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工程复习题_第1页
基础工程复习题_第2页
基础工程复习题_第3页
基础工程复习题_第4页
基础工程复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以下不属于浅基础的基础型式是 d A 柱下条形基础 B 筏板基础 C 柱下独立基础 D 沉井 2 砌体承重结构的地基允许变形值是由下列哪个值来控制的 d A 沉降量 B 沉降差 C 倾斜 D 局部倾 斜 3 柱下独立基础发生冲切破坏是由于 a A 柱周边处基础高度不足 B 地基承载力不足 C 基底面积过小 D 基础材料抗 压强度不足 4 以下不受宽高比限制的基础型式是 d A 墙下混凝土条形基础 B 墙下条形砖基础 C 墙下毛石条形基础 D 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 5 根据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 2002 的承载力修正特征值公式 中的基础埋深 d 的确定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3 0 5 aakbdm ffbd A 一般自室外地面标高算起 B 在填方整平地区 只能自填土地面标高算起 C 一般自室内地面标高算起 D 对于地下室基础为条形基础的情况 应从室外地面标高算起 6 当新建筑物基础深于旧建筑物基础时 新 旧建筑物相邻基础之间应保持的距离不宜小 于两相邻基础地面高差的 b A 0 5 1 倍 B 1 2 倍 C 2 3 倍 D 3 4 倍 7 桩侧负摩阻力的产生 使桩的竖向承载力 b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有时增大 有时减小 8 在不出现负摩阻力的情况下 摩擦桩桩身轴力分布的特点之一是 a A 桩顶轴力最大 B 桩顶轴力最小 C 桩端轴力最大 D 桩身轴力为一常数 9 某中心受压矩形基础底面尺寸 传至设计标高处竖向轴压荷载 基础埋深 d lb F 地基土重度 地基净反力是 c j P A B C D FG lb F lb FG d lb F d lb 10 扩展基础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应小于 b A C15 B C20 C C25 D C30 11 一矩形基础短边 B 长边 L 在长边方向作用的偏心荷载为 F G 试问当基底最小 压应力等于零时 最大压应力等于 b A B BLGF BLGF 2 C D BLGF 3 BLGF 4 12 设置于深厚的软弱土层中 无较硬的土层作为桩端持力层 或桩端持力层虽然较坚硬 但桩的长径比很大的桩 可视为 a A 摩擦桩 B 端承桩 C 摩擦端承桩 D 端 承摩擦桩 13 关于建筑物基础埋置深度选择的叙述正确的是 b A 当地基中存在承压水时 可不考虑其对基础埋置深度的影响 B 靠近原有建筑物基础修建的新建筑物 其基础埋置深度宜小于原有建筑物基础埋深 C 当存在地下水时 基础应尽量埋在水位以下 D 如果在基础影响范围内有管道或坑沟等地下设施时 基础应放在它们的上面 14 桩身中性点处的摩擦力为 c A 正 B 负 C 0 15 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 GBJ112 87 规定 当膨胀土的自由膨胀率大于 c 时 应判定为膨胀土 A 20 B 30 C 40 D 50 16 在水泥土搅拌桩法中 形成水泥加固土体 水泥在其中应作为 b A 拌合剂 B 主固化剂 C 添加剂 D 溶剂 17 黄土地基湿陷等级是根据下述何种指标进行评价 c A 湿陷性系数和总湿陷量 B 湿陷性系数和计算自重湿陷量 C 总湿陷量和计算自重湿陷量 D 湿陷性系数 18 膨胀土的特性指标之一膨胀率是 b A 人工制备的烘干土 在水中增加的体积与原体积之比 B 在一定压力下 浸水膨胀稳定后 试样增加的高度与原高度之比 C 原状土在直线收缩阶段 含水量减少 1 的竖向线缩率 D 在一定压力下 烘干后减少高度与原有高度之比 19 可以认为 一般端承桩基础的竖向承载力与各单桩的竖向承载力之和的比值 c A 大于 1 B 小于 1 C 等于 1 D 等于 2 20 a 