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密州出猎_第1页
江城子•密州出猎_第2页
江城子•密州出猎_第3页
江城子•密州出猎_第4页
江城子•密州出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州)人,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和诗人。豪放派代表人物。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他还是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 等。念奴娇赤壁怀古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苏轼才华出众,又有志为了国家而建功立业,但却遭人陷害,被贬黄州。幸而他为人心胸豁达,所以没有消沉下去,在畅游长江时写下了这篇千古名作。上阕写景,描绘了万里长江及其壮美的景象。下阕怀古,追忆了功业非凡的英俊豪杰,抒发了热爱祖国山河、羡慕古代英杰、感慨自己未能建立功业的思想感情。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lio),雄姿英(yng)发。羽扇纶(gun)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hu)发(f)。人生如梦,一尊还(hun)酹(li)江月。注释:(1)大江:指今天的长江。(2)淘:冲洗,冲刷。(3)故垒:黄州古老的城堡,推测可能是古战场的陈迹。过去遗留下来的营垒。 (4)周郎:周瑜(175210)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省庐江县西南)人。东汉末年东吴名将,因其相貌英俊而有“周郎”之称。周瑜精通军事,又精于音律,江东向来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公元208年,孙、刘联军在周瑜的指挥下,于赤壁以火攻击败曹操的军队,此战也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公元210年,周瑜因病去世,年仅36岁。(安徽庐江有其周瑜墓。)(5)雪:比喻浪花。(6)遥想:形容想得很远; 回忆。(7)小乔:乔玄的小女儿,生的闭月羞花,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是周瑜之妻;姐姐大乔为孙策之妻,有沉鱼落雁、倾国倾城之貌。(8)英发:英俊勃发。(9)羽扇纶巾:手摇动羽扇,头戴纶巾。这是古代儒将的装束,词中形容周瑜从容娴雅。纶巾:古代配有青丝带的头巾。(10)樯橹:这里代指曹操的水军战船。樯,挂帆的桅杆。橹,一种摇船的桨。(所谓樯橹,物也;所谓强虏,人也。自古便有樯橹与强虏之争,记得上此课时,老师也曾对这两个词进行了分析,出于不同的版本,要看编者的喜好以及个人的理解,并没有所谓的对错,这两个词用于此处皆对,所以你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来用,不过考试时最好根据课本。鄙人认为,有争论的东西出在考试卷上需要慎重。现在人教是用“樯橹”。)(苏教版作“强虏”)(11)故国:这里指旧地,当年的赤壁战场。指古战场。指假战场黄州。(12)华发:花白的头发。华:现代汉语词典这个字读hu(一声),花白义(13)人生:现有版本作人间。(14)尊:通“樽”,酒杯。(15)酹:(古人祭奠)以酒浇在地上祭奠。这里指洒酒酬月,寄托自己的感情。赏析:这首词是元丰五年(1082)七月苏轼谪居黄州时作。上片咏赤壁,下片怀周瑜,最后以自身感慨作结。起笔高唱入云,气势足与“黄河之水天上来”相侔,而且词境壮阔,在空间上与时间上都得到极度拓展。江山、历史、人物一齐涌出,以万古心胸引出怀古思绪。接着借“人道是”疑似之言,把江边故垒和周郎赤壁挂上了钩。“乱石崩云” 三句正面写赤壁景色, 惊心骇目。词中把眼前的乱山大江写得雄奇险峻,渲染出古战场的气氛和声势。对于周瑜,苏轼特别激赏他少年功名,英气勃勃。“小乔初嫁”看似闲笔,而且小乔初嫁周瑜在建安三年,远在赤壁之战前十年。特意插入这一句,更显得周瑜少年英俊 ,春风得意。词也因此豪放而不失风情,刚中有柔,与篇首“风流人物”相应。“羽扇纶巾”三句写周瑜的战功,也很特别。