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重点一本过 新人教版1.doc_第1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重点一本过 新人教版1.doc_第2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重点一本过 新人教版1.doc_第3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重点一本过 新人教版1.doc_第4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重点一本过 新人教版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重点列表:重点名称重要指数重点1地球表面海陆面积比例重点2在地图上认识七大洲、四大洋及其界线重点3在地图上认识六大板块重点详解:重点1:地球表面海陆面积比例【要点解读】1地球表面海陆面积比例陆地周围是广阔的海洋,海洋占71%,陆地占29% 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分布在北半球,海洋则大多分布在南半球.全球的陆地都被海洋包围着,并被分割成几块面积广大的部分和许多面积较小的部分;面积广大的海洋也被陆地分割成几大片.【考向1】海陆面积比【例题】1.如图显示“家园”的海陆面积比约()A8:2 B7:3 C5:5 D9:1【答案】1.B【考向2】海陆分布特点【例题】1.根据图中海陆分布特点判断C图表示()【答案】1.B重点2:在地图上认识七大洲、四大洋及其界线【要点解读】1.七大洲、四大洋概述七大洲指地球陆地分成的七大陆地版块,包括亚洲(全称亚细亚洲)(Asia)、欧洲(全称欧罗巴洲 )(Europe)、北美洲(全称北亚美利加洲)(North America)、南美洲(全称南亚美利加洲) (South America)非洲(全称阿非利加州)(Africa)、大洋洲(Oceania)、南极洲(Antarctica)。四大洋是地球上四片海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的总称,也泛指地球上所有的海洋。海洋面积为36100万平方公里,太平洋占49.8%,大西洋26%,印度洋20%,北冰洋4.2%。世界海洋面积太平洋占将近一半,其他三大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占一半。2.七大洲的界线(1)亚洲大陆和欧洲大陆紧密相连,成为地球上一块最大的陆地,叫亚欧大陆。人们习惯上把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和大高加索山脉一线作为欧、亚两洲大陆的分界线。 (2)苏伊士运河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沟通了地中海和红海,连接大西洋和印度洋,使得亚洲通往欧洲各国的航线比绕道好望角缩短8000千米10000千米。 (3)巴拿马运河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是人们在中美地峡最窄处开凿的一条运河,它的开通,大大缩短了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航程,使巴拿马运河成为世界重要的海洋航运的枢纽。 (4)根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方面的相似性,美洲也可分为北美洲和拉丁美洲。它们两者之间的分界线是美国和墨西哥的国界线,即美国以北的美洲(含美国)称为北美洲,美国以南的美洲称为拉丁美洲。 (5)白令海峡北美洲和亚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是沟通太平洋和北冰洋的狭窄水道。 (6)德雷克海峡南美洲和南极洲的分界线。德雷克海峡是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狭窄水道。 (7)丹麦海峡欧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丹麦海峡位于冰岛与格陵兰岛之间,沟通了北冰洋和大西洋。 (8)直布罗陀海峡欧洲和非洲的分界线,直布罗陀海峡是地中海沿岸各国通往大西洋的必经之地。【考向1】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例题】读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1.关于各大洲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欧洲东临大西洋 B非洲东临太平洋 C亚洲南临北冰洋 D北美洲东临大西洋2.北极圈穿过的大洲有() A亚洲、欧洲、非洲 B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 C欧洲、亚洲、北美洲 D非洲、南极洲、大洋洲【答案】1.D2.C【考向2】大洲的界线【例题】1.下列不属于大洲界线的是() A直布罗陀海峡 B白令海峡 C巴拿马运河 D马六甲海峡图中示意为甲、乙两大洲的界线,在该界线上的界河是()A乌拉尔河 B伏尔加河 C叶尼塞河 D鄂毕河【答案】1.D2.A重点3:在地图上认识六大板块【要点解读】1.六大板块:20世纪60年代,在大陆漂移假说的基础上,科学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板块在不断的运动着。