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吨年苛化法制烧碱.doc_第1页
10万吨年苛化法制烧碱.doc_第2页
10万吨年苛化法制烧碱.doc_第3页
10万吨年苛化法制烧碱.doc_第4页
10万吨年苛化法制烧碱.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四川理工学院课程设计 10万吨/年苛化法制烧碱学 生:王萝学 号:07011010225专 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班 级:2007.2指导教师:曾涛四川理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二O一一年一月四 川 理 工 学 院课 程 设 计 设计题目: 10万吨/年苛化法制烧碱 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班级: 2007.2学生: 王萝 指导教师: 曾涛 系主任: (签名)一、设计要求:1、根据设计题目,进行生产实际调研或查阅有关技术资料,选定合理的流程方案和设备类型,并进行简要论述。(字数不小于8000字)2、设计说明书内容:封面、目录、设计题目、概述与设计方案简介、工艺方案的选择与论证、工艺流程说明、专题论述、参考资料等。3、图纸要求:工艺流程图1张(图幅2号);设备平面或立面布置图1张(图幅3号)。二、进度安排:教学内容学时地点备注查资料、说明书提纲、流程论证、工艺流程图第一周设计室设备布置图、说明书整理、答辩。第二周设计室三、指定参考文献与资料苛化法制烧碱、过程装备成套技术设计指南(兼用本课程设计指导书)、过程装备成套技术、 化工单元过程及设备课程设计、无机化工工艺学 摘 要本课程设计从描述烧碱的基本性质和苛化法制烧碱的基本原理、基本流程。而后对此方法进行了简单物料衡算和能量衡算。最后与生产相结合,进行了典型机器设备的选型与论证。关键词:烧碱;苛化;蒸发皿;泵;过滤机目 录摘要3目录4前言5第一章 烧碱的制造工艺6第二章 烧碱的物理化学性质6第三章 烧碱的应用7第四章 苛化法生产烧碱的概况8第五章 苛式生产烧碱的物理化学原理9第六章 苛化法制烧碱的原材料10第七章 生产的工艺流程13第八章 设备的选型14多效真空蒸发皿14泵15总结18参考文献19前言烧碱广泛地用于工业和国民经济的许多部门:用于造纸、人造纤维、有机染料、肥皂等生产中;用于矿物油、石油及其加工产品的精制,用于纺织工业、冶金工业、基本化学工业以及有机合成工业等等。本设计通过多方考虑,根据工厂实际初步设计了各项工艺参数,并选用了苛式制碱法生产烧碱的生产工艺。第一章 烧碱的制造工艺 根据不完全的资料,电解法制得的烧碱占全部烧碱的60%。大多数用户使用的烧碱碱是液体的。因此,目前化学法(石灰法邻亚铁酸盐法)制得的烧碱总数中液体烧碱的占70%。在本设计中设计的方法是苛化法制烧碱。氢氧化钠主要是由电解法(见氯碱生产过程)电解氯化钠水溶液制得,也可以通过化学法(苛化法)利用石灰乳与纯碱(Na2CO3)水溶液反应制得。化学法制得的烧碱纯度低,经济效益差,目前只在少数国家有小规模生产。 各种方法生产的50或73氢氧化钠溶液在降膜蒸发器内,用450熔融载热体间接加热,并加入蔗糖之类的还原剂,去除氯酸盐杂质,可进一步浓缩,也可以在含镍铸铁锅内用直火加热,蒸发浓缩成为熔融的无水氢氧化钠。用铸铁锅熬碱时,加入少量硝酸钠将杂质氧化,并加适量硫磺调色。熔融的氢氧化钠可直接加入铁桶凝成为整块固碱,也可经结片机或造粒塔制成片状或珠、粒状固碱。商品氢氧化钠有固体和液体两种,简称固碱和液碱,后者有73、50、45、42和30等规格。由于生产工艺不同,使用要求不一,工业产品分为标准级和人造丝级。