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9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 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1 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 1 原因 外因 西方文化渗透和西方民主思潮的影响 内因 政治运动影响与国民政府的推动 2 表现 衣 鸦片战争以后 洋布 洋装 渐渐进入中国城市百姓生活 辛亥革命后 孙中山设计的 受到新派人士的欢迎 食 鸦片战争后 在通商口岸和一些大城市里开始出现 面包房 咖啡店等 住 一些官员和商人建起欧式洋房或 的豪宅 中山装 西餐 馆 中西合璧 习俗 断发易服 2 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 1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 社会风尚 无私奉献是社会主流 物质生活 一些生活必需品凭 计划供应 总体生活水平低 2 改革开放以来 衣 服装颜色从灰蓝色调为主到五彩缤纷 款式多样化 食 1987年温饱问题基本解决 丰富了百姓的餐桌 住 住房状况得到空前改善 国家启动 社会风尚 休闲娱乐及新风尚逐渐形成 勤俭节约 票证 菜篮子工程 安居工程 二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1 交通工具 1 铁路 19世纪80年代初清政府建唐胥铁路 新中国成立后宝成 等铁路建成 九五 期末 中国铁路运营总里程亚洲第一位 世界第四位 兰新 2 公路 20世纪初 开始在上海等城市出现 但公路发展受限 新中国成立后 全国建立起比较密集的公路网 3 水运 19世纪70年代初洋务派创办 打破了列强的垄断 新中国成立后轮船运输业获得快速发展 20世纪90年代后受铁路 公路和民航业的影响较大 轮船招商局 汽车 4 航空 1909年 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 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 1920年 中国首条空中航线 航线开通 新中国成立初期 民航发展有限 改革开放后 中国逐步成为世界民航大国 北京至天津 2 通讯工具的变迁 1 电报 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设在 20世纪初 开始设立无线电报局 2 电话 19世纪80年代 外国开始在上海设立电话公司 新中国成立后 逐渐形成全国电讯网络 到2003年末 中国拥有的电话数量跃居世界 3 互联网 近年来 人们通过 发送电子邮件 台湾 上海 第一位 互联网 三 大众传媒的变迁1 报刊业走向繁荣 1 19世纪中期前后 在华办报 有 中国丛报 万国公报 等 2 维新派 革命派 激进派利用报刊宣传新思想 3 20世纪前期 中国共产党先后创办 共产党 红色中华 解放日报 等报刊 同国民党控制的 中央日报 等报刊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 外国人 新华日报 4 新中国成立后有 红旗 等党报党刊 还有 光明日报 文汇报 等 内容比较丰富 5 改革开放后报刊业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 人民日报 2 影视事业的发展 1 电影 1905年 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电影 首映成功 中国电影事业开始起步 新中国成立初 工农生活和革命战争题材的电影纷纷被搬上银幕 改革开放后 中国电影走向一个辉煌的新时代 2 电视 1958年 电视台开始试播 标志中国电视业的诞生 改革开放后电视逐渐普及 节目日渐丰富 定军山 北京 3 互联网的兴起 1 年 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 2 特点 信息传播速度快 表现力和感染力强 被称为 3 影响 生活更加快捷与方便 改变了人们的生产 娱乐方式 1994 第四媒介 1 北屋为尊 两厢次之 倒座为宾 杂屋为辅 四合院反映出我国古代哪些政治 经济 思想观念信息 提示 封闭式住宅是自然经济小农思想心态的体现 严格的住房安排是封建家长制 尊卑有序的社会等级制度的反映 2 新时期人们生活水平日渐提高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 1 党和政府把实现 小康 作为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 2 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实施 如菜篮子工程 安居工程 3 农村社会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快速发展的结果 4 广大人民的积极劳动 5 与日益现代化的农业 畜牧业 养殖业的高速发展密不可分 3 如何认识列强在中国开办邮政和电报等近代通讯事业 