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客观实在”与“客观存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我们日常所说的“客观存在”是既指一切客观事物的存在,也包括意识的存在。对象化的意识,即意识作为主体认识和改造的对象,对于主体而言是客体,因而也是客观存在的。例如,我们常说:“在社会主义社会,剥削阶级思想影响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这里的客观存在指的就是一种意识现象。而客观实在是不包含任何意识现象的。客观存在的事物是具体的,多变的,易逝的,不同事物有不同的存在状态,不同的性质和特征,而客观实在是物质的根本特性和唯一特性,是意识以外万事万物的共性,是绝对的,不变的,永恒的。 客观存在同客观实在之间的区别,可以概括为,后者是不依赖于“人们”的意识而存在,而前者是不依赖于“我”的个人意识而存在。前者的“客观”相对于“我”的主观而言,是相对的,多变的;后者的客观是针对“人们”的主观而言,是绝对不变的。二者之间不仅有区别,而且还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客观存在的外延是万事万物的总和,包含了客观实在的外延,客观实在是除意识以外的万事万物的总和,由于二者可以归结为万事万物的总和,因而极易被混淆. (1)“客观实在”与“客观存在”是两个不能等同的概念,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客观实在性”是指不管人们喜欢不喜欢、知道不知道、承认不承认,它都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实实在在地存在着。“客观实在”是对世界万事万物和现象的共同特性的抽象概括,相对于意识来讲它是第一性的东西,它不包括精神、意识现象。 (2)而“客观存在”是相对于主观而言的,它既可以指具体的物质形态,也可以指具体的思想。对于任何人来说,“客观存在”的东西除了物质现象之外,还有精神、意识现象。比如,他人的思想对于我来说就是客观存在的。但这并不等于说,承认他人的思想是“客观存在”的,就是承认了他们的思想是“物质”的。因为他人的思想、意识虽然对我来说是“客观存在”的,而对他人来说则是主观的,它仍然是对客观实际的反映,是第二性的东西。因此,对他人的思想我们只能说是“客观存在”的,而不能说是“客观实在”。否则就混淆了物质和意识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界限。 (3)总之,“客观实在”与“客观存在”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客观实在”是一种“客观存在”“客观存在”不仅包括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物质现象,还包括不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精神、意识现象。区别:客观实在是物质的根本特征和唯一特性,是意识以外万事万物的共性,是绝对的、不变的、永恒的。指不管人们承认不承认、喜欢不喜欢、知道不知道,它都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实实在在地存在着的特性。它是对世界万事万物和现象共同特性的抽象和概括,相对于意识来说,它是第一性的东西,不包括精神、意识现象。客观存在既指一切客观事物的存在,也包括了意识的存在,客观存在的事物是具体的、多变的、易逝的,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存在状态。它是相对于主观而言,它既可以指具体的物质形态,也可以指具体的思想。对于任何人来说,客观存在的东西除了物质现象之外,还有精神、意识现象。内涵不同。客观实在强调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它相对于人的意识而言,是第一性的东西。客观存在是实实在在的事物或现象,它相对于主观臆造的东西而言,具有真实性。外延不同。客观实在的外延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即客观物质世界,客观存在的外延不仅指向客观世界,而且指向主观世界。地位不同。事物具有多种多样的属性,如客观实在性、可知性、矛盾性、关联性、客观存在性等。客观实在性是万事万物具有的共同的惟一属性,是万事万物具有的最抽象的最概括的特点,可知性、矛盾性等特点,则是具体的事物或现象部分具有的特点。总之,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不管物质的具体形态、结构如何变化,但其客观实在性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是不变的,因而具有永恒性和绝对性。客观实在性是万事万物共同的特性,而客观存在是指一切客观事物的存在,也包括意识的存在,是具体的、多变的、易逝的。不同事物有不同的存在状态、不同的性质和特征。唯物主义证明客观存在和客观实在的区别可以概括后者不依赖于“人们”意识而存在,而前者是不依赖“我”的个人意识而存在。前者的客观相对于我的主观而言,是相对的,多变的;后者的客观是针对“人们”的主观而言,是绝对不变的。如果把二者的区别弄不清楚,则极易犯唯心主义的错误。联系:客观实在是一种客观存在。客观存在不仅包括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物质现象,还包括不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精神、意识现象shrileys1 客观实在”与“客观存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1)“客观实在”与“客观存在”是两个不能等同的概念,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客观实在性”是指不管人们喜欢不喜欢、知道不知道、承认不承认,它都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实实在在地存在着。“客观实在”是对世界万事万物和现象的共同特性的抽象概括,相对于意识来讲它是第一性的东西,它不包括精神、意识现象。 (2)而“客观存在”是相对于主观而言的,它既可以指具体的物质形态,也可以指具体的思想。对于任何人来说,“客观存在”的东西除了物质现象之外,还有精神、意识现象。比如,他人的思想对于我来说就是客观存在的。但这并不等于说,承认他人的思想是“客观存在”的,就是承认了他们的思想是“物质”的。因为他人的思想、意识虽然对我来说是“客观存在”的,而对他人来说则是主观的,它仍然是对客观实际的反映,是第二性的东西。因此,对他人的思想我们只能说是“客观存在”的,而不能说是“客观实在”。否则就混淆了物质和意识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界限。 (3)总之,“客观实在”与“客观存在”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客观实在”是一种“客观存在”“客观存在”不仅包括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物质现象,还包括不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精神、意识现象。2007-11-27 12:57 提问者采纳前者为唯物主义。后者则不一定!存在可能是客观唯心主义认为的客观精神。区别:客观实在是指不管人们承认不承认、喜欢不喜欢、知道不知道,它都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实实在在地存在着的特性。它是对世界万事万物和现象共同特性的抽象和概括,相对于意识来说,它是第一性的东西,不包括精神、意识现象。客观存在是相对于主观而言,它既可以指具体的物质形态,也可以指具体的思想。对于任何人来说,客观存在的东西除了物质现象之外,还有精神、意识现象。 联系:客观实在是一种客观存在。客观存在不仅包括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物质现象,还包括不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精神、意识现象。提问者评价谢谢评论(12)|给力117不给力0 喜爱阴天 |三级采纳率42%擅长:暂未定制网友都在找:客观存在 按默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北京平谷区卫生健康委员会所属事业单位第二次招聘21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
- 2025河南周口市中医院招聘研究生117人模拟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
- 2025年山东省环保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144人左右)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年甘肃酒泉阿克塞县人民检察院招聘聘用制人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广东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服务中心招聘11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历年真题)
- 2025湖南怀化市溆浦县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6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
- 2025年宁夏石化分公司春季高校毕业生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1套完整答案详解
- 2025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直属事业单位招聘高层次人才20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2025安徽宿州萧县中医院面向应届毕业生校园招聘1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贵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第十三届贵州人才博览会引才5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各地真题)
- 肿瘤微环境中的细胞间通信
- 麦肯锡商业计划书模板
- 项目经理职业生涯规划
- 除锈剂MSDS参考资料
- 高一英语选择性必修一课文及翻译(外研版新教材)中英Word精编文档
- 社会调查研究抽样课件
- 消防管道支架工程量计算表
- 应用成型的双面彩钢板复合风管代替传统的铁皮风管
- JJF(石化)006-2018漆膜弹性测定器校准规范
- 东华软件需求调研提纲汇总版与03-02同步
- 全国优质课一等奖初中数学《有理数的乘方》精品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