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热电分厂锅炉运行规程 1 前前 言言 总总 则则 1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 CFB 锅炉的设备规范及燃料特性 启停炉操作程序 常见故障 处理和除尘器输灰等内容 本规程内容与实际不相符的地方 以实际为准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 1 2 引用规范引用规范 本规程引用了无锡华光锅炉股份有限公司 61J SM1 B UG 240 9 8 M6 锅 炉使用说明书 火力发电厂锅炉水压试验方法 及 火力发电厂锅炉技术规 范 1 3 基本要求基本要求 1 锅炉运行规程 是机组安全运行的重要守则 各岗位运行人员必须严格 遵守执行 2 锅炉主辅设备均应有自己的编号 并明显地标志在设备的外壳上 3 运行人员要遵守和执行本规程 贯彻以 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的安全 工作总方针 坚强定期检查 分析 试验 切实掌握设备运行状况 提高设备运 行周期 4 在发生事故时 运行人员必须按照事故处理规程沉着 迅速 正确的处 理 尽快消除对人身和设备的危害 事故消除后立即恢复设备的正常运行 5 在值班人员工作台岗位上应有 a 必要的规程以及有关系统图 b 运行日志 报表 设备定期试验测量记录本 设备缺陷记录本 值班 记录本等 c 必须使用的工具 如 听棒 阀门扳手 钳子 扳手 手电筒 油壶 消防用具等 6 锅炉运行人员的注意事项 a 值班人员在独立工作之前 必须熟悉与本岗位有关的各项规程 并经 考试合格 b 值班人员在工作中应保证设备安全经济运行 正确处理各项异常现象 c 值班人员应遵守下列各项规定 从上级命令正确执行各项指示 未得许可不应离开工作岗位 止非工作人员接近设备 注意监护运行中的设备 在未得到有关方面通知许可之前禁止 热电分厂锅炉运行规程 2 检修人员在设备上进行工作 1 4 操作组织程序操作组织程序 1 新安装及大修后锅炉启动在总工程师 车间领导 锅炉主管的领导下进 行 由值长统一指挥 2 新安装及大修后锅炉的水压试验及超水压试验在总工程师 车间领导 锅炉主管和安全主管的领导下进行 由值长统一指挥 3 小修后主辅设备的试验及启动在锅炉主管的领导下进行 由值长统一指 挥 4 锅炉机组正常启停及运行方式的改变 应根据班长的命令 由主操组织进行 5 对于重大操作及故障处理 班长可直接联系请示锅炉主管 6 规程规定的各项定期轮换 试验 由班长统一指挥主操组织相关岗位进 行 7 启停炉及其它重大操作 必须填写操作票 并严格执行操作票中的各项规定 8 重大操作需执行操作监护制 下级不能监护上级人员的操作 徒工不得 监护工作 编制 审核 批准 热电分厂锅炉运行规程 3 目录目录 前 言 1 总则 1 1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 1 2 引用规范 1 1 3 基本要求 1 1 4 操作组织程序 1 第一章 设备规范 1 第一节 锅炉概况 1 第二节 设备及燃料的主要特性 2 一 主要参数 2 二 锅炉设计煤种 2 三 锅炉各部件出口过剩空气系数 3 四 锅炉热效率 3 五 锅炉第 1 级减温 低温过热器出口 4 六 锅炉第 2 级减温 屏式过热器出口 4 七 锅炉烟风流量 4 八 锅炉灰渣流量 4 第三节 循环流化床锅炉系统 5 一 汽水系统 5 二 风烟系统 5 三 燃烧系统 6 第四节 锅炉设备规范 8 一 汽包技术规范 8 二 省煤器技术规范 8 三 过热器技术规范 8 四 炉膛技术规范 9 五 水冷壁回路技术规范 9 六 减器及安全门技术规范 9 七 空气预热器技术规范 9 八 锅炉辅助设备 10 第二章 启动前的准备工作 16 第一节 转动机械运行的基本要求 16 一 试运行的总则 16 二 转动机械试运行应符合的要求 16 热电分厂锅炉运行规程 4 第二节 高压变频器操作说明 16 一 启动 16 二 停止 16 三 变频切工频 16 四 工频切变频 16 五 变频器急停 16 六 变频器故障处理 16 第三节 整体试运前的检查准备 16 一 锅炉本体检查 16 二 静态试验 16 三 锅炉冷态空气场试验 16 四 锅炉上水及水压试验 16 第三章 锅炉机组的启动 16 第一节 点火前的准备工作 16 第二节 风机的启动 16 第三节 点火过程 16 一 燃烧器技术规范 16 二 锅炉点火操作 16 三 启动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16 四 冷渣机 16 第四节 锅炉升压与并列 16 一 冷态启动 升温升压与时间曲线 16 二 升压过程的注意事项 16 三 安全阀的整定 16 四 锅炉并列 16 第四章 锅炉的运行及调整 16 第一节 燃烧控制与调整 16 一 燃烧控制与调整的主要任务 16 二 控制与调整的主要参数 16 第二节 锅炉运行与调整 16 一 锅炉运行调整的主要任务 16 二 锅炉参数要求按下表控制 16 三 负荷调节 16 四 锅炉水位的调节 16 五 汽压和汽温的调节 16 六 锅炉排污与吹灰 16 七 排渣放灰与打焦 16 八 转动机械的运行监视 16 九 锅炉运行中的检查维护和定期工作 16 第五章 锅炉机组的停运及冷却 16 第一节 锅炉的正常停炉 16 一 停炉的准备 