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0高考题:进化.doc_第1页
9+10高考题:进化.doc_第2页
9+10高考题:进化.doc_第3页
9+10高考题:进化.doc_第4页
9+10高考题:进化.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进化(高考)全国卷1. (2015课标卷,32)假设某果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相等,且对于A和a这对等位基因来说只有Aa一种基因型。回答下列问题:(1)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则该果蝇种群中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为_。理论上,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AA、Aa和aa的数量比为_,A的基因频率为_。(2)若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的实验结果是第一代中只有Aa和aa两种基因型,且比例为21,则对该结果最合理的解释是_。根据这一解释,第一代再随机交配,第二代中Aa和aa基因型个体数量的比例应为_。1.(2016北京卷,3)豹的某个栖息地由于人类活动被分隔为F区和T区。20世纪90年代初,F区豹种群仅剩25只,且出现诸多疾病。为避免该豹种群消亡,由T区引入8只成年雌豹。经过十年,F区豹种群增至百余只,在此期间F区的()A.豹种群遗传(基因)多样性增加 B.豹后代的性别比例明显改变C.物种丰(富)度出现大幅度下降 D.豹种群的致病基因频率不变2.(2014江苏,8)某医院对新生儿感染的细菌进行了耐药性实验,结果显示70%的致病菌具有耐药性。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孕妇食用了残留抗生素的食品,导致其体内大多数细菌突变B.即使孕妇和新生儿未接触过抗生素,感染的细菌也有可能是耐药菌C.新生儿体内缺少免疫球蛋白,增加了致病菌的耐药性D.新生儿出生时没有及时接种疫苗,导致耐药菌形成3.(2014四川理综,5)油菜物种甲(2n20)与乙(2n16)通过人工授粉杂交,获得的幼胚经离体培养形成幼苗丙,用秋水仙素处理丙的顶芽形成幼苗丁,待丁开花后自交获得后代戊若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秋水仙素通过促进着丝点分裂,使染色体数目加倍B.幼苗丁细胞分裂后期,可观察到36或72条染色体C.丙到丁发生的染色体变化,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D.形成戊的过程未经过地理隔离,因而戊不是新物种4.(2013海南生物,20)某地区共同生活着具有捕食关系的甲、乙两种动物,两者的个体数长期保持稳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乙物种的灭绝必然导致甲物种的灭绝,反之亦然B.在长期进化中,甲、乙两物种必然互为选择因素C.甲物种基因的突变必然导致乙物种基因的突变,反之亦然D.甲、乙个体数的长期稳定说明两个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改变5.(2013天津理综,4)家蝇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产生抗性,原因是神经细胞膜上某通道蛋白中的一个亮氨酸替换为苯丙氨酸。下表是对某市不同地区家蝇种群的敏感性和抗性基因型频率调查分析的结果。家蝇种群来源敏感性纯合子/%抗性杂合子/%抗性纯合子/%甲地区78202乙地区64324丙地区8415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上述通道蛋白中氨基酸的改变是基因碱基对缺失的结果B.甲地区家蝇种群中抗性基因频率为22%C.比较三地区抗性基因频率可知乙地区抗性基因突变率最高D.丙地区敏感性基因频率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6.(2012海南生物,23)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A.基因的自发突变率虽然很低,但对进化非常重要B.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对环境的适应性可相同,也可不同C.环境发生变化时,种群的基因频率可能改变,也可能不变D.同一群落中的种群相互影响,因此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群落7.(2015安徽卷,5)现有两个非常大的某昆虫种群,个体间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无突变,自然选择对A和a基因控制的性状没有作用。种群1的A基因频率为80%,a基因频率为20%;种群2的A基因频率为60%,a基因频率为40%。假设这两个种群大小相等,地理隔离不再存在,两个种群完全合并为一个可随机交配的种群,则下一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是()A.75% B.50% C.42% D.21%8.