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疗护专业人员研修计划.doc_第1页
安宁疗护专业人员研修计划.doc_第2页
安宁疗护专业人员研修计划.doc_第3页
安宁疗护专业人员研修计划.doc_第4页
安宁疗护专业人员研修计划.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寧療護專業人員研修計劃社工見習報告姓 名:曾文玲見習單位:淡水馬偕安寧療護教育示範中心見習時間:93.11.8-93.11.12一、 見習內容馬階醫院安寧病房為國內首曲一指之安寧病房,並在院方積極推動安寧療護的使命下,近年成立了安寧療護示範中心,擁有貼心的硬軟體設施,同時也成為國內安寧療護人員培養的搖籃,此次在安寧療護研修中心的安排下,有幸進入馬偕醫院安寧病房見習,學習及體會安寧病房中生活的點滴,也在工作多年後再次以學生的心情,再次為自己充電,五天的見習大致內容如下:(一)病房個案工作 馬偕安寧病房計有43床,其中的病患分為A、B類,所謂A類病患即是一般傳統中的安寧療護病患,而B類病患則是針對其他癌症病患,經過醫師評估於治療過程中需由安寧團隊提供協助,讓病患紓緩治療中的不適,正如同是治療中的一個休息站,待症狀緩解後再進行後續的治療,另外安寧團隊也走出安寧病房,提供未能入住安寧病房病患相關服務。馬偕安寧病房中的個案及共同照護模式的個案,皆是由醫護人員照會,而醫護人員是病患社會心理評估的第一線,而社工員是處理有問題的個案,針對問題提供較深度的處理,將有限的人力,發揮最大效能的服務方式。(二)遺族追蹤與輔導 大部份在安寧病房的病患最後的結果就是面臨死亡,而病患與家屬們面臨著最殘酷的現實-死別的悲傷,馬偕安寧病房對於遺族約於病患往生一至一個半月間,由病房護理人員寫關懷卡片,而社工員則辦理半年一次或一年一次的追思會活動,活動的內容在於以影片的方式回顧病患,再運用團體工作的方式由社工員帶領遺族分享,以馬偕安寧病房的經驗而言,追思會的參與率約只有5%,而另外95的遺族是否已走出傷痛,是目前作業模式中無法得知的。一般而言於病患生前病患與家屬較有機會去討論疾病或死亡的問題,遺族較能夠順利走過悲傷,反之則容易產生困難的悲傷,而社工員針對困難悲傷個案來源,一方面在於病患生前接案時發掘,另外則在於追思會中發現,而這些都可能只是所有困難悲傷個案的一角,但礙於人力的現實考量,目前僅能也此方式運作。(三)團隊運作 安寧病房是非常重視團隊運作的地方,而良好的團隊運作有賴於團隊成員對於彼此相互信任,並有一致的照顧理念,且願意相互協助。在馬偕安寧病房見習的過程中,可以看到良好的團隊運作情形,不管是在病房團隊會議中、病房大查房及居家安寧療護團隊會議中,都可看到良好的團隊互動。(四)居家安寧療護 居家安寧療護係針對出院病患有安寧照護的需求時,由安寧居家醫護人員至家中探訪,而若有需要社工員探訪的個案,社工員則安排一同前往訪視。良好的居家安寧療護可以減輕出院病患對於居家照顧的焦慮,係病患出院計劃中重要的一環。(五)日間照顧 馬偕醫院安寧病房嚐試推廣日間療護,此方案主要在於安寧病房內安排癌症病患飲食、復健等衛教課程,另外安排娛樂性質或是自我探討的課程,邀請的對象是腫瘤科的病患和家屬,而活動的場地在於安寧療護教育示範中心,主要目的係希望讓一般腫瘤科病房的病人接觸到安寧病房,在病患有需要時可以進入病房接受B類病患的照顧,不再僅是對此病房感到恐懼和無希望。(六)志工服務 馬偕安寧病房的志工服務主要項目有櫃台服務、日間療護、活動支援及病探服務,櫃台服務主要在於一樓服務台,病房服務除了接受社工員的照會進行病探服務外,也辦理病房的福音茶會及協助日間照顧,比較特別的是馬偕安寧病房的社工員並不負責志工督導工作,志工管理與督導由另一個社工員負責(但並不是醫院的志工督導),志工服務後若有問題係向其督導反應,而督導再與病房社工員討論,而病房社工員於病房中發現志工服務有狀況時也要先向志工督導反應,再由志工督導向志工了解,病房的社工員與志工間缺少直接的溝通。