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 吉利并购沃尔沃后的财务风险分析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2012 届资本运作期末学业论文论文题目: 吉利并购沃尔沃后的的财务风险分析 学生姓名: 吴琴 所在学院: 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 专 业: 财务管理 学 号: 40902105 指导教师: 张蓓老师 2012 年7 月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原创性及知识产权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取得的成果。对本论文(设计)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因本毕业论文(设计)引起的法律结果完全由本人承担。本毕业论文(设计)成果归西南财经大学所有。特此声明。毕业论文(设计)作者签名:吴琴作者专业:财务管理作者学号:40902105_2012_年_7_月_2_日目录摘要4Abstract5一 导论6(一)选题的背景61.国际背景62.国内背景6(二)选题的目的和意义7二 财务风险概述8三 吉利并购沃尔沃的财务风险分析11(一).我国海外并购现状11(二)吉利概述13(三).并购过程回顾13(四)财务风险分析141.偿债风险142流动性风险153.运营风险16四 防范措施18 (一)偿债风险防范19(二)流动性风险防范19(三)运营风险防范20五 总结23参考文献24摘要目前,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逐渐平复,世界经济开始步入复苏轨道。但是,在全球范围内,不稳定因素还有很多。在全球的经济变幻莫测的情况下,在市场规律的作用下,伴随着竞争日趋白热化,企业间的并购活动日益频繁,规模也越来越大,巨额的并购交易增多。企业并购是高风险经营活动,风险贯穿于整个并购活动的始终,其中财务风险是企业并购成功与否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本文主要是从吉利收购沃尔沃入手,分析吉利面临的财务风险,进而提出切实可行的策略,走出中国汽车一条跨国并购成功之路。关键词:吉利并购沃尔沃, 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AbstractAt present, the financial crisis sweeping the globe began to calm down the world economy began to track to recovery. However, on a global scale, factors of instability, there are many. In the case of the vagaries of the global economy, the role of the laws of the market, accompanied by intensified competition,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among enterprises become increasingly frequent, and are becoming ever larger, the huge increase in M & A transactions.The enterprise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yes the high-risk business activities, risk runs through the Yu the has always been of the the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the activities of as a whole, of which financial risk is a the the the an important effects of factors that are measured in M & A success or failure of in a enterprise are. Therefore, this is the start from Volvo, Geely bought Geely financial risks faced by the M & A mode of Tunxiang, and then propose a practical strategy, out of the car a cross-border M & A road to success.Key words :Geely merger Volvo,Financial risk , Preventive measures 一 导论(一)选题的背景.