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李镇西老师《爱心与教育》的体会.doc_第1页
读李镇西老师《爱心与教育》的体会.doc_第2页
读李镇西老师《爱心与教育》的体会.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读李镇西老师爱心与教育的体会 最近读了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在这本书中,我被李老师的育人故事所感动,被李老师的钻研精神所折服。他不仅是苏霍姆林斯基的粉丝,他真正是教育工作的粉丝,他读过苏霍姆林斯基的很多作品,也读过论语、孟子和庄子;读了外国教育史、人格心理学导论;还读了一些与教育没有直接联系的书,如马克思主义原理、中国思想史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等等。读了陶行知文集和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试图从更深远的中外教育发展史和更广阔的文化背景中来思考教育,同时,从更多的科学理论中汲取教育养料。这已足足实我折服使我震撼!他的书中每一页都写着 “爱心”、“良知”、“思考”、“责任”、“忧患” 的字眼,文笔朴素中闪烁着华美,流畅中渗透着忧虑,峻急中深藏着思考,舒展中流动着智慧 他从许多前辈教育大家的著作中理解了“素质教育”的意义:陶行知说:“我们此地的教育,是生活的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不是作假的教育。人生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他还大声疾呼,要“解放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小孩子的双手,解放小孩子的嘴,解放小孩子的空间,解放小孩子的时间”。苏霍姆林斯基说:“所谓和谐的教育,就是如何把人的活动的两种职能配合起来,使两者得到平衡:一种职能就是认识和理解客观世界,另一种职能就是人的自我表现,自己的内在本质的表现,自己的世界观、观点、信念、意志力、性格在积极的劳动中、创造中,以及在集体成员的相互关系中的表现和显示。”苏霍姆林斯基还以诗一样美好的语言描述道:“共产主义教育的英明和真正的人道精神就在于:要在每一个人(毫无例外地是每一个人)的身上发现他那独一无二的创造性劳动的源泉,帮助每一个人打开眼,看到自己,使他看见、理解和感觉到自己身上的人类自豪感的火花,从而成为一个精神上坚强的人,成为维护自己尊严的不可战胜的战士。人的充分的表现,这既是社会的幸福,也是个人的幸福。” 他与未来班的故事中使我认识到他对教育不仅仅理解成分数,而是人性的善良,团结,互助,奋进。他作为教师更是学生的兄弟,朋友,支柱。他在教育中用平等之心对待同学,面对学生犯错,他却总反省自己,在反思中理解教育,提高自己,帮助学生。 当学生不听他话时,他就问自己:“我的这些话,是否点燃了他心灵深处向上的愿望与信心?”无数事实证明,只有当学生自己有强烈的上进愿望和信心时,他的进步才会出现并得以持久。所以,他面对 “转化后进生”,更多的时候就是不断设法唤起他向上的信心。他善于走进学生心灵与学生对话,帮助学生建立积极向上的信心。他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在长期的教育教学中他摸索的后进学生转化的方法很另我欣赏。 读了这本书,更使我坚信了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拥有一颗爱孩子的心!孩子越能感受到老师的爱心,就越加信任老师。老师的教育就更容易被孩子理解和接受。爱只一个字,但做起来,却谈何容易,那需要真心的付出。李镇西老师说,教师给孩子以爱,既要一视同仁,又要有所倾斜,教师应把更多的关注、更多的感情投向那些极度缺爱的顽童。 当然在对孩子实施教育的整个过程中,学校教育始终处于主导地位,教师永远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我们一线教师要不断向李老师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用科学的头脑武装自己,要有为学生服务的意识,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着想。努力创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