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收调查表模板.doc_第1页
验收调查表模板.doc_第2页
验收调查表模板.doc_第3页
验收调查表模板.doc_第4页
验收调查表模板.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总论1、编制依据1.1 环境保护法规及规范性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253号令(1998年11月)(3)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13号令(4)HJ/T2.2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T2.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4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19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GB/T16453.16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范HJ/T19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1.2 工程资料及相关批复文件(1)某市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申报表(2)XX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编制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3)某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对xxx磨溪气田西端嘉二气藏集气总站至联合站输气管道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遂环函(2005)101号(4)某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境内油气井建设项目执行环境标准的批复xx环函(2005)8号2、调查目的及原则 本次调查坚持公正、公开、实事就是的原则,进行实地勘察,了解本项目的工程基本概况和运行情况,特别关注工程的变化情况和与环境影响评价时设计情况之间的差异,以确定验收调查的范围、内容、重点、因子等,为编制调查方案和报告提供依据。3、调查范围、因子、目标、重点调查范围嘉二气臧集气总站、白鹤桥联合新站,以及两站之间经过xx境内约24.5km的管线沿途。调查因子资源影响:土地利用格局、土地资源占用量、农业生产损失;环境危害:废水、废气、噪声污染;生态影响:水土流失,地形、地貌、植被、水系、土壤浸蚀类型。环境保护目标场站周围(1)、环境空气及声环境:白鹤桥联合新站,场外东南面100m处农户、南面150m处农户、西面75m处农户、西面100m处小学;(2)、生态环境:站界四周200m范围内农田、耕地及植被。24.5km内输管线沿线(1)、环境空气:沿线农户、居民点;(2)、地表水:沿线小河;(3)、生态环境:沿线周围50m范围内,农田、果园、树木、灌木丛林等植被及土壤。调查重点结合环评文件,调查场站废气、废水、噪声治理措施落实情况,以及厂站绿化情况;白鹤桥联合新站废气、噪声、废水对周围200m范围内民居、农田、土壤、耕地的影响;管线沿途土壤、植被、农田及耕地恢复情况。