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0年春季学期-课程号: 0102021 2010年地球科学概论B期末考试题(A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判断对错(每题1分,共15分)(正确的画“” ,错误的画“” )1、地层层序律适用于正常层序近水平岩层的相对地质年代判别,但不适用于倾斜地层。( )2、通常,地震的震级和烈度为正相关关系,但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 )3、发育在砾岩中的剪节理通常绕过砾石,而张节理通常切割砾石。( )4、球形风化属于物理风化,而温差风化则属于物理、化学风化等综合作用的结果。( )5、地球两极的理论重力值比赤道的大。( )6、地质历史上,动物登陆的时间比植物晚,恐龙只生活在陆地而鱼类生活在海洋。( )7、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所有的生物和非生物的总和即为生态系统。( )8、冰川表面的碎屑物越多,则冰川的运动速度越快。( )9、北京地区的磁偏角约为西偏5.5,在进行磁偏角校正时,实际地理方位应减去该偏值。( )10、通常,矿物的结晶程度愈好其解理愈发育,如方解石、云母等。( )11、通常黄铁矿的硬度大于黄铜矿,而方解石的硬度小于磷灰石。( )12、重结晶作用只在变质作用中发生。( )13、干旱气候区湖泊化学沉积的先后顺序为卤化物、硫酸盐和碳酸盐。( )14、地球的中心为天球的球心,但不是地月系统的质量中心。( )15、多数金属矿产是内生成矿作用形成的,属于内力地质作用的范畴,作为非金属矿产的石灰岩、石墨、萤石等则属于表层地质作用的范畴。( )二、选择填空(每题2分,共30分;每题只有一个合适的答案,不选或多选均不得分)1、野外实习时,在虎峪 “老虎窝”附近见到沿石英砂岩层之间发育的浅成侵入岩属于( C )。A、酸性的花岗斑岩;B、中性的闪长玢岩;C、基性的辉绿玢岩;D、中性的正长斑岩。2、“在变质作用的温度、压力范围内,在原岩总体化学成分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原有矿物或矿物组合转变为新的矿物或矿物组合的作用”描述的概念是( B )。A、重结晶作用; B、变质结晶作用; C、交代作用;D、变质分异作用。3、一般只发育浅源地震而不发育中或深源地震的地区最有可能是( D )。A、板块碰撞带; B、俯冲带; C、大洋岛屿; D、大洋中脊轴部带。4、在地壳中,按克拉克值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四种元素是( D )。A、 FeOSiAl B、 OSiFeAlC、 SiOAlFe D、 OSiAlFe5、下列各种微地貌单元中由沉积作用形成的是( D )。A、风蚀柱;、波切台; 、河流阶地;、中碛堤。6、“粗-中粒鳞片粒状变晶结构”描述的岩石最有可能的是( B )。A、粗-中粒花岗岩; B、片麻岩; C、变质砂砾岩; D、千枚岩。7、河流侵蚀基准面下降,使河水的侵蚀能力增强的作用方式是( A )。A、下蚀作用; B、侧蚀作用; C、单向环流作用; D、双向环流作用。8、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B )A、虎峪实习区的地壳新构造或现代构造运动的特征主要以阶段性抬升为主;B、通常,细粒的基性侵入岩抗风化能力较细粒的石英砂岩强;C、石林、落水洞、溶蚀漏斗主要是由包气带水的剥蚀作用形成的;D、北半球中纬度陆地上,自北向南流动的低空大气通常形成顺时针旋转的气旋。9、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B )。A、现代,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的边界类型为碰撞型; B、现代,非洲板块和美洲板块的边界类型为离散型; C、现代,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边界类型为俯冲型;D、现代,非洲板块与阿拉伯板块的边界类型为平错型; 10、按现在矿产资源分类,金属金(Au)和银(Ag)属于( C )。A、黑色金属; B、有色金属; C、贵金属; D、稀有金属。11、在下列描述地球的物理性质中,不正确的是( C )。A、密度自地表向地心总体上逐渐增大; B、地温从常温层向下总体上是逐渐升高的;C、压力从地表向下总体上逐渐增大,在古登堡面附近达到最大,在向地心逐渐变小; D、重力自地表向下逐渐增大,在古登堡面附近达到最大,在向地心逐渐变小。12、主要由海水的密度差引起的海水运动方式为( C )。A、海浪; B、潮汐; C、洋流; D、浊流。