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复习 第1部分 教材梳理篇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史 第4课时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课件.ppt_第1页
中考历史复习 第1部分 教材梳理篇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史 第4课时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课件.ppt_第2页
中考历史复习 第1部分 教材梳理篇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史 第4课时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课件.ppt_第3页
中考历史复习 第1部分 教材梳理篇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史 第4课时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课件.ppt_第4页
中考历史复习 第1部分 教材梳理篇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史 第4课时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课时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1 隋朝的建立和统一 1 概况 581年 北周的外戚杨坚夺取北周政权 建立隋朝 定都长安 杨坚就是隋文帝 589年 隋军南下灭陈 结束南北分裂局面 统一全国 2 意义 隋朝的统一 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 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要求 为经济文化的繁荣与进步奠定了基础 标志着中国第三次走向统一 为唐代封建经济文化的鼎盛局面准备了条件 考点梳理 角度1隋朝三件事 考点梳理 易错分析 第4课时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课内练习 2 创建 科举制度 1 目的 改善魏晋以来选官制度的弊端 在人才选拔上注重门第与出身 不注重真才实学 造成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 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 2 概念 通过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吏的制度 强调以考试成绩作为选官的标准 淡化门第和出身 3 诞生 隋文帝时 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 隋炀帝时 正式设置进士科 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4 意义 从此 门第不高的读书人 可以通过科举考试凭才学做官 选拔官吏的权力 也从地方集中到朝廷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巩固专制统治 第4课时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考点梳理 易错分析 课内练习 5 注意 隋朝以后 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科举制度成为选官的主要途径 但不是唯一途径 如 举荐制度 破格提拔等方式也起到辅助的作用 6 科举制的创新之处 推动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提供了 机会均等 的机制 激励了个人奋斗的精神 7 科举制对现代人才选拔的历史借鉴价值 人才流动机制 客观公平理念 人才激励机制 第4课时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考点梳理 易错分析 课内练习 3 大运河的开通 1 开通时间 隋炀帝时期 2 目的 加强南北交通 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3 概况 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 北达涿郡 南至余杭 全长两千多公里 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4 评价 大运河的开通 适应了统一后南北经济交流的需要 对加强南北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 维护国家统一 推动经济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但是 开凿大运河也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和灾难 第4课时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考点梳理 易错分析 课内练习 隋朝大运河 4 隋朝的历史贡献 1 结束了魏晋南北朝的分裂局面 2 创建了科举制度 成为后世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 3 开凿了大运河 成为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第4课时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课内练习 考点梳理 易错分析 知识拓展 1 秦 隋朝的共同点 1 秦 隋朝结束了长期分裂割据的政治局面 建立了大一统的国家 2 秦 隋朝的各项制度 对后来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秦 隋朝不惜民力 连年大兴土木 秦修长城 隋开运河 劳师远征 4 秦 隋朝历二世而亡 灭亡根本原因不是长城 运河 而是暴政 第4课时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课内练习 考点梳理 易错分析 2 对隋唐科举制的认识 1 无论是传统社会还是现代社会 选拔优秀的管理人才都是促进社会兴旺发达的重要条件之一 2 制度的创新能够促进社会进步 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要发展 就要有创新精神和良好的 符合社会发展的 公平公正的机制 3 唐朝是我国封建制度创新的一个重要时期 其对科举制度的完善 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极其深远 可见 创新是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第4课时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课内练习 