不存在冻胀问题 A 粗粒土 B 细粒土 C 粘性土 D 粉土 21 对无筋扩展基础要求基础台阶宽高比允许值是因为 d A 材料的抗压强度较高 B 限制基础底面宽度要求 C 地基承载力低 D 材料的抗弯抗拉强度较低 22 群桩基础中的单桩称为 d A 单桩基础 B 桩基 C 复合桩基 D 基 桩 23 在进行扩展基础基底面积的计算时 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效应组合应该采用 b A 基本组合 B 标准组合 C 准永久组合 D 短期效应组合 24 对于四层框架结构 地基表层土存在 4m 厚的 硬壳层 其下卧层土的承载力明显 低于 硬壳层 承载力 下列基础形式中较为合适的是 c A 混凝土柱下独立基础 B 灰土基础 C 钢筋混凝土柱下独立基础 D 砖基础 25 减轻不均匀沉降的措施中 不属于建筑措施的是 d A 建筑物体型力求简单 B 控制建筑物长高比 C 设置沉降缝 D 设置圈梁 26 对三桩的三角形独立承台配筋说法错误的是 b A 钢筋均通常配置 B 当尺寸超过 2 5m 的时候 钢筋交错布置 C 三桩承台最里面的三根钢筋围成的三角形应在柱截面范围之内 D 钢筋应按三角形承台三向板带方向均匀布置 27 采用砂石桩处理地基 砂石桩孔位宜采用的布置形式为 d A 长方形 B 等腰梯形 C 梅花形 D 等边三角 形 28 砂井或塑料排水板的作用是 a A 预压荷载下的排水通道 B 提供复合模量 C 起竖向增强体的作用 D 形成复合地基 填空题 1 计算基础高度和内力时 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效应组合 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 效应的基本组合 2 单桩竖向承载力的确定 取决于桩身的材料强度与地基土对桩身的支撑能力两个方面 3 桩基承台厚度应满足柱对承台的冲切和基桩对承台的冲切承载力要求 4 按湿陷系数可将黄土分为湿陷性黄土和非湿陷性黄土 5 膨胀土显著的特点是遇水膨胀和失水收缩 6 在上部结构 基础和地基三者作用分析中 地基的刚度起主导作用 多选题 1 关于倒梁法的适用条件 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 BCD A 上部结构为柔性结构 B 上部结构刚度较好 荷载分布均匀 C 基础梁接近于刚性梁 梁的高度大于柱距的 1 6 D 地基土较均匀 2 下列桩型中 哪些是属于非挤土桩 BE A 沉管灌注桩 B 钻孔灌注桩 C 木桩 D 钢管桩 E 挖孔桩 3 影响单桩水平承载力的主要因素包括 ABC A 桩身刚度和强度 B 桩侧土质条件 C 桩顶约束条件 D 桩 的施工方法 4 红粘土的工程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CD A 高塑性 B 低孔隙比 C 土层的不均匀性 D 土体结构的裂隙性 E 高压缩性 F 湿陷性 5 下列属于深基础的是 BC A 片筏基础 B 地下连续墙 C 沉井基础 D 无 筋基础 判断题 1 地基承载力验算时 软弱下卧层顶面处附加应力的计算常采用角点法 2 计算软弱下卧层的承载力修正特征值时 仅需作深度修正 3 地下水位下降有可能对端承型桩产生负摩阻力 4 由偏心受压基础的地基承载力条件 可得偏心荷载基础的地基承载力可提 max 1 2 a pf 高 20 的结论 5 土粒中蒙脱石含量越多 土的湿陷性越强 名词解释 刚性基础 抗压能力很大 抗拉 抗弯和抗剪的能力很弱的基础称为刚性基础 如砖基础 三合土基础 灰土基础 混凝土基础等 柔性基础 地基 深基础 桩侧负摩阻力 当土层相对于桩侧向下位移时 产生于桩侧的向下的摩阻力称为桩侧负摩 阻力 倾斜 基础倾斜方向两端点的沉降差与其距离的比值 膨胀土 土中粘粒主要由亲水性矿物组成且具有吸水膨胀 失水收缩特性的粘性土 问答题 何谓基础的埋置深度 影响基础埋深的因素有哪些 答 基础的埋置深度是指基础底面到天然地面的垂直距离 影响基础埋深的因素很多 主 要有 建筑物的建筑结构条件和场地环境条件 工程地质 水文地质 地基土冻融条件等 应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后加以确定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的设计包括哪些内容 