国际背景目前,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逐渐平复,世界经济开始步入复苏轨道。但是,在全球范围内,不稳定因素还有很多。比如石油价格居高不下,政治冲突时有发生,政局动荡不安,世界范围内的物价持续上涨等。可以说,全球的经济是变幻莫测的。在市场规律的作用下,伴随着竞争日趋白热化,企业间的并购活动日益频繁,规模也越来越大,巨额的并购交易增多。2.国内背景随着中国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再加上众多的人口,使得中国的汽车市场发展空间巨大。近年来,我国轿车市场产销量迅猛增长,随着市场环境的急剧变化,面临着重组和整合的压力,企业利润不断下降。迫使轿车企业不断地适应市场变化,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从而获得长足发展。对于我国的轿车生产企业来讲,获得自主知识产权、先进管理经验及生产技术,生产出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提高企业竞争及生存能力成为首要目标。国内汽车企业为了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开始寻求新的出路来创造自身独特的差异化以保持其竞争优势,其中对国外知名汽车品牌的跨国并购及技术、资源合作成为国内车企首选的主要方式。之前一直默默无闻的中国汽车企业近年来对国外车企及品牌的收购开始逐渐增多,比如上海汽车对韩国双龙及英国罗孚汽车的收购、北京汽车收购英国萨博、吉利收购沃尔沃轿车等。Dealogic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并购交易的数量有着非常显著的提升,特别是10亿以上的交易,2010年达到32笔。而2008年和2009年分别是18笔和20笔。中国并购交易在全球交易中所占的份额已接近10%,交易额达到2360亿美元,从单一国家来说,仅次于美国。从区域发展的角度来看,对亚太地区来说,中国市场毫无疑问是亚洲最大的并购交易市场,在2010年占了整个亚洲并购交易总额的23%。3. 双方企业自身发展的资源瓶颈产生了并购需求作为一家民营汽车制造商,吉利在中国中低端汽车市场占有一席之地,销量与利润逐年攀升,但由于品牌认同度的限制,一直难以跻身高端车市场。此时,收购一个国际化的品牌是吉利开辟新市场的最好选择。同时,由于受研发能力的限制,仅依靠吉利自身的研发,短期内难以达到欧美严苛的安全、技术、环保标准,海外业务无法取得突破性进展。为了解决品牌与技术的瓶颈效应,收购沃尔沃不失为一条捷径。与此同时,沃尔沃自被福特收购后,其全球豪华车的市场份额一路下滑,自2005年起更是连续5年亏损,金融危机后亏损加剧,2008年亏损达14.65亿美元,2009年亏损为6.53亿美元,销量也逐年下滑,经营状况恶化令其不得不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裁员,市场瓶颈严重制约着沃尔沃的发展。沃尔沃2009年全球销量同比下降10.6%的同时,其中国销量却同比增长了88%,中国市场的权重明显上升,拓展中国市场成为沃尔沃突破发展瓶颈的优先选择。(二)选题的目的和意义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 18 亿美元并购福特旗下沃尔沃 ( Volvo) 轿车公司 100% 的股权以及相关资产 ( 包括知识产权、生产线、供应商体系等 ) 2010 年 8 月2 日完成交割。这是一宗典型的 “蛇吞象 ”并购案。这是中国史上最大的汽车产业跨国并购案,这也标志着世界汽车产业新格局的出现。跨国并购存在巨大风险,成功率通常只有 20 30% 左右。一个仅有 12 年汽车制造历史的中国民营企业并购后能否经营好沃尔沃这样具有 82 年汽车制造历史的世界级品牌? 文章首先通过吉利收购沃尔沃前后的财务指标分析收购后所面临的财务风险,进而提出切实可行的策略,为吉利的发展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二 财务风险概述对于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定义,国内许多学者都进行了研究。杜攀认为,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主要指并购对资金的需求而造成的筹资和资本结构风。屠巧平认为,财务风险是由于公司采取举债的方式筹集资本而产生的公可能丧失偿债能力的风险和股东收益的可变性。赵宪武认为,企业并购风险是指并购融资以及资本结构改变所引起的财务危机,甚至导致破产的能性;同时,并购导致股东权益的波动性增大也是财务风险的一种表现形。杰弗里C胡克认为,财务风险是由于通过借债为收购融资而制约了买主经营融资并同时偿债的能力引起的,“财务风险由用以为交易融资的负债数和将要由购买方承担的目标企业的债务数额等因素决定”。