考点梳理 易错分析 1 唐朝兴盛的表现 1 贞观之治 唐太宗 原因 吸取隋亡教训 选用良吏 魏征 房玄龄等 提高行政效能 轻徭薄赋 减轻农民负担 简法轻刑 修订法律 重视教育 大力培养人才 实行恩威并施的政策 改善民族关系 表现 政治比较清明 经济发展较快 国力逐步加强 史称 贞观之治 2 开元盛世 唐玄宗 原因 任用贤能 姚崇 宋璟 大力整顿吏治 采取措施发展生产 整理财政 清理土地和户口 废除武则天时代的酷刑苛法 倡导节俭 表现 政治清明 经济迅速发展 文化繁荣昌盛 天下大治 进入全盛时期 唐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和最有影响力的国家 史称 开元盛世 第4课时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角度2唐朝的兴盛 课内练习 考点梳理 易错分析 2 唐朝兴盛的原因 1 统治者吸取隋亡教训 戒奢从简 爱惜民力 轻徭薄赋 减轻人民负担 发展生产 2 统治者善于用人和纳谏 采取有利于发展的策略 3 国家的统一 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 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 4 加强对外贸易 促进经济繁荣 5 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 并采取一系列促进农业发展的政策 3 评价唐太宗 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很有作为的封建皇帝 他造就了 贞观之治 的繁荣局面 其各种制度 用人政策 重视发展生产的方针和开明的民族政策等一直影响到唐玄宗统治时期 为唐朝盛世局面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第4课时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课内练习 考点梳理 易错分析 知识拓展 唐太宗的治国方略对后世的影响 1 要树立以民为本的思想 坚持制度创新 善于用人 从谏如流 2 要注意减轻农民负担 3 要平等对待少数民族 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 4 要树立对外开放的意识 第4课时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课内练习 考点梳理 易错分析 易错分析 易错对比 秦朝 隋朝与汉朝 唐朝相似朝代比较 第4课时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课内练习 考点梳理 易错分析 1 2017 青岛 小强和爸爸都是历史迷 一天 小强让爸爸猜我国古代的一位皇帝 他给出如下提示词 开通大运河 正式设置进士科 暴君 爸爸给出的正确答案应该是 a 晋惠帝b 隋文帝c 隋炀帝d 唐玄宗 课内练习 第4课时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课内练习 c 解析 隋炀帝时开凿大运河 设置进士科 是一位暴君 考点梳理 易错分析 2 2017 孝感 隋朝于公元6世纪末高调登场 却又匆忙谢幕 在历史的长河中书写了一段宛若昙花绽放般短暂的辉煌 昙花王朝 隋帝国的短暂与辉煌 一书 如右图 详细介绍了这一段历史 书中不应出现的内容是 a 三省六部制b 科举制的创设c 开元盛世 d 大运河的开凿 第4课时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课内练习 c 解析 开元盛世 是唐朝时期的盛世局面 不是隋朝的盛世 考点梳理 易错分析 3 下面是东晋至北宋时期平民子弟在政府官员群体中所占比例示意图 唐宋时期这一比例变化与下列哪一制度的实行密切相关 a 世袭制b 分封制c 郡县制d 科举制 第4课时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课内练习 d 解析 科举制的开创 打破了官府垄断的局面 为平民子弟做官开辟了途径 考点梳理 易错分析 4 中共中央发布了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 大力提倡 例行勤俭节约 严守廉洁从政 古时候即有 居安思危 戒奢以俭 的皇帝 他在魏征劝谏后 即能身体力行 持之以恒 这位皇帝是 a 隋炀帝b 汉武帝c 唐太宗d 唐玄宗5 文学创作来源于社会生活 唐诗作为一个时代的主要文学表达形式 能从不同侧面反映出唐朝的社会风尚 下列诗句中反映唐朝盛世经济繁荣的是 a 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仓廪俱丰实 杜甫 b 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 c 小头鞋履窄衣裳 青黛点眉眉细长 白居易 d 历览前贤国与家 成由勤俭败由奢 李商隐 第4课时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课内练习 c 解析 唐太宗是一代明君 居安思危 戒奢以俭 听取劝谏 考点梳理 易错分析 a 解析 杜甫诗歌反映的是 开元盛世 时期唐朝的经济繁荣景象 6 汉武帝 唐太宗都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皇帝 他们采取的相似治国措施是 a 重视人才的选拔和培养b 加强对吐蕃的管理c 兴建佛寺d 传播佛教7 2017 日照 唐代诗人皮日休在 汴河怀古 中这样写道 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 作者认为大运河开凿的最主要影响是 a 兴修水利促进农业生产发展b 激化社会矛盾导致隋朝灭亡c 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d 奠定了唐朝盛世局面的基础 第4课时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课内练习 a 解析 汉武帝重视人才 唐太宗重用人才 二者都重视人才培养和选拔 c 解析 从题干表述来看 强调的是大运河的功劳 也就是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考点梳理 易错分析 8 2017 德州 孟德斯鸠在评价中国某一制度时指出 皇帝通过考试等途径选拔官吏 凡是具有真才实学的人 不论出身如何 都有经过考试成为官吏的机会 该制度在隋唐时期的作用不包括 a 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b 增强了国家机构的活力c 使专制集权统治极度膨胀d 给社会带来革新气象 第4课时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课内练习 c 解析 题目表现的是科举制的积极作用 排除c项 考点梳理 易错分析 9 2017 江西 16世纪至19世纪 传教士向西方广泛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