4、验收执行标准环境质量标准1、地表水环境质量执行GB3838-2002中类水域标准(PH69、CODcr20、硫化物0.2、石油类0.05、氯化物250、挥发酚0.005,单位:mg/L)2、环境空气质量执行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及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最高允许浓度(TJ36-79)(1小时平均:SO20.50、NO20.12、TSP0.30,一次:H2S0.01,单位:mg/m3)3、声环境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中类标准(昼间65dB、夜间55dB)污染物排放标准1、废气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二级标准(SO2:最高允许排放速率2.6kg/h,)2、污水排放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一级标准(CODcr100、SS70、石油类5、硫化物1.0、BOD520、NH3-N15,单位:mg/L)3、站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中类标准昼间65Db(A)、夜间55dB(A)4、施工期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中相关标准总量控制指标本工程为天然气集输项目,正常输气状态下无废气、废水及固废产生。集气站仅在清管时临时性排放少量废水,废水通过排污管道排入污水池,定期运往磨溪气田回注站进行回注处理,不外排。故本项目不涉及总量控制问题二、工程调查1、项目总体情况建设项目名称Xxxx站至联合站输气管道工程建设单位Xxx法人代表余刚联系人林青通信地址联系电话传真邮编建设地点项目性质新建 改扩建技改行业类别石油天然气采输业(07)环评报告表名称项目环评单位项目设计单位环评审批部门文号初步设计审批部门文号设计审批部门环保设施设计单位环保设施施工单位环保设施监测单位某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投资总概算(万元)实际总投资(万元)设计生产能力实际生产能力调查经费项目建设过程简述(项目立项试运营)该项目位于某市东南部境内,主要建设内容:建设磨深1井至白鹤桥联合站输气管线,并对磨深1井和白鹤桥联合站进行扩建。新建西眉干线阀室1座及其它配套工程。该工程项目于2005年8月5日开工,2005年11月投入运行,日输天然气150104m3,缓解了川渝地区天然气日益紧张的供需矛盾。试运行期间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竣工投入使用。2、工程概况项目名称磨溪气田西端嘉二气臧集气总站至联合站输气管道工程项目地理位置本工程输送线路始于磨溪镇李家沟附近的嘉二气藏集气总站(磨深1井),出站后管线向西北穿过205省道后,经楼家沟,在张家沟附近穿正在建设的遂渝高速公路后,管线继续向西北经莲池寺、书房沟、南田沟、店子湾,在金竹湾附近穿205省道后到达位于某市船山区龙风镇附近的现有白鹤桥联合新站。项目地理位置图及管线线路走向见附图1。主要工程内容及规模: 本项目建设内容为:新建磨深1井到白鹤桥联合新站的输气管道,DN300,管线全长24.5km;新建嘉二藏集气总站(净化气部分)的工艺、管道防腐、控制及其相应配套工程,新建白鹤桥新站的工艺装置区,管道防腐及其相应配套工程。本项目不含气田开采、钻探工程。具体建设内容及规模见下附表1附表1项目组成建设内容及规模备注主体工程嘉二气藏集气总站扩建工艺装置区。形成输送180104m3/d的输气规模。新建白鹤桥联合新站扩建工艺装置区。形成输送180104m3/d的输气规模。新建内部集输管线工程管线敷设长度为24.5km。途中穿越正在建设的遂渝高速公路1次,205省道2次,穿越小型河流,冲沟12次,穿越农田、耕地、果园。新建辅助工程施工便道7.5km新建水土保持毛石水泥护坡,挡土坎及其水泥覆盖等。新建安全防腐建线路截断阀室1座、阴极保护站1座、管线稳固墩等。新建公用工程依托磨深1井、白鹤桥联合站已建设施已建办公及生活设施土石方量(m3)82000实际工程量及工程建设变化情况,说明工程变化原因 无工程变化情况生产工艺流程(附流程图)项目生产工艺流程入下图:线路清理管沟开挖、砌支墩管道组焊下管入沟回填土方复耕还林试压投产电弧光、噪声扬尘清下水扬尘、噪声、植被破坏工程占地及平面布置(附图) 本工程中总占地为29.5104m2,嘉二集气总站依托磨深1井井场建设,在后井场已有工艺装置区上扩建净化气部分装置区,不另外征地;白鹤桥联合新站是在白鹤桥联合站东南面扩建工艺装置区,需新征960m2用地,新征的用地是林地。因此,本工程的占地大部分是临时性占地。该部分占地用于管道施工和施工道路的建设,该部分占地管线建成后将逐渐恢复其原有土地利用性质,场站等永久占地将改变土地原有使用功能。