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9-2020学年四年级下学期语文第23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I)卷.doc_第1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9-2020学年四年级下学期语文第23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I)卷.doc_第2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9-2020学年四年级下学期语文第23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I)卷.doc_第3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9-2020学年四年级下学期语文第23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I)卷.doc_第4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9-2020学年四年级下学期语文第23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I)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9-2020学年四年级下学期语文第23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 基础运用 (共8题;共35分)1. (5分)结合古诗内容,根据词意写词语在田里除草。_ 不懂。_把麻搓成线。_ 参加。_靠近。_2. (1分)宋朝的_写了著名的四时田园杂兴,他被誉为“南宋四大家”之一。3. (5分)写出划线词和诗句的意思。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未解:_供:_傍:_桑阴:_诗句:_4. (2分)根据意思写出古诗中的诗句小小的儿孙们还不懂得农活到底应该怎么干。_他们也就着桑树的阴凉,学着挖坑、点种、种下瓜_5. (3分)填空四时田园杂兴作者范成大是_朝诗人。A唐朝 B南宋诗句前两行写乡村男耕女织,日夜辛劳的情景,表现了诗人_A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敬重。B对农家劳动的热爱和向往。诗句后两行描写了农村儿童模仿大人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情景,流露出作者对_A男女老少参加劳动的赞美。B农村儿童热爱劳动的赞扬。6. (5分)解释划线字的含义。 绿遍山原白满川 , 子规声里雨如烟。川:_;子规:_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未解:_;供:_;傍:_7. (4分)默写四时田园杂兴。_8. (10分)写出下列诗句的意思。 (1)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2)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二、 阅读理解 (共1题;共19分)9. (19分)默写诗词,完成练习。 (1)补写诗句。 渔歌子_,_。_,_,_。(2)渔歌子的作者是_时代的_。 (3)这首词描写的是_季景色,在词中,作者对_、_、_、_、_、_这六种事物进行了描写,呈现出了缤纷的色彩,有_,有_,有_,有_ (4)这首词表达了作者_的思想感情。 三、 课外阅读 (共1题;共11分)10. (11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四时田园杂兴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1)诗歌的作者是_代诗人_。 (2)题目中“兴”读_,意思是_。 (3)写出“儿女”一词的古今意思:_、_。 (4)先找出诗中表现农村儿童勤劳、可爱的诗句,再写出诗句的意思。 第 7 页 共 7 页参考答案一、 基础运用 (共8题;共35分)1-1、2-1、3-1、4-1、5-1、6-1、7-1、8-1、8-2、二、 阅读理解 (共1题;共19分)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