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体育新闻解说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doc_第1页
浅论体育新闻解说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doc_第2页
浅论体育新闻解说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doc_第3页
浅论体育新闻解说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doc_第4页
浅论体育新闻解说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江职业学院毕 业 论 文论 文 题 目 浅论体育新闻解说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姓 名 姚经松 所在院系 艺术学院 专业班级 新闻采编0801班 学 号 20082667 指导教师 程尚 日 期 2010年 12月30日 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评阅意见学 生姓 名姚经松专 业班 级新闻采编学号20082667新闻0801(论文)题目浅论体育新闻解说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指导教师程尚教师职称副高毕业论文评语 评定成绩: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摘 要通过对我国电视体育解说的历史及现状进行研究,在对我国体育解说50多年的发展历程给予充分肯定的同时,提出了目前我国体育解说存在着解说方式广播化以及解说语言不专业的问题。通过个案分析,找出了提高我国体育解说员观众满意度的途径,即在提高综合文化素质的同时还应提高专业素养。针对电视体育解说的特殊要求,在解说语言上有所突破。最后,对个性化体育解说提出了一些设想,希望能在兼容并包的今天,能给体育解说工作带来新鲜的空气.关键词:体育新闻 弊端 途径AbstratChina TV sports commentary on the history and status of research on sports commentary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more than 50 years and fully affirmed the same time, proposed the existence of the current interpretation of sports commentary and explanation of the way language is not broadcast professional. Through case analysis to identify the sports commentator to improve the way the audience satisfaction, that improve the overall cultural quality should also improve the professionalism. TV sports commentary for the special requirements of a breakthrough in language interpretation. Finally, sports commentary on the individual put forward some ideas in the hope of inclusive today, give sports commentary has caused fresh aKeywords: Sports news Abuses Way目 录摘要IAbstrat II引言 11 我国电视体育新闻解说概论21.1我国电视新闻解说的起源 21.2我国电视体育解说的发展 22我国电视新闻解说存在的问题 42.1体育知识有欠缺,解说不够专业 42.2体育新闻解说员现场感欠佳 42.3体育解说员的“偏向”问题 63解决体育新闻解说问题的方法与途径 83.1提高综合体育文化素质 83.2合理运用电视体育解说的语言 93.3做好赛前准备工作,用详实的信息弥补自身不足 93.4体育解说的分工专业化 94 结束语 11参考文献 12致谢词 13III长江职业学院新闻采编专业毕业论文引 言现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的体育事业也由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体育赛事更加商业化,于是,在当代传媒报道中,体育新闻越来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体育新闻也成为了现在新闻报道中的宠儿。