工程占地详细情况见附表2、附表3。附表2 工程永久征地表序号场站名称征地面积(m2)原有土地功能备注1白鹤桥联合新站960林地嘉二集气总站在原有场站内扩建改造,无需新征土地2阀室(1座)500旱田合计1460附表3 工程临时占地情况统计表序号植被情况长度(km)临时占地面积(103m2)1农田20.02402疏林3.0363经济林(果园)0.564密灌1.012合计24.5294 项目平面布置图见附图2,白鹤桥联合新站总平面布置图。工程环保投资明细项目环保投资估算一览表见附表4。附表4 项目环保措施及投资一览表序号类别主要环保措施投资估算(万元)1生态环保及防治地质灾害措施地貌、植被的恢复、站场绿化80水土保持工程(毛石护坡、挡土坎等)2202废水生产废水定期用污水罐车外运至磨溪气田回注站进行回注处理18生活废水修建旱厕,并作防渗漏处理,用于农田施肥和浇灌林地已建3废气检修及事故性紧急排放集气站放空火炬系统已建防腐阴极保护站、防腐处理已列入工程投资安全检查站场有毒有害气体自动检测仪、管壁厚度检测等4固废清管废渣设中转设施,外运至某垃圾处理场1.5生活垃圾及污泥设中转设施,外运至某垃圾处理场3.55噪声站场噪声选用吸声材料、安装消声器等防噪措施206管理及监测环保法律法规宣传、环保培训、环境监测、水土流失监测等267合计369与项目有关的污染源、主要环境问题及环保控制措施 施工期:(1)集气站建站及扩建工艺装置区时产生的施工机械噪声、施工废水、生活废水、扬尘、生活垃圾、少量建筑垃圾等污染物。环保措施:场站建设不新建建筑单体,工程施工量较小、施工期较短,故施工噪声及扬尘、建筑垃圾对周围环境不会产生明显影响;施工废水沉淀后循环使用,生活废水进入旱厕处理,生活垃圾附近填埋。(2)内输管线敷设过程中开挖沟并回填,造成的局部植被破坏、土壤结构改变、水土流失、影响水生生物,以及施工期产生的机械噪声、爆破噪声等。 环保措施:进行植被恢复,农田、耕地、山坡处修建堡坎,防止水土流失。 营运期: (1)废水 场站生产废水,产生于不定期的清管和设备清洗污水。进入场站污水罐,再定期运往磨溪气田回注站进行回注处理。 场站生活废水,进入旱厕用作农家肥,不外排 (2)废气 工程运行过程中,集气站基本无废气产生,其废气主要是设备检修或事故时产生的废气,经过放空火炬燃烧排放。 (3)噪声 本项目不含气田开采、钻探工程,营运期间噪声值较小,场界噪声能够达标排放。 (4)生态影响 项目在营运过程中,输送管线受风雨等自然因素影响,造成管线沿途山体滑坡,水土流失等生态影响。委派专职巡线工,进行每个月两次巡检工作,及时上报以修复处理。三、环境影响评价及相关批复回顾1、环境影响评价回顾环评的主要环境影响预测及结论(生态环境、声环境、大气、水环境、振动、电磁、固体废物等)生态环境影响回顾: 项目生态环境影响分为工程建设期间及营运期两个时期的影响。 本工程永久性占地1460平方米,管线敷设作业占地295000平方米,属短期的临时性占地。开发过程中,造成地面裸露,加深土壤浸蚀和水土流失。永久性占地改变了土地性质;管道施工对管沟两侧15m的范围内植被的影响较为严重,对公路和管道沿线的野生动物产生一定影响。农作物恢复需要的时间较短。大气环境影响回顾: 本项目正常生产时不会产生废气。大气污染主要发生在集输系统检测及出现紧急事故时,局部管段内的原料天然气通过集气站的放空火炬灼烧后放空排放。水环境影响回顾: 本项目废水包括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两部分。生产废水主要产生于不定期的清管和设备清洗污水。集气站每年检修一次,其废水产生量约为1030m3。 生活废水主要来源于集气站工作人员的生活污水,据计算,每天产生量约6.0m3,其主要污染物为COD、BOD、SS等。声环境影响回顾: 节流阀、分离器、汇管、阀门是采集站的主要噪声源,声级值一般在6575dB(A)之间,均为连续稳态噪声。气站发生事故通过放空火炬放空时产生排气放空噪声,排气口附近声级值在100110dB(A)之间,为间隙式噪声。固废影响回顾: 本项目固废包括清管废渣和生活垃圾两部分。 清管废渣主要成分是FeS,年产量44.5kg/a;办公区及生活垃圾年产量13.5t/a。环评提出的环保措施及建议生态影响措施: 施工期:地貌、植被恢复、站场绿化,水土保持工程(修建护坡毛石堡坎、挡土坎等)。营运期:输气管线在正常输送工程中全线采用密闭流程,无污染物外排。