周瑜身为主将却并非兵戎相见,而是羽扇便服,谈笔风生。写战争一点不渲染士马金鼓的战争气氛,只着笔于周瑜的从容潇洒,指挥若定,这样写法更能突出他的风采和才能。苏轼这一年四十七岁了,不但功业未成,反而待罪黄州,同三十左右就功成名就的周瑜相比,不禁深自感愧。壮丽江山,英雄业绩,激起苏轼爽迈奋发的感情,也加深了他的内心苦闷和思想矛盾。故从怀古归到伤己,自叹“人间如梦”,举杯同江上清风、山间明月一醉销愁了。这首怀古词兼有感奋和感伤两重色彩,但篇末的感伤色彩掩盖不了全词的豪迈气派。词中写江山形胜和英雄伟业,在苏轼之前从未成功地出现过。因此这首念奴娇历来被看作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不但词的气象境界凌厉无前,而且大声铿锵,需要铜琵琶、铁绰板来伴唱。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注释:水调歌头:词牌名。本文选自东坡乐府笺(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 丙辰:熙宁九年(1076) 达旦:至早晨;到清晨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 把酒:端起酒杯。把,执、持。 天上宫阙:指月中宫殿,阙,古代城墙后的石台。 归去:回到天上去。 琼楼玉宇:美玉砌成的楼宇,指想象中的仙宫。 不胜:胜:承担、承受。经受不住。(古代读shng,现在一般读shng) 弄清影:弄:赏玩。意思是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 何似:哪里比得上。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朱阁:朱红的华丽楼阁。绮户:雕饰华丽的门窗。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人自己)。绮(q ) 户:彩绘雕花的门户。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月儿)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分离时圆呢?何事,为什么。 此事:指人的“欢”“合” 和月的“晴”“圆”。 但愿:但:只。 千里共婵娟:共:一起欣赏。婵娟指月亮。虽然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月光。 何:几。 赏析:此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亲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反衬自己遣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 定风波三月三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赏析:此词是苏轼被贬黄州时期所作。这首词写作者途中遇大雨乃吟啸徐行的经历和感受。“穿林打叶”形容风雨急骤,“吟啸”、“徐行”表态度从容,“竹杖芒鞋”指条件简陋,“莫听”、“何妨”、“谁怕”体现倔强豁达的风度,宛然在目。下片转入雨后,经风雨洗礼,人醒、雨霁、天晴、日出。回首往事,一切阴晴、雨霁,无不消逝一空。自然有急雨扑面,人生旅途中也有风雷盖顶,只要沉着履险,从容应变,岂有闯不过的风浪?“一蓑烟雨任平生”,何等乐观自信、飘逸旷达的人生态度!深邃的人生哲理,寓于平常生活小景描写之中,弦外之音,令人回味无尽。梅花二首其一春来幽谷水潺潺,灼烁梅花草棘间。一夜东风吹石裂,半随飞雪度关山。其二何人把酒慰深幽,开自无聊落更愁。幸有清溪三百曲,不辞相送到黄州。(1)简要分析其一如何描写梅花的。说明其一中梅花有着怎样的特点。 (2)其二“开自无聊落更愁”句用了借物喻人的手法,试做分析。 (3)梅花二首中梅花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答案:(1)衬托手法。以“草”“棘”的枯败衬梅花的夺目;以狂风暴雪之恶衬梅花的坚强。特点:野梅超群脱俗、卓然不凡、坚强不屈。(2)用梅花的开则无所依赖,落则满腔愁情,喻指作者贬谪途中的孤寂落寞。(3)对梅花同情、尊敬与赏识,诗人孤寂与痛楚,坚强与通达。 万松亭并叙麻城县令张毅,植万松于道周,以蔽行者,且以名其亭。