16 热电分厂锅炉运行规程 5 二 正常停炉程序 16 三 正常停炉注意事项 16 四 紧急停炉的程序 16 五 紧急停炉注意事项 16 六 停炉后的冷却 16 第二节 压火热备 16 第三节 压火后的启动 16 第四节 停炉保养与防冻 16 第六章 锅炉事故处理与相关预防 16 一 事故处理的基本原则 16 二 事故停炉 16 三 主燃料切除 16 四 锅炉满水 16 五 锅炉缺水 16 六 锅炉负荷剧减 16 七 汽包水位计损坏 16 八 汽水共腾 16 九 膜式水冷壁 水冷屏损坏或爆破 16 十 省煤器管损坏 16 十一 过热器的损坏 16 十二 蒸汽及给水管道损坏 16 十三 水冲击 16 十四 锅炉灭火 16 十五 锅炉结焦 16 十六 旋风筒内再燃烧 16 十七 尾部烟道再燃烧 16 十八 回料系统堵塞或结焦 16 十九 负荷骤减与骤增 16 二十 厂用电中断 16 二十一 风机故障 16 二十二 给煤机故障与断煤 16 二十三 放渣管堵塞 16 二十四 一次风机喘振 16 第七章 空压机系统 16 第一节 设备主要技术参数 16 一 1 4 空压机 16 二 5 空压机 16 三 再生式干燥器 5 16 四 前置过滤器 5 16 六 后置过滤器 5 16 第二节 空压机设备 16 第三节 操作规范 16 一 开机前检查 16 热电分厂锅炉运行规程 6 二 空压机换油步骤 16 第四节 故障处理 16 第八章 除尘器 16 第一节 5 炉布袋除尘器 16 一 设备技术参数 16 二 除尘器系统 16 三 滤袋的清灰 16 四 除尘器的旁通 16 五 除尘器的关机 16 六 维护 16 七 故障检查 16 第二节 6 炉布袋除尘器 16 一 工作原理 16 二 除尘器部件 16 三 安全须知 16 四 操作说明 16 第九章 气力输灰及灰库 16 第一节 气力输灰系统 16 一 气力输灰系统概述 16 二 除尘器灰处理系统 16 三 气力输灰系统设备规范 16 四 气力输灰系统的启动及运行 16 五 气力输灰运行注意事项 16 六 气力输灰系统的巡回检查 16 七 气力输灰系统的故障及处理 16 八 系统维护和保养 16 第二节 灰库系统 16 一 粗细灰分离系统 16 二 原灰库 16 三 设备参数 16 四 粗细灰库系统 16 五 灰库分选系统 16 六 分选系统手动操作步骤 16 七 灰库设备 16 第十章 气力输石灰石粉系统 16 第一节 5 炉气力输石灰石系统 16 一 系统概况 16 二 系统工艺流程 16 三 程控系统组成 16 四 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方法 16 第二节 6 炉气力输石灰石系统 16 一 系统主要参数 16 热电分厂锅炉运行规程 7 二 系统工艺流程 16 三 石灰石粉输送系统的启动及运行 16 四 系统的故障及处理 16 五 系统维护和保养 16 热电分厂锅炉运行规程 1 第一章第一章 设备规范设备规范 1 锅炉概况锅炉概况 锅炉型号 UG 240 9 8 M6 制造厂家 无锡锅炉厂 出厂时间 5 炉 2006 年 09 月 6 炉 2010 年 01 月 投产时间 5 炉 2007 年 06 月 6 炉 2011 年 01 月 锅炉为高温高压 单锅筒横置式 单炉膛 自然循环 全悬吊结构 全钢 架 型布置 锅炉运转层以上半露天 运转层以下封闭 运转层标高 8m 炉 膛采用膜式水冷壁 锅炉中部是蜗壳式绝热旋风分离器 尾部竖井烟道布置两 级四组对流过热器 过热器下方布置二组光管省煤器及一 二次风空气预热器 本锅炉采用的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 是结合我公司多年来生产循环流化床 锅炉的经验开发的新一代产品 在燃烧系统中 给煤机将煤送入落煤管进入炉 膛 锅炉燃烧所需空气分别由一 二次风机提供 一次风机送出的空气经一次 风空气预热器预热后由左右两侧风道引入炉下水冷风室 通过水冷布风板上的 风帽进入燃烧室 二次风机送出的风经二次风空气预热器预热后 通过分布在 炉膛前后墙上的喷口喷入炉膛 补充空气 加强扰动与混合 燃料在炉膛内与 流化状态下的循环物料掺混燃烧 床内浓度达到一定后 大量物料在炉膛内呈 中间上升 贴壁下降的内循环方式 沿炉膛高度与受热面进行热交换 随烟气 飞出炉膛的众多细小物料经蜗壳式绝热旋风分离器 绝大部分物料又被分离下 来 从返料器返回炉膛 再次实现循环燃烧 而比较洁净的烟气经转向室 高 温过热器 低温过热器 省煤器 一 二次风空气预热器由尾部烟道排出 由 于采用了循环流化床燃烧方式 通过向炉内添加石灰石 能显著降低烟气中 S02 的排放 采用低温和空气分级供风的燃烧技术能够显著抑制 NOX 的生成 热电分厂锅炉运行规程 2 其灰渣活性好 具有较高的综合利用价值 因而它更能适合日益严格的国家环 保要求 2 设备及燃料的主要特性设备及燃料的主要特性 2 1 主要参数主要参数 见表 1 1 1 1 锅炉主要参数锅炉主要参数 项项 目目 名名 称称单单 位位设设 计计 煤煤 种种 额定蒸发量t h240 额定蒸汽压力Mpa9 81 额定蒸汽温度 540 汽包工作压力Mpa10 79 给水温度 150 锅炉排烟温度 136 排污率 1 空气预热器进风温度 20 锅炉计算热效率 90 59 燃料消耗量t h40 43 石灰石消耗量t h3 22 一次热风温度 205 二次热风温度 205 一 二次风量比55 45 循环倍率25 30 锅炉飞灰份额 70 脱硫效率 钙硫摩尔比 2 