管线事故或场站检修时,由于本项目天然气不含硫化氢,天然气燃烧后将产生少量的烟尘和烃类物质,对周围植被的影响甚微;场站生产废水暂存于作防渗处理的废水池中,定期用污水罐车外运至污水处理站进行回注处置。因此,输气站的废气废水噪声及输气管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甚微。 综合以上分析,采取相应的生态破坏的防止和恢复措施,尤其是通过施工管理和强化施工期的保护和恢复,则本项目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是可接受的。废水治理措施: (1)地表水 本工程产生的清管检修废水采取污水池暂存,定期用污水罐车外运至磨溪气田回注站进行回注处置,不外排;生活废水经旱厕收集后用于浇灌林地。故项目建成后不会改变当地地表水水质。 (2)地下水 工程产生的废水均暂存在采气站内作了防渗漏处理的污水池中,定期外运至磨溪气田回注站回注处置;旱厕作防渗处理,因此工程建设不会对浅层地下水造成影响。废气治理措施: 项目设备检修或事故时产生的废气经放空火炬燃烧外排。由于本项目天然气不含硫化氢,天然气燃烧后将产生少量的烟尘和烃类物质,不会对当地大气环境产生明显影响。由于在罐线上增设了截断阀室,当检修或事故放空时,大大地降低了污染物排放量,有效地减轻了对环境空气的影响。同时,在工程建设时采取了防腐处理和配套的安全检测措施,使事故性紧急排放发生的概率降至最低。总体而言,本工程建成营运期间对当地环境空气质量影响不明显,在事故状况下对环境空气影响时间短,影响有限。噪声治理措施: 经计算,集气站正常生产时,噪声源与受声点相距50m之处就可达到GB12348-90中类标准要求。采用隔声等防噪措施后,可使场界噪声达标,对场界外声环境敏感点影响不明显。事故放空由于放空次数少,放空时间短,一般为30分钟,因此,放空噪声对人体健康危害不大。建议企业采取配备耳塞、建隔声操作间等劳动保护措施。放空火炬的位置距站界外农舍的位置最近距离在50m以上,并采取消声措施后,事故放空产生的噪声对环境敏感点(农舍)产生的影响不明显。固废治理措施: 清管废渣送某市垃圾处理厂填埋处理;生活垃圾及污泥,送某市垃圾处理厂。固废得到妥善处置,不会对当地环境造成固废污染。环境管理及监控: 环保法律法规宣传、环保培训、环境监测、水土流失监测等;具体的施工期环保措施通过合同管理落实到施工单位。将环保措施的实施及生态破坏的防治恢复要求纳入经营管理体系中。建 议:(1)公司应设专人负责日常环保工作,加强环保管理,建立健全生产环保规章制度和污染管理档案。(2)加强设备、管线及各项污染防治措施的定期检修和维护工作,确保废气,废水、噪声处理设施保持正常运行,保证污染物达标排放。(3)妥善解决好占用土地,毁坏作物、植被、穿越河流等造成损失的赔偿问题。(4)在管道经过处设置管道标志,以保证输气管道的安全。2、环评批复意见某市环境保护局于某年发文,关于对集气总站至联合站输气管道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内容如下: 一、同意该项目在某市进行建设 该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某市城市总体规划。在落实报告表中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后,污染物可以实现达标排放并符合地方总量控制要求,大气环境、水环境质量将得到控制。从环境角度分析,同意该项目建设。 二、项目建设应做好以下工作: 1、管道铺设过程中和铺设完成后,要加强水土保持措施,防止水土流失和植被的不可恢复性破坏; 2、建立健全事故应急预案,杜绝各种污染物的事故性排放; 3、项目所产生的各种固废(清管废渣、生活垃圾和污泥等)需由川矿运往有能力处置的井场进行处理。 三、项目建设必须依法严格执行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开工时向市环保局报告。试生产时,建设单位必须按规定向环保局申请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验收合格后,项目方可正式投入生产或使用。否则,将按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第二十八条规定予以处罚。