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_第1页
南通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_第2页
南通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_第3页
南通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_第4页
南通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通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2018.5一、语言文字运用(21分)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不要逃避和 ,因为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应担负的责任,我们不应该逃避,更不应该畏惧。 今年“菊花节”期间,公园里摆放着各种盆栽菊花,姹紫嫣红,微风一吹,轻轻摇曳,仪态万千,赏花的市民流连其间, 。军旅作家王树增对“如何评论黄继光是假的”这一提问的怒斥,彰显了为尊者讳,为长者忌的传统,也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 的敬畏之心,感恩之德。 A推脱 意兴阑珊 谨小慎微 B推托 意兴盎然 谨小慎微 C推脱 意兴盎然 慎终追远 D推托 意兴阑珊 慎终追远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谈到我国滑雪人才的培养,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请知名教练来华执教,而对与运动员素质提升相关的基础训练却常常被忽视。 B发改委日前发出通知,要求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公司组织好成品油生产和调运,严格执行国家价格政策,确保市场稳定供应。 C为了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的美德,我们学校决定组织开展义工服务活动,三个月内要求每名学生完成20个小时的义工服务。 D受制于物力、财力等因素,搜集史料不容易,鉴定和使用史料更不容易,中国过去的大部分史学家几乎将一生的主要精力都用在了这方面。 3下到诗句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3分) A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华林皆似霰。 B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 C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D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洲。 4下列各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秦王之遇燕太子丹不善 A此天之亡我 B齐王使淳于髡之赵请救兵 C亭长妻患之 D太傅之计,旷日弥久 5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 A乃持项王头视鲁 B三年不蜚又不鸣 C吾曩者目摄之 D是固丹命卒之时也 6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例:韩魏翼卫其后 A梁以此奇籍 B豪杰蜂起 C盖聂怒而月之D侯生乃屏人间语 7下列各句中,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A与籍避仇于吴中 B此五霸之伐也 C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 D必为二子所禽矣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阔里吉思,性勇毅,习武事,尤笃于儒术,筑万卷堂于私第,日与诸儒讨论经史,性理、阴阳、术数,靡不该贯。尚忽答的迷失公主,继尚爱牙失里公主。宗王也不干叛,率精骑千余,昼夜兼行,旬日追及之。时方暑,将战,北风大起,左右请待之,阔里吉思曰:“当暑得风,天赞我也。”策马赴战,骑士随之,大杀其众,也不千以数骑遁去。阔里吉思身中三矢,断其发。凯还,诏赐黃金三斤、 白金千五百斤。 成宗即位,封高唐王。西北不安,请于帝,愿往平之,再三请,帝乃许。及行,且誓曰:“若不平定西北,吾马首不南。”大德元年夏,遇敌于伯牙思之地,众谓当俟大军毕至,与战未晚,阔里吉思曰:“大丈夫报国,而待人耶!”即整众鼓躁以进,大败之,擒其将卒百数以献。