标准级含盐量较高,隔膜法生产的50液碱含NaCl 1.01.1,供一般使用;人造丝级含盐及其他杂质均较少,水银法50液碱含NaCl在 50ppm以下,适合制造人造丝以及再生离子交换树脂的需要。 烧碱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化工原料,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烧碱的需求量将不断增加。1 烧碱的生产方法1.1 电解法以食盐为原料的电解法,如水银电解法、隔膜电解法和离子膜电解法等。这几种方法国内外均有,水银法可生产高纯度烧碱,但能耗高,汞污染问题不易解决,已被逐渐淘汰。隔膜法是目前较普通采用的方法,近年来采用金属阳极代替石墨阳极,电耗略有降低。离子膜法是70年代开发的新技术,具有产品纯度高,能耗低,无污染等优第二章 烧碱的物理化学性质分子量40.01。CASRN: 1310-73-2 。EINECS 登录号215-185-5。 密度2.130克/厘米3,熔点318.4,水溶性SOLUBLE,沸点1390,Kb=3.0,pKb= -0.48。钠(Na)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为第11号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A族(第主族)第3周期,属于碱金属族(该族元素均呈强碱性,氢(H)元素除外)。其核外电子排布为2、8、1(1s2,2s2,2p6,3s1),最外层3s1电子为其价电子,Na元素很容易失去3s1电子而形成正一价的钠离子(Na+),故呈强金属性。Na元素与水反应(与水反应时,应用烧杯并在烧杯上加盖玻璃片,反应时钠块浮在水面上,熔呈球状,游于水面,有“丝丝”的响声,并有生成物飞溅),生成强碱性NaOH溶液,并放出氢气。固体NaOH中OH以O-H共价键结合,Na与OH以强离子键结合,溶于水其解离度近乎100%,故其水溶液呈强碱性,可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成红色,或使PH试纸变蓝等。纯的无水氢氧化钠为白色半透明,结晶状固体。氢氧化钠极易溶于水,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溶解时能放出大量的热,288K时其饱和溶液浓度可达26.4mol/L。它的水溶液有涩味和滑腻感,溶液呈强碱性,具备碱的一切通性。市售烧碱有固态和液态两种:纯固体烧碱呈白色,有块状、片状、棒状、粒状,质脆;纯液体烧碱为无色透明液体。氢氧化钠还易溶于乙醇、甘油;但不溶于乙醚、丙酮、液氨。对纤维、皮肤、玻璃、陶瓷等有腐蚀作用,溶解或浓溶液稀释时会放出热量;与无机酸发生中和反应也能产生大量热,生成相应的盐类;与金属铝和锌、非金属硼和硅等反应放出氢;与氯、溴、碘等卤素发生歧化反应。能从水溶液中沉淀金属离子成为氢氧化物;能使油脂发生皂化反应,生成相应的有机酸的钠盐和醇,这是去除织物上的油污的原理。第三章 烧碱的应用烧碱(学名氢氧化钠)是可溶性的强碱。纯碱(学名碳酸钠)实际上是个盐,由于它在水中发生水解作用而使溶液呈碱性,再由于它和烧碱有某些相似的性质,所以它与烧碱并列,在工业上叫做“两碱”。 烧碱和纯碱都易溶于水,呈强碱性,都能提供Na+离子。这些性质使它们被广泛地用于制肥皂、纺织、印染、漂白、造纸、精制石油、冶金及其他化学工业等各部门中。 普通肥皂是高级脂肪酸的钠盐,一般是用油脂在略为过量的烧碱作用下进行皂化而制得的。 如果直接用脂肪酸作原料,也可以用纯碱来代替烧碱制肥皂。 印染、纺织工业上,也要用大量碱液去除棉纱、羊毛等上面的油脂。生产人造纤维也需要烧碱或纯碱。