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2020年语文中考一模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 挑衅(xn) 发绺(liu) 人声鼎沸 面面相觑(q)B . 遴(ln)选 风靡(m) 金壁辉煌 相得益彰(zhng)C . 殷(yn)红 恣(z)情 嫉(j)妒 晶莹剔(t)透D . 跻(j)身 摒(bng)弃 憎(zng)恶 叱咤(zh)风云2. (2分)(2017毕节)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 中考临近,室友们都在认真复习,丁刚同学却苦心孤诣地沉迷游戏。B . 这道数学题很难,在老师的反复讲解下,同学们终于大彻大悟了。C . 她性格孤僻,常常妄自菲薄 , 大家都认为她是一个自负的人。D . 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我们必须有坚忍不拔的精神,还要有信心。3. (2分)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目前,少数政府网站变成花架子的现象较为普遍,主要原因是不少地方政府只搞形式,不重视信息公开。(把“少数”去掉)B . 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人员,不仅严格履行自身职能,而且把能否帮助当地居民发展生产视为自己的责任。(将“而且”改为“还”)C . 美国抛出的人权报告充满了颠倒是非、隐瞒和捏造事实以及对中国人民的恶毒污蔑和深刻仇恨。(“事实”后加“的内容”)D . 教育行政部门社会实际提出,要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制定”改为“让”)4. (2分)下面一段话,恰当的语序是( )但除了的咿呀之外,却找不到更适合的语言。 如同一个婴儿他想叫出他心中的惊喜 看到了照样下一朵耀眼的红莲,深林中一只旋舞的孔雀A . B . C . D . 5. (2分)(2016丹东)选出下列句子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 )A . 郎朗在27岁时就成为了世界钢琴界的领军人物之一,那年他刚过而立之年。B . “清明”是我国传统节日,在清明时节人们有上坟和踏青等习俗。C . “文房四宝”指“笔、墨、纸、砚”,是书房中常备的四种文具。D . 生肖包括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十二种动物。二、 综合性学习 (共2题;共40分)6. (20分)阅读下面三则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材料一:红色是中华民族最喜爱的颜色,甚至成为中国人的文化图腾和精神皈依。中国人近代以来的历史就是一部红色的历史,承载了国人太多红色的记忆。红,是嘉兴南湖的红色航船,是八一南昌的的炮火连天,是井冈山上的星星之火,是雪山草地的赤胆忠心,是新世纪中国人民红红火火的日子,是新世纪中国不断提升的综合国力。材料二:2007年江西卫视举办了首届中国红歌会,每次歌唱比赛都给观众带来了久违的感动。歌亮、人正、台风健康、编排大气、格调高尚、声情并茂,一扫近年来各类选秀节目矫揉造作的萎靡之风。“红歌”涵盖现代当红歌曲,红色革命歌曲等,综合了时尚元素和怀旧元素,给观众耳目一新的终极视听享受。材料三:有人说,现在是什么时代了,感动已经是过去的代名词,“拒绝崇高”、“娱乐至上”是他们的价值取向。高尚的精神境界、执著的理想信念、明确的社会责任和应尽的社会义务,这些理应是构成社会主流价值的内容往往被他们视为另类。(1)概述材料一的主要内容。 (2)结合材料二的内容,说说你对“红歌”内涵的理解。 (3)你赞同材料三中的观点吗?为什么? (4)根据上面三则材料,在当前的经济大潮中,你认为应该拿什么来拯救感动? 7. (20分)阅读语段,回答问题。蚕食桑吐者丝,蜂采花酿者蜜,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精神。三者的共同点是善于创造。这里面蕴涵着一个深刻的道理:要善于读书,既要善于吸取精华,又要勇于创新。