(2014广东卷)某种兰花有细长的花矩(下图),花矩顶端贮存着花蜜,这种兰花的传粉需借助具有细长口器的蛾在吸食花蜜的过程中完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蛾口器的特征决定兰花花矩变异的方向B.花矩变长是兰花新种形成的必要条件C.口器与花矩的相互适应是共同进化的结果D.蛾的口器会因吸食花蜜而越变越长9.(2013海南卷,15)果蝇长翅(V)和残翅(v)由一对常杂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假定某果蝇种群有20 000只果蝇,其中残翅果蝇个体数量长期维持在4%。若再向该种群中引入20 000只纯合长翅果蝇,在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的前提下,关于纯合长翅果蝇引入后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A.v基因频率降低了50%B.V基因频率增加了50%C.杂合果蝇比例降低了50%D.残翅果蝇比例降低了50%10.(2013北京理综,4)安第斯山区有数十种蝙蝠以花蜜为食。其中,长舌蝠的舌长为体长的1.5倍。只有这种蝙蝠能从长筒花狭长的花冠筒底部取食花蜜,且为该植物的唯一传粉者。由此无法推断出()A.长舌有助于长舌蝠避开与其他蝙蝠的竞争B.长筒花可以在没有长舌蝠的地方繁衍后代C.长筒花狭长的花冠筒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长舌蝠和长筒花相互适应,共同(协同)进化 模拟精选题一、选择题1.(2015河北秦皇岛模拟)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变异和进化的方向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C.种群内基因频率的改变在世代间具有连续性D.种群内基因频率改变的偶然性随种群数量的下降而减小2.(2016山东临沂期中检测)下列有关种群进化的说法,错误的是()A.适应环境个体较多的种群进化较快B.小种群进化速度比大种群快C.种群内个体间差异越大,进化越快D.个体的死亡对小种群基因频率变化影响大3.(2016陕西西安质检)一个全部由基因型为Aa的豌豆植株组成的种群,经过连续4代自交,获得的子代中,Aa的频率为,AA和aa的频率均为。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可以肯定该种群在这些年中:发生了隔离发生了基因突变发生了自然选择发生了基因型频率的改变没有发生生物进化()A. B. C. D.4.(2016陕西省宝鸡市九校联考)下列叙述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观点的是()A.只有生殖隔离才能阻止种群间的基因交流B.自然选择导致突变并对有利变异进行定向积累C.人为因素和物种入侵不会改变进化的速度和方向D.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趋势能反映生物进化的方向5.(2016福建福州模拟)华南沿海发现了电白牡蛎,与分布在辽宁的长牡蛎相比,电白牡蛎无闭壳肌痕,而长牡蛎的闭壳肌痕很大。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生物遗传物质改变的结果,与环境作用无关B.电白牡蛎与长牡蛎由于因地理隔离不能进行基因交流,所以存在生殖隔离C.两种牡蛎形态上的差异说明二者基因库有一定的差别D.电白牡蛎出现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改变,牡蛎的进化方向由自然选择决定二、非选择题6.(2016山东枣庄模拟)某地大白菜农田蜗牛危害严重,农民起初喷洒杀虫剂R控制虫害,但几年后效果不明显,于是通过放养青蛙来控制害虫,如图是几年中蜗牛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拉马克认为,生物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都是由于_和_,若用其观点分析蜗牛抗药性的出现,则蜗牛抗药性变异产生于杀虫剂R使用_(填“前”或“后”)。若用达尔文的观点分析,蜗牛抗药性的形成是_的结果。(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蜗牛从A点到B点发生了进化,其原因是_。从_点开始,农民开始放养青蛙控制害虫。(3)蜗牛还能被一些鸟类捕食。蜗牛壳上有条纹与无条纹的性状是由一对等位基因A和a控制的,研究人员调查了某地区的1 000只蜗牛,对存活的个体数和被鸟捕食后剩下的蜗牛空壳数进行统计,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有条纹(显性)无条纹(隐性)合计存活个体数178211389空壳数332279611合计5104901 000在这1 000只蜗牛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_。如果Aa的基因型频率为32%,则a的基因频率为_。由表中数据可推断,经多个世代后,该种群中_(填“有条纹”或“无条纹”)基因的频率将会增大。一、选择题1.(2016山东临沂期中检测)下列与同源染色体联会无直接关系的是()A.三倍体西瓜植株一般不能形成正常种子B.基因型为Aa的植株自交,后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C.