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从Multisim到Protel+99+SE中的自动布线_第1页
实现从Multisim到Protel+99+SE中的自动布线_第2页
实现从Multisim到Protel+99+SE中的自动布线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实现从Multisim到Protel+99+SE中的自动布线.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现从M u l t i s i m 到P r o t e l9 9S E 中的自动布线 张 政 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淮安 2 2 3 0 0 1 摘要 主要阐述P r o t e l9 9S E 利用M u l t i s i m 生成的网络表进行自动布线的原理及实现的方法 具体包括M u l t i s i m 网 络表的生成 接口的修改 自动布线等 同时指出从M u l t i s i m 到P r o t e l9 9S E 文件兼容性方面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解决方案 通过实例结果可以看出此方案完全能够实现从M u l t i s i m 到P r o t e l9 9S E 中自动布线 此方法对于解决从M u l t i s i m 到P r o t e l 9 9S E 中的自动布线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 M u l t i s i m P r o t e l9 9 自动布线 网络表 中图分类号 T P 3 9 1 7 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 0 0 4 3 7 3 X 2 0 0 9 2 3 1 4 6 一0 3 A u t o r o u t i n gf r o mM u l t i s i mt oP r o t e l9 9S E Z H A N GZ h e n g J i a n g s uF o o dS c i e n c eC o l l e g e H u a i a n 2 2 3 0 0 1 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T h ep r i n c i p l ea n dr e a l i z a t i o no fP r o t e l9 9S E m a i n l yo nt h eu s eo fM u l t i s i m s n e t l i s tt oa u t o r o u t i n ga r ei n t r o d u c e d I n c l u d i n gt h eg e n e r a t i o no fM u l t i s i mn e t l i s t i n t e r f a c ec h a n g e s a u t o r o u t i n g e t c C o m p a t i b i l i t yp r o b l e m sf r o mM u l t i s i m t oP r o t e l9 9S Ea r ep o i n t e do u t s o l u t i o n sc a nb es e e nt h r o u g he x a m p l e so ft h er e s u l t so ft h i sp r o g r a mf r o mM u l t i s i mi sf u l l y c a p a b l et oa u t o r o u t i n gb yP r o t e l9 9S E T h i sm e t h o df o rs o l v i n gP r o t e l9 9S Ef r o mM u l t i s i mt oa u t o r o u t i n gh a sg o o dp r a c t i c a lv a l u e K e y w o r d s M u l t i s i m P r o t e l9 9S E a u t o r o u t i n g n e t l i s t M u l t i s i m 具有方便的原理图绘制及强大的仿真分 析功能 而P r o t e l9 9S E 对复杂电路图的绘制能力又优 于M u h i s i m 且具有比M u l t i s i m 效率更高的P C B 自动 布线的功能E 1 电子工程设计人员在设计时都会用到 M u l t i s i m 和P r o t e l9 9S E 软件 本文介绍如何将M u l t i s i m 设计好的电路图在P r o t e l9 9S E 中实现自动布线 1 存在的问题 在M u l t i s i m 中执行F i l e E x p o r t 命令 接着在 出现的对话框中选取保存类型为P r o t e l n e t 输入 文件名后按保存按钮 即将M u l t i s i m 中的电路图文件 转换成了网络表文件 n e t 而网络表文件 