体育新闻的地位与受关注程度越来越重要,在电视、网络和平面媒体三大媒体中,电视媒体更侧重于赛事转播和现场报道,我以电视体育新闻解说和网络媒体为对象,对我国当代体育新闻与报道的弊端与误区,谈谈自己的看法,并且提出自己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的相关对策。 1我国电视体育新闻解说概论我国的体育解说起始于新中国成立后的1951年(对建国以前的电台广播未作考证),迄今为止,已经56年了。1.1我国电视新闻解说的起源1951年,苏联男子篮球队到上海访问,比赛门票被一抢而空,很多人没有买到票的人纷纷打电话到电台希望能转播这场体育比赛。为了满足群众的要求,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决定由播音员张之、陈述搭档解说这场比赛。这场比赛解说成为开我国体育解说开山之作。195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前身)开始试验播出。同年6月19日,中央电视台直播了八一男女篮球队与北京男女篮球队的表演赛。这是我国利用电视媒体直播体育比赛的开端,比赛也是由播音员张之解说的。1.2我国电视体育解说的发展由于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比较缓慢,电视尚未普及,一直到70年代中前期,直播体育比赛主要通过电台广播传播的。电视体育解说的真正发展是在1978年党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提出,经济发展加快,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电视机成为日常用品开始进入平民百姓家庭,这为电视直播体育比赛提供了广泛的物质基础。这一阶段,频繁的体育大赛又为体育解说提供了丰富的内容。两个因素的共同作用,使我国体育解说发生了飞跃性的变化。1985年元旦,中央电视台体育部成立,为体育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奠定了一个新的基础。此后,中央电视台的体育节目无论在播出的数量和质量方面都有了一个突飞猛进的发展。宋世雄、孙正平、韩乔生等就是这一阶段的代表人物,很多比赛都是由他们解说完成的。这之后,一些省市电台、电视台也相继创办了各类体育节目板块,体育解说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关注。 1995年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正式开播,这标志着我国电视体育事业的发展走上了快车道。体育赛事转播的增多,人们欣赏水平的提高,这些都需要更多、更优秀的体育解说员。新人的加入无疑推动了我国体育解说的进步与发展,但是,解说员参差不齐的解说水平也实在令人担忧。2008年,奥运会将在北京举行;2010年,亚运会将在广州举办。这些都迫切的需要大量优秀的解说员,体育解说工作可谓任重而道远。我们只有不断发现体育解说中存在的问题,认真总结,努力提高,才能漂亮的打赢“奥运”、“亚运”这样的大规模战役。从我国体育解说工作5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可以看出,我国的体育解说,在老一代的解说员艰苦奋斗、兢兢业业的努力下,在既没有经验、也没有借鉴模式的情况下,开创了新的体育报道传播形式。之后又有一大批有思想、有才华的编辑、记者及其他人员的共同协作,从过去的一个人或几个人大包大揽解说各种比赛项目,到逐渐分工专业化,短短的几十年,体育解说取得的巨大成就有目共睹,值得我们称赞和肯定。2 我国电视新闻解说存在的问题2.1体育知识有欠缺,解说不够专业2.1.1语言基本功差,表达能力欠佳体育比赛本身是精彩的,解说是在精彩比赛的基础上进行二度创作,通过声、画的结合,让整个比赛更具观赏性。