根据上述定义,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可以概括为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为并购融资或因兼并背负债务,而使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从风险结果看,这的确概括了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最核心部分,即“由融资决策引起的偿债风险”。但从风险来源来看,融资决策并不是引起财务风险的惟一原因,因为,在企业并购活动中,与财务结果有关的决策行为还包括定价决策和支付决策。1、企业并购是一种投资行为,然后才是一种融资行为,投资和融资决策共同影响着并购后的企业财务状况;2、企业并购是一种特殊的投资行为,从策划设计到交易完成,各种价值因素并不能马上在短期财务指标上得到体现,而必须经过一定的整合和运营期,才能实现价值目标;3、企业并购的价值目标下限也决不仅仅是保证没有债务上的风险,而是要获取一种远远超过债务范畴的价值预期目标,实现价值增值。因此,如果仅用融资风险作为衡量财务风险的标准,在一定意义上降低了并购的价值动机。从公司理财的角度看,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还应该包括由于并购而涉及的各项财务活动引起的企业财务状况恶化或财务成果损失的不确定性。因此,根据以上观点,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可以认为是指由于并购定价、融资、支付等各项财务决策所引起的企业财务状况恶化或财务成果损失的不确定性,是并购价值预期与价值实现严重负偏离而导致的企业财务困境和财务危机。 衡量与防范企业的财务风险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而财务风险的衡量又是重中之重。企业只要能够正确的衡量出其所承担的财务风险,才能够利用合适的防范措施去降低财务风险的影响,减少财务风险给企业带来的损失。 不合理的财务结构或者资本结构、不恰当的融资方式等因素都可能会造成企业偿债能力的丧失,从而导致企业整体收益率的下降, 最终甚至有可能会使企业破产清算。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企业财务风险。一般来讲,企业资本结构中债务资本所占比例越大, 企业的财务风险就越大;反之,财务风险则越小。人们一般认为,企业财务风险的大小直接影响到企业运营资本的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越来流动性和企业的经济效益。随之而来的是不断增强的市场竞争。企业要想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发展,举债经营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手段。企业用得合适能够带来可观的财务杠杆收益。但是负债过度的话,企业也会遭受大量财务杠杆损失。三 吉利并购沃尔沃的财务风险分析(一). 中国汽车企业海外并购的现状目前汽车行业景气指数走势已经逐渐回落,预警指数也恢复到稳定区域,说明由于政府的调控和汽车行业内部市场调节的作用,前些年出现的行业发展偏快的问题已得到控制。但与此同时,行业中出现了“俩头堵”的怪现象。一方面,由于钢材、铝材等生产原料价格增长而使得生产成本增加,另一方面,汽车出厂价格和销售价格又持续走低,所谓“暴力”行业利润空间受到双重挤压,使得行业走势仍具下滑趋势。近年来一些人极力提倡世界汽车工业的所谓“6+3”发展格局,强调汽车工业的大规模生产特点,使起步较晚的中国汽车产业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必然成为依附型产业,认为中国不必搞自主的汽车产业。 1.中国汽车企业海外并购破釜沉舟中国汽车业海外并购有破产抄底的成功案例 :上汽收购 MG 破产资产是一个成功案例,而且相当合算。2004 年,上汽以6700万英镑购入罗孚 75、25 两款车型和全系列发动机的知识产权,南汽以5300万英镑收购了罗孚和发动机生产分部,之后上汽南汽合并。收购清单包括 MG 和奥思丁品牌、四个整车平台的生产技术和设备、三个系列发动机、整套先进的发动机研发设施。凭借 M的技术和多款车型平台,上汽成功打造了荣威品牌,销量稳步增长,品牌溢价堪比合资车厂,是中国汽车自主品牌中最成功的模式。 但是,上汽收购双龙汽车极有可能血本无归。上汽于 2004 年出资 5900 亿韩元合人民币41亿人民币),收购双龙48.92的股权 ;而后增股至 51.3%。2008年双龙销量大幅度下滑,资金链断裂,上汽和双龙工会就重组计划谈判破裂,上汽不愿再注入资金,2009 年初双龙申请“回生”。 吉利为提升品牌收购英国锰铜,其效果还有待市场检验。2006年10月,吉利汽车、上海华普与英国锰铜控股公司(MBH)合资生产英伦帝华品牌出租车,在上海华普生产 TX4 伦敦出租车。按照协议,吉利汽车将在合资中占 51% 的股份,华普汽车占 1%,英国锰铜控股占48%,中方将以占股 52% 的比例成为这家合资公司的控股方。