“春蚕到死丝方尽。”吃桑而吐丝正是春蚕的可贵之处。蜜蜂终生酿蜜忙,整日累月不辞辛劳地采花酿蜜,则是蜜蜂的可爱之处。倘若失掉了“吐丝”和“酿蜜”这一基本点,春蚕和蜜蜂的形象就会黯然失色,不值一谈;如同吃饭一样,读书也有个“会吃”“不会吃”“吃好”“吃坏”的问题,不可等闲视之,掉以轻心。汉代著名文学家、学者刘向说得好:“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善于读书,巧运心思,把书读活,才能不为书奴仆,才能真正领略“斗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的胜景,做到“汤沙悉淘汰,所取惟珠玉,其精既在我,化为血与肉”。否则,充其量只能变成一个书橱,更有甚者会害己害人害革命。在我党历史上,王明是一个典型的反面教员。他不顾中国国情,一味教条地读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书,机械地照抄照搬十月革命的经验,他在担任党的主要领导期间,排斥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意见,大搞盲动主义、冒险主义。结果,使党领导下的革命力量蒙受了极大的损失。他自己也理所当然地受到了人民的清算,最终叛国投敌,成为历史罪人。在读书方面,毛泽东堪称我们的楷模。他从青年时代起就反对“读死书”,提倡创新。他读马列的书,不是照抄照搬,而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与中国的革命实践相结合,创立了伟大的毛泽东思想,指引中国人民驱虎豹、惩腐恶、追穷寇、缚苍龙,缔造了社会主义新中国。他学习前人诗词不落窠臼,大胆创新。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写出了“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的名句。可见,读书只有善于创造,才能将获得的精华化为己有,真正像蚕那样吐出鲜亮的丝,像蜜蜂那样酿出甘醇的蜜。善于读书,既吸收又创造,才能增智慧,长才干,获得成功。(1)请结合文章的内容,谈谈你对“泥沙淘汰,所取惟珠玉,其精既在我,化为血与肉”的理解。(2)文章第段举王明事例的作用是什么?(3)文中第段是从哪些方面写毛泽东同志善于读书的?试加以分析。(4)请你为第段从正面或从反面再补充一个事实论据,进一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三、 名著导读 (共1题;共10分)8. (10分)名著导读。(1)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第一次出游,发现小人国是用来选拔官员的,她第四次出游来到了(国名)(2)格列佛游记共四部题目分别是:第一部,第二部 。第三部勒皮他、巴尔尼巴比、拉格奈格、格勒大锥、日本游记,第四部慧驷国游记。四、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4分)9. (14分)阅读文章,完成后面小题。钱金玉官松江千总,性刚果,尚廉节。道光壬寅鸦片衅起,钱方假归省(xng)亲,闻讯,即束装起行。其戚友尼之,曰:“军事方急,祸福不可知,君方在假,上官又未有文檄趣君往,何急急为?”钱不听。径至吴淞,从守西炮台,与部卒同饮食卧起,以力战相勖。及东炮台陷,弹丸咸集于西炮台。钱奋勇督战,喋血数小时,左臂中三弹,曾不少却。其近卒泣陈劝之:“公有老母在,不可死。”笑谢曰:“焉有食国之禄,而逃其难者乎?幸勿为吾母虑也!”未几,一弹来,中左乳,遂仆。弥留之际,犹大呼“贼奴误国”不置。注释: 尼:劝阻。 勖:勉励。(1)下面哪句中“之”的用法与意义同“其近卒泣陈劝之”中的“之”一样?( )A .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B . 齐之习辞者也C . 至之市D . 吾欲辱之(2)请选出理解有误的一项。( )A . 钱金玉在抗击英军入侵时与将士们同甘共苦,英勇奋战。B . 这篇短文介绍了钱金玉虽家有老母仍毫不避难,身负重伤,力战而死。C . 钱金玉接到上级的命令后慨然奔赴前线,抗击英军,为国捐躯。