提示 1 客观上促进了中国通讯方式的近代化 对于中国社会的进步以及与国际社会接轨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2 从主观上讲 列强活动的目的是便于在华获取最大限度的利益 本质上是一种侵略活动 3 邮政通讯事业事关国家机密和主权 列强的活动也侵犯了中国的主权 威胁到中国的安全 以文释图 鸦片战争以后 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 中国传统文化开始受到冲击 西装 西餐 欧式建筑以及轮船 汽车改变着中国人的衣 食 住 行 电报 电话 报刊 电影也出现在中国人的生活中 外来文化的冲击和社会政局的更替 使中国的民俗风情发生了巨大变化 主题近现代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变化的原因 史料探究 1 西方文明的入侵美国 纽约时报 记者n s d在1871年12月24日游历广州时 对广州城市的繁华惊叹不已 宽阔的珠江 清式和西式的阁楼 宝塔 博物馆 清真寺 大厦 仓库 商铺等 这些建筑物看上去并没有分成街道 而是毫不间断地紧紧挨在一起 远处可见英国领事馆的小教堂 上面有钟楼和高高的十字架 郑曦原编 帝国的回忆 纽约时报晚清观察记 探究 材料体现了当时广州城市开放与兼容的特点 请举例说明并分析开放的原因 提示 1 清式和西式的阁楼 宝塔 博物馆 清真寺 大厦 仓库 商铺等 和 远处可见英国领事馆的小教堂 上面有钟楼和高高的十字架 2 清代闭关锁国后 广州是唯一对外贸易港口 深受外来文化的影响 鸦片战争后 广州是第一批开放的口岸 最早受到西方文明冲击 近代生产方式产生较早 带动了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 毗邻港澳 易受西方风尚的影响 2 西方思想的影响 进步人士的推动在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的影响下 维新派人士倡导发动女权运动 康有为在广东南海首创 不缠足会草例 其后与康广仁等在广州正式成立了 不缠足会 并逐渐推广 新学堂则以不缠足为基本的入学条件 不缠足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 经济成长历程 探究 结合时代背景分析维新派倡导发动不缠足运动的意义 提示 是对旧的传统习俗的冲击和对新的文明风尚的提倡 更明显地具有观念变革的意义 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出现 推动了戊戌变法的开展 3 革命的需要 政府的政策我们为剪辫的最后目的 应该大家联合起来等到全体的中国人都可以剪辫子时 才把辫剪掉 若是一个一个地把发辫剪下 是不相宜的 这种愚蠢的风俗 是满洲人强迫我们做成的 必须等全体的中国人决心把它剪掉 或者至少要有一个大多数 使全世界都知道才行 并且这种发辫不过是中国所受许多耻辱中一种 我们应该立刻地把许多耻辱去掉的 孙中山年谱长册 探究 据材料分析孙中山提出剪辫的原因 提示 是推翻清朝统治的民主革命的需要和象征 也是摆脱中华民族耻辱 振兴中华的爱国主义的需要和表现 4 国际形势的影响20世纪50年代 全国掀起削减西方人特别是美国人影响的运动 开始流行列宁装等 做套列宁装 留着结婚穿 是当时年轻人的流行说法 女孩子喜欢穿俄国风情的 布拉吉 探究 20世纪50年代 列宁装 的流行反映出新中国的政治外交 社会经济哪些特点 提示 走社会主义道路 与苏联结盟 实行 一边倒 的外交政策 新中国成立初 生产力低下 物质不丰富 计划经济体制 朴素 勤俭节约 无私奉献的社会风尚 名家评史 观点 20世纪初 对于清朝统治者当年强迫汉人接受的发辫 大多数人都主张剪去 并且认为 不剪发不算革命 也不算时髦 在服饰上 一切前清官爵命服及袍褂 补服 翎顶 朝珠 一概束之高阁 人们穿衣 务趋自由平等的理性原则建立起来的一种完美时髦 当时一般人认为 西方的社会生活是依据天赋人权等理性原则建立起来的理想社会模式 代表着社会进步的方向 相比之下 中国传统的社会生活则充满着陈旧愚俗 不符合时代潮流 非改革不可 以致在民国初形成了这样一种社会心理 认为谁接受西方的社会生活习俗 谁就是文明 开化 属于新派人物 王文泉主编 中国近代史 解读 本段材料主要描述了近代中国社会生活领域的新现象以及对出现新现象原因的分析 1 材料体现了剪发辫 易服饰 接受西方生活习俗成为时尚的新现象 2 作者认为由于辛亥革命的推动 民主思想的传播 进步人士的提倡 社会心理的认同等因素推动了近现代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变化 一 中国近代物质生活 社会习俗演变的特点1 从地域看 由通商口岸城市 沿海城市推向内地和市镇 2 从过程看 由西方引进 有较强的殖民地色彩 且中西 新旧并存 甚至中西合璧 3 从水平看 断发运动迅速 彻底 不缠足运动起步早 但进展缓慢 沿海和内地水平不一 4 从动力看 每一次风俗等方面的变化都与当时社会运动的推动有关 上层人物的倡导起到社会示范作用 5 从程度看 大城市变化大 农村变化小 只有少量洋货进入部分家庭 但传统习惯仍坚如磐石 典题例证1 2012 江苏单科 t6 1912年3月 南京临时政府令 查前清官厅 视官之高下 有大人 老爷等名称 受之者增惭 施之者失体 