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购车决策_第1页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购车决策_第2页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购车决策_第3页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购车决策_第4页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购车决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购车决策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购车决策 摘摘 要要 近年来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汽车已经不是高收入人群才能拥有 的专利了 面对纷繁多变 琳琅满目的汽车销售市场 不同款式 不同价位的 车型让消费者挑花了眼 如何进行选购自己心仪且适合自己并满足自己需求的 爱车就成了买家的新课题 本文将通过层次分析法 将定性问题转化成定量问 题 构成对比矩阵 分析权重的一致性 最后做出合理的购车决策 关键词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决策 引引 言言 1 11 1 研究背景研究背景 目前 随着中国的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汽车已经不是 高收入人群的拥有专利了 许多人加入了有车一族的行列中 人们为了获得更 便捷 更舒适 更随心所欲的出行方式 继而对私家车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每 家每户甚至平均到每个人都会有一部车 而面对纷繁多变 琳琅满目的汽车销 售市场 不同款式 不同价位的车型让消费者挑花了眼 那么究竟该如何进行 选购自己心仪且适合自己并满足自己需求的爱车 本文将在购车过程中会影响 决策的基本因素分为 价格因素 油耗因素 美观程度 舒适性 将候选车型 设定为十万元以内的四款车型 比亚迪秦 由于购买比亚迪秦赠送上海牌照 因此将比亚迪秦也纳入十万元以内车型 奇瑞 QQ 名爵 MG3 斯柯达晶锐 通过层次分析法 将定性问题转化成定量问题 构成对比矩阵 分析权重的一 致性 为购车族提供依据 最后做出合理的决策 价格因素 在购车过程中 价格因素是所有因素的重中之重 买家都希望 用最少的钱买到最佳的 性价比最高的车型 油耗因素 油耗俗称汽车在行驶完 100 公里的耗油量 汽车的经济性指标 就是由油耗多少来表示的 是汽车性能指标中重要的因素 若想动力好 就需 要选择排量大的汽车 势必会增加油耗 若一味减少油耗 又会使汽车动力不 足 油耗问题属于购车后的长久问题 是继价格因素后 买家考虑最多的因素 美观程度 除了客观因素外 主观因素也会影响买家做出最后的决策 面 对当今人们一口一个的 外貌协会 人们对汽车的美观程度也越来越苛刻 如备选车型颜色是否心仪 中控台是否符合设计 车型的整体流线型等 舒适感 开车是件累人的事 那么一辆车的舒适与否就成了卖家购车的因 素 若舒适感较好 对于驾驶者或者乘车者都是一种享受 若舒适感不好 空 间狭隘 避震差 令驾驶者或者乘车者感到不适 甚至像 受罪 便不会吸 引买家的购买 1 21 2 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 1 2 1 层次分析法简介 层次分析法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简称 AHP 是将与决策总是 有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 准则 方案等层次 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 析的决策方法 该方法是美国运筹学家匹兹堡大学教授 A L Saaty 于 20 世纪 70 年代 为 美国国防部研究 根据各个工业部门对国家福利的贡献大小而进行电力分配 课题时 应用网络系统理论和多目标综合评价方法 提出的一种系统分析方法 他模仿人的决策思维过程 主要解决多因素复杂系统 特别是难以定量描述的 社会系统的分析方法 1977 年第一次国际数学建模会议上 Saaty 发表了 无结构决策问题的建 模 层次分析理论 开始引起人们注意 1980 年后陆续出版相关的专著和文 章 其理论逐步走向成熟 1982 年引入我国 天津大学许树柏等发表我国第一 篇介绍 AHP 的论文 在我国受到强烈反响 1988 专门在天津召开国际 AHP 学术 研讨会 此后得到广泛运用 层次分析法的特点是在对复杂的决策问题的本质 影响因素及其内在关系 等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 利用较少的定量信息使决策的思维过程数学化 从 而为多目标 多准则或无结构特性的复杂决策问题提供简便的决策方法 尤其 适用于对决策结果难于直接准确计算的场合 1 2 2 层次分析法基本原理 1 先分解后综合 2 整理和综合人们的主观判断 使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有机结合 实现 定量化决策 3 首先将所要分析的问题层次化 根据问题的性质和要达到的总目标 将问题分解成不同的组成因素 按照因素间的相互关系及隶属关系 将因素按 不同层次聚集组合 形成一个多层分析结构模型 最终归结为最低层 方案 措施 指标等 相对于最高层 总目标 相对重要程度的权值或相对优劣次序 的问题 1 2 3 实施步骤 在运用 AHP 方法进行评价或决策时 大体可分为以下步骤 1 建立层次分析结构模型 2 构造成对比矩阵 3 计算层次单排序权重向量并判断成对比矩阵的一致性检验 