D . 钱金玉性格刚强果敢,有节气,至死还心怀国家,是我们民族的骄傲。(3)解释下列加点的字。钱金玉官松江千总 官:_径至吴淞径:_及东炮台陷及:_曾不少却少:_(4)翻译下面句子。钱方假归省亲,闻讯,即束装起行。焉有食国之禄,而逃其难者乎?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4分)10. (4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鹧鸪天苏轼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注释】本词是宋神宗元丰五年,苏轼被贬在黄州时所作。红蕖,红荷花的别名。殷勤:形容雨能体贴人意,下得及时。浮生:出自庄子刻意:“其生若浮,其死若休。”谓人生在世,虚浮无定。后来相沿称人生为“浮生”。李涉题鹤林寺僧舍:“偶经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1)对作品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上片写景,写的是夏末秋初之景。B . 下片写人,通过人物的外部形象显示其内心世界。C . 纵观全词,作品中的人物是一个身闲心苦的不得志者。D . 尽管人物形象抑郁不得志,但字里行间仍不失豪放风格。(2)下列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向是( ) A . 这首词中的苏轼是一个得过且过、日复一日消磨着岁月而又无可奈何的形象,一个抑郁不得志的闲人形象。B . 这首词描写了夏末秋初雨后村舍周围的景色,既开阔深邃,又清幽淡雅,充满野趣。C . 从表面上看,作者感谢天公的深情厚意,使自己度过了凉爽的一天;其实从“又”,“浮生”等中隐隐可见作者被贬黄州后无所事事,悠闲自得的洒脱。D . 这首词写景上的特点是善于从多个角度写景,有远景,有近景,有仰望,有俯瞰,有听觉,还有嗅觉。这样多角度的写景就使景物显得很有层次,做到了诗中有画。六、 默写 (共1题;共10分)11. (10分)古诗文名句填空。宁为百夫长,_。(杨炯从军行)_ , 玉垒浮云变古今。(杜甫登楼)浊酒一杯家万里,_。(范仲淹渔家傲秋思)_ ,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_ , 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夫战,勇气也。_ , 再而衰,三而竭。(左传曹刿论战)陆游在卜算子咏梅一词中描写梅花即使被碾压成泥,也不忘撒播芬芳的高洁品质的句子是:_ , _。回望2014年,伊拉克暴力冲突愈演愈烈。经历了常年的炮火和战乱,伊拉克人民骨肉离散、哀思难寄,思念之切如白居易望月有感中所写“_ , _。”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7分)12. (7分)阅读下文,完成文后习题蜜蜂与排雷有些动物天赋的生理机制和特殊本领,可利用来造福人类。科学家发现,经过特殊训练的蜜蜂可以在污染控制和环境监测上大显身手。美国蒙大拿大学研究人员还发现,蜜蜂在寻找地雷以及其他爆炸物方面同样具有非凡的能力。与警犬相比,蜜蜂除了容易训练且工作起来更吃苦耐劳外,在寻找“猎物”(各类爆炸物品)的准确方面也显得高出一筹。目前世界各地约有1.1亿颗地雷等待排除,每年约有2.6万人因触雷而死或致残。小小蜜蜂可以为搜寻这些重大隐患开辟新路并作出贡献。为什么蜜蜂能有这种本领?因为蜜蜂在长期生存竞争中形成的嗅觉异常敏锐,可以识别出狗无法分辨的许多种细微气味,加之这种昆虫经常是群体出动,因此在搜索同样面积的情况下,它们的工作远远比狗更有效。科学研究表明,这些“排雷蜜蜂”只需要接触短短几天训练,就可以适应搜索地雷的要求。(1)本文第2段告诉我们,蜜蜂探雷比警犬探雷“高出一筹”表现在_、_、_三个方面。 (2)第3段中两处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前者说明了_,后者说明了_。 (3)善于捕捉关键词语,有助于把握主要信息,快速理解语意。上文画线句子中能概括其主要内容的关键词语是_和_。