2.中国汽车企业海外并购频率提高从上汽收购双龙,到南汽收购罗孚,再到北汽收购萨博,及至吉利收购沃尔沃,中国汽车企业海外并购行动不断升级,收购品牌价值越来越大。 博鳌亚洲论坛专家分析认为,中国企业通过兼并收购海外资产,能实现快速扩大销售量规模,从而缩小与世界级汽车集团的差距,降低进入海外市场的门槛和难度,同时利用被并购对象已建立的海外销售渠道和客户群体,获得更多海外市场份额,获得知名度更高的品牌,更先进的技术。因此对中国汽车企业而言,跨国“百万辆”销售关口后,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都将进一步提升。积极进行海外并购有利于提升中国汽车企业参与全球分工与合作的档次,在国际竞争中提升本国汽车产业发展水平和产业竞争力,最终实现在全球竞争中的可持续发展。(二)吉利概述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是中国汽车行业十强企业。1997年进入轿车领域以来,凭借灵活的经营机制和持续的自主创新,取得了快速的发展,现资产总值超过1000亿元(含沃尔沃),连续九年进入中国企业500强,连续七年进入中国汽车行业十强,被评为首批国家创新型企业和国家汽车整车出口基地企业。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总部设在杭州,在浙江临海、宁波、路桥和上海、兰州、湘潭、济南、成都等地建有汽车整车和动力总成制造基地,在澳大利亚拥有DSI自动变速器研发中心和生产厂。现有帝豪、全球鹰、英伦等三大品牌30多款整车产品,拥有1.0L-2.4L全系列发动机及相匹配的手动/自动变速器。(三).并购过程回顾吉利从2002年开始就已经关注沃尔沃了,正式跟福特进行沟通也将近 年多,2008 年底,吉利首次向福特提交竞购建议书,这份花了整整一年时间精心制作的建议书给福特留下了良好的第一印象。2009年 10月 28 日,福特宣布吉利成为沃尔沃的首选竞购方。此次收购吉利获得了沃尔沃100%的股权的同时也将沃尔沃的一个高端品牌9个系列的产品(沃尔沃在全球范围内销售的车型)3个车型平台(紧凑型轿车大中型升级版本)核心知识产权的使用权全球的销售和服务网络境外工厂和研发人员供应商体系和福特的技术支持。2010年3月28日,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和福特汽车公司签署了股权收购协议,吉利以18亿美元收购沃尔沃 100%股权。除了股权收购,还涉及了沃尔沃、吉利和福特三方之间在知识产权、零部件供应和研发方面达成的重要条款。2010 年8月2日,吉利董事长李书福和福特首席财务官刘易斯布思在英国伦敦共同出席交割仪式,至此,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已经完成对福特汽车公司旗下沃尔沃汽车公司的全部股权收购。(三)财务风险分析吉利除支付 18 亿美元并购价之外,其投资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未来的重组可能超出预算。吉利和沃尔沃使用不同的平台和质量标准,在生产或营销方面难以产生协同作用, 要通过吉利降低沃尔沃成本是非常困难的。沃尔沃的高薪员工、退休员工也是一项巨大的隐形支出。此外还可能出现沃尔沃以往相关债务的纠葛、中外财务系统不匹配、投资回报预测假设条件存在缺陷、汇率风险、有形与无形资产的定价、税收窟窿及其他未登记风险以及融资成本等财务风险等。沃尔沃项目需要资金及其回笼周期, 若出现资金链断裂,就将直接影响到其未来战略,甚至危及母公司。在内部整合阶段,企业要整合资源,投入生产运营,归还融资债务,这就会产生偿债风险、流动性风险和运营风险。1.偿债风险偿债风险存在于企业债务收购中,特别是存在于杠杆并购中。杠杆并购中,并购企业不必拥有巨额资金,旨在通过举借债务解决收购中的资金问题,并期望在并购后获得财务杠杆利益,通常在采用这种方式下,并购企业的自有资金只占所需总金额的10%,投资银行的贷款约占资金总额的50%70%,投资者发行高息风险债券约占收购金额的20%40%。由于高息风险债券资金成本很高,而收购后目标企业未来资金流量具有不确定性,杠杆收购必须实现很高的回报率才能使收购者获益。否则,收购公司可能会因资本结构恶化、负债比例过高而无法支付本息。因此,杠杆收购的偿债风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整合后的目标企业是否有稳定足额的现金净流量。(1)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是指企业负债总额与企业资产总额的比率。 资产负债率表明每一元钱的总资产, 企业有多少钱是利用债务筹资进行筹集的。 通常认为,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越小,企业就有越大的能力偿还长期债务。而反过来,其财务风险则会更高。目前所接受的一般标准为 0.6。 