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4.2 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 同步练习.doc_第1页
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4.2 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 同步练习.doc_第2页
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4.2 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 同步练习.doc_第3页
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4.2 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 同步练习.doc_第4页
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4.2 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 同步练习.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4.2 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 同步练习一、 单选题 (共10题;共20分)1. (2分)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现象的是哪一组( ) 初春:冰雪消融盛夏:洒水降温深秋:浓雾弥漫严冬:凝重的霜A . B . C . D . 2. (2分)星期天,小华在家烧水煮饺子当水烧开准备下饺子时,妈妈提醒他锅里的水量少了点,于是小华又往锅里迅速加了一大碗水(水量比锅里少),用同样大的火直至将水再次烧开下面能反映小华整个烧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 ) A . B . C . D . 3. (2分)用高压锅煮粥,熄火后用冷水将锅冷却,拿去限压阀后打开锅盖,可以看到锅内的粥仍在沸腾 普通铝锅却看不到这样的现象 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熄火后,锅内温度迅速降到 以下,但由于打开锅盖后气压降低,所以重新沸腾B . 熄火后,锅内温度仍然高于 ,即使不冷却、不拿去限压阀,粥也在沸腾C . 熄火后,锅内温度仍然高于 ,冷却后锅内气压比原来降低,所以重新沸腾D . 粥的流动性差,不易降温 熄火后即使不挠冷水、不拿去限压阀,粥也要沸腾较长时间4. (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物质在熔化时温度不变B . 液体的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C . 蒸发和沸腾都可以在液体表面和内部进行D . 通常采用降温的方法将液化石油气储存在钢罐内5. (2分)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A . 将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B . 把新鲜的蔬菜装入保鲜袋中C . 给盛有酒精的瓶子加盖D . 给播种后的农田覆盖地膜6. (2分)下列方法能使蒸发减慢的是( )A . 用电吹风把头发吹干B . 瓶里的酒精用过后,及时盖上瓶盖并拧紧C . 将湿衣服放在阳光下晾干D . 用扫帚把积水摊开(易)7. (2分)下列关于生活中常见热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A . 用水作汽车冷却液,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B . 冰在熔化过程中,继续吸热,温度不变,内能变大C . 衣柜里防蛀虫的樟脑丸越来越小,这是因为樟脑丸凝华了D . 世博会期间,游客等待区大量采用喷雾降温技术降低气温,主要利用水汽化吸热8. (2分)在研究水的沸腾实验中,记录数据如下,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t时/min012345678t温/9597989910010098100100A . 记录明显错误的是第6min的数据B . 从第4min起,水不再吸热C . 若第8min后继续对水加热,水温将保持不变D . 实验时,水的沸点是1009. (2分)100的水蒸汽比100的开水对人体造成的烫伤更严重,是因为( ) A . 水蒸汽是气体,更容易进入人体B . 水蒸汽比开水更热C . 水蒸汽液化时要放出大量的热D . 水蒸汽烫伤的面积比开水更大10. (2分)住在热带贫困地区的居民,由于没有电,夏天无法用电冰箱保鲜食物英国学生发明了无电“冰箱”,它的内桶用金属制成,外桶用木头、塑料等常见材料制成,两层之间的空隙可以填充沙子外桶上有数个圆孔,用水浸湿沙子后,把桶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并保持沙子潮湿这样能使金属桶内部空间温度维持在6左右,从而使食物保鲜关于这种“冰箱”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这个装置是利用了水蒸发吸热的现象B . 向沙子里洒水,目的是保持食物的水分,起到保鲜的作用C . 干燥、通风处,沙子里的水蒸发得更快,保鲜效果更好D . 