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科技和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经济和科技的全球化使得地域文化的趋同化日益扩大 肯尼斯弗兰普顿【Kenneth Frampten)曾把无视地域文化的“国际主义”建筑作为“全球文明(universal civilization I”的一部分加以否定:相反他将那种尊重地域文化、汲取地域传统的做法称之为“世界文化cworld culture】建筑处在一个厂阔的社会环境中它与人们的生活习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随着信息交流的发展,世界范围内多层次、多向性的建筑发展彼此之间都具有一定的渗透和影响。这种古今中外建筑文化的渗透,构成了作者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西安710055)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传统民居生态建筑经验的科学化与技术化研究”(501 25821】24 新曩蕊22003地域建筑文化的延续和发展 简析传统民居的可持续发展Sustenance and Development of Architectural Culture with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Brief Illustration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Traditional Vernacular Dwellings赵群刘加平Zhao Qun Liu Jiaping摘蔓建筑界的两种共存和一种;中突,决定了建筑的发展方向有地域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建筑 重视对建筑地域性的理解,重视地方场所的文化脉络,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黄土高原窑洞建筑的再生为例,着重论述地域文化的延续与传统民居可持续发展之间互相依存的美系关键词地域文化传统民居可持续发展ABSTRAcT Coexistence and conflict of a rchitecture orient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architectu re Modern architectu re should be susiainable wlIh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Payingattention to its regional characte r and cultural venation Is aR impo rtant p roportion of sustainablearchitecture Taking the regenerating p rocess of cave dwelling in loess plateau as an example,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inter dependency between keeping regional cultu re andsustaining traditional vernacula r dwellingsKEYW ORDS regional cultu re, traditional ve rnacular dwellings, sustainabledevelopment中囤分类号Tu一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3959 c 2003)02002402当前建筑创作的特点 另一方面随着环境恶化、资源紧缺人类社会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绿色”的重任也同时落到了当 建筑师的肩上建筑界的两种共存和种;中突,即地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共存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其存:传统价值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的冲突,决定了建筑的发展方向 具有地域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建筑一地域建筑文化的延续文化广义上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发展具有历史的连续性社会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连续性则是文化发展的历史连续 性的基础(引自辞海)。建筑是人们根据当时当地所具备的自然、经济 技术条件所建造的,以满足人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由于这些条件都是因时、因地而异的所以个建筑理应既能反映它所建造的时代特征(包括经济、技术以及人们的意识形态),又能反映它所处的地域特征。各种优秀建筑的产生都离不开具体的地域条件和社会历史背景 一件传世的建筑作品,往往会成为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精神和文化的象征,成为全社会的“不动产”。勒坷布西埃曾指出,建筑应成为时代的镜子。建筑反映了国家和地区文化的水平是时代历史的纪录一部建筑史本来就是地域文化发展的总和。建筑作为一种文化类型具有明显的时代和地域特征 从设计进程的最早阶段开始建筑与其地域之间就建立了种相互依存的关系。而建筑的地域性最初表现在适应当地的地形地貌、自然气候条件和就地取材上全球一体化导致的全球文化趋同反映在建筑上就是建筑的地域文化逐步被全球文化所淹没,建筑的民族 被建筑的“国际性”所取代 作为城乡灵魂的地域文化特征逐渐面临衰落和)肖失的危机但是由于各地有着地域、意识形态、伦理道德、审美观念 民俗风情等各方面的差异,有着各自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积淀对91、来文化的理解和诠释即便在吸取的过程中也会带有本地区固有的价值取向,以自己的方式去接受和扬弃 固此,地域建筑文化的延续、发展和创新既有其必要性,又有其可行性要延续和发展地域建筑文化,就要对地维普资讯 域文化有全新的认识 从建筑与地域的关系来看,地域在这里有两个层面上的意义:1将“地域”作为一种客观事物,对其进行解读和诠释 地域在此被认为是一个场所,一个特定的地段, 种与所处环境的地理、形态条件紧密联系的单一实体 显然每一个地域部有着其独特的属性其特征、结构及规律都有待理解和发掘 2恃“地域“理解成历史与记忆的记录它包括了除客观物质事宴以外的所有东西。