4 计算总层次排序 5 决策 应用层次分析法进行购车决策应用层次分析法进行购车决策 2 12 1 建立层次分析结构模型建立层次分析结构模型 购车决策的三个层次分为 目标层 A 选择购买哪款车型 准则层 B 价格因素 B1 油耗因素 B2 美观程度 B3 舒适感 B4 方案层 C 比亚迪秦 C1 奇瑞 QQC2 名爵 MG3C3 斯柯达晶锐 C4 三个层次用模型表示为 选择车型 目标层 A 价格因素 B1 油耗因素 B2 美观程度 B3 舒适感 B4 准则层 B 比亚迪秦 C1 奇瑞 QQC2 名爵 MG3C3 斯柯达晶锐 C4 方案层 C 2 22 2 构造成对比矩阵构造成对比矩阵 在构造成对比矩阵之前 先引入一个评价指标 即由买家评价价格因素 B1 油耗因素 B2 美观程度 B3 舒适感 B4 对于决策的影响大小 标度定义如 下表所示 标 度含 义 1 3 5 7 9 两个要素相比 具有同样重要性 两个要素相比 前者比后者稍重要 两个要素相比 前者比后者明显重要 两个要素相比 前者比后者强烈重要 两个要素相比 前者比后者极端重要 2 4 6 8上述相邻判断的中间值 倒 数两个要素相比 后者比前者的重要性标度 在此基础上 假设做出购车决策的先后因素是 价格因素 B1 油耗因素 B2 舒适感 B4 美观程度 B3 则准则层对于目标层的成对比矩阵 A B 为 AB1B2B3B4 B11153 B21175 B31 51 711 3 B41 31 531 相应的可以写成对比矩阵 B1 相对于价格因素 各种车型之间相对优势对 比 B2 相对于油耗因素 各种车型之间相对优势对比 B3 相对于价美 观程度 各种车型之间相对优势对比 B4 相对于舒适感 各种车型之间相 对优势对比 如下表所示 成对比矩阵 B1 C B1C1C2C3C4 C111 71 51 3 C27155 C331 512 C431 51 21 成对比矩阵 B2 C B2C1C2C3C4 C11365 C21 313 C31 61 411 2 C41 51 321 成对比矩阵 B3 C B3C1C2C3C4 C1131 22 C21 311 51 2 C32514 C41 221 41 成对比矩阵 B4 C B4C1C2C3C4 C11732 C21 711 21 3 C31 3211 2 C41 2321 2 32 3 计算层次单排序权重向量并判断成对比矩阵的一致性检验计算层次单排序权重向量并判断成对比矩阵的一致性检验 1 计算成对比矩阵每一行元素的乘积Mi 2 计算Mi的n次方根Wi 3 对向量W W1 W2 Wn T 则W W1 W2 Wn T即为所求得特征 向量 4 计算成对比矩阵的最大特征根 1 max 11 11 n ijj nn j i ii ii b W BW nWnW 5 判断成对比矩阵的一致性检验时 引入成对比矩阵最大特征值以外的其 余特征根的负平均值 作为衡量成对比矩阵偏离一致性的指标 即用 max 1 n CI n CI 值越大 表明成对比矩阵偏离完全一致性程度越大 CI 越小 表明成对 比矩阵一致性越好 查找相应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 RI 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 RI 123456789 0 000 000 580 901 121 241 321 411 45 成对比矩阵的一致性指标 CI 与同阶平均一致性指标 RI 之比称为随机一致 性比例 记作 CR 0 10 CI CR RI 当 CR 0 10 时 即认为成对比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 否则就需要调整成 对比矩阵 使之具有满意的一致性 1 对于成对比矩阵 A 来说 计算结果如下 最大特征根 max 4 082 权向量 特征向量 W 0 366 0 451 0 059 0 124 T 一致性比率 CR 0 03 0 1 2 对于成对比矩阵 B1 来说 计算结果如下 最大特征根 max 4 134 权向量 特征向量 W 0 062 0 630 0 181 0 128 T 一致性比率 CR 0 05 0 1 3 对于成对比矩阵 B2 来说 计算结果如下 最大特征根 max 4 079 权向量 特征向量 W 0 563 0 258 0 069 0 110 T 一致性比率 CR 0 029 0 1 4 对于成对比矩阵 B3 来说 计算结果如下 最大特征根 max 4 021 权向量 特征向量 W 0 265 0 086 0 507 0 142 T 一致性比率 CR 0 008 0 1 5 对于成对比矩阵 B4 来说 计算结果如下 最大特征根 max 4 013 权向量 特征向量 W 0 508 0 079 0 152 0 262 T 一致性比率 CR 0 004 0 1 在上述表格中 可以看出所有的 CR 都小于 1 表示 5 个成对比矩阵的不一 致程度在容许范围之内 故其特征向量均可以用作权向量 2 42 4 计算总层次排序计算总层次排序 最低层因素相对于最高层的相对重要性或相对优势的排序值 即层次总排 序 也就是说 总层次排序是针对最高层目标而言的 最高层次的总排序就是 其层次总排序 购车决策总排序如图所示 B1B2B3B4 B C0 3660 4510 0590 124 总排序 C10 0620 5630 2650 5080 355 C20 6300 2580 0860 0790 362 C30 1810 0690 5070 1520 146 C40 1280 1100 1420 2620 137 2 52 5 决策决策 由购车决策总排序的表格 我们可以得到最终结果 第一选择第二选择第三选择第四选择 奇瑞 QQ比亚迪秦名爵 MG3斯柯达晶锐 买家可以根据上述分析结果 决定购买哪种车型 结结 论论 从本文的分析可以看出 层次分析法为买家提供了科学且可靠的决策方案 特别是面对现在汽车市场产品多样化 优劣参差不齐的状态下 令买家不再盲 目选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