3 1 90 氧量 4 2 2 锅炉设计煤种锅炉设计煤种 见表 1 2 1 2 锅炉设计煤种锅炉设计煤种 项目项目单位单位设计煤种设计煤种校核煤种校核煤种 收到基碳 45 2 收到基氢 3 56 收到基氧 5 6 收到基氮 0 94 热电分厂锅炉运行规程 3 收到基硫 1 收到基灰分 35 2 收到基水分 8 5 干燥无灰基挥发份 19 18 收到基低位发热量kcal kg4450 18653 2 3 锅炉各部件出口过剩空气系数锅炉各部件出口过剩空气系数 见表 1 3 1 3 锅炉各部件出口过剩空气系数锅炉各部件出口过剩空气系数 项目项目系数系数系数系数 炉膛出口过量空气系数1 20 旋风筒漏风系数0 00 旋风筒出口过量空气系数1 20 高过漏风系数0 00 高过出口过量空气系数1 20 低过漏风系数0 00 低过出口过量空气系数1 20 省煤器漏风系数0 00 省煤器出口过量空气系数1 20 空预器漏风系数0 03 空预器出口过量空气系数1 23 2 4 锅炉热效率锅炉热效率 见表 1 4 1 4 锅炉热效率锅炉热效率 项目项目单位单位设计煤种设计煤种校核煤种校核煤种 冷空气温度 20 一次热风温度 205 二次热风温度 205 排烟温度 136 排烟损失 5 52 气体不完全燃烧损失 0 05 固体不完全燃烧损失 3 15 散热损失 0 65 灰渣物理热损失 0 05 总热损失 9 41 锅炉热效率 90 59 保热系数0 993 锅炉有效利用热量kcal h1 热电分厂锅炉运行规程 4 燃料消耗量kg h1 63E 08 计算燃料消耗量kg h40429 石灰石煅烧成 CaO 吸 热 CaO 生成 CaSO4 放热 石灰石脱硫放热 修正锅炉热效率 2 5 锅炉第锅炉第 1 级减温 低温过热器出口 级减温 低温过热器出口 见表 1 5 1 5 锅炉第锅炉第 1 级减温级减温 项目项目单位单位设计煤种设计煤种校核煤种校核煤种 减温器喷水量kg h14844 蒸汽减温焓降kcal kg39 16 减温器减温能力 56 2 6 锅炉第锅炉第 2 级减温 屏式过热器出口 级减温 屏式过热器出口 见表 1 6 1 6 锅炉第锅炉第 2 级减温级减温 项目项目单位单位设计煤种设计煤种校核煤种校核煤种 减温器喷水量kg h990 蒸汽减温焓降kcal kg2 64 减温器减温能力 5 2 7 锅炉烟风流量锅炉烟风流量 见表 1 7 1 7 锅炉烟风流量锅炉烟风流量 项目项目单位单位设计煤种设计煤种校核煤种校核煤种 空预器出口烟气量Nm h246110 空预器进口一次风量Nm h123953 空预器进口二次风量Nm h101416 2 8 锅炉灰渣流量锅炉灰渣流量 见表 1 8 1 8 锅炉灰渣流量锅炉灰渣流量 项目项目单位单位设计煤种设计煤种校核煤种校核煤种 灰渣总流量kg h17973 炉膛底渣量 占总灰量比例 30 底渣流量kg h4269 飞灰流量kg h9962 锅炉 SO2 原始排放量mg Nm 3145 脱硫后的排放量mg Nm 315 锅炉尾部粉尘排放浓度 热电分厂锅炉运行规程 5 不脱硫排放度mg Nm 39 2 脱硫粉尘排放浓度mg Nm 46 6 锅炉石灰石流量 脱硫石灰石量kg h3220 钙硫比3 脱硫效率 90 3 循环流化床锅炉系统循环流化床锅炉系统 3 1 汽水系统汽水系统 给水经过水平布置的二组光管省煤器加热后进入锅筒 锅筒内的锅水由集 中下降管 分配管进入水冷壁下集箱 上升管 炉内水冷屏 上集箱 然后从 引出管进入锅筒 锅筒内设有汽水分离装置 饱和蒸汽从锅筒顶部的蒸汽连接 管引至尾部汽冷包墙管 低温过热器 一级喷水减温器 炉内屏式过热器 二 级喷水减温器 高温过热器 最后将合格的过热蒸汽引向汽轮机 考虑到合理的炉膛流化速度 炉膛断面尺寸设计成 8770 mm 6610mm 炉膛四周由管子和扁钢焊成全密封膜式水冷壁 前后及两侧水冷壁分别各有 109 60 5 与 82 51 5 根管子 前后水冷壁下部密相区处的管子与垂直线 成一夹角 构成上大下小的锥体 锥体底部是水冷布风板 布风板下面由后水 冷壁管片向前弯与二侧墙组成水冷风室 布风板至炉膛顶部高度为 34 4 m 炉 膛烟气截面流速 5m s 后水冷壁上部两侧管子在炉膛出口处向分离器侧外突出形成导流加速段 下部锥体处管子对称让出二只返料口 前水冷壁下方有 4 只加煤口 侧水冷壁 下部设置供检修用的专用人孔 炉膛密相区前后侧水冷壁还布置有两排二次风 喷口 前 后 侧水冷壁分成四个循环回路 由锅筒底部水空间引出 2 根 426 30 集中下降管 通过 18 根 159 12 的分散下降管向炉膛水冷壁供水 其中两侧水冷壁下集箱分别由 3 根分散下降管引入 前后墙水冷壁下集箱分别 由 6 根分散下降管引入 两侧水冷壁上集箱相应各有 3 根 159 12 连接管引 至锅筒 前后墙水冷壁上集箱有 12 根 159 12 连接管引出 3 片水冷屏则各 有从锅筒引出的一根 219 16 下降管供水 再分别由 2 根 133 10 的引出 管引至锅筒 水冷壁系统的集箱除前后上集箱合并成 325 的集箱外 其余均为 219 25 3 2 风烟系统风烟系统 风室由向前弯的后水冷壁及两侧水冷壁组成 风室内浇注 100mm 厚的中质 保温混凝土 防止点火时鳍片超温 并降低风室内的水冷度 燃烧室一次风从左右两侧风道引入风室 风室与炉膛被布风板相隔 布风 热电分厂锅炉运行规程 6 板系水冷壁与扁钢焊制而成 布风板的横断面为 8770 3440 其上均匀布置有 1116 只风帽 5 炉 1049 只风帽 6 炉 一次风通过这些风帽均匀进入炉膛 