表1 2011-2007资产负债率变化表资产负债率2011/12/312010/12/312009/12/312008/12/312007/12/310.650.660.660.580.197从上表可以看出吉利汽车在2007年资产负债率为0.197,一般国际上认为60%,较为妥当其低于国际水平,虽然表明其长期偿债能力较强,但时也说明其举债扩大规模经营稍嫌保守,不利于企业的快速发展。然后在2008年后特别是在收购期间和收购后,其资产负债率均高于国际标准。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减弱,负债经营比较危险。(2)负债与股权比率负债与股权比率是指企业负债总额与企业股东权益的比率。 该比率反映了企业从债权人那里获得的资金和从股东那里所获得的资金的相对比率,它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企业有多大的财务风险,二是债权人的权益多大程度上受到所有者权益的保障。一般的,数值越小,企业中长期财务状况越好,同时债权人的权益越安全,从而财务风险对于企业来说也越小。 表2 2011-2007负债与股权比率变化表负债与股权比率2011/12/312010/12/312009/12/312008/12/312007/12/311.881.981.941.40.7由图表可知,在2008年前期吉利的中长期财务状况良好,负债与股权比率比较小,债权人的权益也是在一个比较安全的水平,但是在吉利收购沃尔沃的前中后期负债与股权比率是呈现了一个上升的趋势。说明企业的一个中长期财务状况出现了一些问题。财务风险是比较大的。偿债能力有待提高。2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是指企业并购后由于债务负担过重,缺乏短期融资,导致出现支付困难的可能性。流动性风险在采用现金支付方式的并购企业中表现尤为突出,由于采用现金收购的企业首先考虑的是资产的流动性,流动资产或速动资产的质量越高,变动能力越高,企业越能迅速、顺利地获取收购资金,这同时也说明并购活动占用了企业大量的流动性资源,从而降低了企业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快速反应和适应调节能力,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如果自有资金投入不多,企业必然会采用举债的方式。通常目标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过高,使得并购后的企业负债比率、长期负债都有大幅度上升,资本的安全性降低。如果并购方融资能力较差,现金流量安排不当,则流动比率也会大幅度下降,给并购方带来资产的流动性风险,影响其短期偿债能力。 (1)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是指企业流动资产总额与流动负债的比率。流动比率是流动资产对流动负债的比率,用来衡量企业流动资产在短期债务到期以前,可以变为现金用于偿还负债的能力。流动资产包括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股息、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存货、待摊费用、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债权投资、其他流动资金。流动负债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及预收账款,应付工资与应付福利费,应付股利,应交税金,其他应交款与其他应付款,预提费用,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和其他流动负债,其他流动负债会计。 一般来说; 流动比率1 资金流动性差 1.5流动比率2 资金流动性好表3 2011-2007流动比率变化表流动比率2011/12/312010/12/312009/12/312008/12/312007/12/311.131.331.30.9611.11由图表可知该企业在2008年前流动比率为11.11,表明资金流动性好,单丝从2008年开始到收购完成直到现在流动比率都比较小,它的流动性弱。这个指标说明企业的财务流动性不强,有待改进。并且通过上诉比较我们回发现,企业的财务流动性波动很大,可能是收购导致的。我们必须做好收购后的财务预警措施。(2)速动比率 速动比率是指企业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该比率用来衡量速动资产对企业短期负债的保障能力。 一般认为,速动比率数值为 1 较为合适。所以,假如企业该比率小于 1, 那么说明企业偿还短期负债有一定难度; 相反,如果该比率过高,则说明企业有着过多的现金以及应收款项。而我们知道现金属于非收益性资产,会增加企业的机会成本,而过多的应收款可能意味着较大的坏账风险。表4 2011-2007速动比率变化表速动比率2011/12/312010/12/312009/12/312008/12/312007/12/311.041.21.30.910.88 由图表可以看出企业在在收购期间短期负债的保障能力还是比较强的,较之2008年以前企业的现金可能得到了很好的利用,而且公司的应收账款的坏账风险也可以得到有效的遏制。