13、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D )。A、2010年4月份的冰岛火山喷发是北美洲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的结果; B、大地水准面是由现代地球平均准平原面所构成并延伸通过高原的封闭曲面;C、通常,侵入岩多为斑状结构,熔岩多为中粗粒结构;D、发生月食的条件是日月相冲于黄道面与白道面交线上。14、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B )。A、“河流沉积的二元结构”是由平水期河床沉积与洪水期河漫滩沉积构成的。B、冰碛物与冲积物的主要区别是前者分选差、磨圆不好并发育大型交错层理;C、石英、云母、石膏属于矿物,煤、闪锌矿、矽卡岩、橄榄石有的不属于岩石;D、表层地质作用的规律是“削高填低”; 15、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A、风蚀作用的下限通常是潜水面。B、地震、滑坡、泥石流属于地质灾害,海啸、洪水、土壤流失、瘟疫则属于水圈灾害; C、一般变余结构的岩石的变质程度较变晶结构的低,如片岩的变质程度低于板岩;D、酸性岩浆的粘度比基性岩浆的粘度大,因此多为夏威夷型火山喷发; 三、阅读下面某地区地质图,并根据所给条件回答下列问题(30分)【说明:该题旨在考察学生对基本概念灵活运用、观察现象、分析、综合能力和基本技能以及解题思路,对于答案全面,思路正确者适当加分,但不超过本小题分值,对于答案不全面者根据其答题思路适当扣分】 1判别F1、F2的性质,并说明这两条断层构成何种断层组合? 答:F1、F2均为正断层(2分);这两条断层组合构造地堑(2分)。2、发育褶皱的基本类型及其核部、翼部地层,形成时代?古生界地层形成的褶皱在其横剖面形态分类(根据轴面、两翼产状)中属于何种类型? 答:(1)发育褶皱的基本类型及核部、翼部地层,褶皱的形成时代为:背斜一:核部地层为O1,翼部地层为O2、D等,形成于P之后,J之前(2分);背斜二:核部地层为J、翼部地层为K、N,形成于N之后(2分);向斜:核部地层为P、翼部地层为C、D等,形成于P之后,J之前(2分);(2)向斜为直立褶皱(1分);背斜为斜歪褶皱(1分)。3、花岗岩形成时代? 答:花岗岩形成时代为P之后,J之前(1分)。4、图中带、带最有可能发育什么地质现象? 答:带为接触变质带(晕)(1分);带为冷凝边(细粒边)(1分)。5、该区是否发育动力变质作用?若发育,说明其形成时代。答:发育动力变质作用,形成时代为P之后,J之前(2分,如有地质体作为时代亦可)。6、分析该地区发育的地层不整合接触关系类型、涉及的地层及其形成时代。答:(1)O1、O2与D、C、P为平行不整合接触,形成时间为O2之后,D之前(2分,如果答P之前者扣1分);(2)D、C、P与J、K为角度不整合,形成时间为P之后,J之前(2分,答错不得分);(3)J、K与N为平行不整合,形成时代为N之后(2分,答错不得分)。7、请按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简述该区的地壳运动过程及其产物。答:大致有如下地质事件发生,根据答题情况酌情给分(每一过程1分,共7分):(1)O1、O2时地壳下降,接受沉积,之后地壳抬升,遭受风化、剥蚀,D、C、P开始地壳有下降,接受沉积,使早古生代地层与晚古生代地层形成平行不整合接触;(2)P之后,发生NWSE向水平挤压运动,使古生代地层发生褶皱作用,形成背斜和向斜,地壳抬升,遭受风化和剥蚀;(3)之后,发生深成岩浆侵入作用,形成中粗粒花岗岩,同时围岩在接触带上发生接触变质作用;(4)之后,地壳运动,产生正断层,形成地堑正断层组合,同时发育动力变质作用;(5)地壳下降,接受J、K沉积,在J时发生火山喷发作用,形成凝灰岩和流纹岩;J、K与下伏地层形成角度不整合;(6)K之后地壳抬升,遭受风化剥蚀,形成风化壳;N开始地壳下降接受N沉积,使J、K与N发生平行不整合接触;(7)N之后本区由遭受一次构造运动(以水平挤压为主),使J、K、N地层发生宽缓的背斜。四、问答题(共25分;1、2题为必答题,3、4题任选一题回答,多答按顺序只给前3小题分数)1、以虎峪实习区发育的中元古界为例,论述滨、浅海沉积作用及产物。【说明:该题主要论述滨、浅海的沉积作用,以虎峪为例,旨在考察学生是否参加了野外实习以及观察、记忆和听讲情况,能回答出该区的中元古界主要岩性、层理特征及大致层序即可,但必须以此为例】答提要点:(1)虎峪实习区:该区的中元古界主要发育薄-厚层的石英砂岩、粉砂岩,白云岩、白云质灰岩,薄层泥岩(变质为板岩)等。其中,陆原碎屑岩的分选好,磨圆较好,层理发育且稳定,碎屑主要为石英,成分较单一,常州沟组下部发育双向交错层理等;碳酸盐岩层理稳定,多为厚层夹薄层泥岩等,反映沉积环境稳定。