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doc_第1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doc_第2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doc_第3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doc_第4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热忱(chn) 骊(l)歌 肆(s)虐 针砭(bin)时弊B . 渲(xun)染 藐(mio)视 旖(y)旎 参差(c)不齐C . 重荷(h) 翘(qio)首 莅(l)临 咄(du)咄逼人D . 矜(jn)持 偌(ru)大 峥(zhn)嵘 束(s)手无策2.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词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英勇善战的人民解放军锐不可当,以摧枯拉朽之势击溃了敌军。B . 愈是环境复杂,愈是杂音喧嚣 , 我们就愈是要牢记初心、彰显定力。C . 在外漂泊十多年的他见到亲人时终于忍俊不禁 , 留下了辛酸的眼泪。D . 秀丽壮美的山川,神秘繁茂的森林,湛蓝高远的天空,都是大自然给我们的馈赠。3.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广州市旅游事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提出,到2020年旅游业要成为广州支柱产业,总收入达5000亿元以上。B . 通过阅读格列佛游记,使我们了解了主人公格列佛先后到小人国、大人国、慧骃国和飞岛国旅行的经历。C . 广州公共自行车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从3月20日开始对BRT沿线公共自行车进行了升级改造,让市民出行更便捷。D . 语文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在语文课上学习语文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忽视在生活中运用语文、学习语文。4. (2分)下列各项中词语的词性不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 A . 曾经 刚刚 立刻 马上B . 除了 按照 关于 为了C . 对于 为了 但是 而且D . 并且 如果 虽然 只有5. (2分)下列关于文学名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水浒中的英雄性格各不相同,但在“义”这一点上却是共通的。如武松上景阳冈打虎,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宋江义放晁盖,鲁智深大闹野猪林等。B . 童年中外祖父搬了新家后,“我”认识了许多性格各异的邻居,其中就有“好事情”。他是一个生活贫困,喜欢搞科研的进步的知识分子。C . “菩萨,恕我之罪,待我诉告。我不是妖邪,我是灵霄殿下侍銮舆的卷帘大将。只因在蟠桃会上失手打碎了琉璃盏,玉帝将我打了八百,贬下界来,变得这般模样。”这里的“我”指的是沙悟净。D . 格列佛因不愿帮利立浦特王国灭掉邻国不来夫斯古致使皇帝很不高兴。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6. (1分)根据拼音写汉字如果说生命是一座庄严的城(bo)_,那么,信念就是那(qing)_顶的梁柱;如果说生命是一株苍(mo)_的大树,那么信念就是那深扎的树根;如果说生命是一只飞翔的海鸟,那么信念就是那扇动的翅膀。没有信念,生命的动力便荡然无存;没有信念,生命的美丽便(yo)_然西去。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7分)7. (7分)古诗文默写与赏析。 (1)沉舟侧畔千帆过,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_,坐断东南战未休。(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3)长风破浪会有时,_。【李白行路难(其一)】 (4)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回顾汉代历史,认为亲近贤臣,疏远小人,“_”,而亲近小人,疏远贤臣,“_”。 (5)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花喻冬雪的诗句是:_,_。 (6)“奉献”是时代永恒的主旋律。请你写出古诗词中表达“甘于奉献”之情的连续的两句:_,_。 四、 名著阅读 (共1题;共6分)8. (6分)根据要求回答。“在人的精神世界中存在着两个主人,一个是天使,另一个是魔鬼。在人的一生中,精神世界中的两个主人相伴共生,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它们使每个人在不同的时空,表现出不同的色彩。”请你在理解以上语段的基础上,从下面(备选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作品中的具体情节,分析他们的形象特点。备选人物:李逵(水浒传) 匡超人(儒林外史)尼摩船长(海底两万里) 曹操(三国演义)我选_,分析:_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9. (10分)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小题。 官舍竹王禹偁谁种萧萧数百竿?伴吟偏称作闲官。