光复以后 闻中央地方各官厅 漫不加察 仍沿旧称 殊为共和政体之玷 有研究者发现 同年6月 申报 载 公堂会审之时 被告 就口口声声以老爷 大人相称 裁判官亦直受不辞 上述材料最宜作为下列哪一观点的论据 a 作为 受之者 的裁判官沿用前清审判制度b 作为 施之者 的被告不知民国政体之变c 作为 受之者 的裁判官有意玷污平等制度d 作为 施之者 的被告等级观念根深蒂固 解析 选d 光复以后 闻中央地方各官厅 漫不加察 仍沿旧称 殊为共和政体之玷 表明c有误 a b表述明显不符合题意 可以排除 被告 就口口声声以老爷 大人相称 反映了作为 施之者 的被告等级观念根深蒂固 故答案为d 史料链接 城市社会生活的变迁光绪年间的黄浦江畔 房屋多为西式 轩敞华丽 有高至六 七层者 钟楼矗立 烟囱如林 入夜则灯火辉煌 明如白昼 大厦商铺 中西邮局 洋行 海关 银行 电报局 丝厂 船坞 轮船公司皆在焉 这里修建了许多教堂 在众多的外国领事馆的小教堂 都有钟楼和高耸的十字架 还有一些以营利为目的的 蕃菜馆 面包房 咖啡店 出现 许多身着西装的中国人 在此出入 李维清编 上海乡土志 解读 本材料描述了以上海为代表的城市社会生活的变迁 具体解读如下 1 由史料信息 可以看出上海的建筑出现了西式楼房 2 由史料信息 可以看出西方的商品 交通 通讯 信贷 工厂等遍布上海 上海俨然是西化城市 3 由史料信息 可以看出宗教信仰影响到中国思想 4 由史料信息 可以看出上海的饮食 服装呈现西化趋势 二 近代交通业发展的特点及成因1 特点 1 近代中国交通业逐渐开始近代化的进程 铁路 水运和航空都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2 近代中国交通业受到了西方列强的控制和操纵 3 地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 2 成因 1 先进的中国人为救国救民 积极兴办近代交通 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2 列强为了扩大在华的经济利益 加强对中国控制 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始终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控制和操纵中国的交通 3 中国各地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 这就决定了各地交通发展的不平衡 典题例证2 2014 无锡高三期中 美国学者雷麦曾经说过 除了铁路以外 就没有一种其他近代的经济设备输入中国以后 能够产生这样伟大的影响 由于种种原因 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的铁路建设举步维艰 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下列情形中最有可能发生的是 a 1860年 在吴淞口的外国商人乘坐火车到上海洽谈生意b 1885年 李鸿章创办的开平煤矿通过铁路把煤矿石运送到胥各庄c 1915年 西南的护国军在四川铁路沿线与北洋军展开激战d 1925年 孙中山乘坐国产蒸汽机车来到北京 解析 选b 上海吴淞铁路建成是在1876年 故a不正确 护国运动在云南 故c地点在四川不正确 近代没有出现国产蒸汽机车 故d不正确 只有b符合史实 史料链接 地方官员对铁路兴建的认识铜线铁路 知其有成 亦中国将来之利也 许其开工 则大不可 何者 商贾之生计 有力者尚可改图 民间之田庐 贪利者扰可易地 至坏其祖父之坟墓 虽至愚极不肖者 亦必痛心疾首 聚族而争 众愤所知 何所不至 且泰西智巧绝伦 果能别创一法 于民间田庐坟墓 毫无侵损 绘图贴说 咸使闻知 百姓退后无言 朝廷便当曲许 否则断难准行 清 沈葆桢 条说议铜线铁路 同治六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解读 本段材料描述了地方官员对铁路兴建的认识 具体解读如下 1 由史料信息 可以得出其认识到兴建铁路的益处 2 由史料信息 可以得出其反对兴建铁路的理由 兴建铁路会 占人田业 伤害商贾生计 毁人祖坟 破坏风水 3 由史料信息 可以得出可以有条件地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兴建铁路 总之 面对中国出现的西方工业文明成果 包括官员在内也有矛盾心理 只有国家独立 民族解放 新式的交通工具才能真正地服务于大众 高频点1近现代社会生活与习俗的变迁1 2012 浙江文综 t17 1862年6月26日 上海新报 一则某商行售卖 外国杂货 的广告云 新到什锦饼干 酸果 洋醋 吕宋烟 白兰地 小面镜仔 东洋竹篮仔等 这反映出 a 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b 国人办报事业的发展c 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d 百姓衣食住行的西化 解析 选c a中要注意对 经济结构的变动 这一历史概念的正确理解 根据所学 