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13 短文两篇 同步练习.doc_第1页
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13 短文两篇 同步练习.doc_第2页
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13 短文两篇 同步练习.doc_第3页
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13 短文两篇 同步练习.doc_第4页
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13 短文两篇 同步练习.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13 短文两篇 同步练习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基础题 (共8题;共18分)1. (2分)选出有错别字的一项。( )A . 浅紫B . 抚摸C . 遮住D . 遗撼2. (2分)下列句中加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 时人莫之许也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B . 好为梁父吟 谓为信然C . 孤不度德量力 度已失期D . 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贤能为之用3. (2分)加线字意思相同的是( )。A . 故人不独亲其亲 / 故人不独亲其亲B . 大道之行 / 复前行C . 讲信修睦/与朋友交而不信乎D . 女有归 / 壮士十年归 4. (2分)从观察的角度看,画线部分不同类的一项是( ) A . 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B . 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C . 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D . 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5. (5分)名著阅读。【甲】我用手举着拖来舰队的绳索的一端,高声呼喊:“最强大的利里浦特皇帝万岁!”这位伟大的君王迎接我上岸,对我说不尽地恭维,当场就封我“那迭克”,这是他们最珍贵的爵位。【乙】我现在跟你说话,并不是通过习俗、惯例,甚至不是通过凡人的肉体,而是我的精神在同你的精神说话;就像两个都经过了坟墓,我们站在上帝跟前,是平等的,因为我们是平等的!【丙】“洒家今日不曾多带得些出来,你有银子,借些与俺,洒家明日便送还你。”史进道:“直甚么,要哥哥还!”去包裹里取出一锭十两银子来。【甲】文选自_,【乙】文的作者是_,【丙】文中的“洒家”是_6. (1分)唐雎不辱使命一文直接记录人物的语言,通过_的对话和鲜明的反衬,表现了唐雎_的精神。“且秦灭韩亡魏”中“韩“魏”分别为“战国七雄”之一,那么另外“五雄”指_。7. (2分)选出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 )。A .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老人和小孩并且高高兴兴,自得其乐。)B . 渔人甚异之。(捕鱼的人认为他很奇怪。)C .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带领妻子和同乡人来到这与外界隔绝的地方)D .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其余的人又各自邀请渔人到他们家里去。)8. (2分)读课文核舟记,雕刻家把苏轼赤壁赋后赤壁赋中的名句分刻在船舱左右的小窗上作用是_。二、 文言文阅读 (共3题;共51分)9. (17分)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1)下列画线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 . 鸿儒(r)B . 苔(ti)痕C . 德馨 (xng)D . 案牍(d)(2)解释下列各句中画线词的含义。有仙则名( ) 无丝竹之乱耳( ) 无案牍之劳形( ) 往来无白丁(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孔子云:“何陋之有?(4)本文通过对陋室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操与情趣?10. (17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异宝古之人非无宝也,其所宝者异也。孙叔敖疾,将死,戒其子曰:“王数封我矣,吾不受也。为我死,王则封汝,必无受利地。楚越之间有寝之丘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荆人畏鬼,而越人信机。可长有者,其唯此也。”孙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辞,请寝之丘,故至今不失。孙叔敖之知,知不以利为利矣。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今以百金与抟黍以示儿子,儿子必取抟黍矣;以和氏之璧与百金以示鄙人,鄙人必取百金矣;以和氏之璧、道德之至言以示贤者,贤者必取至言矣。其知弥精,其所取弥精;其知弥粗,其所取弥粗。(节选自吕氏春秋异宝)【注释】抟(tun)黍:捏成团的黄米饭。儿子:小孩。(1)解释下列加线的词语。其所宝者异也( ) 王数封我矣( ) 必无受利地( ) 其知弥精( )(2)下列加线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 王果以美地封其子 以幽阴深邃奇(张岱于园)B . 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 峨冠而多髯者(魏学洢核舟记)C . 道德之至言以示贤者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列子愚公移山)D . 其所取弥粗 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3)翻译下列句子。孙叔敖之知,知不以利为利矣。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柳宗元小石潭记)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1. (17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甫,字子美,京兆人。少贫不自振 , 李邕奇其材,亲往见之。举进士不中第,困于长安。数上言:“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会禄山乱,天子入蜀 , 甫避走三川。至德二年,亡走凤翔 , 上谒,拜左拾遗。与房琯为布衣交,琯时败兵,罢相,甫上疏言:“罪细不宜免大臣。”帝怒,宰相张镐曰:“甫若抵罪,绝言者路。”帝不复问。时所在寇夺,甫家寓鄜 , 弥年艰窭 , 孺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省视。从还于京师 , 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后客秦州 , 负薪拾橡栗自给。流落剑南 , 营草堂成都西郭浣花溪。会严武节度剑南西川 , 往依焉。武上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武以世旧,待甫甚善,亲诣其家。甫见之,或时不巾,而性褊躁傲诞。后因客耒阳 , 游岳祠。大水暴至,涉旬不得食。县令具舟迎之 , 乃得还。(元辛文房唐才子传杜甫,有改动。)【注释】“京兆”等选文中标有“”符号的文字都是地名。自振:维持生活。绝:堵塞。窭(j):贫穷。褊:小,狭隘。(1)下列语句中加线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陛下其忍弃之 其一犬坐于前(狼)B . 武以世旧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C . 从还于京师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鱼我所欲也)D . 县令具舟迎之 手指不可屈伸 弗之怠(送东阳马生序)(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杜甫早年家境贫穷不能维持生活,而且仕途不畅。B . 杜甫曾经上书皇上要求得到任用,说明他有很强的进取心。C . 杜甫流落剑南,虽有严武照料,但他仍靠背柴禾、拾橡栗为生。D . 杜甫的性格既有率情自任的一面,又有放旷不自检的一面。(3)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线词。数上言( ) 会禄山乱( )亡走凤翔( ) 亲诣其家(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李邕奇其材,亲往见之。大水暴至,涉旬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