马和驴杂交的后代骡一般不可育D.一对正常夫妇生了一个患猫叫综合征的孩子2.(2016江西师大附中等期末)草甘磷是一些除草剂的活性成分,使用时需要加入少量的洗衣粉作为表面活性剂。一种特定的基因对草甘磷具有抗性,如果这个基因能通过基因工程转入农作物中,就能使农作物即使被撒到除草剂也能存活。为了检测转入农作物中的目的基因是否表达,某同学随机选取了对草甘磷敏感的植株(A、D)、对草甘磷天然具有抗性的植株(B、E)和转入抗草甘磷目的基因的转基因植株(C、F),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植株的生长情况如下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实验组叶面定时喷洒一定浓度的草甘磷溶液,对照组则不作任何处理B.实验结果表明转入植株C、F的草甘磷抗性基因已成功表达C.自然种群中存在对草甘磷天然具有抗性植株(E)的根本原因是基因重组D.长期使用草甘磷,将导致农作物中抗草甘磷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3.(2015山东潍坊质量检测)疟疾流行的地区,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基因的携带者(Aa)对疟疾的感染率比正常人低得多。现对A、B两地区进行调查,其中B地区流行疟疾。已知A地区人群中各种基因型比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地区中A的基因频率为94%B.B地区人群中Aa的基因型频率大于8%C.变异的有利是相对的,取决于环境D.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基因的产生是基因重组的结果4.(2015大连双基测试)下表所示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某对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变化情况,由这些数据不能得出的结论是()时间19001910192019301940195019601970基因A的频率0.990.810.640.490.360.250.160.10基因a的频率0.010.190.360.510.640.750.840.90A.由于种群基因频率改变,该生物发生了进化B.a基因控制的性状可能更适应新环境C.1970年,该种群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18%D.基因频率的改变是通过环境对生物个体的选择实现的二、非选择题5.(2016湖南湘潭质检)在蜗牛的天敌中,飞鸟最为可怕。它们拥有敏锐的视力、飞快的速度和锋利的爪子,蜗牛只要离开树荫和草丛的庇护,就很容易被飞鸟发现。已知蜗牛外壳有条纹(B)对无条纹(b)为显性,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1)在一个人工养殖的自由交配的蜗牛种群中,基因型为bb的蜗牛大约占64%,则一年后基因B的频率为_,基因型为Bb的个体概率为_。(2)在自然界中两种蜗牛被其天敌捕食的情况如图。由图可推测,_蜗牛更容易被其天敌捕食。预计若干年后,无条纹的基因频率将发生的变化是_(填“增加”、“减小”或“不变”),此变化是通过_实现的,根据此变化可知蜗牛将发生进化还是形成新物种?_。创新导向题考点一达尔文进化论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创新角度一结合新情境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1.研究者对分布在喜马拉雅山东侧不同海拔高度的358种鸣禽进行了研究,绘制了该地区鸣禽物种的演化图表(部分)及其在不同海拔分布情况的示意图(图中数字编号和字母代表不同鸣禽物种的种群)。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种群内部个体间形态和大小方面的差异,体现了遗传多样性B.在四个物种中,亲缘关系最近的物种是、C.种群X分布区域扩大有利于在原种群之间形成地理隔离D.不同海拔高度的选择有利于不同种群的基因频率朝相同方向演化创新角度二结合图示信息或数据考查生物进化理论2.研究显示,家蝇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产生抗性的原因是神经细胞膜上某通道蛋白中的一个亮氨酸替换为苯丙氨酸。如图是对某区域不同地区家蝇种群的敏感性和抗性基因型频率调查分析的结果。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上述通道蛋白中氨基酸的替换是基因突变的结果,属于显性突变B.若三个地区家蝇种群均来自同一种群,则这三个地区的家蝇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进化C.乙地区抗性基因频率最高说明种群在该地区的进化没有受到选择压力D.基因频率的变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自然选择直接选择表现型考点二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的计算创新角度一种群中个体增加或减少状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