例如,制粘胶纤维首先要用1820烧碱溶液(或纯碱溶液)去浸渍纤维素,使它成为碱纤维素,然后将碱纤维素干燥、粉碎,再加 最后用稀碱液把磺酸盐溶解,便得到粘胶液。再经过滤、抽真空(去气泡),就可用以抽丝了。 精制石油也要用烧碱。为了除去石油馏分中的胶质,一般在石油馏分中加浓硫酸以使胶质成为酸渣而析出。经过酸洗后,石油里还含有酚、环烷酸等酸性杂质以及多余的硫酸,必须用烧碱溶液洗涤,再经水洗,才能得到精制的石油产品。 在造纸工业中,首先要用化学方法处理,将含有纤维素的原料(如木材)与化学药剂蒸煮制成纸浆。所谓碱法制浆就是用烧碱或纯碱溶液作为蒸煮液来除去原料中的木质素、碳水化合物和树脂等,并中和其中的有机酸,这样就把纤维素分离出来。 在冶金工业中,往往要把矿石中的有效成分转变成可溶性的钠盐,以便除去其中不溶性的杂质,因此,常需要加入纯碱(它又是助熔剂),有时也用烧碱。例如,在铝的冶炼过程中,所用的冰晶石的制备和铝土矿的处理,都要用到纯碱和烧碱。又如冶炼钨时,也是首先将精矿和纯碱焙烧成可溶的钨酸钠后,再经酸析、脱水、还原等过程而制得粉末状钨的。 在化学工业中,制金属钠、电解水都要用烧碱。许多无机盐的生产,特别是制备一些钠盐(如硼砂、硅酸钠、磷酸钠、重铬酸钠、亚硫酸钠等等)都要用到烧碱或纯碱。合成染料、药物以及有机中间体等也要用到烧碱或纯碱。第四章 苛化法生产烧碱的概况苛化法制烧碱不需要大量的电能,桶等规模的建厂投资,仅需隔膜法的一半,产品质量高、成本低。但所需原料纯碱,是目前国内供应紧张的产品,不能更多的提供,因而受到限制,所以目前仅在纯碱厂设置苛化法生产装置以不合格纯碱来苛化生产烧碱。苛化法是以纯碱水溶液与石灰乳为原料,使两者互相作用,器反应式如下:Na3C03十C a(0H)2(s)=2Na0H十C aC03(s)+8619.04KJ苛化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它基于C a(0H)2的溶解度大于反应产物C aC03的溶解度,且因C aC03的溶解度很小,以固体形态从溶液中沉淀析出,所以反应得以从左向右进行,Na3C03 和C a(0H)2均易溶于水,Na3C03 水溶液同溶解的C a(0H)2起反应,C a(0H)2的溶解度虽然很小,但在反应最初时比Na3C03的溶解度大得多使反应得以进行。随着溶液中OH-浓度的升高,由于同离子效应,C a(0H)2的溶解度逐渐降低,最后在反应条件下各离子达到平衡。Na3C03的平衡转化率越大(即苛化率)就要求Na3C03原始浓度越小。在实际生产中,苛化率平均在92%左右。若用过稀的Na3C03溶液,虽转化率较高,但浓缩Na0H稀溶液时要消耗大量能量,所以对高苛化率与能耗间的矛盾进行技术经济研究是十分必要的。苛化反应热效应很小,所以温度对苛化率影响不大,通常,苛化操作在100左右进行,对于提高C a(0H)2的溶解速度、降低溶解粘度及C aC03的沉淀析出均有利。按此法生产烧碱的原理图示于图。苛性纳是在钝碱液与消石灰作用下制得的,其反应式如下 Na3C03十C a(0H)2=2Na0H十C aC03此过程称之为苛化。将苛性纳溶液蒸发,再经熔碱锅熬浓可制成固体熔融产品。碳酸钙是生产的废物。第五章 苛式生产烧碱的物理化学原理石灰法制造烧碱是基于下面的可逆反应: Na2C03十Ca(0H)2 =2Na0H十CaC03NaCO3。转变成NaOH的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一定的浓度和温度)会建立平衡状态,但不能达到终点。反应的方向主要取决于烧碱液中Ca(OH)3初CaCO3的溶解度,因为纯碱和烧碱均很容易溶解于水中。随着苛化过程的进行,在溶液中NaOH的含量增加。由于溶液中增加了氢氧离子的浓度,便降低了Ca(OH)3的溶解度,因而接近于建立起平衡瞬间的CaCO3溶解度。