确弯制。按工艺单要求检查轨道上表面的高低差(平整度)和侧面弧度。一般弧度不超过3毫米/米。因为实际安装时会有压板限制其弧度和高低差,故不需要特别精确。但注意,高低差和弧度偏差只能是光顺过渡,否则,就弯不过来。弯制完毕,做MT检查。3) 与油缸顶升装置相关的检验。油缸顶升装置检查并不复杂,关键是它与回转底盘的前支架是否干涉,与前支架底平面距离要控制好。工作原理:起重机首部起吊时,臂架转到船头,油缸顶升装置与前支架相配。油缸顶升将整个起重机顶升10-20毫米,插入滑块后,油缸下降,起重机搁在油缸顶升装置的滑块上,进行吊重作业。这里有联锁控制:滑块触发限位,才可以有回转动作,否则,回转不能动作。作用:防止回转撞块油缸或支架。油缸顶升装置同时与后面支架控制好相对位置,也不能与后面支架相干涉。工作原理:正常船舶航行时,臂架放在搁架上。航行时波浪对船舶产生摇摆,使得起重机部分也不停摇摆。利用油缸顶升装置顶住起重机,插入滑块后,油缸下降。起重机后部安放在滑块上,增加起重机的稳性,减少摇摆。事实上,油缸顶升装置与前后支架是很难配合的,只有在现场调整定位才行。三) 吊钩负荷试验。ABS规范规定,如何吊钩无任何审批手续,要在起重机上使用,则需做2倍额定载荷的拉力试验。但如果吊钩图纸经ABS审图中心审核过,则不需要专门做拉力试验,只要在吊重试验时做1.1倍的吊重试验可就以得到ABS认可。CCS规范则要求专门做拉力试验。拉力试验时,拉力与吊钩应呈45度夹角。实际上由于钩子起重量太大,国内没有这么大负荷的拉力试验机。工作中采用的是油缸顶升试验代替。吊钩负荷试验前,应将吊钩体作MT探伤,消除裂纹后,开始负荷试验。将试验工装安装好,装好油缸。贴好应力片。压力表应当是检定合格的。计算好应达到的油压(F=PxS)。液压油缸和液压油允许工作压力应大于试验所需的油压。请液压技术人员到场操作液压动力站。打好两个点,按试车大纲测量两点距离。注意逐步加压。人员离开5米以上,防止液压油溅起伤人。达到试验所需压力后,测量应力并作记录。释放油缸。拆除试验工装和油缸,测量两点距离判定钩体是否有永久变形。钩体重新做MT探伤,检查探伤情况。出报告。3) 带式制动器安装。 带式制动器安装是有方向性的。如下图:制动带上端为活动端,是油缸拉紧或松开作用端。下端为固定端,固定端为受力端。卷筒受力方向应为逆时针方向,带式制动器安装正确。 带式制动器安装注意事项: 制动带运输、安装过程不能变形。制动带上固定螺栓嵌入制动带深度一致,(一般5毫米)。安装时制动带、制动机构与卷筒制动轮成一直线。如有偏离,则制动带与制动轮之间的间隙有大小,很难调。制动带打开时,制动带与制动轮间隙设计为2毫米。刹车时,制动带与制动轮应当有80%的接触面积。实际上很难做到。关键时制动带打开时,制动带与制动轮不要有接触,间隙应不小于1毫米。刹车时,能达到设计要求的制动力矩,也就可以使用。4)臂架角度指示器起重机臂架的角度和最大吊重量有一个吊重曲线表。此表的目的是限制吊重力矩:臂架的伸出幅度X吊重量。而臂架伸出幅度=铰点到钩头距离L x cos。 其中系臂架与水平面的夹角,而不是臂架与船体的夹角。因实际吊重过程中,船体有首倾和尾倾工况,故与船体纵倾有关。正确实用的臂架指示器应全部安装在臂架上,此指示器正确在表示出臂架与水平的夹角。7500吨浮吊原设计的臂架角度指示器仅反映臂架与船体的夹角,不实用。九、起重机试车1)起重机试车前期准备工作。按试车大纲要求进行。试车大纲一般不说明限位和联锁、制动器堵转试验、电机超速限位和紧停限位试验,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这些试验是必须的,是重载试验的基础。电机超速限位及其它限位与联锁与传统产品(桥吊、轮胎吊等)是一样的。制动器堵转电流设定应请机械设计主管给出确切参数。2)变幅试车。臂架在小角度(基本水平)时,力矩很大,初次扳臂架是一件重大事件,必须谨慎从事。臂架刚离搁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