四、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调查项目阶段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的环保措施工程实际采取的环保措施措施的执行效果及未采取措施的原因施工期生态影响地貌植被的恢复、站场绿化采用毛石护坡、挡土坎、稳管墩等水工保护措施,防止地质灾害。植被进行了恢复;站场规划了绿化;对可能发生泥石流、滑坡、水流冲刷地段采用了厚约70mm的大小不同条石修建护坡、田、土堡坎。集输管道沿线每隔100m左右设置了永久性标志。工程实际采取环保措施符合环评要求,尽量避免了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山体滑坡等生态影响,能够达到生态环境保护的效果污染影响施工废水经沉淀处理后循环使用;生活废水用于农灌或林灌;修建旱厕,施工人员粪便定期清掏,用作农肥施工废水沉淀后循环使用;生活废水用于农灌;废便用作农肥;开挖管沟弃土堆于两侧,用于管沟回填分别采取措施后,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明显影响。能够达到环保效果。运营期生态影响事故放空天然气通过工艺场站的火炬放空系统将烃类转化为CO2;清管废渣灼烧后运往垃圾场处置 嘉二气藏集气总站放空天然气通过管道进入磨深1井已建的放空火炬燃烧;清管废渣运至某市垃圾填埋场,作填埋处理。白鹤桥联合新站新建工艺中转装置区,运营过程中无放空天然气;项目运营过程中废气,废渣不会对周围生态环境造成明显影响。污染影响废水:检修废水,通过排污管排入原有污水池,定期用污水罐车外运至磨溪气田回注站回注处置,污水池作防渗漏处理。生活污水,进入原有旱厕,并进行防渗处理,定期收集粪便外运农田施肥,污水浇灌林地嘉二气藏集气总站及联合站,检修废水通过排污管排入了污水罐,定期用污水罐车运至磨76井回注;嘉二气藏集气总站生活污水进入旱厕处理后,用于当地农田施肥。联合站生活废水进入已建化粪池废水治理均按环评要求采取了相应措施,不会产生明显污染影响。污染影响废气:放空天然气必须通过放空火炬燃烧后排放,放空火炬配备灵敏自动点火装置;天然气集输管线设置自动截断阀;管线防腐采用三层PE复合结构作为管线的外防腐层,并用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相结合的方法;定期检验集输气系统的安全截止阀和泄压放空阀;定期进行天然气泄漏测验 场站配备了可燃气体检测仪,定期进行了天然气泄漏测验;管线采用了三层PE复合结构作为外防腐层;定期安排了巡检工进行沿线检查按环评要求采取了相应措施,未有废气泄漏事故的发生噪声:在正常生产情况下,采用建隔离围墙及绿化等防噪措施,在事故紧急放空时,产生高压气流噪声,采取在放空管上安装消声器或吸声材料等消声措施。放空火炬的位置距站外农舍距离在50m以上,放空管上安装了消声器,工作人员配备了耳塞等劳动保护措施场站上,各运行设施噪声值很小,不会影响周围环境;放空火炬次数少,时间短,影响范围小固废:清管废渣外运至某市垃圾场填埋处理;生活垃圾及污泥,设立中转站,再外运至某市垃圾处理厂处置清管废渣,设立中转站,再统一清运至某市垃圾填埋场,作填埋处理;生活垃圾及污泥,站场附近填埋、堆肥清管废渣按环评要求合理处置;生活垃圾及污泥,不含有害物质,用于堆肥,既达到环保要求,又可节约治理成本五、环境影响调查与分析施工期生态影响1、保护措施及效果分析: 项目输气管线基本利用沿线的县、乡、村道路合通道敷设,减少了沿线道路的修建带来的植被破坏、土壤、农田、耕地破坏等生态影响。 线路沿线避开了生态敏感区。 沿途的沟渠开挖进行了回填修补,管道附近进行了植被修复,土、田坎及坡坎处均修建了堡坎等加固措施。 穿越高速公路采取顶管施工方式,不会干扰公路正常行车及运行安全。2、存在问题及补充建议 为避免施工作业引起水土流失、山体滑坡等生态影响,建议尽量避免山体爆破工程,避开雨季施工。减少管道曲折路程,降低工程占地面积。污染影响保护措施及效果分析: 施工人员租用当地农房,降低了生活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社会影响保护措施及效果分析 沿途无居民搬迁,移民情况,无主要保护文物及环境敏感区;妥善解决好了占用土地,毁坏作物、植被、穿越河流等造成损失的赔偿问题。运营期生态影响1、保护措施及效果分析沿途管线安排了巡线工,进行一月23次的巡检工作,并作纪录及时上报油矿管理部门。沿线均设置了管道标志,以保证输气管道的安全。