1 选择基础的材料 类型 进行基础平面布置 2 选择基础的埋置深度 3 确定地 基承载力设计值 4 确定基础的底面尺寸 5 必要时进行地基变形与稳定性验算 6 进行基础结构设计 7 绘制基础施工图 提出施工说明 3 为减小建筑物不均匀沉降危害在建筑上 结构上 施工上应考虑采取哪些措施 4 什么是复合桩基 什么是复合地基 二者有什么不同 答 桩基在荷载作用下 由桩和承台底地基土共同承担荷载 就是复合桩基 复合地基是 指由竖向增强体和其周围地基土共同承担上部荷载并协调变形的人工地基 复合桩基属于 基础范畴 而复合地基属于地基范畴 5 何谓基础的埋置深度 影响基础埋深的因素有哪些 6 简要介绍土岩组合地基的工程特性 土岩组合地基的工程特性主要有以下几点 1 下卧基岩表面坡度较大 2 石芽密布并有出露地基 3 大块孤石地基 7 简要介绍软土的工程特性 高压缩性 强度低 渗透性小 具有显著的结构性 许多软土属高灵敏度土 具有明显的流变性 8 高层建筑经常有主楼和裙房 主楼往往比较高 荷载也大 如从沉降考虑 应先施工哪 一部分比较合理 为什么 应先施工主楼 因为主楼荷载大 使地基土产生较大沉降 这种沉降一般在两个月后能完成 80 左右 等 主楼沉降基本完成后 再施工荷载较小的裙房 则可减小与主楼的不均匀沉降 9 什么是复合桩基 什么是复合地基 二者有什么不同 桩基在荷载作用下 由桩和承台底地基土共同承担荷载 就是复合桩基 复合地基是指由 竖向增强体和其周围地基土共同承担上部荷载并协调变形的人工地基 复合桩基属于基础 范畴 而复合地基属于地基范畴 浅基础有哪些类型和特点 计算题 某厂房柱断面 600mm 400mm 基础受竖向荷载标准值 FK 780kN 力矩标准值 120kN m 水平荷载标准值 H 40kN 作用点位置在 0 000 处 地基土层剖面如图 3 3 所示 基础埋置深度 1 8 m 试设计柱下无筋扩展基础 0 00 人工填土 17 0kN m3 1 80m 粉质粘土 ds 2 72 19 1kN m3 w 24 wL 30 wp 22 fak 210kPa 图 3 3 例 3 1 图 1 解 1 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深度修正 持力层为粉质粘土层 IL 0 33 2130 2124 pl p ww ww e 1 0 775 19 10 24 0 1 72 2 1 1 ws wd 查表 2 6 得知 b 0 3 d 1 6 先考虑深度修正 fa fak d m d 0 5 210 1 6 17 1 8 0 5 245kPa 2 先按中心荷载作用计算基础底面积 A0 3 73m2 8 120245 780 df F Ga k 扩大至 A 1 3A0 4 85m2 取 l 1 5b 则 b 1 8m 5 1 85 4 5 1 A l 2 7m 3 地基承载力验算 基础宽度小于 3m 不必再进行宽度修正 基底压力平均值 pk 20 1 8 196kPa 8 17 2 780 d lb F G k 基底压力最大值为 kPa 108 284 88196 8 17 2 6 8 140120 196 2 max min W M pp K k k k 1 2fa 294kPa 由结果可知 pk fa pkmax 1 2fa满足要求 4 基础剖面设计 基础材料选用 C15 混凝土 查表 3 1 台阶宽 高比允许值 1 1 0 则基础高度 h l l0 2 2 7 0 6 2 1 05m 做成 3 个台阶 长度方向每阶宽 350mm 宽度方向取每阶宽 233 3mm 基础剖面尺寸见图 3 4 750350350350 1800 1050600 750350350350 1800 400 3 350 地面 700700 1050 3 233 3 图 3 4 例 3 1 图 2 基础剖面尺寸 某办公楼为砖混承重结构 拟采用钢筋混凝土墙下条形基础 外墙厚为 370mm 上部结构 传至 0 000 处的荷载标准值为 Fk 220kN m Mk 45kN m m 荷载基本值为 F 250kN m M 63kN m m 基础埋深 1 92m 从室内地面算起 地基持力层承载力修正 特征值 fa 158kPa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20 fc 9 6N mm2 钢筋采用 HPB235 级钢筋 fy 210N