这可以用如下的方程式来表示: Na2CO3溶液十Ca(OH)2固二2NaOH溶液十CaCO3固 在苛化过程结束时,NaCO3和NaOH之闹建立起平衡,这个平衡常数可从下列方程式求得:K=OH-2/CO32-在最适宜的条件下进行苛化时,可以得到最大浓度的OH-离子和最小浓度的CO32-离子;这时,K值将是最大的。如果把K=OH-2/CO32-方程式的两边均除以CO32-,并求出其平方根,则可得到OH-/CO32-。所得结果表明原始溶液中的Na2CO3德浓度越小,苛化率则越大。在实际生产中,Na2CO3变成NaOH的转化率不超过90%。温度约100%时,苛化过程的速度是很大的,在悬浮液剧烈的搅拌时,也使过程加速,因为这时加快了Ca(OH)2的溶解速度。苛化反应后Ca CO3沉淀通常称作苛化泥,应当具有一定的性质:在泥中不应该含有复盐(钙水碱);它应当很快的沉降,并易于除洗碱液。苛化泥的沉降和洗涤是石灰法烧碱生产中最繁重的操作。苛化泥的沉降速度取决于制取石灰所用原料碳酸钙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结构,煅烧石灰的温度时间,石灰消化条件,苛化条件以及其他因素。用石灰乳进行苛化时,泥的沉降速度为0.0480.078米/小时;对于Ca(OH)2制成的石灰乳速度为0.421.2米、小时。当利用稀得纯碱溶液消化石灰时,泥的沉降速度可增加到0.61.1米.小时。第六章 苛化法制烧碱的原材料石灰法制取烧减的主要原料是碱溶液和石灰(固体或石灰 乳)。此外,在生产中还要消耗电能、燃料、水和蒸汽。碱 溶 液可以用纯减及纯碱生产的中间产品工业碳酸氢钠来制备 原始碱溶液。当采用固体纯碱肘,是将它溶解于水或“谈液”中(“淡液”是纯碱生产中自溶液蒸出氨后而得到的镕液,其中含少量Na2CO3)。在使用工业碳酸钠试,首先在水中或“淡液”中制悬浮液,然后在所谓分解塔(脱碳塔)的塔式设备中通蒸汽处理。碳酸纳在水中的溶解度与温度有关;随温度提高到3557oC的同时,溶解度亦在增加;而在更高的温度下,碳酸纳的镕解度反而减小。纯碱熔解时常常会结块(碳酸纳结晶水合物的核实硬块;为了避免结块,通常是在搅拌下把纯碱溶于热水中。用分解法制备碱溶液比使用钝减制备在经济上来得合理。由工业碳酸氢纳制取碱溶液的过程叫作分解或温法煅烧。工业碳酸钠具有如下的成分():NaCO3.7880铵的碳酸盐.3.54NaCl0.30.4lH2O.1618 碳酸氢钠就其外观来看,是一种粒子大小为005015毫米的结晶物质。 烧碱生产中,必需用210220克升Na2CO3的碱溶液重量百分数是1820%)。采用湿法煅烧制取较浓的溶液比较经济,因为煅烧时蒸汽的耗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被处理解液的体积(在碱溶液中纯碱的浓度愈高,则每吨产品耗用的溶液体积就愈小)。 用湿法煅烧分解碳酸氢钠是一个吸热过程。热量耗用于碳酸氢纳的溶解和分解,耗用于使CO2转入气相以及加热溶液。碳酸氢钠的分解过程是不能完全的;在溶液中总是留有少量未分解的碳酸氢纳。NaHCO3:转变为Na3CO3的完全程度叫作分解率(脱碳率)标准碱溶液的制备为了使苛化过程稳定并得到一定浓度的碱液,要采用标烧碱溶液。标准碱溶液用以下三种溶液连续混合的方法配制:1由分解塔来的液体(每吨烧碱的3米3),其总碱度为(ll0一115)滴度,CO2浓度为128133滴度,温度为9295。C。在液体中台有9297搞度(244257克升)的Na2 CO3和18滴度(75克升)的NaHCO3。2蒸发盐(在真空蒸发器中碱液蒸发时析出的沉淀)溶解于苛化泥的洗涤液而制得的溶液(每吨烧碱约65米3)。此溶液中约含20滴度(53克L)NaCO3和约25滴度(50克升)Na0H,温度为80。C。 