流化床料 风帽采用耐磨耐高温铸钢 风帽横向纵向节距均为 160 mm 为了保 护布风板 布风板上的耐火浇注料厚度为 150 mm 二次风通过分布在炉膛前后墙上的二次风管喷嘴分别送入炉膛下部不同高 度的空间 喷口风速 70m s 运行时二次风压一般不小于 6000Pa 为了精确控制风量组织燃烧 一 二次风总管上均应由设计院设计电动风 门及测风装置 3 3 燃烧系统燃烧系统 燃烧系统主要有点火系统 给煤系统 给石灰石系统 布风系统 排渣系 统和返料回灰系统 3 3 1 点火系统点火系统 两台床下点火燃烧器并列布置在炉膛水冷风室后侧 由点火油枪 高能电 子点火器及火检装置组成 点火油枪为机械雾化 燃料为 0 轻柴油 每支油枪 出力 900kg h 油压 2 5Mpa 油枪所需助燃空气为一次风 空气和油燃烧后形 成 850 左右的热烟气 从水冷风室上的布风板均匀送入炉膛 为了便于了解 油枪点火情况 点火燃烧器设有观察孔 本台锅炉能满足程控点火要求 并有 火检装置 其中火检探头的冷却采用仪表风 压缩空气 吹扫 1 点火用油量及风量 点火油压 2 5MPa 每只油枪喷油量 Q 900Kg h 点火总风量 67000m3 h 其中混合风 27000m3 h 点火启动时 风室内温度监视采用直读式数字温度计 冷态启动时间一般 5 6 小时 2 锅炉冷态启动顺序如下 首先在流化床内加装启动惰性床料 粒径 0 5mm 并且使床料保持在微流 化状态 启动高能点火器 把油点燃 850 左右的热烟气通过水冷布风板进入 流化床 加热床料 床料在流化状态下升至 450 以上 维持稳定后开始投煤 可先断续少量给煤 当床料温度持续上升后 加大给煤量并连续给煤直到锅炉 启动完毕 3 3 2 给煤系统给煤系统 给煤机与落煤管通过膨胀节相连 解决给煤机与炉膛水冷壁之间的膨胀差 膨胀值 125mm 给煤装置的给煤量能够满足在二台给煤装置故障时 其余 2 台给煤装置仍能保证锅炉 100 额定出力 一定粒度的燃煤经给煤机进入布置在 前墙的四根 325 10 间距为 2m 的落煤管 落煤管上端有送煤风 下端靠近 水冷壁处有播煤风 给煤借助自身重力和引入的送煤风沿着落煤管滑落到下端 热电分厂锅炉运行规程 7 距布风板 1 8m 处进入炉膛 给煤量通过改变给煤机的转速来调整 给煤机内通 入一次冷风作为密封风 由于给煤管内为正压 约有 4000Pa 的正压 给煤机 必须具有良好的密封性 播煤风管连接在每个落煤管的端口 并应配备风门以控制入口风量 3 3 3 给石灰石系统给石灰石系统 本台锅炉按添加石灰石脱硫设计 石灰石通过气力输送经二次风口送入炉 膛或落煤管下部播煤风口进入炉膛 脱硫的石灰石耗量每小时 3 22 吨 按钙硫 比 3 计算 脱硫效率为 90 3 3 4 布风系统布风系统 风室由向前弯的后水冷壁及两侧水冷壁组成 风室内浇注 100mm 厚的中质 保温混凝土 防止点火时鳍片超温 并降低风室内的水冷度 燃烧室一次风从左右两侧风道引入风室 风室与炉膛被布风板相隔 布风 板系水冷壁与扁钢焊制而成 布风板的横断面为 8770 3440 其上均匀布置有 1116 只风帽 5 炉 1049 只风帽 6 炉 一次风通过这些风帽均匀进入炉膛 流化床料 风帽采用耐磨耐高温铸钢 风帽横向纵向节距均为 160 mm 为了保 护布风板 布风板上的耐火浇注料厚度为 150 mm 3 3 5 排渣系统排渣系统 煤燃烧后的灰分别以底渣形式从炉膛底部排出和以飞灰形式从尾部排出 煤的种类 粒度和成灰特性等会影响底渣和飞灰所占份额 就本锅炉设计煤种 和粒度要求而言 按底渣占总灰量的 30 及粒度 0 1 10mm 飞灰占总灰量的 70 及粒度 0 0 1mm 来设计 底渣从水冷布风板上的三根 219 水冷放渣管排出炉膛 其中两根接冷渣 器 每台冷渣器按 7t h 冷渣量配置 另一根做事故排渣管 水冷放渣管中的水 参与锅炉水循环 不需另接冷却水源 底渣通过冷却输送装置 可实现连续排渣 出渣量以维持合适的风室压力 为准 通常运行时的风室压力为 9000 12000Pa 一般来讲定期排渣的大渣含碳 量较低 能小于 1 5 而连续排渣的大渣含碳量会有所升高 3 3 6 返料回灰系统返料回灰系统 旋风分离器下接有返料器 均由钢外壳与耐火材料衬里组成 耐火材料分 内 外二层结构 里层为高强度耐磨浇注料 外层为保温浇注料 返料器内的松动风与返料风采用高压冷风 由小风帽送入 松动风与返料 风的风帽开孔数量及孔径有差别 返料风大 松动风小 并采用分风室送风 小风帽的材质为 1Cr18Ni9Ti 入口风管母管上要装设流量计 压力计和风量调 节阀门 运行时总风量 581 Nm3 h 其中返料风总风量 372 Nm3 h 启动时设计 风量 1221 Nm3 h 其中返料风量 784 Nm3 h 返料器上设置一个启动床料加入 口 尺寸 219 5 运行中同时也可以作为飞灰再循环管路中飞灰的加入口 热电分厂锅炉运行规程 8 返料器的布风板还设有一根 108 6 放灰管 4 锅炉设备规范锅炉设备规范 4 1 汽包技术规范汽包技术规范 见表 1 9 1 9 汽包技术规范汽包技术规范 项目项目单位单位尺寸尺寸备注备注 内径mm 1600 筒体长度mm12000 筒体厚度mm100 端盖厚度mm100 材质19Mn6 中心线标高43000 旋风分离器 31544 个 总容积m 70 4 2 省煤器技术规范省煤器技术规范 见表 1 10 1 10 省煤器技术规范省煤器技术规范 项目项目单位单位尺寸尺寸备注备注 型式光管 规格mm 32 4 布置方式顺列 入口联箱mm 21920G 出口集箱mm 