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声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欢。明年纵便量移去,犹得今冬雪里看!【注】闲官:诗人当时因受谗而被贬,所任的商州团练副使是个无事可干的虚衔,所以称作“闲官”。量移:原指从贬所移至稍近的地方,此处是反语,意为被贬到更偏僻的地方。(1)以下对这首诗的理解和鉴赏,判断正误。 首联诗人先用一问句表达感慨:这升起我心中诗的旋律的“萧萧数百竿”是谁种的呢?随即指出它们如今伴我这“闲官”清吟,是多么相称啊!“闲官”一词传达出了因官事清闲而带来的轻松愉悦心情。颔联用拟人的手法写竹子不与娇艳的百花争春,孤独地守着坚贞,等待着寒冬来临的品格,同时也表现出作者随遇而安,无意仕途的心态。颈联的“拂”和“侵”两字都用了拟人的写法。“拂”写竹声萧萧拂琴,写出竹声的美妙和含情,令人神往;“侵”是写竹的影子映在棋局上,使人感受到竹似欲与诗人同乐,营造出一个物我同趣的意境。尾联写自己第二年又被贬谪到了更远更荒僻的地方,但还时常想到今冬在这里看到翠竹白雪结为岁寒之友的情景。此诗以竹自喻,人物融合,自然贴切;语浅意深,情味隽永。表露诗人的牢骚不平和自我宽解。(2)这首诗中的官舍竹具有什么特征?诗人用什么手法来表现了怎样的情怀? 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6分)10. (1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皇甫谧年二十,不好学,游荡无度,或以为痴。尝得瓜果,辄进叔母任氏。任氏日:孝经云:三牲之养,犹为不孝。汝今年余二十,目不存教,心不入道,无以慰我。”因叹曰:“昔孟母三徒以成仁,曾父烹豕以存教,岂我居不卜邻,教有所阙,何尔鲁饨之甚也!修身笃学,自汝得之,于我何有!”因对之流涕。谧乃感激,就乡人席坦受书,勤力不怠。居贫,躬身稼穑,带经而农,逐博综典籍百家之言。沉静寡欲,始有高尚之志,以著述为务,自号玄晏先生。著礼乐圣真之论。(选自晋书皇甫谧)【乙】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发紫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动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客臭,烨燃若神人;余则缦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注】故母任氏:指抚养他的任姓叔母。卜:此指选择。(1)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含义。 或以为痴 或:_以著述为务 务:_四支僵劲不能动 支:_腰白玉之环 腰:_(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 无以慰我 不以千里称也B . 谧乃感激 久而乃和C . 带经而农 可计日而待也D . 始有高尚之志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3)请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修身驾学,自汝得之,于我何有!(4)结合甲乙两段文字说说一个人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5分)11. (20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寻觅老广州的传统美食,怀旧粤菜千金难换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经典粤菜都因为手艺繁复、疏于传承等因素,变得买少见少。但是,我们的舌头不会忘掉这些味道,这是一种记忆的味蕾,会驱使我们去寻觅还坚持着烹制怀旧粤菜的餐馆,重温对经典粤菜的深情厚谊。(一)论技法:食不厌精 脍不厌细说到怀旧粤案,有“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特点,这也是粤菜叫人称颂的技法之一。但正因为在烹调上的精细,使得手艺的传承大有难度,尤其如今百物腾贵,极花人工的菜式,多数餐厅都忽难从命。但是广州酒家,就仍在坚守这一粤菜精髓,80年来都是招牌菜的“广州文昌鸡”就是一个例子。讲完鸡再说鸭。南粤宫的一道“荔茸香酥鸭”,最能展现粤菜的繁琐技法。它选用广西荔浦或广东韶关乐昌芋头,做成的芋泥又绵又粉,再加入味料便成为“荔茸”;鸭肉要以隔水蒸法至绵软;关键在于鸭肉酿入荔茸后的油炸,这个过程需要师傅十分有耐心,紧盯着油温与时间,更不能随便翻动,以肉眼可见表层变成金黄色,就可取出沥油切件。如此,需耗费三至四个小时。试问,有多少餐馆愿意为一道菜耗费这一担心机?广东人烹鸡烹鸭的方式多种多样,其中番禺石基人所创的八宝霸王鸭就是番禺名菜之一。它是在霸王鸭的基础上改进的。为了保持鸭的完整,石基人将鸭完整拆骨不开肚,做工更加耗时费力。一方渔家的八宝鸭就参照这种做法,先将鸭洗净后用特制的配料把鸭腌上一天,将咸蛋黄、绿豆、冬菇、莲子、糯米等馅料酿进鸭中,至饱满后用棉线缝合,轻炸八宝鸭成金黄色,再用葱、姜、香料熬制的高汤扣上两个小时,鸭形丰腴饱满,鸭肉酥烂,腴香浓溢。(二)谈镬气:粗料精制 简中带繁镬气小炒,大概是最贴近民生的粤菜。吃宵夜大排档,会点上一道又一道小炒,味道好与否,就看是否“够镬气”;寻常百姓家,就会以小炒作为家常便饭的必备菜式,当然自家难以猛火大油做到“够镬气”,但小炒在粤菜中,就是从平民之味出发,演变出的讲究之道,尤以水乡一带,如顺德、番禺等地的小炒为代表,做得更是精益求精。“炒牛奶”就是一道既有顺德特色,又表现了“粗料精制”的经典粤菜。以浓稠著称的顺德水牛奶为原料,讲究调和牛奶、鹰粟粉和蛋清的比例,还有炒制时的火候与手势;只见师傅将油镬烧到底部通红,倒入花生油搪镬,稍微将镬离火使油温下降后,便倒入牛奶,以温和的力度炒制,师傅将此称之为“软炒”,这不仅能令炒牛奶在起镬后洁白如初,还能保持嫩滑口感。