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主要是指自然经济的逐渐瓦解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入侵和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与商品经济的发展 题干材料无此信息 a不可选 题干只提及一份报纸 未涉及报刊业 发展 的问题 而且未提及其所属究竟是国人还是外国人 因此b不可选 题干材料涉及的都是生活中用到的小物件 这属于生活时尚范畴 而且结合时间1862年 可知当时国门被打开 洋货涌入 正在悄然改变着中国人的生活 题干内容无法体现 衣食住行 这样全面的概念 而且题干只是提及有洋货出售 并未提及销售情况 西化 一词无从谈起 d不可选 2 2011 江苏单科 t7 右图为民国年间天津同升和帽庄出售其仿制的西式帽的广告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该帽一定程度上抵制了洋帽的输入 中国社会生活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 广告主要宣传了博士帽的实用功能 帽式的差异体现出男尊女卑的观念a b c d 解析 选b 图片广告提到 时髦男女 说明广告主要宣传其时尚功能 故 不准确 从图片本身并不能反映出男尊女卑的观念 故 理解有误 天津同升和帽庄出售其仿制的西式帽 表明国产 西式帽 一定程度上抵制了洋帽的输入 也从本质上体现了中国社会生活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 故 都是正确的 答案为b 3 2010 江苏单科 t9 徐珂 清稗类钞 记述 先由男子陈志愿于父母 得父母允准 即延介绍人约期订邀男女会晤 男女同意 婚约始定 这反映晚清婚俗的变化是 a 媒妁之言控制婚约缔定b 婚姻尊重当事人的意愿c 婚姻听凭父母安排d 婚姻仪式简约文明 解析 选b 根据题干反映的信息和所学知识 a c错误 d婚姻仪式和题干婚约制定没有必然因果联系 故排除 即延介绍人约期订邀男女会晤 男女同意 婚约始定 表明婚姻尊重当事人的意愿 高考揭秘 巧闯关 通过分析近三年各地高考试题 可以看出 近现代社会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的考查角度有 1 物质生活时尚的变迁 例t1 2 2 习俗婚姻的变迁 阳历 鞠躬握手的使用 新旧婚礼的碰撞 例t3 总之 鸦片战争以来 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和中国社会进步的推动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逐渐变化 这也反映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实质上是东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 结果是中西文化逐渐结合 且保留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 高频点2大众传媒的变迁4 2013 江苏单科 t6 1909年 京华百二竹枝词 曰 报纸于今最有功 能教民智渐开通 眼前报馆如林立 不见 中央 有 大同 中央 大同 均为当时报纸名称 这一描述表明 a 报纸宣传成为变革根本动力b 描述者倡导报纸产业多元化c 描述者肯定报纸的教化功能d 报纸舆论受到专制政府控制 解题提示 提取材料中关键信息 报纸于今最有功 能教民智渐开通 结合近代中国报刊发展的史实 逐一分析备选项 解析 选c a中 变革根本动力 说法错误 b中 报纸产业多元化 不能从材料中反映出来 题干材料中 报纸于今最有功 能教民智渐开通 表明报纸具有教化功能 d中 报纸舆论受到专制政府控制 从材料中也不能反映出来 5 2013 浙江文综 t18 据 中国近代报刊史 时务报 初创时 每期只销4000份左右 半年后增至7000份 一年后达到13000份 最多时销达17000份 创造了当时国内报纸发行量的最高记录 这一现象说明 a 通俗性报刊广受普通民众欢迎b 时务报 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c 维新派有效利用新式媒介开启民智d 国人所办的报纸市场需求极大 解析 选c 具体解析如下 高考揭秘 巧闯关 通过分析近三年各地高考试题 可以看出 大众传媒的变迁 的考查角度有 近代报纸发行的作用 例t4 5 总之 报刊具有报道新闻 传递信息 通达民情 传播知识 开启民智 立言议政和实行舆论监督的功能 从总的趋势来看 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作为大众传媒的主要方式 更应注重其在社会舆论方面的导向性作用 把真实 客观作为发展的方向 1 2014 嘉兴模拟 中西合璧 土洋并存是近代中国生活变迁的典型特征 以下事物或现象中 反映了当时既吸收西方优点 又保持传统特点的有 深受中国男子喜欢的中山装 各通商口岸大量出现的西餐馆 津 沪等地出现的毗连式房屋 青年男女在教堂举行的新式婚礼a b c d 解析 选c 关键信息 中西合璧 土洋并存 采用排除法 中山装具有中西合璧的特点 正确 西餐馆是西方饮食 不符合题意 津 沪地区是开放的通商口岸 砖木结构的毗连式房屋 脱胎于传统的四合院 具有中西合璧的特点 正确 