21920G 材质20G 横向管子排数根132 纵向管子排数根112 有效受热面积m 3123 总容积m 4 3 过热器技术规范过热器技术规范 见表 1 11 1 11 过热器技术规范过热器技术规范 项目项目单位单位低过低过屏过屏过高过高过备注备注 型式光管膜式光管 热电分厂锅炉运行规程 9 规格mm 38 5 42 6 32 4 布置方式顺列顺列 材质15CrMoG12Cr1MoVG 12Cr1MoVG SA213 T91 横向管子排数根80 22 5 28 6 80 纵向管子排数根6024 有效受热面积 m 2398172809 烟气侧流通面积 m 蒸汽侧流通面积 m 总容积 m 4 4 炉膛技术规范炉膛技术规范 见表 1 12 表表 1 12 炉膛技术规范炉膛技术规范 项目项目单位单位数值数值备注备注 炉膛宽度mm8770 炉膛深度mm6610 炉膛高度mm398001049 只 6 炉 布风板 mm 8770 34401116 只 5 炉 4 5 水冷壁回路技术规范水冷壁回路技术规范 见表 1 13 水冷壁 集箱 连接管材质均为 20G 表表 1 13 水冷壁回路技术规范水冷壁回路技术规范 回回 路路 n 前 后水冷壁前 后水冷壁侧水冷壁侧水冷壁水冷屏水冷屏 上升管根数与规格 n 2 109 60 52 82 51 53 22 60 5 水连接管根数与规格 n 2 6 159 122 3 159 123 1 219 16 汽水引出管根数与规格 n 12 159 122 3 159 123 2 159 12 下降管根数与规格 n 2 426 30 水连接管与上升管截面之比 0 400 400 64 引出管与上升管截面之比 0 400 400 66 热电分厂锅炉运行规程 10 4 6 减器及安全门技术规范减器及安全门技术规范 见表见表 1 14 表表 1 14 减器及安全门技术规范减器及安全门技术规范 名名 称称型型 式式数量数量出出 力力整定压力整定压力材材 质质 一级减温器混合式14 88T H15CrMoG 二级减温器混合式9 9T H12Cr1MoVG 汽包安全门全量型2 82 5t h 80 2t h 11 66Mpa 11 34Mpa 过热器安全门全量型2 52 5t h 54 1t h 10 6Mpa 10 4Mpa 制造厂家锅炉厂 上安全门 工作压力 下为安全 门控制压力 4 7 空气预热器技术规范空气预热器技术规范 见表 1 15 表表 1 15 空气预热器技术规范空气预热器技术规范 数值数值 项目项目单位单位 一次风一次风二次风二次风 备注备注 材质20G20G 管径mm 40 40 前三排 42 3 横向管子排数排121121 纵向管子排数排114114 有效受热面积 m 72467246为合计受热面积 烟气侧流通面积mm 空气侧流通面积mm 布置方式卧式顺列卧式顺列 4 8 锅炉辅助设备锅炉辅助设备 见表 1 16 表表 1 16 锅炉辅助设备锅炉辅助设备 表表 1 16 1 引风机 一次风机 引风机 一次风机 5 炉 炉 名名 称称单单 位位规规 范范备备 注注 型 号RJ35 SW2530F1 叶片左旋 数 量台 炉22 叶片右旋 风 量m h222395 风 压pa7920 转 数r min980 制造厂家南通金通灵风机有限责任公司 引引 风风 机机 电 型 号YKK500 6 热电分厂锅炉运行规程 11 功 率kw710 电 压kv6 电 流A88 转 数r min994 机 制造厂 家重庆赛力盟电机有限责任公司 型 号RJ30 SW2090D左旋 数 量台 炉2 风 量m h92530 风 压pa18987 转 数r min1480 制造厂家南通金通灵风机有限责任公司 型 号YKK450 4 功 率kw630 电 压kv6 电 流A74 7 转 数r min1485 一一 次次 风风 机机 电 机 制造厂家重庆赛力盟电机有限责任公司 表表 1 16 1 引风机 一次风机 引风机 一次风机 6 炉 炉 名名 称称单单 位位规规 范范备备 注注 型 号 QAY 5 22 8F 1 叶片右旋 2 叶片左旋 数 量台 炉2 风 量m h230000 风 压pa7494 转 数r min980 制造厂家鞍山市风机二厂 型 号YKK5003 6 引引 风风 机机 电 功 率kw710 热电分厂锅炉运行规程 12 电 压kv6 电 流A85 8 转 数r min992 机 制造厂 家湘潭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型 号QALG 2 22F右旋 数 量台 炉1 风 量m h185060 风 压pa18987 转 数r min1450 制造厂家鞍山市风机二厂 型 号YKK560 4 功 率kw1400 电 压kv6 电 流A160 6 转 数r min1491 一一 次次 风风 机机 电 机 制造厂家湘潭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表表 1 16 2 二次风机 二次风机 5 炉 炉 型 号RJ40 SW1740D右旋 数 量台 炉1 风 量m h12337 3 风 压 pa11158 转 数r min1480 制造厂家南通金通灵风机有限责任公司 型 号YKK450 4 功 率kw560 电 压kv6 二 次 风 机 电 机 电 流A66 5 热电分厂锅炉运行规程 13 转 数r min1485 制造厂家重庆赛力盟电机有限责任公司 表表 1 16 2 二次风机 二次风机 6 炉 炉 型 号QAG 6 