3洗刷被备、储槽等而得的碱水(每吨烧碱04一0.5米3)碱水的碱度(折算成Na2CO3)为3035克升。上述各种液体分别收集在单独的储槽中;使其经过流量调节器按一定的体积比送入标准碱溶液储槽中进行混合。液体温合时,分解塔液体中的NaHCO3与蒸发盐溶液中的碱(NaOH)按下式发生反应:NaHCO3十NaOHNa3CO3十H 2O为了使生成的碳酸钠苛化,还需要补充一定量的石灰。在制备标准碱溶液时,温度不应当高于80。Co,因为在苛化消化器中溶液与生石灰作用时,生成悬浮液的温度剧烈提高,悬浮液开始沸腾,以致悬浮液不能用虹吸管从消化苛化器中吸出。在个别情况下,标准碱溶液还须冷却。 在标准碱溶液中应含有60滴度Na2CO3和20滴度NaOH。溶液的体积大约为每吨烧碱10米3。实践中证明,在有Na2SO4存在的情况下,改善了碱液蒸发时碳酸钠沉淀的析出状况。因此在标准碱溶液中应含有7滴度左右的Na2so4.通常硫化物随同碳酸钙原料与燃料而进入生产中,以后就变成硫酸钠。当硫酸钠量不够时,还要专门在标准确溶液中添加一些。制备标准碱溶液的工艺条件指标及生产控制制备标准碱溶液时,确定了以下的工艺条件指标:分 解 液总碱度,滴度.110115CO2浓度,滴度128133分解率,不小于.85蒸发盐溶液总碱度,滴度4045NaOH浓度,滴度.2025回收水洗水总碱度,不小于,滴度40NaOH浓度,不小于,滴度.20标准碱溶液总碱度,不小于,滴度.80NaOH浓度,不小于,滴度.20NaCL浓度,不大于,滴度0.2Na2SO4浓度,滴度67标准碱溶液的温度,不高于,。C.80当温度高于规定的标准(80。C)时,溶液要进行冷却。 苛化工段能否有效地操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标准碱溶液的质量。标准碱溶液的成分恒定有助于对消化苛化器及生产过程中其他设备的操作进行调节第七章 生产的工艺流程石灰法制烧碱时,苛化反应是用的碱溶液与石灰乳相互作用。生产的主要阶段是:1)由分解液、洗涤水和蒸发盐溶液制备标准碱溶液;2)用标准碱溶液处理石灰;3)分离苛化后的泥渣(得到的泥渣中台有有效氧化钙);4)泥渣的洗涤、搅拌并排出车间;5)在真空蒸发器中蒸发NaOH溶液和析出沉淀盐(Na2CO3、Na2SO4);6)浓碱液过滤并分离沉淀的盐,用于制备标准碱溶液;7)将过滤后的溶液蒸发到NaOH含量不低于6l0克升;制得的溶液澄请后是液体烧碱,也是一种成品;8)在真空蒸发器中进一步蒸发溶液;9)最终蒸发及烧碱的熔融;10)熔融烧碱的澄清和出锅。化碱 将纯碱放入化碱罐中,用杂水溶解。苛化 碱水和去砂后的石灰乳经计量后加入苛化桶中,进行苛化反应,为加速反应速度通入蒸汽加热。苛化后的液体称为“苛化液”。澄清 苛化反应有固体物产生,通过三层澄清桶分离出苛化液中的固体渣滓,此渣滓称为“苛化泥”,苛化泥从三层澄清桶下部出来,经过滤机过滤,然后进到三层洗泥桶中,用冷凝水逆流洗涤其中的烧碱,洗液可作为化碱用的杂水,而洗泥桶下部出来的废泥可送区回收碳酸钙。蒸发 经过三层澄清桶澄清的淡卤中含有大量的水分(约含NaOH10%),通过串联着的两套蒸发罐(视蒸气压力大小而采用单效或多效蒸发)和浓卤澄清桶,以蒸去大量的水分得出含NaOH约42%浓卤,浓卤澄清桶的作用是将浓卤中析出的固体杂质分离,除去杂质后的浓卤即为液体烧碱成品。通过升膜蒸发皿及熔碱熬浓即为固体烧碱。浓卤澄清桶下部的杂质中含有纯碱,经过过滤机过滤后送去化碱罐化碱以回收。第八章 设备的选型 多效真空蒸发皿 石灰法制得的苛性钠溶液在真空蒸发器中浓缩。水份部分蒸发直至含42%NaoH为止)后制成液体烧碱。当蒸浓的碱液在熔碱锅中完全脱水以后便制得固体烧碱。 由于在多效蒸发器中热量可多次利用,蒸发碱液的蒸汽耗显是相当少的。多效蒸发装置是由几个依次联接的真空蒸发器组成的。这种设备的桔构示于图。