因而地域包含了象征性的层面,包含了远古时期的艰难跋涉,包含了深藏在大地之中鲜为人知的奋斗历程因此地域文化是动态的、不断发展的它是在不断创新 不断吸收中逐渐积累起来的。地域文化不是一种固有的模式,更不仅仅是一种“文化遗产” 只有创造哇地发展地域建筑文化才能使它保持长久的魅力 发扬地域建筑文化并不是一昧怀旧和复古应积极面对全球物质文明,对其分析取舍在保留本地区地域文化精髓的前提下,充实和发展本地区的地域文化“现代建筑的地区化, 乡土建筑的现代化殊途同归共同推进世界和地区的进步与丰富多彩 ”现代建筑必须扎根于当时当地环境,突出其地方个性,而乡土建筑则应在保留地域文化特征的同时,充分利用全球先进的技术和手段,创造出符台现代需要、满足现代功能需求的“现代”乡土建筑二传统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各地区传统建筑是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其中所占比重最大的传统民居是地域文化中最明显、影响最为深远的载体 因此,应探究传统民居存在数千年的根由,将这些模糊的地域文化“特色”逐梳理出来接纳外来先进的文化结合新的经济和生活方式,创造符台特定地域需要的建筑形式体现并加强地域建筑的“特色”,从而使传统民居在当代得以延续和发展简单地“复制”传统并不困难但这不是目的 因为尊重传统不是墨守成规不等于复古,“仿古”更不可取,而是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今天的经济、技术成就,耍用今天的文化形式去反映 建筑学作为-19科学。它应该与人类其他学科的发展同步 建筑创作,应对传统文化元素进行选择、提炼、抽象转化使之符台时代要求这才是发展的目标印度建筑师C柯里弧指出,在理解和应用传统时,不能忘记当地许多人的实际生活条件 他反对执迷于向后看,而提倡寓传统于现代之中将现代建筑文明与传统建筑文化精神有机结合起来进行富于个性的创新要发掘、继承优秀传统1巳不是纯将的形式上模拟或符号的堆积;而是要结台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挖掘其潜在的、原生的绿色内涵,结合人们对现代生活的需求,把传统民居中的精华延续下去三黄土高原地区窑洞建筑的再生黄土高原特有的地貌特征和气候条件孕育了窑洞,并成为黄土高原人们世世代代居住的建筑形式至今仍有近4 000万当地人居住干各种形式的窑洞 传统的技术手段、就地取材以及自然地理、气候条件赋予了窑洞特有的外部形象特征及温和的室内气候,其中蕴涵了许多原生的、朴素的绿色思想:但是传统窑洞也存在着室内光线差 通风不良、潮湿等缺陷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结构的调整黄土高原突破了“单”农耕经济逐渐向开放的商品经济多元结构转化,百姓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改变和提高一新的价值取向、现代科技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使得传统的生活方式与人们的观念都有所转变 而传统窑居环境由于长期得不到改善,已无法适应现代发展与人们高质量的生活需求,这一状况严重威胁着这古老而具有恒久生命力的居住形态与地方文化的存续(图1,2)为了寻求黄土高原可持续发展的住区模式,中国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和日本理工大学组成的国际联合研究小组展开了对窑洞的深人研究调查研究表明欲使黄土高原窑居住区能够持续发展下去,不仅要满足他们对现代文明的渴望和需求,还要尊重当地原有的传统和文化。联合研究小组针对窑居建筑物理环境的缺陷通过采用被动式太阳能采暖技术 机械通风系统等来改善窑洞通风不良状况,从而对传统窑洞进行改进 针对其不适应现代生活方式的地方,在改进传统窑洞不足的基础上设计并建造了二层的新型窑洞,对室内空间组织做了很大改进以适应现代生活的要求(图3) 现在已有近百 L新型二层窑洞建成威为该地区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c图4,5)这些新型窑洞不但没有破坏原有的连贯、和谐的视觉关系而且还丰富了地域文化加强了地方建筑的特征一2000年夏季和冬季对改进后新型窑洞的物理玎境卖测和主观调查表明:新型窑洞不仅保留了日窑洞的室内气候特点而且在室内温度的舒适性上明显优干日窑洞(图6);由声、光、热环境以及室内空气品质构成的室。哪肌町啡= 苎竺堕= 苎竺里_二 二=墅 I_6 冬季新旧窑洞室内温度对比表1 窑洞室内环境品质主观调查结果内环境品质主观调查结果显示。新型窑洞的室内环境品质是优于传统窑洞的 两种形式的新窑洞在无采暖设备的情况下,TSV值均在 0 5+0 5之间,属于人体热舒适范围【表由此可知新型窑洞继承和发扬了传统窑洞的优点并对其不足做出了有效的改进新型窑洞不仅为黄土高原的可持续发展的住区形式提供了良好模式,也为地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做出了行之有效的探索,创造性地改进了该地区的建筑居住环境一动态地对地域建筑文化进行分析,创新地发展地域特色使其源于文化、融于文化,不应生搬硬套个别符号、简单地复古或仿古而应将文化与科学技术紧密结台起来进行再创造,使得各地区的现代建筑既能满足现代文明的需求,又能体现各地区的地域特征传统建筑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其中蕴涵了许多原生的“绿色”经验是各地区劳动人民长期的智慧结晶。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兴起必须重新认识传统建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家政服务合同协议书
- Unit 2 单元整体说课稿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下册
- 关于读书活动总结(集合15篇)
- 2025山东菏泽高新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招聘考试12人笔试题库及答案详解
- 抵押物品抵押管理与风险控制合同
- 建设用地地勘合同示范文本(工业用地)
- 出差人员安全保障及费用报销合同范本
- 文化创意担保借款合同示范文本
- 事业单位合同签订风险评估与防范措施合同
- 《国有企业改革中员工转岗劳务派遣专项合同》
- 农村处理矛盾纠纷课件
- 厂房搬迁管理办法
- 保险学考试题(附答案)
- 中药处方点评管理办法
- 国企纪法教育实施路径
- 药品发放登记管理制度
- 临床科室科研管理制度
- 铁艺围栏采购合同
- 中国皮肤基底细胞癌诊疗指南2023
- 卫星通信技术在电力行业中的应用场景分析
- 黄旭华人物介绍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