16F左旋 数 量台 炉1 风 量m h12337 风 压pa11158 转 数r min1450 制造厂家鞍山风机二厂 型 号YKK4503 4 功 率kw560 电 压kv6 电 流A66 5 电 机 转 数r min1486 二 次 风 机 制造厂家湘潭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表表 1 16 3 返料风机 返料风机 5 炉 炉 型 号SSR 200三叶罗茨鼓风机 数 量 台2 风 量m min48 风 压pa58800 转 数r min1300 制造厂家中日合资山东章晃机械工业有限公司 型 号YVR280S 4 功 率kw75 返 料 风 机电 机 电 压v380 热电分厂锅炉运行规程 14 电 流A146 8 转 数r min调频 制造厂家南京申马电机有限责任公司 表表 1 16 3 返料风机 返料风机 6 炉 炉 型 号SSR 200三叶罗茨鼓风机 数 量台2 风 量m min49 83 风 压pa58800 转 数r min1310 制造厂家中日合资山东章晃机械工业有限公司 型 号YVP280S 4 75 功 率kw75 电 压v380 电 流A139 5 转 数r min调频 返 料 风 机 电 机 制造厂家湘电集团有限公司 表表 1 16 4 给煤机 给煤机 5 炉 炉 型号称重式胶带给煤机 台 炉台4 输送量t h 台0 22 进出口中心距mm 9569 9115 1 4 给煤机 2 3 给煤机 制造厂家徐州华峰测控技术设备厂 型号WLGC 20 功率kw4 称 重 式 给 煤 机 电 机 电压v380 热电分厂锅炉运行规程 15 电流A8 8 转数r min1410 制造厂家江苏大中电机厂 表表 1 16 4 给煤机 给煤机 6 炉 炉 型号耐压式全封闭称重给煤机NJGC 650 台 炉台4 输送量t h 台0 27 进出口中心距mm9811 9431 皮带宽 650 制造厂家徐州三峰科技有限公司 型号YZ 100L2 4 功率Kw4 电压v380 电流A8 8 转数r min1435 称 重 式 给 煤 机 电 机 制造厂家台州市三合转动机械厂 表表 1 16 5 石灰石石灰石 型 号BK711 数 量台 炉15 炉二级输送用 流 量m min20 4 风 压Kpa70 转 数r min1250 制造厂家 型 号Y2 2256 4 功 率kw37 电 压v380 电 流A69 9 石 灰 石 风 机 电 机 转 数r min1475 热电分厂锅炉运行规程 16 制造厂家 西门子 中国 有限 公司 表表 1 16 6 水冷式冷渣机水冷式冷渣机 型 号FW 8 数 量台 炉2 输送量t h8 底渣粒度mm 底渣进口温度 1000 底渣出口 100 冷却水进口温度 10 30 冷却水出口温度 80 冷却水量t h16 30 冷却水压力Mpa0 5 滚筒转数r min调频 制造厂家靖江市东安特钢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型 号 功 率kw2 2 电 压v380 电 流A5 转 数r min4 2 冷 渣 机 电 机 制造厂家江苏微特利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第二章第二章 启动前的准备工作启动前的准备工作 1 转动机械运行的基本要求转动机械运行的基本要求 1 1 试运行的总则试运行的总则 1 经过检修的转动机械 需要进行不少于 30 分钟的试运转 新安装的转 动机械 需要进行不少于 2 小时的试运转 以验证其工作的可靠性 2 转动机械运行时应遵守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 的有关规定 3 确认转动机械及其电气所有设备的检修已完毕 工作票已收回 热电分厂锅炉运行规程 17 4 启动 6KV 高压电机 联系电气值班人员送上操作电源及动力电源 启 动 6KV 高压电机的转动机械时 现场必须有专职人员监视 1 2 转动机械试运行应符合的要求转动机械试运行应符合的要求 1 所有的保护罩应完整牢固 靠背轮连接良好 地基牢固 地脚螺栓不松 动 油封完好 接地线完整可靠 消音装置良好 设备周围无妨碍转动的杂物 返料风机入口滤网无杂物 2 启动后电流应在额定的范围内且无大幅度晃动 3 运转时声音应均匀正常 机械工作介质压力 流量达到额定要求 回转 方向正确 4 转轴的轴向窜动不得超过 2 4mm 5 各轴承运行正常温升不超过下列规定值 滚动轴承 80 滑动轴承 70 高压风机轴承 110 电机定子线圈温度 145 6 轴承里的润滑油干净 油位计完整 指示正确 清晰 刻有最高最低油 位线 轴承油位保持在 1 2 2 3 油位计范围内 放油门及轴承无漏油甩油现象 7 风机轴瓦温度计完整 指示正确并记录启动前温度值 8 轴承冷却水应畅通 水量充足 排水正常 9 润滑油系统工作正常 电机轴承有足够的清洁润滑油脂 10 振动合格标准 振幅不得超过下表值 表表 3 1 转速振幅对照表转速振幅对照表 额定转速 r min1500 以以下 振幅 mm0 060 100 130 16 11 风机所接的管道 风道 烟道不得有强烈的振动现象 12 风机挡板及执行机构动作灵活 开关方向正确 挡板应关闭严密 13 电机轴承和电机线圈温度表应齐全完好且投入 DCS 指示正确 14 电机绝缘应合格 接地线连接完好 就地紧急按钮及保护装置良好 电机接线盒完整 15 设备周围照明充足 无脚手架等杂物 