mm2 试设计该外墙基础 解 求基础底面宽度 b 基础平均埋深 d 1 92 2 0 45 2 1 7m 基础底面宽度 b 1 77m df F G k 7 120158 220 初选 b 1 3 1 77 2 3m 地基承载力验算 pkmax b GF kk 2 6 b Mk 3 2 3 27 120220 2 3 2 456 129 7 51 0 180 7 kPa Fl 基础高度满足要求 选用锥形基础 基础剖面如图 3 15 所示 3 基础底板配筋计算 由图 3 8 所示 验算截面 I I II II 均应选在柱边缘处 则 b l0 600mm a b0 400mm 370 100 200 150 0 450 14 110 8 250 0 000 2300 1470 50 50 M F 图 3 9 例 3 3 图 截面 至基底边缘最大反力处的距离 a1 2700 600 2 1050mm 2 1 0 ll 截面处 pjI pjmax a1 237 3 237 3 100 1 1 05 2 7 183 9kPa l pp jjminmax MI bpPppaba jIjjIj 2 12 1 maxmax1 2 1 052 2 1 8 0 4 237 3 183 9 237 3 183 9 1 8 12 1 163 7kN m 截面处 M 2 48 1 minmax 121 jj ppbbab 1 100 3 237 6 07 22 4 08 1 48 1 2 82 7kN m 选取钢筋等级为 HPB235 级 则 fy 210MPa AsI 1664 6mm2 5202109 0 10 6 163 6 则基础长边方向选取 14 170 AsI 1692 9mm2 AsII 868mm2 2 6 16520 2109 0 10 7 82 基础短边方向由构造要求选取 10 200mm AsII 1099mm2 钢筋布置如图 3 15 所示 2430 2700 2430 1800 200 600 10 200 14 170 14 170 10 200 1800 5050 图 3 15 例 3 4 图 某柱下独立建筑桩基 采用 400 400mm 预制桩 桩长 16m 建筑桩基设计等级为乙级 传至地表的竖向荷载标准值为 Fk 4400kN Mky 800kN m 其余计算条件见图所示 试 验算基桩的承载力是否满足要求 解 基础为偏心荷载作用的桩基础 承台面积为 A 3 4 12m2 承台底面距地面的埋置 深度为 1 5m d 1 基桩顶荷载标准值计算 kN n dAF n GF N Gkkk K 793 6 5 112204400 kN x xM n GF N N i kkk k k 660 926 133793 5 14 5 1800 793 22 max min max 2 复合基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计算 按规范推荐的经验参数法计算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桩周长 u 0 4 4 1 6m 桩截面面积 Ap 0 42 0 16m2 软土层 粘土层和细砂层桩极限 侧阻力标准值分别为 qsk 25kPa 60kPa 60kPa 细砂层中桩端极限端阻力 qpk 4200kPa 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为 pkpskiipkskuk qAqluQQQ 1 6 25 11 0 60 4 0 60 1 0 0 16 4200 1592kN 复合基桩承载力特征值计算时考虑承台效应 cakc uk cakca Af Q AfRR 2 承台效应系数 c查表 m Bc l 3 0 16 0 19 sa d 1 41 0 4 3 53 查表 4 11 得 c41 1 6 12 n A sa 取 0 15 对于预制桩还应乘以 0 7 即 c取 0 15 0 7 0 105 2 84 1 6 16 0 612 m n nAA A p c kNAf Q R cakc uk 81184 1 80105 0 2 1592 2 3 桩基承载力验算 Nk 793kN R 811 kN Nkmax 926kN 1 2R 974kN 承载力满足要求 某框架结构办公楼 采用柱下独立桩基础 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 