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结构概述.docx_第1页
计算机网络结构概述.docx_第2页
计算机网络结构概述.docx_第3页
计算机网络结构概述.docx_第4页
计算机网络结构概述.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3A 6070年代 我们也称计算机发展的第一个阶段3B 7080年代 计算机网络发展的第二的阶段3C 20世纪90年代中期计算机网络发展的第三阶段4二、网络通信的协议与标准4三、标准5四、网络设备6交换路由设备6安全设备7五、无线网络设备7六、网络拓扑结构8星型网络拓扑结构特点8网型网络拓扑结构(全网拓扑 部分网状拓扑)的特点8七、Cisco交换机8计算机网络结构概述 本章主要介绍了网络中的一些基本的概念(网络的定义、功能、网络协议、画网络拓扑图等)以及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之后了解了标准和协议的概念与区别,重点学习了IEEE(电子电气工程师学会)在1980年2月制定的IEEE802标准。802标准又分为802.3和802.11两种。然后又学习了常见的网络设备,它们分为互联设备,安全设备,无线网络设备等。在网络设备的基础上又了解了Cisco以及华为等交换路由生产厂商。最后在交换机命令行模式利用命令实现了用户模式、特权模式、全局配置模式、接口模式的转化,以及每个模式可以进行的基本操作。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就是两台或者多台计算机通过电缆(传输介质)和网络设备连接在一起,从而实现网络的功能信息交流和网络共享。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实现整个网络上的资源共享和用户间的信息交流,另外提高数据的处理能力(实现负载均衡)以及增加可靠性(每种资源可以放在不同的计算机上,防止单点失效)都是网络的功能。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A 6070年代 我们也称计算机发展的第一个阶段 在第一台计算机ENIAC(艾尼阿可)1946年诞生后计算机制造业飞速发展短短几十年大量计算机出现并投入使用,但是这个时候还没有计算机网络,计算机与计算机的通信只能靠手工网络很不方便。1969年美国军事机构用于军事研究的4台电脑连接起来,于是第一个计算机网络ARPANET网就诞生了。“阿帕网”采用了分组交换技术(将数据加以分割为每段数据加标识从而实现通信)当时的ARPPANET网只用于军事方面B 7080年代 计算机网络发展的第二的阶段随着ARPANET网的诞生计算机网络发展迅速。1974年提出了一个TCP/IP协议随着TCP/IP协议在80年代的研制成功NSFnet网也出现了,这种由美国科学家基金会创建NSFNET迅速扩大并且投入商业使用。(这个阶段的计算机网络客户终端使用的浏览器比较低级,它并没有把视频播放器以及音乐播放器嵌入到浏览的网页中)C 20世纪90年代中期计算机网络发展的第三阶段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计算机浏览网络资源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促使了WEB技术的诞生,在这个阶段Internet出现而WEB技术的使用更是将文本、视频、音频、有效的嵌合在一个网页中大大的提高了浏览的方便性当今世界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仍然不休不止, NGNNET是另我们期盼的下一代网络。二、网络通信的协议与标准了解了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我们知道了计算机通过网络通讯很方便,那么不同的主机之间是怎么实现信息交流的呢?当一台计算机向另一台计算机发送请求信号时另一台计算机是怎么理解的呢?和我们平时的交流一样计算机的交流也需要“语言”,标准和协议就可以简单的理解为计算机交流的语言。试想计算机网络在发展初期网络中的计算机比较少,比如两台主机之间的通讯,这时候我们需要一个协议。所以协议可以理解为计算机之间共同遵循的一个规则,但是不同的网段的通讯仅靠一个协议是实现不了的。这时候我们就要使用一个所有计算机都可以“理解”的一个标准。让所有计算机通讯。我们可以把协议和标准简单的理解为方言和普通话,方言就像协议一样只有少部分人听得懂,而普通话则可以在大范围使用。(协议的三要素:语法、语义、同步。)三、标准这些标准往往由一些北美组织制定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电子电气工程师学会(IEEE)IEEE802标准IEEE802.3 以太网标准IEEE802.3 标准:十兆位标准以太网标准,已基本淘汰。IEEE802.3u 标准:百兆位快速以太网标准,现已合并到IEEE802.3 标准中。IEEE802.3z 标准:光纤介质实现千兆位以太网标准。IEEE802.3ab 标准:双绞线实现千兆位以太网标准。IEEE802.3ae 标准:光纤介质实现万兆位以太网标准。IEEE802.3an 标准:双绞线实现万兆位以太网标准。IEEE802.11 无线局域网标准IEEE802.11a 标准:其载波频率为5GHz,通信速率最高可达54Mb/s,目前已不再使用。IEEE802.11b 标准:其载波频率为2.4GHz,通信速率最高可达11Mb/s。IEEE802.11g 标准:其载波频率为2.4GHz,通信速率最高可达54Mb/s。IEEE802.11n 标准:其载波频率为2.4GHz,通信速率最高可达600Mb/s。其中 IEEE802.11n 还在草案阶段。四、网络设备交换路由设备交换机路由器是两种主要的网络设备路由:顾名思义,路由就是指向链路的走向,它完成通讯过程中从一个点向另一个点的路径选择。路由器就是为数据包选择路径的设备。交换:在同网段中传输数据包不需要路由选择路径,交换的作用就是满足通讯两端的通讯要求利用手工或者自动的方式实现通讯。安全设备防火墙 主要用来防御来自网络内外的攻击,在内外网之间产生一道安全的屏障,保护我们的网络能够进行安全地内外通信(两个节点)。VPN通道 但是防火墙对Internet 上有黑客截获企业传递的关键业务数据却无能为力,这时我们就会使用VPN 设备对关键业务数据进行加密传输,建立一条穿越Internet 的虚拟专用通道,保障我们的关键业务数据不被非法用户窃取到。五、无线网络设备无线网络就是利用无线电波作为信息传输的介质构成的网络,与有线网络最大的区别在于传输介质,即利用无线电波取代网线。当网络环境不利于铺设物理线缆时,我们将组建无线网络来实现其网络的互连。六、网络拓扑结构星型网络拓扑结构特点易于网络扩展(只需增加一条线路即可);易于故障排查(一台主机发生故障并不会影响其他主机的通信,可以快速查找故障)。星型拓扑结构的缺点:中心节点压力大(中心节点发生故障,整个网络瘫痪);组网成本较高(需要大量网线)网型网络拓扑结构(全网拓扑 部分网状拓扑)的特点网状型拓扑结构的优点:可靠性高。网状型拓扑结构的缺点:成本高。七、Cisco交换机(1)交换机配置前的连接(物理连接)Console 口本地配置(超级终端)和CRT 软件远程配置(软件配置)。(2)Cisco 交换机的命令行模式用户模式 特权模式 全局配置模式 接口模式(3)交换机的基本配置查看命令?帮助、TAB 键、快捷键hostnamesh versionsh runsh startcopy run start 或wrerase start(4)其他参数设定(预配)enconf tno ip do lo 禁用DNS 解析功能logg con 开启日志功能lin con 0 进入控制台no exec-t 设置登录永不超时logg s 解决输入中断问题(5)配置IP 地址实现通信为设备配置 IP 地址:路由器配置在物理接口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