加热蒸汽进入蒸发器管子简的空简,这个空明叫做蒸汽室。蒸汽洽凝时,便把热通过管壁传到蒸发溶液巾。在蒸发器内有许多小区径的沸腾管和一根改几很大直径的循环管。泵泵选型的基本依据泵选型依据,应根据工艺流程,给排水要求,从五个方面加以考虑,既液体输送量、装置扬程、液体性质、管路布置以及操作运转条件等。 1、流量是选泵的重要性能数据之一,它直接关系到整个装置的的生产能力和输送能力。如设计院工艺设计中能算出泵正常、最小、最大三种流量。选择泵时,以最大流量为依据,兼顾正常流量,在没有最大流量时,通常可取正常流量的1.1倍作为最大流量。 2、装置系统所需的扬程是选泵的又一重要性能数据,一般要用放大5%10%余量后扬程来选型。 3、液体性质,包括液体介质名称,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其它性质,物理性质有温度c密度d,粘度u,介质中固体颗粒直径和气体的含量等,这涉及到系统的扬程,有效气蚀余量计算和合适泵的类型:化学性质,主要指液体介质的化学腐蚀性和毒性,是选用泵材料和选用那一种轴封型式的重要依据。 4、 装置系统的管路布置条件指的是送液高度送液距离送液走向,吸如侧最低液面,排出侧最高液面等一些数据和管道规格及其长度、材料、管件规格、数量等,以便进行系梳扬程计算和汽蚀余量的校核。 5、 操作条件的内容很多,如液体的操作T饱和蒸汽力P、吸入侧压力PS(绝对)、排出侧容器压力PZ、海拔高度、环境温度操作是间隙的还是连续的、泵的位置是固定的还是可移的。 选泵的具体操作根据泵选型原则和选型基本条件,具体操作如下: 1、根据装置的布置、地形条件、水位条件、运转条件,确定选择卧式、立式和其它型式(管道式、潜水式、液下式、无堵塞式、自吸式、齿轮式等)的泵。 2、根据液体介质性质,确定清水泵,热水泵还是油泵、化工泵或耐腐蚀泵或杂质泵,或者采用无堵塞泵。安装在爆炸区域的泵,应根据爆炸区域等级,采用相应的防爆电动机。 3、根据流量大小,确定选单吸泵还是双吸泵;根据扬程高低,选单级泵还是多级泵,高转速泵还是低转速泵(空调泵)、多级泵效率比单级泵低,如选单级泵和多级泵同样都能用时,首先选用单级泵。 4、确定泵的具体型号 确定选用什么系列的泵后,就可按最大流量,(在没有最大流量时,通常可取正常流量的1.1倍作为最大流量),取放大5%10%余量后的扬程这两个性能的主要参数,在型谱图或者系列特性曲线上确定具体型号。操作如下: 利用泵特性曲线,在横坐标上找到所需流量值,在纵坐标上找到所需扬程值,从两值分别向上和向右引垂线或水平线,两线交点正好落在特性曲线上,则该泵就是要选的泵,但是这种理想情况一般很少,通常会碰上下列两种情况: 第一种:交点在特性曲线上方,这说明流量满足要求,但扬程不够,此时,若扬程相差不多,或相差5%左右,仍可选用,若扬程相差很多,则选扬程较大的泵。或设法减小管路阻力损失。 第二种:交点在特性曲线下方,在泵特性曲线扇状梯形范围内 ,就初步定下此型号,然后根据扬程相差多少,来决定是否切割叶轮直径, 若扬程相差很小,就不切割,若扬程相差很大,就按所需Q、H、,根据其ns和切割公式,切割叶轮直径,若交点不落在扇状梯形范围内,应选扬程较小的泵。选泵时,有时须考虑生产工艺要求,选用不同形状Q-H特性曲线。 5、泵型号确定后,对水泵或输送介质的物理化学介质近似水的泵,需再到有关产品目录或样本上,根据该型号性能表或性能曲线进行校改,看正常工作点是否落在该泵优先工作区?有效NPSH是否大于(NPSH)。也可反过来以NPSH校改几何安装高度? 6、对于输送粘度大于20mm2/s的液体泵(或密度大于1000kg/m3),一定要把以水实验泵特性曲线换算成该粘度(或者该密度下)的性能曲线,特别要对吸入性能和输入功率进行认真计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