通过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知道吉利收购沃尔沃以后公司不管短期偿债能力还是长期偿债能力都是比较弱的。还有待加强。吉利的偿债风险会影响其发展。 其实通过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我们比较可以综合吉利的资产负债率过高,使得并购后的企业负债比率、长期负债都有大幅度上升,资本的安全性降低。如而且吉利融资能力较差,现金流量安排不当,流动比率也会大幅度下降,给企业带来资产的流动性风险。3.运营风险运营风险是指并购企业在整合期内由于相关的企业财务制度、财务运营、财务行为、财务协同等因素的影响,使并购企业实现的财务收益与预期的财务收益发生背离,因而有遭受损失的机会和可能性。企业并购完成后,如果不对目标企业进行有效整合,也很难使并购后的企业产生规模经济、财务协同等效应。要实现预期的规模经济,必然要实现组织结构、管理制度、人事等方面的一体化,降低管理费用、固定成本费用,这种系统的、结构化的改革,会导致并购双方的矛盾。如果处理不当,企业管理效率将会受到极大影响。能否度过并购后的危险期,就取决于并购方在并购过程中能否有效的控制住这些风险。我们知道吉利收购沃尔沃面临整合问题具有许多的挑战。企业文化融合和工会关系处理,以及人才技术的创新。都是吉利收购会面临的巨大危机。如果处理不好这些问题。那么会对吉利在运营商带来极大的困难。(1)成本费用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是指利润总额与成本费用总额的比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是企业一定期间的利润总额与成本、费用总额的比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指标表明每付出一元成本费用可获得多少利润,体现了经营耗费所带来的经营成果。该项指标越高,利润就越大,反映企业的经济效益越好。 表5 2011-2007成本费用利润率变化表成本费用利润率2011/12/312010/12/312009/12/312008/12/312007/12/310.12701160.1340.2522.63由图表可以看出,在2007年企业成本费用率是很高的,说明企业的经济效益好,但是在2008年以后,也就是在收购阶段,成本费用利润率下降的很急速。吉利的成本费用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在投资整合阶段应该引起重视。(2)净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是净利润与平均资产的比率净资产收益率反映了企业自有资金的投资收益水平。净资产收益率越高,企业自有资本获取收益的能力越强,运营效益越好,对企业投资人、债权人利益的保证程度越高。 表6 2011-2007成净资产收益率变化表净资产收益率2011/12/312010/12/312009/12/312008/12/312007/12/310.1702360.2220.1920.178并购后吉利集团的净资产收益率有所下降,说明企业自有资金的获利能力下降了。根据2010年和2011年年报显示吉利以4.37亿收购了慈溪基地新建厂房生产中端轿车收购山东吉利变速器有限公司100%股权正兴建一幢现代化厂房和在山东重庆兴建另外两家自动变速箱厂房等由于这些资产还未正式投入使用使得吉利的净资产收益率在2010年和2011年较2008年和2009年较低。通过成本费用利润率和净资产收益率可以得出,吉利并购沃尔沃后的运营风险存在很大问题。四 防范措施我们已经知道吉利合理衡量了企业的财务风险,那么下一步就是如何采用合适的手段去对其进行防范。(一 )偿债风险防范 确定最佳的资产负债率,既然是举债经营,就必然涉及偿债问题。现实经营活动中,也存在偿债得不到履行的现象。对举债经营企业而言,要降低偿债风险,最直接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把企业的债务本息控制在偿债能力范围内,为此需要为企业确定一个最佳的资产负债水平。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多大才算是合理,主要取决于企业价值的大小。企业价值高,一方面表明企业盈利水平高、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偿债资金多,另一方面也说明在银行的信誉高、获取银行贷款的可能性大、偿债能力强。所以要规避偿债风险,吉利需要确定其资产负债水平,将其控制在一个可以掌控的范围之内。不仅是吉利汽车,每一个企业都应该对自己的资产负债水皮有一个合理的估量。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拥有良好的偿债能力。(二)流动性风险防范1.要采取各种手段提升资产获利能力。