13. (20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乡村铁质刘向民乡村是我永远的家园。在我全部的生活中,乡村是最重要的。虽然走进了城市,不可能与土地日日肌肤相亲,但我始终以农民的眼光审视乡村。乡村是城市的依托,没有乡村也就没有城市的存在,乡村是城市的母体,城市是乡村的延伸和延续。乡村是狗吠鸡鸣牛哞,是薄薄的晨雾和袅袅的炊烟,一条静静地流淌的小河,茂密的小草尖上晶莹的露珠闪耀着太阳的光彩。乡村的早晨是清新和鲜明的。走进田野,就走进了自我。一株株茂盛的高粱、谷子或者玉米,就是我们的兄长。闪着光芒的锄探进植物的根部,根系蔓延,锄的铁质意念就通过异常发达的根系蔓延了整个土地,广阔的原野处处闪耀着铁质的浑厚和沉重,所以我们收获的每一粒粮食、每一季粮食都包含着铁质。铁质沿着血管流动,扎根于我们的每一处神经,我们的脊梁才如此坚挺。粮食的存在,使乡村有了存在的充分理由。一茬一茬的庄稼,一茬一茬的人生,在乡村的蓝天下格外亮丽。已经死去多年的大树仍然直直地挺立,黑枯的树干直指青天,乡村中许多的构思和想象缘自树干的启迪。镰刀闪着铁质的锋利,农民的梦想始终与庄稼有关,一头牛与一架犁在土地深处探寻,浑黄或者黝黑的土壤蕴涵着无穷的力量,只要播下种子,幻想就无可阻挡地蓬勃起来了。土地时刻迸发着铁质的响声。土地养育了庄稼,也养育了整个乡村。乡人们的性格和作为,任何时候都充满着铁质,欢喜时会无所顾忌地畅心大笑,发怒时会打上一架,或者跑到村街上不明不白地骂上一场,悲哀时会痛痛快快淋漓尽致地大哭一场,然后又执著地走进田野,走进劳作,一切都毫无遮遮掩掩。嫉恶如仇,旗帜鲜明,高昂的气概和高亢的声音比得过任何烦琐深奥的说教。他们不怕风,不怕雨,不怕雷鸣,他们饮风餐露,吃得下千般苦,受得住万般罪,他们常说“没有吃不了的苦,没有受不了的罪”,年景的丰歉和日子的辛苦都是岁月的点缀,他们从不怨天尤人,总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沿着太阳的方向走进田野,走进庄稼地里,走进乡村深处的每一个细节,使乡村的每一刻都充充实实和铿锵有声。哪怕只是一声劳动的号子,也如雷鸣一般响亮;哪怕只是向前迈出一步,也如山一般稳重;哪怕只是一个耕或者种的手势,也都是乡村的经典动作。乡村,处处铁质,铁质处处。乡村是农民的部落。城里人已经厌烦的事情,乡村还在喜欢或者也早已厌烦,喜欢的是一种没有丢失的乡村质朴,厌烦的是曾经生活在乡村里的城里人的矫作。城里人始终也在吃着乡村的粮食,但缺少了乡村的铁质。铁质似乎已被城里人丢失殆尽。我们是否要寻找乡村的铁质,使乡村铁质在城市里闪烁,应该是我们思考的问题。乡村是我们生存的依托,也是城市生活的依据,没有了乡村就没有城市。是否有人为城市的一天天的侵占乡村沾沾自喜呢?如果缺少了乡村,缺少了乡村铁质,我们将会更加颓废,城市也将因此而变的莫名其妙地失去方向,因此,不论生活在乡村还是城市里的人们,都不能忘记永远的乡村铁质,它是我们永远的支撑,我们永远的方向。(1)结合全文谈谈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食品供应链物流配送合同协议
- 环保设备维护管理预案
- 行政管理专业针对经济法的试题及答案
- 区域经济政策效果评估试题及答案
- 2024年Β-羟基烷酸PHAS项目投资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中级经济师复习要点问题试题及答案
- 长期苗木供销协议
- 劳动法宣传协议
- 行政管理公共关系学考试全景试题及答案
- 水电工程经济评估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二级注册建筑师资格考试《建筑结构、建筑物理与设备》真题卷(附答案)
- 锂电池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五》精美课件
- 登革热防控知识培训
- 2025年新能源汽车实训基地建设方案范文
- 糖尿病患者血脂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
- 药物制剂辅助材料试题及答案
- 婚前心理知识讲座课件
- 蛋鸡育雏前后管理制度
- 部队物资储备管理制度
- 安全文明及绿色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