诏赐世祖所服貂袭、宝鞍,及缯锦七百、介胄、戈戟、弓矢等物。 二年秋,诸王将帅共议防边,咸曰:“敌往岁不冬出,且可休兵于境。”阔里吉思曰:“不然,今秋候骑来者甚少,所谓鸷鸟将击,必匮其形,备不可缓也。”众不以为然,阔里吉思独严兵以待之。是冬,敌兵果大至,三战三克。阔里吉思乘胜逐北,深入险地,后骑不继,马踬陷敌,遂为所执。敌诱使降,惟正言不屈,又欲以女妻之,阔里吉思毅然田:“我帝婿也,非帝后面命,而再娶可乎!”敌不敢逼。帝尝遣其家臣阿昔思特使敌境,见于人众中,阔里吉思一见辄问两宫安否,次问嗣子何如,言未毕,左右即引其去。明日,遣使者还,不复再见,竞不屈死焉。 (节选自元史阔里吉思传)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靡不该贯 靡:无,没有 B尚忽答的迷失公主 尚:推崇,尊重 C天赞我也 赞:辅佐,辅助 D众谓当俟大军毕至 俟:等待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儒术”指儒家学说,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等,经典著作“四书五经”是中国科举制度下读书人的必修科目。 B“旬日”指十天,王勃滕王阁序中有“十旬休假”的句子,中国现代也把一个月分为上旬、中旬和下旬。 C“两宫”指皇宫,诸葛亮出师表中,“宫中府中”的“宫”即指皇宫,文中指东宫和西宫,即代指分住在两宫的太子和太后。D“大德”是帝王年号,与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庆历四年春”的“庆历”类似,中国古代除皇帝年号纪年法外,还有干支纪年法等。 10把文中画线的句了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不然,今秋侯骑来者甚少,所谓鸷鸟将击,必匿其形,备不可缓也。(5分) (2)阔里吉思乘胜逐北,深入险地,后骑不继,马踬陷敌,遂为所执。(4分) 11请简要概括阔里吉思的特点。(4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13题。 院中晚晴怀西郭茅舍杜甫幕府秋风日夜清,澹云疏雨过高城。叶心朱实看时落,阶面青苔先自生。复有换台衔暮景,不劳钟敖报新睛。浣花溪里花饶笑,肯信吾兼吏隐名。【注】本诗写于广德二年(761年)。严武在担任剑南节度使时,保举杜甫为节度使参谋,在幕府当值。背信:背否相信。史隐:郑钦吏隐于蚁陂之阳,杨德周曰:“晋山涛,吏非吏,隐非隐。公在幕府为吏,归草堂为隐,兼有其名也。”(汝南先贤传) 12请简要分析首联的作用。(4分) 13尾联是如何表达情感的?请简要分析。(6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10分) (1) ,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 ,落日故人情。 (李白送友人) (3)星垂平野阁, 。 (杜甫旅夜书怀) (4) ,生长明妃尚有村。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5) ?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6)世事茫茫难自料, 。(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7)今逢四海为家日, 。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8) ,密雨斜侵薛荔墙。(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9)故不积跬步, 。 (荀子劝学) (10)师者, 。 (韩愈师说)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5-18题 暮鼓铁凝日落之后,天黑以前,是黄昏。 黄昏是一个有形的、硕大无朋的器皿,正承接接着她的投入。她相信运动,只有运动才能使人年轻。好比六十岁的她,走起来是步幅均匀,不喘不吁,腰还柔韧,背也挺直,加上她那坚持每五个月才染一次的深栗色“包包头”,看上去怎么也超不过五十岁。 迎面偶尔过来几个遛狗的人,她避免和他们打招呼、搭讪。住在美优墅的业主,房子都不小,院子也挺深,喜欢开车不喜欢走路,谁都难得遇见谁,谁都不准备搭理谁。 她十年前就提前退休了,曾去一家农民工子弟学校充当志愿者。但女人是不能缺觉的,所有的“志愿”都必须首先让位给她的睡眠,于是她不再去那学校。为了爱惜容颜,保证睡眠,她甚至没为孙女熬过一次夜,给孙女哪怕是象征性地换过一次纸尿裤。 但这些年来,她的心里常涌上一股铁灰色的感觉,有一种日渐年老的惶恐。 她走上柿子林边的这条小马路时,发现马路对面,一个老者几乎正和她齐头并进。老者托着一把平头铁锨,铁锨和柏油路而摩擦出刺拉、刺拉的让人起鸡皮疙瘩的噪音。她知道这是哪家施工队的工人,刚收工或者正要赶往哪个工地。