16 热工装置一次元件完整良好 且与 DCS 联调完毕 17 试验完毕后 结束工作票 设备投入备用 2 高压变频器操作说明高压变频器操作说明 2 1 启动启动 将变频器给定频率设定为 30 15HZ 并关闭风机挡板 远程合闸 6KV 高压开关 DCS 接收到 系统待机 信号后 等待约 10S 发启动命令 变频 器启动 启动瞬间 DCS 显示的运行频率可能较高 属于正常现象 待稳定运 行到 30 后 将风机挡板慢慢全部打开 调整变频器频率 直到满足工况要求 即可 2 2 停止停止 1 在 DCS 上直接发停止命令 变频器按照设定的时间停机 也可直接发 热电分厂锅炉运行规程 18 变频器急停命令 变频器将立即停止输出 风机惯性停机 2 变频器停机后 先不要马上分断高压 6KV 开关 待 5 10 分钟后 便可 分断 也可不分断高压 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3 禁止变频器未停机而直接分断高压 6KV 开关 2 3 变频切工频变频切工频 1 先增加变频器的频率设定 同时调整风机挡板开度满足工况需要 直到 调整到变频器的频率到达 90 45HZ 同时风机挡板也处于一个合适的开度 DCS 发变频切工频命令 变频器自动切换 2 正常切换后 根据工况稍微调整风机挡板即可满足要求 2 4 工频切变频工频切变频 1 将变频器频率给定设为 90 45HZ DCS 发工频切变频命令 变频器自动切换 然后跟踪风机实际转速 正常后将风机拖动到 90 45HZ 的频率 2 待变频器正常稳定后 慢慢打开风机挡板 同时调整变频器输出频率 直到风机挡板全部打开 变频器输出频率为某一适合工况的值即可 2 5 变频器急停变频器急停 发急停命令后 变频器立即停止输出 风机惯性停机 2 6 变频器故障处理 变频器故障处理 1 轻故障 DCS 画面出现轻故障状态时 变频器不停机 但需要锅炉运 行人员联系电气人员立即去现场查明原因 到现场后 首先按控制柜柜门上的 报警解除 按钮 然后由电气查看人机界面上显示的具体故障 并予以消除 2 重故障 变频器出现重故障时 变频器跳开 KM1 和 KM2 接触器 急 停停止输出 自动由变频切换到工频运行 不延时 此时必须立即关小风机进 风风门档板保障锅炉风量正常 DCS 上设定自动关小风门到 35 联锁 MFT 保护 a 5 炉联锁 MFT 保护 引风机 跳闸 2 台 一 次风机 跳闸 2 台 二次风机跳闸 返料风机跳闸 给煤机跳闸 MFT 投入动作 引风机不跳闸 其他都跳闸 b 6 炉联锁 MFT 保护 引风机 跳闸 2 台 次风机 跳闸 二次风机跳闸 返料风机跳闸 给煤机跳闸 MFT 投入动作只跳给煤机 3 整体试运前的检查准备整体试运前的检查准备 3 1 锅炉本体检查锅炉本体检查 1 各孔门完整 能严密关闭 看火孔上的玻璃片完整并清洁 燃烧室正压 门 要特别注意关闭严密 2 打开人孔 检查布风板的风帽是否齐全 不得有明显的变形损坏现象 热电分厂锅炉运行规程 19 风帽小孔无堵塞 3 各热电偶温度计完整 无损坏现象 各测量仪表和控制装置的附件位置 正确 完整 严密 4 风室防爆门完整 严密 防爆门上及其周围无杂物 动作灵活可靠 5 检查各阀门 风门 挡板符合下列要求 a 与管道连接完好 法兰螺丝已坚固 b 手轮完好 固定牢固 门杆洁净 无弯曲及锈蚀现象 开关灵活 c 阀门的填料应有适当的严紧空隙 丝扣已拧紧 主要阀门的保温良 好 d 各传动装置的连杆 拉杆 接头完整 各部销子固定牢固 电动控 制装置良好 e 具有完整的标志牌 其名称 编号 开关方向清晰正确 f 位置指示器的开度指示与实际位置相符合 g 所有调节风门 调节挡板开关无卡涩现象 h 所有调节风门 调节挡板的远方电动操作装置完整可靠 开关灵活 方向正确 6 各汽水阀门处于下表开关位置 7 各个阀门状态调整如下表所示 开关状态开关状态 编号编号名名 称称 点火前点火前运行中运行中升压中升压中 1给水总门开开开 2给水调整门关开 3给水调整门门前电动门开开开 4给水调整门门后电动门 开 调整门 内漏时关 开开 5给水旁路调门关开关 6电动旁路门关开关 7给水操作台放水门关关关 8再循环门开关 上水时关 停止上水时开 9主汽门关开关 10主汽门旁路门关关暖管时开 11低温过热器进口联箱疏水门开关空气门关闭时关 12减温器疏水门开关空气门关闭时关 13高过进口联箱疏水开关并炉后关 14出口联箱疏水开关并炉后关 15 对空排汽一次门 对空排汽二次门 开 开 开 关 开 并炉后关 16吊挂管上集箱空气门开关压力高于 0 1 热电分厂锅炉运行规程 20 Mpa 后关闭 17饱和蒸汽出口管空气门开关 压力高于 0 1 Mpa 后关闭 18定期排污手动门开开开 19定期排污电动门关关排污时间开 20连续排污一次门开开开 21 事故放水一次门 事故放水二次门 开 关 开 关 开 满水时间开 22过热器反冲洗门关关关 23汽包就地水位计 汽门 水门 放水门 开 开 关 开 开 关 开 开 关 24空气门开关 压力高于 0 1 Mpa 后关闭 25连续排污二次门关开 由化验员决定开 启时间与大小 26连续排污扩容器排污门开开开 27汽包处加药门开开开 28过热蒸汽取样一次门开开开 29饱和蒸汽一次门开开开 30炉水取样一次门开开开 31就地压力表一 二次门开开开 32所有表计一次门开开开 33减温水调节门关 根据汽 温调节 根据汽温调节 34减温水调整门的前后阀门开开开 35减温水旁路门关关关 36返料器风门关开开 37燃烧室底部放渣门关 放渣时 开 关 