n e t 是 P r o t e l9 9 软件用于自动布线电路板图文件 p c b 的依 据 3 该N e t 网络表文件一般是不可以直接用于P r o t e l9 9 进行自动布线的 因为在M u l t i s i m 中无法对元 件封装属性进行设置 如电路图中某一个电阻是3W 功率的电阻器 某一个晶体管是3 D D 2 0 1 的大功率金属 封装三极管 是无法在M u l t i s i m 中对元件的封装属性 进行设置的 4 M u l t i s i m 软件在转换成为P r o t e l 格式 收稿日期 2 0 0 9 一0 6 一0 8 1 4 6 的网络表时 对元器件的外形封装遵循M u l t i s i m 自己 的约定 如电阻器 电容器 二极管 三极管的外形封装 分别为A X I A L 0 5 R A D O 2 D O 一3 5 T O 一9 2 其中 D 0 3 5 T O 一9 2 这两种外形封装在P r o t e l9 9 的默认 元件库 A D V P C B D D B 中未提供 而且大多数1 4W 的电阻器用A X I A L o 5 封装也偏大 获得所需电路板 布线用元器件的封装外形有如下解决方案 2 解决方案 从M u h i s i m 到P r o t e l9 9 的网络表格式转换时 所 产生的是文本文件 n e t 在操作系统提供的记事本中 打开该 n e t 网络表文件 可以发现 网络表分为两部 分 前一部分为元件声明 每一对方括号内定义了一个 元件的代号 封装和型号 或参数 等属性 后一部分为 节点声明 每一对小括号内定义了一个节点上连接的所 有元件引脚代号 5 可以对方括号中元件声明部分的不符合要求的每个 元器件的封装外形进行编辑修改 成为所需要的封装外 形 6 例如 可以将一个3W 的电阻器原A X I A L 0 5 封 装形式修改为A X I A L l 0 封装形式 或将一个0 2 5W 的电阻器原A X I A L 0 5 封装形式修改为A X I A L 0 4 封 万方数据 装形式 将3 D D 2 0 1 晶体管的原封装形式T O 一9 2 修改 为T O 一3 将其他需要修改的元器件封装形式一一修 改为均符合的要求后保存 该被修改的 n e t 网络表 文件就可以用于满足系统要求的所有封装形式的 P r o t e l9 9S E 软件进行自动布线 3 典型实例 图1 是一个功率放大器用的小信号前置放大器的 原理图 7 已经在M u l t i s i m 中进行过仿真 需要到P r o t e l9 9S E 中去布线印刷电路板 图中的L L 和L 是 在已经仿真后加上去的 目的是为了产生交流输入引线 孔 直流输出引线孑L 和电源引线孑L 图1 中所有的电阻器都无法在M u l t i s i m 中设置其 封装属性为0 4 英寸的A X I A L 0 4 也无法设置三极管 的封装属性为T 0 9 2 A 打开M u l t i s i m 的F i l e E x p o r t 命令 在出现的 R 5 A X I A L O 5 1 0 0 k o h m R 4 A X I A L O 5 1 0 0 k o h m R 3 A X I A L O 5 1 0 0 k o h m R 2 A X I A L 0 5 1 0 0 k o h m R 1 A X I A L O 5 1 0 0o h m J R 1 0 A X I A L O 5 1 0 0 k o h m J R 9 A X I A I O 5 l k o h m R 8 A X l A L O 5 1 0 k o h m R 7 A X I A L O 5 1 0 0 k o h m R 6 A X l A L O 5 2 2 k o h m 1 L C 1 R A D 0 2 4 7 0 n F J 厂 C 4 R A D o 2 1 0 u F L C 3 R A D o 2 4 7 0 n F C 2 R A D o 2 4 7 0 n F Q 2 T O 一9 2 i d e a l j L Q 1 T 0 9 2 i d e a l L 1 A X I A I O 5 1 m H 厂 L 3 A X I A I O 5 1 m H J E x p o r t 对话框中 保存类型 的下拉列表中选择 P r o t e l n e t 在 文件名 文本框中输入将要产生的网 络表文件名后 点击保存按扭 便已生成网络表文件 需要记住保存路径嗍 彭蟠1 j 1 1m H l I 冉 l n a i l m H 图1小信号前置放大器 打开记事本命令 文件 一 打开 寻找并选中刚才 由M u l t i s i m 软件产生的网络表文件 点击 打开 按扭 出现网络表文件如下 1 2 A X I A L O 5 l m H L I C l D I P 8 i d e a l J G N D Q 2 3 L 2 2 R 4 2 C 4 2 L 3 1 R 9 2 R 2 2 L 1 1 N 0 0 1 R 7 1 L 3 2 R 3 1 R 6 1 N 0 0 2 C 1 1 L 1 2 N 0 0 3 L 2 1 Q 1 1 R 1 0 一2 R 7 2 N 0 0 4 Q 1 3 R 2 1 N 0 0 5 R 1 0 一1 R 9 1 C 3 2 Q 1 2 N 0 0 6 Q 2 1 C 3 1 R 6 2 R 5 2 N 0 0 7 R 5 1 Q 2 2 C 2 2 N 