绕过柿子林就是会所,会所正在挖地下网球馆,说不定这位老者就属于那个工地。他为什么不把铁锨扛在肩上呢?她心里有点抱怨,由不得偏过脸扫了一眼老者-这老头!她心说。 路灯及时地亮起来,在她斜后方的老头停住脚,从衣兜里摸出一包烟和火柴,仿佛是路灯提醒了他的抽烟。他将铁锨把儿夹在胳肢窝底下,腾出手点着一支烟,狠狠吸了一大口。借着路灯和老头点烟的那一忽儿光亮,她看见老头的齐耳短发是灰白色的中分缝,皱纹深刻的没有表情的脸木刻一般。他咳着喘着向路边半人高的冬青树丛里吐着痰,确切地说,是向那树丛吼着痰,费力地把喉咙深处的痰给吼出来。 她闻见一股子花椒油炝锅的白菜汤味儿,球馆工地正在开饭。她看见一个体型壮实的工人正朝着她和老头这边张望,望了一阵,就扑着身子快步朝他们走来。当他和他们相距两三米的时候,她看出这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只听他急切地高喊起来:“妈!妈!”他喊着“妈”说,快点儿!菜汤都凉了! 她下意识地扭头向后看,路上没有别人。他是在喊她吗?他错把她当成了自己的妈?或者她竟然很像这位施工队成员的妈? 这个端着空饭盆的年轻工人,就见他很确定地走到老头跟前,从他手里接过铁锨,又叫了一身“妈”,他催促说快点儿!菜汤都凉了!“老头”低声嘟囔了一句什么,不急不火的,由着儿子接过了铁锨。她从年轻人浓重的中原口语里,听出焦急和惦记。他的头发落满了白灰和水泥粉末,接近了老头一不,应该是他的妈那齐耳乱发的颜色。 那么,他没有把身穿哈伦裤的她错认成自己的妈,他是在管那老头叫“妈”;那么,她一路以为的老头并不是个老头,而是个老太太,是-妈。 年轻人扛着铁锨在前,引着他的妈往一盏路灯下走,那儿停着一辆为工地送饭的车,车上有一筐箩馒头和一只一抱粗的不锈钢汤桶,白菜汤味儿就从这桶里漾出。母子二人舀了菜汤,每人又各拿两个大白馒头,躲开路灯,找个暗处,先把汤盆放在地上,两人就并排站在路边吃起晚饭。 她佯装在近处溜达,观察着从容、安静地嚼着馒头的这对母子,怎么看也更像是一对父子。路边的年轻人很快就把饭吃完,从地上端起妈那份菜汤递到她手上。妈吃完馒头喝完汤,拍打拍打双手,在裤子两侧蹭蹭,从肥大中山式上衣的肥大口袋里掏出两只壮硕的胡萝卜,递给儿子一只,另一只留给自己,好比是饭后的奖赏。 她看见儿子拿着萝卜,和妈稍作争执,要把自己手中那个大些的塞给妈,换回妈手里那个小一点的。妈伸出举着萝卜的手挡了挡儿子,便抢先咬下一大口,很响地嚼起来。儿子也就咬着手中那大些的萝卜,很响地嚼起来。在路灯照不到的暗处,那两根在他们手中晃动的胡萝卜格外显出小火把似的新鲜光亮,和一股脆生生的精神劲儿,让她想起在她的年少时代,夜晚的交迺警察手中那发着荧光的指挥棒。 会所传来一阵鼓声,是某个庆典或者某场欢宴开始了。会所的承包商将早年家乡太行山区的一面一人高的牛皮大鼓引进美优墅会所金碧挥煌的大堂,屏风似地竖在一侧,让擂鼓成为一些仪式的开场白。虽然,和旷野的鼓声相比,圈进会所的鼓声有点暗哑,有点憋闷,好比被黑布蒙住了嘴脸的人的呐喊。但鼓声响起,还是有些激越,能引人驻足的。 她迎着鼓声往回家的路上走,尽可能不把自己的心绪形容成无聊的踏实。也许鼓声早已停止,她听见的是自己的心跳。世间的声响里,只有鼓声才能让她感觉到自己的心在跳。 (有删改)15简要概括文中打工母亲的形象特点。(4分) 16文中的打工母亲起初被“她”误认为“老头”,简要分析这一情节安排的作用。(6分) 17如何理解文中画线句的含义。(4分) l8探究小说标题“暮鼓”的丰富意蕴。(6分) 六、现代文阅读(二)(1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l9-20题。 “抱一”为何如此难?王朝明去过崂山北九水的游客,多会在山涧里的一块大石前驻足。令他们停下脚步的,不是磐顽之石,而是石上镌刻的两个字“抱一”。“抱一”,出自道德经,文字虽简,却颇耐咂味。一滴水,折射七色光。何谓“抱一”?不同的人有不一样的理解。 “采菊东篱,悠然南山”,“明月松间,清泉石上”,这是陶潜和王维的“抱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这是岳飞和辛弃疾的“抱一”;“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是保尔的“抱一”;“愿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这是雷锋的“抱一”;“老牛拉车不回头,当官一场手空空,退休叉钻山沟沟”,这是杨善洲的“抱一” 置身大千世界,面对世间万象,要保持一颗沉潜笃定的素心,矢志不移,心无旁骜,委实不易。 “抱一”之难,难在外面世界的精彩。音之魅,色之眩,犬马之逸,时时扰人五心;得与舍,公与私,义与利,常常令人两难。数十年持续发展所带来的,不惟物质的空前丰富、需求的不断满足,还有形形色色“分外”的诱惑。而在这个世界上,不是每一粒陷入淤泥的种子,都拥有一颗清莲的心。 “抱一”之难,难在内心的羸弱。君不见:穿得草鞋,嚼得菜根,却抵不住“糖弹”;兢慎于始,公廉于卑,却收不好“官子”。