体育解说对声音的要求虽然不像新闻联播的播音员一样字正腔圆,但体育解说员起码应当普通话水平过关,表达问题清晰完整。而现实的情况却不尽然,有些运动员退役后去解说体育比赛,虽然他们专业知识全面,对运动项目也有更多、更深刻的了解,但是普通话水平不过关,语言表达能力差,使观众不喜欢他们的解说。例如一些观众在网上反映雅典奥运期间熊倪对跳水比赛的解说“声音听着很难受”,一些体育明星在解说赛事时,常常会说“其中的微妙只有训练到一定程度的人才能体会到”之类的话,使观众听了很有隔膜感。这其实反应了解说者语言基本功差,表达能力欠缺等问题。2.1.2体育专业知识有待提高体育解说员不仅需要有良好的语言功底,还应具备一定的体育专业知识。所谓体育专业知识,是指体育节目主持人在主持体育节目时所表现出来的专业理论知识、业务知识和文化知识,包括对体育政策、体育项目知识、裁判规则、专业术语的掌握,对新闻政策、规律和新闻采写编评要领的把握,以及对于节目主持密切相关的专业知识的了解等。绝大多数体育解说员拥有的体育理论知识主要依靠平时生活或从事体育活动获得,是不系统、不科学的。有的人以为具备一定的体育知识就是掌握一些比赛规则,能够明白比赛的过程,其实不然。对于体育解说员来说,仅仅停留在这一认识水平上是远远不够的。现在大部分体育解说员都不够专业,特别是在三大球以外的体育项目,比如田径、赛车、高尔夫等项目。虽然解说员在解说比赛之前一般都有比较充分的准备。但是一个“专家”不是十天半个月所能培养起来的,我们不可能要求解说员对所有体育比赛的项目皆了如指掌,但是体育解说员需要建立一个合理的体育知识结构,对体育比赛过程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这样才能使解说的水平更上一个层次。总之,有的人普通话说得很标准,也许能够成为一名不错的播音员,但不一定能成为一名体育解说员;有的人具有良好的体育专业知识结构,但语言能力又似乎差一些,也同样不会成为一名好的解说员。只有二者能够结合起来,才能达到体育解说员的基本要求2.2体育新闻解说员现场感欠佳2.2.1.缺乏对新闻现场的判断能力缺乏对新闻现场的判断能力:目前不少出镜记者由于缺乏实际训练,虽然形象清新、口齿伶俐,但一旦遇到复杂的新闻现场或事件突发变故,很多人会变得词不达意、神态慌乱。甚至丧失对新闻的报道力。事实上,新闻判断能力是新闻记者的核心能力之一,它分为两个层次:事实判断力和价值判断力。前者需要记者对新闻背景和现场信息迅速融合并对事实加以判断,它直接决定着电视新闻记者在作现场出镜报道时的表现。而后者则需要在准确的事实判断基础上具备超凡洞察力。而在我国,许多记者对新闻现场的判断力十分片面,有的对事实陈述不清,有的则在导向方面出现偏差。影响传播效果。 比如说韩乔生定律,这个是广大球迷总结出来的,用以说明我国体育解说现状的最一针见血的一句话,其内容是:在解说比赛时,解说员眼里看着球员A,脑里想着球员B,嘴里说着球员C,实际指的是球员D,观众听以为是球员E。为此还引发了很多笑话,球迷们汇总出来,起名韩乔生语录,我在这里例举一二.足球比赛解说:“队员在平时的训练中一定要加强体能和对抗性训练,这样才能适应比赛中的激烈程度,否则的话,就会像不倒翁一样一撞就倒。”网球比赛解说:“你看她们的短裤也很有意思,网球运动员的短裤是特制的,里面可以放好几个球不掉出来哦!她们穿的是裙子。” “韩乔生定律”所呈现出的我国体育解说存在的问题,不仅出现在韩乔生一个人身上,在很多体育解说员身上也都有所体现。例如:孙正平解说甲A:“八一和沈阳被誉为降级的热门球队!”蔡猛解说羽毛球:“叶钊颖的父亲是原浙江省羽毛球队的守门员”以上例子我们不难看出,看似简简单单的口误,里面却存在着太多无意识的解说思维,是“一个队员两只脚,两个队员四只脚”这类毫无意义的解说词的另外一种体现。表面看上去是解说员个人风格问题,实际上却反应了他们对观众心理的极度不了解,这同样也是一个专业化的问题,是我国体育解说的一大弊病。2.2.2缺乏对新闻现场的把握能力举个例子:在CCTV的国际新闻中,国内某省台记者在现场出镜时说:“各位观众,这里是位于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的欧盟总部,为期两天的欧盟首脑会议今天在这里召开,与会代表将讨论通过第一部欧洲宪法。”随后。镜头转为会场画面:众多欧盟首脑坐在一起,有的发言,有的聆听,解说也变为播音员的声音,解说词则采用了新华社通稿,而出镜记者就此消失,声音、画面不再出现。针对此次现场报道,笔者认为,新闻记者在现场出镜的目的,是为了使新闻更具现场性,但是,电视新闻报道的现场性并非只是“记者出镜现场画面”。电视新闻中,声音与画面应有机结合、不能割裂,而上述报道的声、画“两张皮”,出镜与新闻现场出现“两张皮”,记者出镜只是对观众已知信息的重复,毫无价值,追其原因就是记者对现场缺乏把握能力。