在当前市场环境不好的情况下, 提升资产获利能力难度很大,但正是资产获利能力的提升,才会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下述具体措施已是老生常谈,但关键是要有真正的执行力:如吉利汽车加快汽车销售速度,控制应收账款过快增长;做好成本控制,使成本费用增幅低于销售收入的增长等等。更为重要的是,上述一系列管理手段的目的不是孤立的,而是组成企业管理体系的必要内容,通过努力挖潜,改善关键运营指标,提升运营效率。提升获利能力,目的就是要不断改善资产质量,增强主业的核心竞争力,以使企业主营业务业务造血机能更为健康、更为强劲。2.要从战略执行层面优化资本结构。在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不利的情况下,企业的投资发展应坚持动态、均衡、有节奏的原则,保持合理的负债比率,避免债务扩大过快。企业同时拓展其他融资领域,使融资在品种结构、时间结构上更趋适用。通过此举,一方面缓解集团层面资金偏紧的状况,同时通过资金投放速度与节奏的控制,加快获利能力不佳的资产与业务的退出步伐,集中更多的资金支持活力能力强的主业的发展,优化资本结构。3.要采取多种手段改善资金效率。除了通过企业内部传统管理优化手段减少资金浪费以外,要通过推进集团财务信息化系统的运作,加强资金统一管理,改变现金流被分隔、公司流动性不足的局面,降低资金成本,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对企业流动性风险的把握,关键取决于企业的一把手、团队和企业组织能力,因此上述风险防范与控制措施要通过营建团结高效的团队,将风险管理体系与企业不断追求管理的精益求精,不断提高管控模式的效率,改善管控模式的效果,提高内部协同的效率紧密结合。(三)运营风险防范吉利运营风险主要存在于成本控制上,吉利主要通过融资借债完成其杠杆并购,但公司将承担高负债的风险。由于大幅举债,吉利公司资产负债率由2008年末的25%升至67%。并购沃尔沃之后,其资产负债率肯定会远高于国际惯常的65%这一警戒线。要降低吉利的高资产负债率风险,就要求提高资金回笼速度。保持其现金流是资金链的关键,这就要迅速扩大吉利和沃尔沃的销量,以满足这些资本的回报诉求。2005年,沃尔沃盈利377亿美元, 2006年2009年分别亏损3900万、164亿、1465亿、934亿美元。作为一个豪华车制造商,2009年沃尔沃全球销量仅为3348万辆,而2009年宝马、奔驰的销量分别为12863万辆和10123万辆。沃尔沃的销量远不及奔驰、宝马,但在研发投入上则和后两者差不多,导致较高的平均成本,这是沃尔沃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之一。要扭亏为盈,就需要提升沃尔沃的销量。吉利计划把沃尔沃在中国的销量增加到20万至30万辆,通过拓宽产品线,尽可能释放产能,最终实现盈利。吉利在成本控制方面具有成功的经验,如通过实施平台战略增加各车型之间共享零部件部分的比率,重组和精简供应商,改良内部控制系统以及有效控制生产成本本等措施,保证了企业良好的盈利能力。虽然2009年沃尔沃的营业收入超过吉利22倍,但吉利2009年净利润为118亿元人民币,而沃尔沃则亏损934亿美元。吉利的经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沃尔沃降低运营成本。并购沃尔沃之后,可在中国增设配套工厂,增加沃尔沃在中国的采购,通过交易内部化,以改善现有运营业务的成本,最大限度降低采购成本。逐步提高吉利高端车型与沃尔沃车型零配件和系统的通用性。制定新的奖励考核机制,更好地提升瑞典现有管理团队的效率。通过在中国建立新的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智慧城市景观设计-洞察及研究
- 多租户间干扰防护-洞察及研究
- 技术生态评估-洞察及研究
- 智慧诊断技术-洞察及研究
- 噪声、振动与NVV控制技术研究-洞察及研究
- 多模态交互解剖教学-洞察及研究
- 棉籽壳生物活性炭制备-洞察及研究
- 2025年综合类-儿科基础知识-儿科相关专业知识-循环系统疾病历年真题摘选带答案(5卷单选题百道集合)
- 2025年综合类-会计-老年人的用药问题历年真题摘选带答案(5套单选100题合辑)
- 2025年综合类-价格鉴证师-价格鉴证师历年真题摘选带答案(5卷单选题百道集合)
- ARDS肺保护性通气策略
- PC桩抗弯检测标准
- 公司车间门窗管理制度
- 脑梗塞急救流程与公共卫生策略
- 疼痛管理护理试题及答案
-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2025
- 2025安徽蚌埠市城市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所属公司社会招聘1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严重过敏反应诊断和临床管理专家共识(2025)解读课件
- 人行雨棚施工方案
- 刑事和解协议书自诉
- 三方委托收款协议范本8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