去来十年,崦松之存者不及三四。伤来者之不嗣其意也,故作是诗。十年栽种百年规,好德无人助我仪。县令若同仓庚氏,亭松应长子孙枝。天公不救斧斤厄,野火解怜冰雪姿。为问几株能合抱,殷勤记取角弓诗。 江城子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赏析:这首感情深挚的悼亡词。诗人将现实和梦境,生者和死者交织在一起来描写,上阕写现实,下阕写梦境;“千里”二句从生者的角度写,“纵使”三句从死者的角度写;而“料得”三句,更是将生者和死者的感情融会在一起,这样便创造了一个迷离恍惚而又情真意切的境界。这首词在章法上紧扣记梦,以悼亡之情为主线,按照梦前的忆念及感情上的起伏、梦中的悲喜和梦后的喟叹顺序层层写来,情节,有起有伏;用笔,有进有退,感情,有悲有喜;极尽曲折变化之能事,虚实结合,结构严谨。初到黄州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注:员外置:唐初只有760员定额编制,后来又有所增加,称“员外置”,且对一些贬谪之人授此虚衔。苏轼此次就是“责受检校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水曹郎:水部员外郎。梁代的何逊,唐代的张籍,宋代的孟宾子皆以诗名,且都曾任水部郎,这次苏轼亦是此官职。压酒囊:唐代官俸一部分给钱,一部分给实物,压酒囊即官府酿酒用剩的酒袋。惠州一绝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1罗浮山:在广东博罗、增城、龙门三县交界处,长达百余公里,峰峦四百多,风景秀丽,为岭南名山。2卢橘:橘的一种,因其色黑,故名(卢:黑色)。但在东坡诗中指枇杷。冷斋夜话卷一载:“东坡诗:客来茶罢无所有,卢橘杨梅尚带酸。张嘉甫曰:卢橘何种果类?答曰:枇杷是也。”3岭南:古代被称为南蛮之地,中原人士闻之生畏,不愿到广东来。此句有三个版本。本诗为“不辞长作岭南人”、苏东坡全集:“不妨长作岭南人。”、锦绣中华历代诗词选:“总教长作岭南人”苏轼被贬到惠州却处之泰然。他爱荔枝,也爱南方山水,所以愿意“长作岭南人。”历代咏荔之作甚多,然而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首推这一首诗。寒食雨二首(其一)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胭脂雪。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其二)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濛濛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译文:(其一) 自從我來到黃州,已是第三個寒食節。每年這個時節都想要珍惜春光,然而春光竟匆匆逝去,不容珍惜。今年春天又苦雨連連,兩月以來,像秋天一樣風雨瀟瑟。睡夢中聽著雨滴海棠,怎忍見它紛紛凋落,江的白的花瓣也終委棄塵呢!青春啊青春,是誰暗中偷走了你?當真如莊子說的,夜半有個大力士偷偷地背著你走了嗎?就好像那生病的少年,一病起來,鬚髮都已轉白,青春已一去不再!(其二) 春江洶湧,簡直要淹入我的屋中,雨勢仍絲毫不減,雨下個不停。我的小屋有如漁舟,漂泊在天地間濛濛的水雲裏。廚房空無所有,只剩少許冷菜在鍋上煮著,破?裏燒著潮濕的蘆葦。這哪是春光明媚的寒食節?只見烏鴉盤旋,來銜墳上燒化的紙錢。我的親人墳墓遠在萬里之外,生死永隔,想上墳祭掃一番也不可能。真想學阮籍那樣,率性駕車,走到窮途就慟哭一場但是我的心境已如死灰,連慟哭的情緒也激揚不起了,正如這寒食雨中淋濕的紙灰,再也燃不起來。 水龙吟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此词起首两句含义颇丰,“似花还似非花”,是对物性的精确把握。杨花非花也,然当其飘扬于明媚春景之时,较之春花春草更具风姿,故谓其非花又不可。“也无人惜从教坠”,杨花非花,故当其飘坠之时,并无人怜之惜之,但一个也字,却隐然透露出抒情主人公对杨花的百般怜惜,虽无众人怜,我自怜惜之。主体(抒情主人公)之心灵在不经意间已经深深融入飘坠的杨花之中,“物”与“我”达成谐协。于是,“萦损柔肠”为伊,“困酣娇眼”因伊,“欲开还闭”是“我”也是伊。而“梦随风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