38引风机入口挡板关开开 39一次风机入口挡板关开开 40二次风机入口挡板关开开 8 检查水位计 应符合下列要求 a 汽 水连通管保温良好 b 水位计指示清晰 c 汽阀 水阀和放水阀严密不漏 开关灵活 d 水位计的安装位置及其标尺正确 在正常水位及高 低限水位处有 明显红线标志 热电分厂锅炉运行规程 21 e 备有冲洗汽包水位计时防止烫工作人员的防护罩 f 现场照明充足 可靠 g 投入水位计 9 检查压力表 应符合下列要求 a 表面清晰 汽包压力表及过热蒸汽出口压力表在工作压力表处画有红 线 b 表计指在零点 c 校验合格 贴有校验标志 加装铅封 d 现场照明充足 e 投入压力表 10 检查安全阀 应符合下列要求 a 排汽管和疏水管完整 畅通 装设牢固 b 能自由活动 不得有妨碍其动作的杂物灰尘和锈垢 c 装有防止烫伤工作人员的防护罩 11 检查承压部件的膨胀指示器 应符合下列要求 a 指示板牢固地焊接在锅炉主要梁柱上 指针牢固地垂直焊接在膨胀件 上 b 指示板的刻度正确 清楚 在板的基准点上涂有红色标记 c 指针不能被外物卡住或弯曲 指针与指示板面垂直 针尖与指示板 面距离 3 5mm d 锅炉在冷态时 指针应指在指示板的基准点上 12 检查回料系统应符合下列要求 a 旋风分离器 回料立管 回料器完整无损 密封良好 无堵塞 各部 畅通 b 防磨绝热材料完好 无脱落 c 回料器小风帽完好无损 风口畅通 床内无焦渣杂物 d 调节风门灵敏好用 指示正确 e 各充气管路畅通 完好 无堵塞 f 排渣管无异物或结焦垢 连接处牢固 放渣门开关灵活牢固 能严密 关开 g 检查冷渣机转动正常 冷渣机冷却用除盐水投用正常 水温表有水温 显示 h 检查链斗输渣机设备正常 转动无异声 卡涩现象 渣仓内无杂物 13 检查汽水管道及燃油管道 应符合下列要求 a 支吊架完好 管道能自由膨胀 b 保温完整 表面光洁 c 管道上有明显的管道名称及介质流动方向的箭头 热电分厂锅炉运行规程 22 14 检查现场照明 应符合下列要求 a 锅炉及辅机各部位的照明灯头及灯泡齐全 具有足够的亮度 b 事故照明灯齐全 完好 电源可靠 c 操作室的照明充足 光线柔和 15 热控 仪表及控制柜检查 a DCS 控制系统完整 好用 电源已送上 系统运行及数据正常 b 各控制阀门 调节阀门 风门挡板开度在正常范围内 c 所有热工仪表 信号 操作开关及连锁开关配备齐全 完整好用 d 所有控制开关在停止位置 连锁开关在解除位置 模拟图正确 所 有标志齐全 名称正确 字迹清晰 e 投入各热工表计一次门 f 检查警报灵敏 声音响亮 g 指示灯泡 灯罩齐全 颜色正确 16 转动机械的检查 a 所有转动机械的安全遮拦及保护罩完整 牢靠 背靠轮连接完好 传动链条 皮带完整 齐全 地脚螺丝不松动 b 轴承内的润滑油 脂 洁净 油盒内有足够的润滑油 脂 油位 计完整 指示正确 油位清晰可见 刻有最高 最低及正常油位线 油位 应接近正常油位线 油位就接近正常油位线 放油门或放油丝堵严密不漏 c 轴承加油嘴良好 无堵塞 螺丝牢固 d 冷却水充足 排水管畅通 水管不漏 e 手动盘动靠背轮应轻快 无卡涩 f 电动机应符合 厂用电动机运行规程 的规定 低压电机绝缘不低 于 0 5 兆欧 高压电机绝缘不低于 6 兆欧 3 2 静态试验静态试验 1 主燃料跳闸 MFT 联锁试验 1 主燃料跳闸 MFT 条件 a 床温超过 1050 6 取 4 b 5 个逻辑控制中有 3 个显示炉膛出口压力为高高值 2500pa 延时 c 5 个逻辑控制中有 3 个显示炉膛出口压力为低低值 2500pa 延时 d 3 个逻辑控制中有 2 个显示汽包水位为高高值 250mm 延时 e 3 个逻辑控制中有 2 个显示汽包水位为低低值 200mm 延时 f 引风机全跳闸 g 返料风机跳闸 备用返料风机未能自起 h 一次风机跳闸 i 床温低于 620 j 手动 MFT 热电分厂锅炉运行规程 23 以上条件发生一条或几条即可引起 MFT 动作 2 主燃料跳闸联锁时 将发生下述动作 a 运行中的四台给煤机将跳闸 b 运行中的启动燃烧器将跳闸 c 燃烧器油切断阀关闭 2 冷渣机联锁保护 停止冷渣机运行 1 冷却水出口温度高 95 2 链斗输送机停止运行 3 向空排气门联锁打开条件 打开向空排汽二次门 1 一次门全开 2 二次门关闭 3 过热蒸汽压力高 4 事故放水门联锁打开条件 打开事故放水二次门 1 一次门全开 2 二次门关闭 3 汽包水位高于 180mm 5 引风机联锁停止条件 停止引风机 1 电机定子温度高 120 2 风机轴承温度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股东合同协议书模板样本
- 福鼎充电桩采购合同范本
- 销售激光折弯机合同范本
- 特许加盟合同的管理协议
- 第三方管理装修合同协议
- 煤炭采购居间合同协议书
- 物业被盗赔偿协议书范本
- 网签购房合同中补充协议
- 防雷装置检测委托协议书
- 狗狗协议领养协议书模板
- 2025年河南省中考英语试卷及答案
- 中国平安钻石俱乐部课件
- 2025年中国二手球鞋行业市场全景分析及前景机遇研判报告
- 2025年天津市中考语文试卷(含标准答案)
- 产品售后成本管理制度
- 对海外公司法务管理制度
- 现代农业技术专业教学标准(高等职业教育专科)2025修订
- 质检队伍考试题及答案
- 智能心理辅导系统-洞察阐释
- 运沙船运输合同协议
- 文物保护修复验收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