出镜记者的对新闻现场的主动把握是关系到出镜效果、进而直接关系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出镜前,在充分了解观察和思考后,主动追踪和把握新闻现场动向,积极进行报道是非常重要的。同样的新闻事件,美国有线新闻网cNN是这样报道的:记者在会场外出镜,报道了会议的召开,紧接着介绍了会议召开的原因、背景,还现场回答了演播室主持人的提问,对会议成果做出预测,随后,该记者在会场内外对几位与会的欧盟外长进行了采访,全篇报道只出现了一个会议的画面,但该名记者却把握全场,贯穿节目始终,出镜、采访和解说一气呵成,体现出十足的现场感,带给观众大量有价值信息,形式也很吸引人,这名记者的出镜给这篇新闻报道的现场性和真实性都加了不少分。比如说黄健翔在2006年德国世界杯上的“激情演说”:黄健翔的出现,彻底颠覆了中国电视体育解说的风格。他的解说富有激情,语言风趣幽默,善于总结提炼嘉宾的语言,是一个智慧型、专业型的体育解说员。但黄健翔也是去年饱受争议的一个人物。2006年德国世界杯1/8决赛第5场意大利VS澳大利亚的比赛,整场比赛毫无激情,让人昏昏欲睡。直到比赛的最后一分钟,意大利队后卫格罗索带球闯入澳大利亚禁区,获得一个点球。从意大利赢得点球到比赛结束,本场赛事的解说员黄健翔完全忘记了自己的解说员身份,而还原为一个狂热的意大利球迷,呐喊高呼。长达120秒的激情解说,狂喊至声音嘶哑,甚至喊出了“意大利万岁”、“澳大利亚人回家”这样的话。 如果黄健翔在私下看球时这样做,自然无可非议,但是在央视的现场解说席上,如此表现,则是严重的角色错位。体育解说员代表的不仅是自己,更是一个电视台、一个国家的的立场和观点,他对广大球迷所带来的影响,可不是几句话这么简单了。2.3体育解说员的“偏向”问题我国的体育解说员,往往带有“偏向”性。看自己国家的比赛时,赢了就欢呼雀跃,大为赞美;输了就会找出一大堆的理由来说服大众,什么时差、伤病、抽签不利等等,赢者似乎并没有多少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地方。看其他国家的比赛,总是说赢的一方的好,成绩落后一方又似乎没有长处,没有优势可寻。这种被比赛成绩左右的解说,也是在我国很常见的。例如乒乓球解说员杨影,在2007年2月9日解说“直通萨格勒布”的队内选拔赛李晓霞和张怡宁的比赛时,就评论到:“李晓霞赢了就赚了,输了是正常的。”在李晓霞最终赢得了比赛的时候,又说这是开赛后“最大的冷门”。看中超比赛,当地电视台的体育解说员似乎只看到了自己城市的球队,说来说去都好像是一个队伍在踢球,完全忽略了对方球队的存在。3 解决体育新闻解说问题的方法与途径要寻找提高体育解说观众满意度的方法和途径,必须先研究体育观众的需求,针对需求解决问题,这是最直观最有效的方法。观众为什么去看体育节目?在观赏节目的过程中一般有怎样的心理规律?观众希望从电视体育节目中得到哪些信息?这些问题具体到每一个体育项目,都有不同的答案。体育解说员只有掌握了观众的需求和观赏心理,才可能成为一个称职的解说员。总的来说,提高体育解说观众满意度的方法和途径也不是无规律可寻的,大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起。3.1提高综合体育文化素质。体育解说是一门边缘性综合学科,融合了体育学、语言学、法学、文学、心理学、传播学等学科的精华。随着电视节目专业化的深入,体育迷们会更在意解说员解说的可信度权威性。这就需要解说员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开阔的视野和深刻的见地。3.1.1学习体育类的有关知识,扩大知识面学习一些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知识,特别是哲学、经济、文化、历史、法律等方面的理论常识。还要注意掌握外语和计算机方面的知识,跟上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潮流增强对外交流的本领。3.1.2 学习电视传媒领域的相关知识,提高解说技巧掌握播音发声的规律和技巧,掌握传媒领域、电视领域的有关发展历史、基本现状及未来趋势,掌握广播电视技术及宣传手段的发展规律,对电视体育解说行业发展做出科学的预测,及时更新知识构成,提高自身水平。3.1.3加强体育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目前我国大多数体育解说员处于什么项目都能播,但什么都播不精的状况。