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案例故事35 陶行知四块糖的故事(转载).doc_第1页
经典案例故事35 陶行知四块糖的故事(转载).doc_第2页
经典案例故事35 陶行知四块糖的故事(转载).doc_第3页
经典案例故事35 陶行知四块糖的故事(转载).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经典案例故事35 陶行知四块糖的故事(转载) 有一天,校园里一个学生王友在打另一个学生。陶行知匆忙走过去喝住,然后,对王友说:“你下午三点钟到我办公室来!”下午三点钟,王友诚惶诚恐地来到他的办公室,准备接受严厉的惩罚。不料,陶行知竟微笑着迎上前去拉住他的手,亲切地让其坐到自己的身边,并从自己的口袋里掏出一块糖来。“让你三点到,你就准时到,说明你很遵守时间,这很好,”陶行知说:“这块糖就是对你的奖励。”王友接住糖,满脸疑惑。这时,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我了解过了,是他欺负女同学你才打他的。”陶行知将第二块糖轻轻地递过去,说:“这说明你很有正义感,也应该奖励。”当王友接住第二块糖时,疑惑的脸上开始有了笑容,眼睛里闪烁着一种喜悦的光芒。陶行知掏出第三快糖。“你很懂得尊重别人!”陶行知接着说:“当时你打架时,我走过去让你住手你就不打了,这很好嘛,我就喜欢你尊重别人这一点,也应该奖励。”王友接住第三块糖后,开始不好意思起来。他眼睛里的喜悦,渐渐被自责、后悔和羞愧所代替,面对这样的校长,他不得不垂下自己的头来。“打人毕竟是不对的,”王友低垂着头,小声表态说:“校长,我错了,我愿意向他道歉!”“好!”陶行知立即从衣袋里又掏出第四块糖,高兴地说:“我就知道你是一个知错能改的好学生,更应该奖励!”王友离开陶行知办公室时,眼睛里含满了感动的泪水,而陶行知的脸上,则始终是带着微笑的。【心灵感悟】善于找出学生的闪光点巧妙激励陶行知不愧是大师,处理打同学的王友也不同凡响,别出心裁。至今“四块糖”的故事已经成为教育经典,启发着千千万万教育工作者。首先,应该学习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打人,不管是什么理由,都是错误的。一般老师会训斥,会批评,会惩罚,而陶行知先生是找其闪光点。找出打人学生“遵守时间”“有正义感”“懂得尊重别人”“知错能改”四个闪光点,并且大力表扬。善于找寻学生的闪光点是其教育理念之一。学生都有特长,都有闪光点,班主任要善于挖掘、培植、扩大它!特别是对差生,一定要耐住性子,千方百计引导他们走上正规。有位老师说得好:“没有一个学生不想得到周围人的赞美和期待。这种赞美和期待,将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乃至成长都产生巨大作用。相反,一个学生如果听到的总是负面的评价,就会不自觉地自暴自弃。身为教师,我们要拿着放大镜给学生找优点,用扩音器给学生积极的评价。让每一个学生抬起头走路,这应成为班主任教师的追求。”(2007年1516期人民教育朱学界让学生抬起头走路)教育应该是温和的温馨的是其教育理念之二。陶行知先生对打人的王友始终是和善的,是“微笑”的,是“亲切”的。的确,教育应该是含情脉脉的,教育是塑造青少年美好心灵的工作。它决不等于必须进行生硬的毫无感情地说教,更不等于必须进行以人为敌的训斥。相反,它应该是含情脉脉的,应该是诗意浓浓的,给人一片关爱,给人一片温馨,给人一片希望;使沙漠变绿洲,使顽劣变聪明,使野蛮变文明。有很多时候,和风细雨的教育反而比雷霆万钧的方式更有力量。其次,应该学习陶行知先生的教育艺术。对打人的王友,不是斥责,而是表扬;不是处罚,而是奖励。他没有简单地对待打人的学生,不是简单地从大人的角度,严厉地指责了事,而是先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分析问题,与孩子达成共识,然后再契入教育。陶行知先生能够科学地对待打人的同学。面对犯错的学生,我们要向陶行知先生学习,不用粗暴与野蛮的态度急于去批判、挞伐、惩处,而冷静地对待,用爱心与智慧给学生一个走出错误与尴尬的台阶,呵护他的自尊,让他感受到教育的宽容与善良。须知,班主任能育出一棵参天大树,也能毁掉一棵幼苗。当孩子们犯了错误,有一丝的希望,也要尽万分的努力,要千方百计去教育、去拯救;要从孩子们的一生前途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千万不能图一时的痛快、一时的意气用事。须知,毁掉一棵幼苗,容易;把幼苗、尤其是病残的幼苗培植成参天大树,难。正因为难,更能显示一名班主任的职业道德与工作水平。由这则经典案例,我们可以想到这样一个问题要爱护犯错误的孩子:青少年思想幼稚,往往会因为一时是非不分、认识糊涂而干了错事,这在所难免,做师长的此时应该以宽大为怀,容许他们犯错误,并帮助他们改正错误,引导他们以此为戒,完美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