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专业毕业论文范例.doc_第1页
金融专业毕业论文范例.doc_第2页
金融专业毕业论文范例.doc_第3页
金融专业毕业论文范例.doc_第4页
金融专业毕业论文范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金融本科毕业论文 我国可转债市场的现状、问题及展望分校(站、点):学生姓名:学 号:指导教师:完稿日期:现有经过导师修改,审核答辩过关的金融类毕业论文(电子WORD文档已经排版,可直接打印)有需要同学可加我QQ:972805089交流我国可转债市场的现状、问题及展望目 录写作提纲(1)内容摘要(3)关键词(3)正文(3)一、绪论(3)二、本论:(3)(一)可转换债券含义与特征 (3)(二)我国可转债市场的发展情况与现状(4)(三)可转换债券的优势分析(5)(四)我国可转换债券市场的缺陷分析(6)(五)我国可转债市场的前景展望(8)(六)关于完善我国可转换债券市场体系的若干提议(10)结论(2)参考文献 (12)我国可转债市场的现状、问题及展望写作提纲一、绪论可转债作为资本市场的一个重要品种,现在已经在中国的资本市场得到了认可,在最新出台的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中,除了原来我们熟知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外,分离交易可转债也被首次列为上市公司再融资品种的,后者更是蕴藏无限投资机会。经历股权分置的洗礼后,可转债市场将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本文从理论、经验和教训等方面对此进行探究。二、本论:(一)、可转换债券含义与特征 (二)、我国可转债市场的发展情况与现状(三)、可转换债券的优势分析1、从融资者角度分析2、从投资者角度分析(四)、我国可转换债券市场的缺陷分析1、发行公司数量少,整体规模偏小2、发行行业分散,传统行业占主要地位3、发行可转债门槛高4、发行中过多倾向融资者利益(五)、我国可转债市场的前景展望1、可转债在融资方面的优势将促进发行市场的发展2、可转债的投资价值优势将带动交易市场的繁荣3、分离交易可转债的推出将极大的活跃可转债市场(六)、关于完善我国可转换债券市场体系的若干提议1、增加可转换证券的投资品种2、放宽可转换债券的发行条件3、大力培育和发展可转换债券投资基金4、加强资信评估体系建设5、开放我国的可转换债券市场三、结论在总结了可转债市场以往的经验和教训之后,一些拟发可转债的上市公司对其转债条款做了大幅度调整,并采用的创新机制,这极有可能扭转可转债发行的颓势,开创出新的局面。我们可以相信,我国的可转债市场前景是美好的,它的发展空间也将会相当广阔。我国可转债市场的现状、问题及展望【内容摘要】可转债作为资本市场的一个重要品种,现在已经在中国的资本市场得到了认可,在最新出台的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中,除了原来我们熟知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外,分离交易可转债也被首次列为上市公司再融资品种的,后者更是蕴藏无限投资机会。经历股权分置的洗礼后,可转债市场将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本文从理论、经验和教训等方面对此进行探究。【关键词】股权分置改革 可转换公司债券 分离交易可转债 正文略去近8000字。【参考文献】1、弗里德曼 美国货币金融史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年2月第一版2、中国证券业协会 证券市场基础知识 中国时政经济出版社 2005年6月第一版3、席格尔 股史风云话投资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年8月第一版4、周佛郎 零风险炒股实战策略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版5、张霞 股改中转债“对价地位”亟待明确 中国证券报 2005年07月27日6、王在全 一生的理财计划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年2月第一版7、可转债、增发等再融资行为对市场的影响 2006年8月18日8、张惠萍 郑捷 可转债攻守兼备特性实证检验 上海证券报2005年08月17日9、田露 上海证券报 转股意愿强可转债余额急降 2006年04月06日10、北京晨报 可转债市场将迎来“掘金时刻” 2007年02月09日11、王冬年 对中国可转换公司债券发展路径的评析2009-08-1712、黄宪奇 转债“赎回潮”让投资者无奈,期待状况的改变 中国证券报 2007年03月14日13、牛洪军 双重筹资保证融资额“分离转债”成融资新宠 中国证券报 2006年06月08日14、曹西京 投资需改变思维分离型可转债成新宠 新闻晨报 2009年06月09日15、应展宇中国上市公司可转换债券融资的理论思考2004年12月10日16、刘立喜 可转换公司债券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金融本科毕业论文 我国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校(站、点): 学生姓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完稿日期:我国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目 录写作提纲(3-4)内容摘要(5)关键词(5)正文(5-13)一、绪论(5)二、本论:(5-13) (一)我国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的现状(5-7) (二)我国金融机构反冼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7-11) (三)我国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的对策与建议(11-13)三、结论(13)参考文献 (13-14)我国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写作提纲一、 绪论反洗钱工作是我国乃至国际上关注的热点问题。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工具的国际化,服务手段的全球化、电子化步伐的加快,使不法分子利用金融机构洗钱具有了跨行业、跨部门、高智能的特点。本文将从我国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的现状,反洗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加强反洗钱工作的对策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二、本论(一)我国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的现状1. 我国金融机构反洗钱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情况2. 我国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的开展情况(二)我国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1. 刑事立法中有关洗钱犯罪的规定仍不完善2. 基层金融机构对开展反洗钱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3. 反洗钱行业规则也有待完善4.我国金融机构缺乏反洗钱专业人才(三)加强我国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的对策及建议1. 制定、完善反洗钱相关法律制度和行业规则2. 金融机构应强化反洗钱意识3. 金融机构应积极努力健全和完善内控制度,完善反洗钱工作运行机制4. 加快反洗钱专业人才的培养,提高反洗钱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反洗钱的技术手段三、结论因此金融机构反洗钱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工作,除了对资金运行实施有效监控之外,提高对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同样重要。加强对临柜人员的培训,提高一线员工的反洗钱意识,增强责任感,自觉遵守反洗钱规章制度,全面提升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的水平,是当前必须抓的重要大事。我国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内容摘要】20世纪中期以来,洗钱犯罪活动迅速蔓延,严重威胁各国的国家安全及全球经济发展。有评论认为,洗钱这一黑色产业,正以极快的速度成为仅次于外汇和石油的世界第三大商业活动,并成为一个专门性的复杂的犯罪领域。它的触角无所不及,对各国的经济、金融秩序和社会稳定产生了巨大的危害。反洗钱工作应运而生,迅速成为了我国乃至国际上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本文将从我国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的现状、我国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存在的问题、如何加强我国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的对策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关键词】金融机构 反洗钱 对策正文略去参考文献:1、李德、张红地:金融运行中的洗钱与反洗钱,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2、郭建安、王立宪、严军兴主编:国外反洗钱法律法规汇编,法律出版社,2004年。3、邵沙平等:控制洗钱及相关犯罪法律问题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年。4、中国人民银行:2006年中国反洗钱报告,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年。5、江腾、李凌:加强我国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的思考,福建金融杂志社,2008年。6、中国人民银行:2006年中国反洗钱报告,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年。7、张若思:我国金融机构系统反洗钱之我见,重庆邮电学院学报,2006年。8、陈登峰:对洗钱的认识及完善反洗钱体系的思考,集团经济研究,2007年。9、 中国人民银行:反洗钱工作部际联席会议,2008年。10、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阻击3万亿黑钱,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11、中国人民银行:2007年中国反洗钱报告,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