如果放置的地方不干燥也不通风,这个装置也能起到一定的保鲜作用二、 填空题 (共9题;共21分)11. (2分)2019年4月20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北斗星导航系统第44颗卫星(北斗三号KGSO-1卫星)送人预定轨道。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成功实现第100次发射,成为我国首个发射次数突破100次的单一系列运载火箭!火箭发射架下建有大水池让高温火焰喷到水中,通过水发生_吸引大量的热,火箭升空瞬间会看到大的白色“气团”这是水蒸气 _形成的。(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12. (1分)小丽同学家有一个电水壶,小丽同学完成了:电水壶在正常工作时,将一壶水从室温加热至沸腾所需的时间t同壶中水的质量m的关系实验,记录数据如表所示,根据表中数据可得烧水所需时间和壶中水的质量的关系式为:t=_m/g20040060080010001200t/s8011014017020023013. (2分)如图一款家用高压锅,其优点是很容易将食物煮熟煮烂,但是食物煮好后,即使断开电源很长时间也无法打开锅盖,为了能尽快开锅进食,可以稍稍打开顶部的减压阀,这时可以听到内部又沸腾了,这是因为内部液体上方的气压减小,导致液体的沸点_(填“升高”或“降低”),但这种做法很不安全,所以最好的做法应该是_.14. (4分)如图,甲、乙两支相同的温度计,其中甲的玻璃泡上包着湿棉花,乙是干燥的,我们发现_(填“甲”或“乙”)温度计的示数要低一些,这说明_ 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越少,水的蒸发就越快,两支温度计的示数差就越_,有一种干湿温度计就是用这个原理制成的,可以用来显示空气中的湿度炎热的夏天,当你走在晒得发烫的柏油路上时,刚巧来了一辆洒水车,洒湿了路面这时你会感到更加闷热,对产生这种感觉的主要原因,小明认为是由于洒水车中的水经过曝晒,温度很高,而小红则认为是由于洒水后空气的湿度增加,身上的汗较难蒸发那么,你认为是_的看法对15. (1分)实验桌上有两块完全相同的玻璃板,其上分别滴有等量的、表面积相同的水,小明加热其中一块玻璃板,如图所示,观察两板变干的快慢。小明探究的问是:水蒸发的快慢与_是否有关。16. (3分)使气体液化的方式有_和_,液化的过程要_热 17. (2分)居民使用的液化石油气,是在常温下用_的方法使石油气变为液体储存在钢罐中的;使用液化石油气做饭时,要先将液化气罐上的“减压阀”打开,使液态的石油气_后变成气体方便燃烧(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18. (3分)用同一热源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题图中图线a 所示,若其它条件不变,(l)仅增加水的质量;(2)仅增大液面大气压强;(3)既增加水的质量,同时减小液面大气压强则二种情况中,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分别对应_、_和_(选填图中“a”、“b”、“c”或“d”) 19. (3分)沙漠居民发明了一种不耗电的“沙漠冰箱”,如图所示。它由内罐和外罐组成,两罐之间填满沙子,外罐用透气性好的陶土制成。使用时将食物放在内罐,罐口盖上湿布,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并向内罐和外罐之间的沙子上洒些水,这样对内罐中的食物可以起到一定的保鲜作用。根据上文,请回答:(1)这种“沙漠冰箱”降温原理是:_。 (2)将它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好还是放在“潮湿避风”的地方好:_;原因是:_。 三、 实验题 (共2题;共13分)20. (6分)天气热极了,小红在家写作业,汗流不止,抬头看了看挂在墙上的寒暑表,如图所示,当时室温为_。于是她打开电风扇,立刻感到凉快多了,这时她又看了看寒暑表,发现示数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这是因为打开电风扇加快了人体表面的_,从而加快了人体上汗水的_,也就加快了从人体_热,而没有改变室内空气的_。21. (7分)在探究“水的沸腾特点”的实验时,甲、乙、丙三组同学分别从下图中的A、B两套器材中任选一套来完成实验(实验室已准备多套A、B装置)(1)实验中使用的温度计是利用_的性质制成的,加热时应使用酒精灯的_(内焰/外焰/焰心)加热. (2)甲、乙两组同学用同样多且初温相同的温水进行实验,加热所用的酒精灯也相同,结果甲组同学从开始加热到水沸腾用时较短,则甲组选择的是_ (A/B)套装置. (3)乙、丙两组同学选用相同的实验装置进行了实验,并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绘制了如图C所示的a、b两条曲线(a表示乙组的,b表示丙组的)由图像C可知,他们两组测得的水的沸点_(相同/不同),图_(D/E)所示的情形表示水正在沸腾,气泡里的主要成份是_(选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A氧气 B水蒸气 C二氧化碳 (4)实验中有的同学对温度计中红色液体是不是酒精产生了疑问,查液体沸点表得知酒精的沸点为78(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由此断定红色液体 _ (是/不是)酒精 第 10 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