0 0 8 I C l 3 C 1 2 R 4 1 R 3 2 N 0 0 9 R 8 1 I C l 2 R 1 1 N 0 1 0 C 2 1 R 8 2 I C l 6 N 0 1 1 C 4 1 R 1 2 1 4 7 万方数据 其中 每一对中括号内为对一个元件的属性的定 义 每一对小括号内为对一个节点连接元件引脚的定 义 只需要对中括号内定义的元件封装属性进行修改 封装属性位于中括号内第二行 不需要对小括号内节点 定义的内容做任何修改 修改的原则如下L 9 0 1 根据实际元件尺寸和形状决定采用P r o t e l9 9 中a d v p c b d d b 元件库中已有的外形 例如 原所有电阻 器封装均为A X I A L 0 5 但这里采用1 4W 的电阻器 有A X I A L 0 4 0 4 英寸 已经足够 正好默认库中有 A X I A L O 4 因此 所有电阻器由原A X I A L 0 5 逐个修 改为A X I A L 0 4 而输入 输出和电源用的L L 2 和 L 需要的尺寸大一些可修改为A X I A L l 0 库中也有 所有小功率晶体管均由原T O 一9 2 或原T 0 1 8 修改 为T O 一9 2 A 因为T 0 9 2 或T 0 1 8 这两种外形a d v p e b d d b 元件库中没有 2 如果有元件外形元件库中未包含 本例未涉 及 可在P r o t e l9 9 的p c b l i b 中制作 3 对元件引脚号不符合的也要进行修改 当修改完网络表中的各元件封装后 可以打开 P r o t e l9 9S E 的P C B 组件 并按照刚刚修改过的网络 表 用D e s i g n 菜单下的N e t L i s t 命令取得元件 并且用 T o o l s 菜单 F 的A u t oP l a c e 命令自动布局元件 可以发 现 有好多元件引脚上没有网络 这就是元件引脚号不 符合引起的f 1 引 例如 本例中Q Q 三极管封装T O 一9 2 A 的引脚 号为1 2 和3 上均没有网络 记下T o 一9 2 A i J I 脚为1 2 和3 此时打开p c b l i b 装入a d v p c b d d b 元件库 点击 T O 一9 2 A 可看到引脚号为E B 和C 只要改为1 2 和 3 即可 此时就可以重新在P C B 中装入元件 再用 P C B 进行自动布线 本例单面布线后的效果如图2 所示 困2P r o t e l9 9 自动布线后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高鹏 电路设计与制版P r o t e l9 9 入门与提高 M 北京 人 民邮电出版社 2 0 0 8 1 2 3 张伟 王力 P r o t e l9 9S E 基础教程 M 北京 人民邮电出 版社 2 0 0 7 3 孙频东 曹江 电子设计自动化I 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 社 2 0 0 6 一 4 柳春锋 电子设计自动化 E D A 教程E M 北京 北京理工 大学出版社 2 0 0 5 5 王庆 P r o t e l9 9S E D X P 电路设计教程 M 北京 电子工 业出版社 2 0 0 6 6 赵伟军 P r o t e l9 9S E 教程 M 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 社 2 0 0 4 I 7 朱彩莲 M u l t i s i m 电子电路仿真教程 M 西安 西安电子 科技大学出版社 2 0 0 7 8 李建兵 周长林 M u l t i s i m 与P r o t e l 的应用 M 北京 国防 工业出版社 2 0 0 9 9 天一角网 M u l t i s i m2 0 0 1 完全教程 E B O I h t t p w w w w 7 8 c n s o f t s j j c d z j j 3 6 1 6 h t m l 2 0 0 9 D o 与非网 P r o t e l9 9S E 教程 E B O L h t t p w w w e e f o C U S c o m h t m I 0 9 0 1 4 1 5 5 0 4 0 6 0 1 5 2 G d k a s h t m l 2 0 0 9 作者简介张 政 男 1 9 7 4 年出生 江苏淮安人 讲师 硕士 主要研究方向为应用电子技术及网络多媒体与教育 曲o o o 0 7 妇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西 7 0 7 0 3 o o o e 7 0 o o 0 7 o o o 0 7 0 0 7 j 7 3 o o o 亡 o 0 7 上接第1 4 5 页 2 E i b e nAE A r t sEH V a nH e eKM G l o b a lC o n v e r g e n c eo f G e n e t i cA l g o r i t h m s A nI n f i n i t eM a r k o vC h a i nA n a l y s i s A P a r a l l e lP r o b l e mS o l v i n gf r o 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