电视体育解说员的专业理论知识的急需进一步加强和提高。相比之下,国外的体育解说就非常注重和强调其解说的专业性。所谓专业性,不仅仅局限于一些运动项目的规则、技战术、发展史等,还应该包括体育社会学、体育管理学、体育新闻学、运动心理学、运动生理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加强这些专业知识的学习,对体育解说员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透视某项体育背后。体育解说员在解说节目时应当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是建立在对体育赛事深刻的了解之上,所以加强体育理论知识的学习,了解体育赛事专业性的知识,在比赛中综合多种因素进行分析,这样才能成为好的体育节目解说员3.2合理运用电视体育解说的语言电视体育解说员的工作主要是依靠语言来进行的,但是不同与广播体育解说,电视体育解说又具有画面性。因此,体育解说员在解说过程中,语言(包括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运用的合理与恰到好处,直接关系到其解说的质量和效果。3.2.1叙述简洁明了体育解说的叙述主要是指对体育解说员对体育比赛的介绍、解释和说明。电视体育解说并不是要把整场比赛进程全部讲出来,而是重点叙述体育比赛中精彩的场面,其他部分则可以简洁明了的带过。比赛中的精彩场面包括比赛得分的高潮,赛场上的纠纷、疑点,因电视角度而造成观众没看清的地方,以及有关的背景资料和体育专业知识等,帮助观众更好地了解比赛,增长体育知识。3.2.2节奏合理有张有弛体育运动极富韵律和节奏,因此控制好解说的节奏是营造比赛现场气氛的重要环节。当比赛进入紧张激烈的时候,解说的语速应加快,语调应提高,这才能对应场上的紧张气氛。老一代体育解说员宋世雄,在解说紧张激烈比赛的时候,语速最快曾达到1分钟400多个音节 。而有的时候,例如当百米运动员准备起跑、跳水运动员准备起跳、射击运动员正瞄准的时候,电视画面语言足以把观众吸引起来,这时过多的解说语言就会扰乱比赛气氛,破坏观众情绪。所以,当快则快,当缓则缓,张弛有度,适当留白这才是体育解说的合理的节奏。3.3做好赛前准备工作,用详实的信息弥补自身不足时代已进入了信息社会,体育解说也被信息社会所包围。作为一名体育解说员,占有第一手材料和更广泛的信息,已显得越来越重要。信息与体育专业知识不同,它是时时变化的,所以需要体育解说员及时的更新、补充,建立一个动态循环的信息体系。体育解说员还要把这些信息与体育专业知识结合,科学的分析问题,预测未来走向。比如对某一个俱乐部,它的历史、现状和未来,教练的执教特点,俱乐部成员的伤病变化等,把这些建立成一个动态的体系加以了解掌握,随时补充更新信息。对于某一支队伍,每一次转播都应力求把最新的动态告诉观众。当然,这些信息并不是所有的观众都需要的,但为了满足大多数观众的需求,解说员就需要掌握的比一般人多,而且需要多样化。3.4体育解说的分工专业化体育解说的分工专业化,是我国体育解说事业的又一大进步。随着大量体育解说新人的涌入,体育解说分工专业化得以实现。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现在就基本形成了分工专业化的解说模式。解说足球的主要有刘建宏、张斌、段暄、张璐、魏羽东,解说篮球的主要有徐济、张卫平、于嘉、苏群,解说排球的洪刚,解说拳击的韩乔生,解说网球的宁辛,解说乒乓球的杨影等。这些体育解说员各具特点,在各自的专业项目上都可称的上是专家,在解说同一个项目上,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特点。观众在欣赏到精彩体育比赛的同时,还可以听到不同的专业化评论,对于体育赛事的了解也就更为深刻。各省、市级电视台由于人手不够,在分工专业化方面还很欠缺。一个解说员解说多种项目,不仅解说内容不专业,得不到观众认可,解说员本身也得不到“充电”的机会。所以省、市级电视台应当有意识培养体育解说专业人才,改变体育解说不专业的问题。4结束语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体育新闻成为了中国居民的精神食粮。我国体育新闻解说也取得了不断的进步,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暴露出很多问题,值得我去深思。在这篇论文中我通过参考书和网络搜集材料,并列举了最近几年我国体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