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反思蜕堕失守之因,有温水煮蛙、蚁穴溃堤的微渐不惕,有片石破窗、滴墨染缸的一发不收,也有忘却所来、迷失所去的歧途不返。归根结底,无不由弃“抱一”始,而致以“抱憾、抱愧、抱恨”终。 “抱一”不易,当炼定力。风吹过,但见草伏、树摇、云走,而山自岿然不动。幻变和纷扰永远是世界的常态。愤懣于“这个世界怎么了”,纠结于“这个世界会好么”,不如起而为之,让“这个世界看我们”。打铁须得身硬,定力需有支撑。这要求我们拥有竹签子也穿不裂的坚定信仰,拥有钢筋铁骨铜豌豆的坚强意志,更要拥有“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坚实底气。诸葛有云: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坐得住冷板凳,嚼得香苦菜根,身在陋巷胸怀苍黎,夙夜在公不忘进取,如是,或可令矢志于“抱一”者“抱”得更加内生、从容且平静持久。 “此心安处是故乡”,无论何时何地,若得“抱一”,“故乡”将不再遥远。 (有删改)19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述层次。(4分) 20怎样才能达成“抱一”?请简要概括。(6分) 七、作文(7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英国诗人瓦特兰德: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 印度小说家普列姆昌德:在人类生活中,竞争心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东西。 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竞争可能是建设性的,也可以是破坏性的。 以上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除诗歌之外,文体不限。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1【参考答案】C 2.【参考答案】B 3.【参考答案】D 4.【参考答案】A 5.【参考答案】D 6.【参考答案】B 7.【参考答案】C 8.【参考答案】B 9.【参考答案】C 10.(1)【参考答案】不对,今年秋天巡逻侦察的骑兵来的很少,这就是所说的猛禽将要出击,一定会藏匿它的形影。(关键词“然”“候骑”“匿”的翻译各 1分,大意2分) (2)【参考答案】阔里吉思乘胜追击,深入危险地段,后援骑兵不能及时赶到,他的战马摔倒而陷入敌阵,于是被敌人掳去。 11.【参考答案】学富五车,骁勇善战,富有主见,做事果决,忠贞不屈(每点1分,达满4点得4分,意思对即可) 12、13【点评】 古代诗歌基本答题步骤: 第一步:准确地指出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何种技巧; 第二步:结合诗句说说这个手法的内容; 第三步:指出运用该手法的作用(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传达了怎样的旨趣,产生了怎样的效果等。) 14【答案】 (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2)浮云游子意 (3)月涌大江流 (4)群山万壑赴荆门 (5)云横秦岭家何在 (6)春愁黯黯独成眠 (7)故垒萧萧芦荻秋 (8)惊风乱飐芙蓉水 (9)无以至千里 (10)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15.【点评】形象题,从原文当中找可以概括打工母亲的形容词,并分析其运用的手法。 16.【点评】情节作用题,从环境、人物、情节、主旨四个角度进行分析。 17.【点评】含义题分字词含义和句子含义,本题考查句子含义,故先解释句子意思,再分析作者的情感取向、写作意图、象征义、比喻义和引申义。 18.【点评】意蕴题探究深意和情感,即“暮鼓”的深意,以及由此体现出的作者写作意图或情感取向。 19.【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想说论证思路的基本能力。论证思路题目,注意围绕首先提出什么观点,然后分析论述,最后得出结论观点等。本文首先引出“抱一”难的观点;然后具体论述“抱一”难在“外面世界的精彩”、“内心的羸弱”和“当炼定力”。 20.【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理解文意,筛选文中的信息的基本能力。答题区间为4-6段,分别概括每段段意即可。 21.作文 【写作提示】 争与不争的背后是进与退,是积极与消极,是拼搏与淡然,是热闹与安静,是儒家与道家,是青春与暮年,是都市与田园,是不同的人生哲学与人生态度。 这是一道名言类的材料作文,三条名言围绕“争与不争”指向三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