(七)靈性服務 馬偕醫院為基督教長老教會所屬之醫院,醫院本身有院牧部,於安寧病房內有專屬之牧師,若病患與家屬有靈性需求時則照會牧師提供服務,而病患若非基督教徒, 則由個人自行聯繫宗教團體前來服務。馬偕醫院安寧病房的宗教氣息非常濃厚,每日一早於病房有所謂的病房起飛時間,由社工員負責選曲及撥放聖歌,並由病房的護理人員、社工員及牧師於病房客廳中一起唱歌,結束後由牧師帶領禱告。而二樓行政辦公區也有晨耕時間,由每天的負責人帶領大家讀聖經、唱聖歌,並進行分享。二、見習心得習慣於急性醫療的腳步,初走進安寧病房有點不習慣,因為這裏是這麼安靜與詳和,需要靜下心來細細體會這裡的一點一滴,五天下來,我跟著病房的社工員參與醫療團隊、見習個案、見習日間照護及居家安寧療護等,生活步調雖慢,但確十分充實。(一)個案處理模式的啟發面對重症的病患,甚至是醫師已宣佈面臨死亡威脅的病患和家庭,除了無力感以外,社工員如何灌輸希望?這是很困難的一件事,而見習的督導總是告訴病患和家屬:有多少體力做多少事,等身體狀況好了,再看看要怎麼進行醫療處理。這讓病患與家屬感受到並不是已被放棄的感覺,對於B類的病患而言,這是一個中途的休息站,而對於A類的病患而言,這樣的說法在於告知病患與家屬,並沒有人放棄治療,如果有機會還是可以進一步看看如何處理,同時也將醫療的責任一部分分擔在病患的身上,醫療不是單單只有醫護人員的努力,病患與家屬一起努力也是很重要的。馬偕安寧病房的社工員並不是每一床病患皆接案進行社會心理評估,醫護人員是病患社會心理評估的第一線,而社工員是處理有問題的個案,針對問題提供較深度的處理,這是需要團隊有共識,且經過基本的訓練,最重要的是願意共同分擔,在這三者的前提下,醫護人員可以初步篩選個案,社工員再進行第二線的處理,這樣不但可以讓需要深度處理的個案獲得需要的服務,同時也不會忽略掉其他個案應有的服務。(二)遺族輔導的困境 一般的安寧病房將遺族的追蹤與輔導列為社工員的工作項目之一,但是後續的追蹤工作並不是那麼的容易,特別是病患往生後,家屬與醫院聯繫的線似乎是斷了,社工員往往僅能以電話聯繫的方式聯絡家屬,但電話的會談必竟會有其限制所在,特別是家屬返回工作崗位後,電話的聯繫有時候並不是那麼的方便,而寄送慰問卡的方式則是單向傳達關懷,但若能在慰問卡中加上回函的方式,讓家屬回覆相關的生活情形,必要時再由社工員加以聯繫,或許可以補足現階段作業不足之處。(三)良好的團隊運作 馬偕安寧病房團隊工作人員就像一個大家庭一樣,從彼此的稱呼到互動情形,團隊成員皆是互相協助、互相信任、互相包容,也因為對於安寧療護有共同的信念,除了工作屬性劃分清楚的工作外,另外像病患家屬初步社會心理評估、遺族慰問卡的寄發,這些事的重點在於需有人去做,而不是誰一定要去做,因此在馬偕安寧病房中,這些工作都是由護理人員協助,而社工員在第二線進行深度的服務。(四)日間照護推廣的成效 日間照護的理念在於推廣安寧療護,設計上是將腫瘤科病患與家屬邀請至安寧教育示範中心進行活動,但就活度的內容設計來看,僅是將一般病房中的衛教課程移至安寧教育示範中心的硬體設施中進行,課程中並無安寧療護的宣導相關作業,似乎較難達到預期的目標,且腫瘤科病房與安寧療護教育示範中心相隔有一定的距離,家屬是否能放心離開病患至中心參加活動,皆是需要考量的,見習期間共觀察二次的日間照護活動,參與人數並不多,與上述原因應有一定之相關。(五)志工督導與病房社工員之權責問題 安寧病房之志工除櫃檯服務外,其他服務項目與病房社工員有一定之相關程度,而病房社工員於服務病患的過程中也有一定的程度需要志工協助,也許是工作負荷之考量,馬偕安寧病房志工有另外的志工督導負責招募與訓練,甚至連病房服務之督導皆由其志工督導負責,如此當志工服務中出現困難或是社工員發現志工服務問題時,都需經過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