直径为 600mm 桩长 20m 单桩现场载荷试验测得其极限承载力为 Quk 2600kN 建筑桩基设计等级为乙级 承台底面标高位 1 8m 室内地面标高 0 000 传至地表 0 000 处的竖向荷载标准值为 Fk 6100kN Mky 400kN m 竖向荷载基本组合值为 F 7000kN My 500kN m 承台底 土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ak 120kPa 承台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25 ft 1 27N mm2 钢筋 强度等级选用 HRB335 级钢筋 ft 300N mm2 承台下做 100mm 厚度的 C10 素混凝土垫 层 试进行桩基础设计 600 600 11001100 600 60011001100600 3400 3400 600 x y 600 例图4 1800 0 000 解 1 桩数的确定和布置 初步确定时 取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为 kN Q R uk a 1300 2 2600 2 考虑偏心作用 桩数 n 1 2 1 2 5 0 取桩数为 5 根 考虑最小桩间距 a k R F 1300 5400 2 5d 1 5m 的要求 采用如图 4 44 所示布桩形式 满足最小桩间距要求 2 复合基桩承载力验算 承台底面面积为 A 3 4 3 4 11 56m2 基桩桩端荷载标准值 kN n dAF n GF N Gkkk K 1304 5 8 16 11206100 kN x xM n GF N N i yk kk k k 1213 1395 91 1304 1 1 4 1 1 400 1304 2 2 max min max 复合基桩承载力特征值计算时考虑承台效应 cakc uk cakca Af Q AfRR 2 承台效应系数 c查表 4 11 m Bc l 3 0 20 0 15 sa d 1 52 0 6 2 5 查表 4 得52 1 5 6 11 n A sa c取 0 12 2 2 2 5 12 0 5 6 11 m n nAA A p c kNAf Q R cakc uk 13322 212012 0 2 2600 2 桩基承载力验算 Nk 1304kN R 1332kN Nkmax 1395kN 1 2R 1598kN 承载力满足要求 3 承台计算 1 冲切承载力验算 初步设承台高度为 h 1000mm 承台下设置垫层时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取 40mm 承台有 效高度为 h0 1000 40 960mm 1 柱冲切承载力验算 对于 800 h0 Fl 5600 kN 满足要求 2 角桩冲切承载力验算 桩顶净反力如下 kN kN x xM n F N i y 1286 1514 1141400 1 14 1 1500 5 7000 22 max min max 600 11001100 600 60011001100600 3400 3400 x y 600 600 11001100 600 3400 y 图 4 46 例 4 2 图 2 冲切验算示意图 a1x a1y 1100 240 300 560mm c1 c2 900mm 1x 1y a1x h0 a1y h0 560 960 0 583 715 0 2 0583 0 56 0 2 0 56 0 1 11 x yx 0 1 11 1 21 22 hf a c a c thp x y y x 2 900 560 2 0 98 1 27 960 2820 103N 2820kN 1514kN 满足要求 max N 2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验算 作用于斜截面上的剪力为 V 2Nmax 2 1514 3028 kN ax h0 560 960 0 583955 0 960 800 800 4 1 4 1 0 h hs 105 1 1 583 0 75 1 1 75 1 0 955 1 105 1 27 3 4 960 4374 kN V 3028 kN 满足要求 3 抗弯验算 配筋计算 各桩对垂直于 y 轴和 x 轴方向截面的弯距设计值分别为 