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23课《愚公移山》同步练习(I)卷.doc_第1页
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23课《愚公移山》同步练习(I)卷.doc_第2页
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23课《愚公移山》同步练习(I)卷.doc_第3页
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23课《愚公移山》同步练习(I)卷.doc_第4页
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23课《愚公移山》同步练习(I)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23课愚公移山同步练习(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积累运用 (共7题;共33分)1. (2分)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 . 山之一毛:山上的一根草。B . 固不可彻:固执得不够彻底。C . 孀妻弱子:寡妇孤儿。D . 无穷匮:无穷无尽。2. (2分)下列句子中加横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帖,通“粘”,粘住。(木兰诗)B .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阙,通“缺”,空缺。(三峡)C . 入则无法家拂士。 拂,通“弼”,辅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D . 属予作文以记之 属,通“嘱”,嘱托。(岳阳楼记)3. (2分)“如倩女之 面而髻鬟之始掠也”中的两个“之”字的正确一项是( )A . 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 . 助词,的,两个“之”一样。C . 两个“之”都是代词,它。D . 两个都是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4. (2分)诵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 . 城阙辅三秦,B . 风烟望五津。C . 与君离别意,D . 同是宦游人。5. (2分)指出下列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A .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B . 甚矣,汝之不惠。C .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D . 河曲智叟亡以应6. (20分)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2)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 7. (3分)默写句子。 (1)课文中交代愚公移山的原因的句子是:_,_。交代移山目标的句子是:_,_。 (2)表明智叟在与愚公的辩论中甘拜下风的句子是:_。 (3)描写运土石的路途遥远,从侧面烘托愚公一家移山之难的句子是:_,_。 二、 综合题 (共1题;共15分)8. (15分)(2011承德)阅读下面有关某县土地沙化状况的统计资料,回答后面问题。某县土地沙化面积变化表(单位:亩)时间1949年1979年1988年1991年1998年2010年面积50亩100亩140亩210亩300亩380亩(1)我的发现:_。(2)我据此向土地主管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_。(3)班里开展“爱我家乡,护我土地”活动,需要拟写一条文学性宣传标语(至少用一种修辞方法),我准备的是:_。三、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2分)9. (11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先生王斗造门而欲见齐宣王,宣王使谒者延入。王斗曰:“斗趋见王为好势,王趋见斗为好士,于王何如?”使者复还报。王曰:“先生徐之,寡人请从。”宣王因趋而迎之于门,与入,曰:“寡人奉先君之宗庙,守社稷,闻先生直言正谏不讳。”王斗对曰:“王闻之过。斗生于乱世,事乱君,焉敢直言正谏?”宣王忿然作色,不说。有间,王斗曰:“昔先君桓公所好者五,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天子受籍,立为大伯。今王有四焉。”宣王说,曰:“寡人愚陋,守齐国,惟恐失之,焉能有四焉?”王斗曰:“否。先君好马,王亦好马;先君好狗,王亦好狗;先君好酒,王亦好酒;先君好色,王亦好色;先君好士,是王不好士。”宣王曰:“当今之世无士,寡人何好?”王斗曰:“世无骐麟,王驷已备矣。世无东郭逡、卢氏之狗,王之走狗已具矣。世无毛嫱、西施,王宫已充矣。王亦不好士也,何患无士?”王曰:“寡人忧国爱民,固愿得士以治之。”王斗曰:“王之忧国爱民,不若王爱尺縠也。”王曰:“何谓也?”王斗曰:“王使人为冠,不使左右便辟而使工者,何也?为能之也。今王治齐,非左右便辟无使也,臣故曰不如爱尺縠也。”宣王谢曰:“寡人有罪国家。”于是举士五人任官,齐国大治。选自战国策【注释】谒者:负责礼宾的官吏。东郭逡、卢氏之狗:古代名狗。便辟:君主左右的宠信小臣。尺縠(h):丝绢,一种丝织品。(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 先生王斗造门而欲见齐宣王 造:制造,作B . 宣王使谒者延入 延:引进C . 固愿得士以治之 固:本来D . 宣王谢曰 谢:道歉(2)翻译文中画横线句子。斗生于乱世,事乱君,焉敢直言正谏?今王治齐,非左右便辟无使也,臣故曰不如爱尺縠也。(3)文中王斗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10. (11分)(2013怀化)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甲文: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尖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乙文:夏后伯启与有扈战于甘泽而不胜。六卿请复之,夏后伯启曰:“不可。吾地不浅 , 吾民不寡,战而不胜,是吾德薄而教不善也。”于是乎处不重席食不贰味琴瑟不张 , 钟鼓不修 , 子女不饬 , 亲亲长长,尊贤使能。期年而有扈氏服。故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吕氏春秋先已有改动)【注】夏后伯启、有扈:古代人名。浅:狭,窄小。教:这里指教化。张:乐器上弦。修:设置。饬:谨慎、恭敬。(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委而去之(去:离开)B . 亲戚畔之(畔:背叛,通“叛”)C . 吾民不寡(寡:古代君主的自称)D . 期年而有扈氏服(期年:满一年)(2)下面“之”字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 .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B . 环而攻之而不胜C .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D . 六卿请复之(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故与圣人者,必先自胜。(4)综合甲、乙两文,说说作战取胜需要哪些关键因素?第 7 页 共 7 页参考答案一、 积累运用 (共7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