还有以大火将生米煮成熟饭的“生炒糯米饭”,也是将糯米饭上升到一个层次。生炒更加突显米粒的弹牙口感以及饭香,炒莱加炒饭,主食加主菜相辅相成。这些随着年月买少见少的精工粤菜,除了考验厨师的出众技艺,也看重对时机的把握调控,一席佳肴,上菜的顺序、上菜的数量、上菜的时间,尤其是镬气小炒,更讲究即上桌即吃,以达到在最佳的尝味期得到最佳味道的口感,所“趁热、起筷”,是对菜式的尊重,也是不辜负大厨的用心。(三)道摆盘:精雕细琢 方显刀工精致的粤菜大部分都极讲究刀工,而这刀工,除了对食材的处理上,很多时候还用于雕花摆盘上,这才是粤菜至为辉煌的。器皿之上,除了精工粤菜,还有精细的雕龙雕凤,那是跃然于碟上的“艺术品”,与菜式配搭相得益彰,也展现了一席宴席的排场。对于当年的大户人家来说,粤菜不仅要做得精,更要做得有架势,而这些雕花,就是排场的展现。尤记得曾在番禺宾馆,在一位餐饮界老前辈的安排下,吃了一顿非常隆重的“红云宴”,前前后后12道菜,无一不是用大碟上台,因为那置于碟上的雕花、雕雀、雕龙、雕凤,绝不欺场,每个都细致得栩栩如生,本应是菜肴的衬托,却大有喧宾夺主之势。当然,现在很多人都觉得这些纯摆设、不能吃的雕花已显得不切实际,加之也增加了一道菜的制作时长,但这种形式感,是粤菜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选自美食导报,有删改)(1)关于文章内容,下列说法与原文不符的一项是( ) A . 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经典粤菜都因为手艺繁复、疏于传承等因素,变得买少见少。B . 由于手艺的传承大有难度,尤其如今百物腾贵,多数餐馆都很难烹调精细的、极花人工的菜式。C . “趁热、起筷”,讲究的就是上桌即吃,以达到在最佳的尝味期得到最佳味道的口感。D . 这些纯摆设、精致的、不能吃的雕花只体现粤菜讲究刀工,已不切实际,反而增加了一道菜的制作时长,所以不是粤菜的精华,可以忽略。(2)下列对选文的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将广州酒家、南粤宫、番禺石基八宝霸王鸭与普通饭店的菜式烹饪技巧作比较,是为了体现粤菜精益求精。B . 文章主要运用了作比较、分类别、举例子、下定义等说明方法,向读者说明粤菜镬气足,用料精。C . 文章以番禺宾馆“红云宴”碟上的雕花摆盘为例,说明了粤菜雕工之精,搭配之巧。D . 文章主要向读者诠释了怀旧粤菜传承难的原因。(3)你认为经典粤菜会因为时间的推移而消失吗?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12. (25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古典诗词与文化自信阮直上海复旦大学附中的16岁高中生武亦姝经过三轮比拼击败四期擂主诗刊编辑彭敏,最终获得央视“中国诗词大会”年度总冠军。“颜值与才举齐飞”,武亦姝成了众人崇拜的“才女型偶像”。高达116亿的收视人次,也让节目的策划者始料未及。为什么本是小众化的中国古典诗词能够以如此大众化的方式脱颖而出?人们都以为当下的民众不再读书,更别说诵读古典诗词了。央视记者在来访一位观众时,他的回答精彩、准确:“诗词是小众的,但在某些家许、某个人的心灵岛屿里,诗词都是千山万水,是他们的主旋律”。每个人成长的历程,都有诗心相伴,都有远方与梦想,这就是所谓的“诗性心灵”。中四古典诗词中的人性温暖,个体真情、细微感悟、形象表达是能穿越千年的,并与当下任何个体的人生、命运发生勾连,并在个体面对生活的焦躁、困惑时给予他们平静与慰藉。(A)生活清贫不会让我们低头,可面对经典我们只能俯首称臣。对文化的敬畏是因为我们内心永远矗立着一个个文化巨匠与大师,他们的生命与智慧,他们的精神与风范是民族精神的典范。(B)诗心的灵感是个体的,而诗意的审美却是共同的,诗歌意境是古今一脉的文化印记,但是当代诗人的许多作品却不能赋予我们这样的精神给养。从50后、60后到00后,他们的心中都储存着若干首古典诗词,那些脍灸人口的诗句成为了他们共同的文化记忆,使他们形成了一致的审美方式。所以,“中国诗词大会”才能让亿万观众回味那些年背过的唐诗宋词,重温那一份深藏心底的古典韵致。诗言志,歌咏言。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价值是散文大于小说,诗歌大于散文。古典诗词不仅使中华文明在语言文字上登峰造板,其创造审美的“中国意境”更是中国美学对世界美学的独特贡献。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纯真质朴,到“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初心不改;从“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壮志豪情,到“心远地自偏”的淡然超脱;从“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大唐豪迈,到“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婉约自怜每一个中国人都能从这些隽永、深情的诗词中得到心灵的滋养。重温古典诗词,不是因为经典在凋敝,也不是为了借古抒怀,而是因为这些经典记载着我们民族特有的人文情怀与精神世界,是我们民族审美方式的独特表达,是华夏子孙心灵永不荒芜的执着逆求,是我们走向复兴的精神支撑。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康震在评价古典诗词时讲道:我们更加坚定了一个信念和事实,那就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依然牢牢地扎根在民间,这就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力的重要来源。诗歌书写内心,改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