iiy xNM 2 1514 1 1 0 24 2604kN m iix yNM 1514 1286 1 1 0 24 2408kN m 沿 x 方向布设的钢筋截面面积为 2 6 0 10046 300 960 9 0 10 2604 9 0 mm fh M y y 基础配筋间距一般在 100 200mm 之间 若取间距 120mm 则实际配筋 28 22 As 10643mm2 沿 y 方向布设的钢筋截面面积为 2 6 0 9398 300 2 22960 9 0 102408 2 9 0 mm fdh M yg x 取间距 130mm 则实际配筋 26 22 As 9883mm2 1 某柱下独立基础的底面尺寸 作用在基础上的荷载标准组合为mmbl4 22 3 其它参数见图 1 试验算基础底面尺kNFk1450 mkNMk 180kNVk26 寸是否满足承载力要求 地基附加应力扩散角取 0 23 解 1 持力层地基承载力验算 基底以上土的加权平均容重 2 67 14 6 02 1 6 0 10 6 19 2 12 17 mkN h h i ii m 求修正后的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 5 0 3 dbff mdbaka kPa51 226 5 08 1 67 146 10196 基础及回填上重 dAG Gk kPa40 2304 22 3 6 0102 120 偏心距 m l m GF M e kk k k 533 0 6 12 0 40 2301450 8 026180 即 满足要求 0 min k p 平均基底压力 a kk k fkPa A GF p 80 218 4 22 3 40 2301450 满足要求 kPafkPa l e A GF p a kkk k 81 2712 103 268 2 3 12 0 6 1 80 218 6 1 max 3 分 满足要求 2 软弱下卧层承载力验算 软弱下卧层顶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容重 2 50 11 6 32 1 6 3 10 6 19 2 1 2 17 mkN h h i ii m 淤泥的宽度修正系数取 0 深度修正系数取 1 则软弱下卧层承载力特征值 kPadff mdakaz 45 134 5 08 4 5 110 185 5 0 软弱下卧层顶面处土的自重应力 kPahi icz 2 556 3 10 6 19 2 1 2 17 软弱下卧层顶面处土的附加应力 kPa z 98 51 23tan324 2 23tan322 3 4 22 3 8 167 1480 218 00 满足要求 kPafkPa azzcz 45 13418 10798 51 2 55 2 某柱下承台埋深 1 5m 承台下设置了 5 根灌注桩 承台平面布置如图 2 所示 框架柱 作用在地面处的荷载标准值为 Fk 3700kN Mk 1400kN m 沿承台长边方向作用 Hk 350kN 已知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Ra 1000kN 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 RHa 150kN 试验算单桩承载力是否满足要求 解 基桩承载力验算 承台自重及承台上土自重 kNAdG Gk 5 3065 164 2 87 3 20 桩顶竖向承载力验算 kNRkN n GF Q a kk k 1000 3 801 5 5 3063700 kNRkN x xdHM QQ a i kk k 12002 1 1 1132 455 1 4 455 1 5 13501400 3 801 22 max max 满足要求 基桩桩顶水平承载力验算 kNRkN n H H Ha k ik 15070 5 350 满足要求 3 某厂房柱下矩形基础 上部竖向荷载重 弯矩 水平力kNFk2400 mkNMk 850 基础埋深 2 0m 如图 1 所示 地基土为粉质粘土 其承kNQk60 3 5 18mkN 载力特征值为kPa 基底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 试确定基础底2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