是西方式的新式婚礼 排除 c正确 2 2014 徐州高三期中 晚清人士恽毓鼎在日记中写道 此辫与我相守五十年 一旦截之 不无恋恋 唯上流社会人俱已濯濯 余既不能杜门自守 不免驰骤于酹酢场中 日受刺激 只可降心从众矣 由此看出他剪辫是出于 a 被迫顺应时局b 反清革命的需要c 彻底与旧风俗决裂d 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 解析 选a 由 一旦截之 不无恋恋 日受刺激 只可降心从众矣 可判断恽毓鼎剪辫是出于被迫顺应时局 a正确 3 2014 泰州模拟 1880年4月25日的上海 申报 发表了以下竹枝词 无数关山一线通 人工巧制夺天工 两地情怀一线通 有声无影妙邮筒 火树千株照水明 终宵如在月中行 洋楼更比蜃楼好 谁读坡仙海市诗 这反映了 a 西方物质文明深深融入中国社会b 民主革命思想起到开启民智作用c 中西文明在抵触矛盾中相互渗透d 西方近代科技文化被国人逐步接受 解析 选d 材料反映的是对近代电报 电话 电灯等科技产品的赞美 说明西方近代科技文化被国人逐步接受 4 2013 南通一模 下表是 近代中国电报业大事记 部分 对此表解读正确的是 国防需要促进了早期电报业的发展 近代通讯方式在中国得到普及 清朝部分官员主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电报业最初由京津地区扩展到全国a b c d 解析 选a 由 李鸿章主持架设大沽 炮台 至天津及天津兵工厂至其衙门的电报线 判断 是正确的 从丁日昌 李鸿章等官员的活动判断 是正确的 近代通讯方式在中国只是部分地区使用 没有得到普及和扩展到全国 排除 5 2014 南通海门一诊 周积明的 最初的世纪 写道 甲午战后 中国铁路事业格局为之一变 至1911年 共建铁路8200公里 其中帝国主义直接投资修建的铁路占46 贷款修建铁路占40 中国人自建铁路 为总率的14 下列对材料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甲午战后 铁路事业发展迅速 反映了列强新的侵华方式 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客观上推动了自然经济的瓦解a b c d 解析 选d 本题考查甲午战后中国铁路的修筑情况 由 甲午战后 中国铁路事业格局为之一变 得出 正确 列强在中国争相筑路 反映了列强新的侵华方式 资本输出 正确 铁路的修筑改变了中国人原有的生活方式 改善了交通状况 便利了商品的运输 带动商品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广东广州市天河区东风实验小学招聘小学计算机教师1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模拟题)
- 2025届招商蛇口春季校园招聘模拟试卷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南安市部分公办学校专项招聘编制内新任教师58人(二)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易错题)
- 2025年福建农信春季招聘149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完整答案详解
- 2025鄂尔多斯市林业和草原局所属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人才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一套
- 2025年廉江事业单位真题
- 2025年辉南县补录1名乡镇、街道派驻消防文员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
- 2025年烟台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公开招聘工作人员(3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历年真题)
- 2025年上半年江苏南京市六合区人民医院招聘编外工作人员32人模拟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
- 2025福建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机关事务服务中心招聘编外聘用人员1人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
- 肌张力低下型脑性瘫痪
- 2025至2030全球及中国纸浆模塑包装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DB11T 2442-2025 学校食堂异物管控规范
- 护理用药错误PDCA案例
- 自制工装夹具管理办法
- 河道施工船舶管理制度
- 中医眼科管理制度
- 医院十五五发展规划纲要-图文
- 高中物理学科素养提升计划
- 术前讨论制度课件
- 福建省卫生类事业单位招聘(医学检验)近年考试真题库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