(2分)(2)滨浅海沉积作用: 海洋环境可分为滨海、浅海、半深海和深海。滨海沉积特征:滨海环境为高潮线和低潮线之间的海岸地带,主要为碎屑沉积和生物沉积,1)海滩沉积,主要由粗的碎屑构成,形成砾滩,砾石磨圆度高,扁圆形砾石往往具有定向排列的特点,即砾石长轴平行海岸,最大扁平面倾向海洋;由砂组成的海滩为沙滩,沙粒具有良好的分选型和磨圆度,成分单一,以石英为主,发育不对称波痕,内部发育交错层理;2)潮坪沉积:为宽阔平缓的海岸地带,一般只有高潮时海水才能到达该区域,海水动能小,只能搬运一些细小的砂、粘土等,沉积物层理发育,多为水平纹层,内部发育双向斜层理,在沉积物表面发育泥裂、波痕和虫迹等; 3)形成沙坝及沙嘴沉积和贝壳堤沉积等。(4分)浅海沉积:浅海为滨海一下至200米水深的大陆架区域,主要沉积为:1)浅海碎屑沉积:一般具有近岸沉积颗粒粗,远岸沉积颗粒细的特点,层理发育,成分单一,分选和磨圆都很好;2)浅海化学沉积:硅质沉积、碳酸盐沉积、铝、铁、锰及海绿石沉积、磷质沉积等;3)浅海的生物沉积:介壳灰岩和生物碎屑岩、生物礁。(4分)2、阐述大陆漂移说、板块构造说的基本思想、两者的联系与区别(至少两点),并说明大陆漂移说衰落和板块构造说兴起并被大多数地质学家承认的主要原因(至少两点)。(10分)答题要点:(1)两个假说的的基本思想为:大陆漂移说的基本思想:大陆漂移说是魏格纳提出并进行论证的,他认为较轻的硅铝质的大陆像一座座块状的冰山一样漂浮在较重的硅镁层之上,并在其上发生漂移;全世界的大陆在古生代晚期曾连接成一体,成为联合古陆或泛大陆,围绕大陆的为泛大洋。自中生代开始,泛大陆逐渐破裂、分离、漂移,形成现代海陆格局。(2分)板块构造的基本思想:固体地球上层在垂向上可分为上部的刚性岩石圈和下垫的塑性软流圈;岩石圈可划分为若干板块,它们在软流圈上作大规模的水平运动;板块内部相对稳定,板块边缘构造活动性很强烈;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全球岩石圈运动和演化的基本格局。(2分) (2)两者的联系主要为:1)两者都认为大陆或岩石圈能够发生发规模的水平运动;2)板块构造说既继承了大陆漂移说的主要思想,又不同于大陆漂移说。等(2分)两者的区别:1)大陆漂移说讲的是陆壳硅铝层在硅镁层上漂移,而板块构造说认为岩石圈板块在软流圈上漂移;2)大陆漂移说是魏格纳提出并进行论证的,主要从气候、地形、生物、岩石、构造在大西洋两岸的连续或衔接性等方面进行的,板块构造主要在大规模海洋调查基础上,取得了如磁异常条带、洋壳特征及年龄、贝尼奥夫地震带、转换断层等的新发现,为了解释这些成果,由多名地质学家、地球物理学家提出来的。等(2分)(3)衰败和兴起的原因:1)地球观的原因,当时以“固定论”统治地质界,大陆漂移说生不逢时,而板块构造说时期虽亦是“固定论”思想统治时期,但其主要证据是以前人们没有认识到或新发现的并用传统地质学理论无法解释,只能寻找新的假说解释这些新发现;2)大陆漂移说的前提出现错误,及讲的漂移时硅铝层在硅镁层上漂移,者在力学机制上是不能实现的,因此遭到地球物理学家们的强烈反对,而板块构造说中的板块是岩石圈的碎块,在软流层上运动,这在运动学和力学机制上似乎是何以理解和接受的。等(2分)3、简述“夷平面”的形成过程及所反映的构造运动意义。答:夷平面为原来的山地由表层地质作用“削高填低”形成准平原,之后地壳抬升,被表层地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2025年技术路径与政策实施效果评估报告
- 安全规范试题及答案
- 瑜伽课件培训方案范文
- 工业互联网平台射频识别(RFID)技术在智能工厂生产设备性能提升策略报告
- 法院执行普法培训课件
- 中国南水北调工程
- 《X射线诊断设备(第二类)注册技术审查》
- 中国剪纸英语教学课件
- 广西北海市银海区2025届八年级英语第二学期期中达标检测试题含答案
- 感恩教育班会
- 2025年北京昌平区东小口镇城市协管员招聘题库带答案分析
- 10kV供配电系统电气设备改造 投标方案
- 妇女儿童之家管理制度
- JG 121-2000施工升降机齿轮锥鼓形渐进式防坠安全器
- 2025山西大地环境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校园招聘1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城区2025届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
- 《防爆安全管理》课件
- 【课件】2024年全国I、II卷新高考读后续写+课件-2025届高三英语一轮复习
- 医保村医政策培训
- 邮政社招笔试考试历年真题及答案
- 《结缔组织病本》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