2、存在问题及补充建议部分穿过农田的管道埋设地段,管道埋设太浅,影响当地农民田耕作业;部分地段管道标志倒塌,影响农作物生长。建议增加农田管道埋设深度;加强巡线人员上岗培训工作,增加巡线频次,保持与当地农民的沟通联系,随时了解管线沿途的生态影响,并及时上报。污染影响1、保护措施及效果分析 场站放空废气经放空火炬燃烧后排放,放空火炬配备了自动点火装置;清管检修废水存于污水罐,定期拉至磨76井回注处置;生活废水进入旱厕,用作农家肥。2、存在问题及补充建议 生活垃圾直接到至场外;场区绿化覆盖率太少。建议生活垃圾集中堆放,挖坑填埋,用于堆肥;加强场区绿化建设。社会影响存在问题及补充建议管道穿越处农田、耕地堡坎未加固引起水土流失,以及农耕地的占用,影响农民农作物的经济收入。建议加强巡检工作,及时修补沿途跨塌堡坎,防止水土流失,避免影响农作物生长。六、清洁生产调查与分析1、环评清洁生产评述 工程充分利用天然气自身压力进行集输。 配置检漏监测报警装置,及时发现漏气点,减少漏气损失。 实行内部工程信息网,随时随地对集输和销售的重点部位进行监控,从流量输差发现集输中的漏失。 天然气的集输与处理全部采用密闭工艺,减少天然气能源的漏失。 采用密闭清管工艺,减少天然气放空损失。 长输线路设紧急阀断阀,减少事故时天然气放空量。 埋地敷设管线采用三层PE进行防腐并外加强制电流阴极保护。 主要生产运行参数实现自动化检测纪录。2、工程实际清洁生产分析 经过调查,工程采取主要清洁生产措施有:天然气及输管线设置了自动截断阀;站内设DN250清管收、发送装置,定期进行了通球,保护外输管线的正常生产;管线防腐采用了三层PE复合结构作为管线的防腐层,并用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相结合的方法;管材采用的是抗酸性介质耐压的L136NB直缝高频电阻焊钢管;值班人员均配备了空呼;办公室配备了ZY-型闪光报警器及可燃气体检测仪,定期进行集输气系统的截止阀和泄压放空阀及天然气的的泄漏检验;项目产生的“三废”污染物均采取了合理的处置措施。 分析认为,工程严格按照了环评要求,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采取的集输工艺先进、可靠、设备选型及材质满足生产需要,防腐措施得当,自动化控制较好,生产安全可靠,能有效地减少或拒绝污染事故的发生,符合清洁生产原则。七、风险事故调查分析1、环境风险因素调查 集气站及管线发生的最大危害事故是高压汇气管,分离器或管线破裂。管线破裂后,系统设置的安全阀、单向阀、将自动截断管线上下游的来气,形成天然气的瞬间释放,由此可能造成的危害后果是天然气团遇火引起的燃烧热辐射和爆炸冲击波危害。2、防范措施 经调查,项目采取的防治措施如下: 站场生产区设置天然气放散系统,并按规范进行防暴区域化分,防爆场所的电器仪表等,均应按规范执行防暴“0、1、2”区的规定,选择防暴电气、设备、仪表。配备了人身防护措施,如防毒面具等。 禁止在管道中心线两侧及附属设施场区外各50m范围开山、爆破、燃放爆竹和修筑大型工程。 禁止在管道中心线两侧各5m范围内取土、挖塘、采石、盖房和修筑其它建筑物。 禁止在管道中心线两侧各5m范围内种植根深植物。 禁止人力车、畜力车、机动车辆在埋地管道上方行驶或进行其它危及管道安全的行为。 禁止移动、损坏、拆除为保护管道及其附属设施安全而设置的标志或保护装置。 管道中心线两侧及附属设施场外、集气站场界外500m范围内不得新建居民住宅及危及工程的其它设施。 为更好地杜绝风险事故的发生,除采取上述措施外,还应加强站场设备及管线的日常管理及维护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八、环境管理状况及监测计划环境管理机构设置(分施工期和运营期) 施工期,对施工单位采取合同约束机制,要求按施工规范进行施工,并对毁坏的植被进行恢复,将有关环保措施纳入生产质量管理体系及各阶段验收指标体系中;加强集输管线沿线施工中植被的保护及控制水土流失、扬尘、噪声污染,关键地点应有专人监管。 营运期,其日常管理工作纳入气田分公司的运行管理当中,由输气管理处负责具体实施,对员工定期培训及演练。环境监测能力建设情况 项目常规监测工作由气矿监测站负责实施。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提出的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