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考向1】六大板块的分布【例题】读全球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 甲、乙、丙、丁四板块中,以海洋为主的板块是() A甲 B乙 C丙 D丁2.2011年3月10日,中国云南盈江发生5.8级地震,云南位于哪些板块交界处() 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B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C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 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答案】1.A2.D【考向2】板块的运动特点【例题】运用板块运动的观点,回答下列各题1.未来地中海面积应该会() A扩大 B缩小 C不变 D有时扩大、有时缩小2.我国西藏喜马拉雅山附近地区,也是我国地震比较频繁的原因是() A海拔太高、地势陡峭 B过于严寒,冰川、雪山多 C降水少,地表过于干旱 D位于板块的交界处【答案】1.B2.D【解析】1.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受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挤压,地中海的面积将不断缩小,故选B2. 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由喜马拉雅山所处的位置及板块运动的方向判定,喜马拉雅山是由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也是我国地震比较频繁地带,故选D难点列表:难点名称难度指数难点1识别大洲、大洋的轮廓难点2板块相对运动形成的地表形态难点详解:难点1:识别大洲、大洋的轮廓【要点解读】1.七大洲的轮廓:2.四大洋:太平洋面积最大,北冰洋面积最小,大西洋的形状像“S”型。【考向1】大洲、大洋的轮廓【例题】读有关大洲的轮廓图回答下题1.这四个大洲分别是() A亚洲、欧洲、北美洲、非洲 B亚洲、欧洲、南极洲、南美洲 C亚洲、欧洲、南极洲、非洲 D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2.读“某大洲轮廓示意图”,图中甲处所在的大洋是()【答案】1.D2.A难点2:板块相对运动形成的地表形态【要点解读】板块运动对地表形态产生影响:(1)板块张裂形成裂谷和海洋,例如大西洋与红海的形成;东非裂谷带的形成.(2)板块碰撞:两大陆板块碰撞形成高大的褶皱山脉,例如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等;一个大陆板块与一个海洋板块相撞,大陆边缘形成海岸山脉,海洋中形成岛弧和海沟等,例如东亚岛弧及一系列海沟的形成就是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撞的结果.【考向1】板块运动与地表形态【例题】读“板块运动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由板块发生张裂运动形成的是() A地中海 B红海 C喜马拉雅山山脉 D阿尔卑斯山脉2.板块的相对运动形成() A褶皱山 B火山 C向斜山 D裂谷【答案】1.B2.A【趁热打铁】一、单项选择题(40分)1下面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海陆面积比例的是 2完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是A欧洲、北美洲 B欧洲、亚洲 C南极洲、大洋洲 D非洲、南美洲3亚洲与非洲的分界是A巴拿马运河 B苏伊士运河 C白令海峡 D乌拉尔山、乌拉尔河4以运河为界的大洲是A亚洲与欧洲,亚洲与非洲 B亚洲与非洲,南美洲与北美洲C亚洲与大洋洲,南美洲与南极洲 D亚洲与非洲,非洲与欧洲5下列关于海陆面积的描述,说法正确的是A南半球陆地面积大于北半球陆地面积 B西半球陆地面积大于东半球陆地面积C陆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D任一半球的海洋面积都大于陆地面积6板块构造学说认为A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由七大板块拼合而成 B板块都是静止不动的C在板块内部地壳运动最不稳定 D板块交界地带是世界火山、地震的集中分布带7关于六大板块的叙述,正确的是A非洲板块全部由陆地组成 B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C印度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 D亚欧板块与亚欧大陆重合8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壳比较活跃的地带位于A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 B板块内部C陆地与海洋交界地带 D大陆内部二、综合题(共60分)9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30分)(1)写出图中代号所代表的大洲:_(2)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大洋名称:A_B_C_D_(3)从图中可知,主要分布在西半球的大洲有_洲和_洲;连接地中海与大西洋的海峡是_海峡。连接太平洋与北冰洋的海峡是_海峡。10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30分)材料一: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尼泊尔第二大城市博克拉发生81级地震,造成多人遇难。强震致珠穆朗玛峰雪崩,多人失联并有伤亡。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